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练习题(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练习题(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3.1947年,美国提出了一项经济合作计划,旨在通过大规模“援助”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这一计划是( )
A.马歇尔计划 B.“和平演变”计划
C.社会保障计划 D.“公平施政”计划
4.有学者在分析“二战”的史料后发现,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据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A.始于欧洲战场 B.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C.属于正义战争 D.最后胜利来之不易
5.1947年7月,美国《外交》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该文章的发表( )
A.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6.下列战争中,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的是 ( )
①美国独立战争②第一次世界大战③第二次世界大战④中东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7.美国夏威夷有一座“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那是为了纪念 (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珍珠港事件中遇难的将士 D.敦克尔刻撤退
8.右图的手势现在非常著名,用“V”代表胜利,你知道第一个使用这种手势的是二战时期英国的首相 ( )
A.斯大林 B.丘吉尔 C.罗斯福 D.张伯伦
9.有四位同学在讨论有关二战的史实,关于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他们各执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袭的战术 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 ③都导致了战争规模的扩大 ④战争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雅尔塔会议作出的决定是 ( )
①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②战败的德国由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区占领 ③欧洲战场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④日本应无条件投降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原因 B、特征 C、性质 D、结果
12、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三四年,将有800万至1000万士兵相互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科索沃战争
3、邱吉尔在1941年6月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这表明( )
A、 邱吉尔想以次讨好苏联 B、英苏之间一切矛盾均已消失
C、 英苏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有意联合 D、英国想威吓希特勒
4.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华盛顿会议的资料卡片,其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历史背景 B.召开时间 C.主要内容 D.主要影响
15.下列地图,正确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的是( )
A.B.C.D.
16.下列事件都是发生在二战中的重要事件,不能体现联合国间协调行动的是( )
A.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援助被围困英军 B.莫斯科保卫战
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D.诺曼底登陆
17.对美国“冷战”政策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②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③“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④它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两极化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的建立 B.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9.下列历史漫画了反映美苏冷战的是 ( )
①②
③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 )
A.石油资源 B.煤炭资源  C.水电资源 D.橡胶资源
21.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图, 其反映出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两极格局 B.多极化格局 C.一超多强 D.美、欧、日三足鼎立
22、下面三幅地图,按一战前夕、冷战时期、冷战之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23、下面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世界大战规模扩大 B.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
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D.反法西斯战争赢得胜利
24.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和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欧美大国提高关税、纵容侵略等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全球相继被卷人经济萧条和世界大战。“二战”后,为避免历史重演,国际社会( )
A.先后成立了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B.积极投入第三次科技革命
C.纷纷建立完善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
D.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地位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求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以上的两幅漫画深刻揭示了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结合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以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史实,简要谈谈你对美国及北约国家的本质认识。
26、20世纪初期,人类是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做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2 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1 4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5 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2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材料二 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
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
——据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谁?他们在巴黎六个月里“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取得的“和平成果”的看法。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2年,李鹏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说:世界旧的格局已经终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上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新旧矛盾交织,天下并不安宁。
材料二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回答:①材料一中“旧的格局”指什么?“新的格局”又指什么?
②哪些因素使“天下并不安宁”?
③“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我们应当怎么做?
28.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状况
年份 1870年 1900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占世界工业产量的比重 32% 10% 13% 23% 18% 7% 16% 31%
占领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3 4 1 2 3 4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和日本的暴行令人发指。
材料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到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面对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欧洲政治家清醒的认识到,要重振欧洲,必须实现欧洲的统一。为了缓和民族仇恨,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为了更好的利用欧洲的资源,必须重新组织欧洲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1)材料一反映出这些国家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状况?从而引发了什么后果?
(2)分别举出“二战”中,德、日法西斯的一例典型暴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出,促使重组欧洲政治与经济的因素是什么?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述20世纪欧洲发展的轨迹。
答案
1-5ADADD 6-10DCBAB 11-15CBCDD 16-20BCACA 21-24CDAA
(1)美国妄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2)美国经常打着“和平”、“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以及侵略其他国家。(3)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一个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侵略集团,以称霸世界为目的,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
(1)说明的问题: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导致的后果: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代表(答出英、法、美三国首脑亦可)。
“缔造和平”的成果: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以及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
(3)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凡尔赛和约》是一个赤裸裸地奴役掠夺战败国家的条约,也是宰割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条约;凡尔赛体系则是几个帝国主义战胜国进行分赃、勾结和暂时妥协的结果;
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开始了新的争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①两极格局、多极化的世界格局。②地区冲突、民族冲突、宗教纠纷(或强权政治、霸权主义)。 ③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势力增强,成为牵制美国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世界性战争爆发可能性小。我们应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8、(1)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2)德国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或屠杀犹太人;日本南京大屠杀。(3)政治因素:欧洲支离破碎;为摆脱美国、苏联等国的威胁;为缓和民族矛盾;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经济因素:经济衰落;为更好的利用资源;重振欧洲经济。(4)由战争走向联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