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含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02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单选题
1.(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2.(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
D.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3.(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4.(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
D.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
5.(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6.(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汞元素:hg
B.两个磷原子:2P
C.2个铁离子:2Fe2+
D.氧化铝:AlO
7.(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54g氧化镁
8.(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 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A B.B C.C D.D
9.(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铁离子:2Fe2+ B.氖气:Ne2
C.金元素:AU D.葡萄糖:C6H12O6
10.(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
D.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11.(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2.(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铝离子:A1+3
C.三个氮分子:3N2 D.硫酸铁:FeSO4
14.(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15.(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节能减排中“减排”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科学家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6.(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7.(2020·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观察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部分)。
(1)图甲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填元素符号)。
(2)图甲中,属于金属阳离子的是_____(填离子符号)。
(3)图乙中,X的值为__________。
(4)C和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18.(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
(2)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中的E,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它与图乙中_____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3)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与图甲中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19.(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源,硅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 +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
20.(2021·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价类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甲是关于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图甲中,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b处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
(2)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石油中的氮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氨气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成分之一),这两种气体混合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此反应可以用于汽车尾气处理,其优点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1.(2022·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载人飞船舱内常用高氯酸锂(LiC1O4)获得备用氧气。生活巾,锂电池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由图甲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2)锂原子与B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_______。
(4)锂原子与图乙中_______(填“A”、“B”或“C”)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根据过氧乙酸的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3=76,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乙酸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每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D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则两者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B、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C与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CO与O2燃烧生成CO2,则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钠等虽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所以仍归为无机物,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会生成铁的单质,由于反应前没有单质参加,不属于置换反应,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由于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有机物、置换反应、溶液、化合物概念的理解。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A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干冰(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化铁均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B、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烧碱即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生石灰是氧化钙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空气、石油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羊毛是天然材料,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不符合题意。故选A。
5.A
【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详解】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氢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
D、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则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故选A。
【点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6.B
【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汞的元素符号是Hg,不符合题意;
B、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P只能够表示2个磷原子,符合题意;
C、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不符合题意。故选B。
7.D
【详解】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A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选项B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选项C正确;
D、镁和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24g镁与16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40g,氧气有剩余,不能生成54g氧化镁,选项D错误。故选D。
8.A
【详解】A、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B、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表示为:2Fe3+,不符合题意;
B、氖气由氖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e,不符合题意;
C、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金元素:Au,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A、由“金”字旁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符合题意;
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正确;
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由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伴有能量变化,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阴离子带负电,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中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共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C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就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13.C
【详解】A、数字在元素符号前表示原子个数,两个氢原子表示为:,选项错误;
B、离子符号是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数和正负符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铝离子表示为:,选项错误;
C、数字在分子式前表示分子个数,三个氮分子表示为:,选项正确;
D、硫酸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根价是-2价,故硫酸铁的化学式是:,选项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 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水分子和品红分子均在不断运动,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易于压缩。正确。
D. 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正确。
故选:B。
15.(1)CH4
(2)
(3)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详解】(1)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是指氢气、乙是指二氧化碳、丙是指水、丁是指甲烷,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CH4;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通过分析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等。
16. H2 温室效应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1)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氢气,丙是甲醇,丁是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氢气,丙是甲醇,丁是水,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氢气,化学式为H2。
(3)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中无二氧化碳,故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7. Ne Na+ 15 Na2S
【详解】(1)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为8电子稳定结构,观察图甲是图A,通过观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0,可知该原子是Ne,因此此处填:Ne。
(2)金属阳离子最外层应该为8电子稳定结构,且原子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要多,因此观察图甲中,属于金属阳离子的是B,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可知该原子为Na,对应的阳离子为Na+。
(3)图乙中,X为硫的原子序数,而硫原子序数为15,故X=15。
(4)C的核内电子数为11对应的元素为Na,D的核内电子数为16对应的元素为S,因此C和D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2S。
18. A 四 氧 AlCl3
【详解】(1)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A;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硒与氧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氧;
(3)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是铝元素,质子数=原子序数,图甲中D元素是17号元素,是氯元素,铝元素通常显+3价,氯元素通常显-1价,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
19. Si Na+ +4 H2O2
【详解】(1)硅的元素符号为Si;
(2)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
(3)根据化学式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填+4;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后X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H2O2
20. HNO3 盐
产物无污染(合理即可)
【详解】(1)图甲中,a物质是一种酸,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所以该物质为硝酸,其化学式为:HNO3,b处是硝酸铵,属于盐;
(2)图乙是氨气和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用于处理尾气优点是产物无污染。
故答案为:①HNO3;②盐;③;④产物无污染。
21.(1)6.941
(2)LiCl
(3)8
(4)C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2)质子数=原子序数,17号元素是氯元素,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氯原子,锂原子和氯原子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锂,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氯化锂的化学式为:LiCl;
(3)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应表示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9=2+8+x+1,x=8;
(4)锂原子与C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