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一次月考
(本试题满分75分,共两大题32小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4分)
1、长清区大量种植核桃,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核桃有厚壳和薄壳等不同品种,将厚壳品种作为接穗,薄壳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后结出的核桃壳是 ( )
A.厚壳的 B.薄壳的
C.中等厚度的 D.一半薄壳,一半薄壳
2、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是嫁接 B.②是植物的组织培养
C.③是种子萌发 D.①②③是无性生殖
3、下列不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 )
A.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 B.用秋海棠的叶繁殖 C.用小麦的种子繁殖 D.用甘薯的根繁殖
4、“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续。很早以前,我国人民就把养蚕技术传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家蚕发育的过程是 ( )
A. 幼虫→蛹→成虫 B. 卵→幼虫→蛹→成虫 C. 卵→若虫→成虫 D. 卵→蛹→幼虫→成虫
5、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李大叔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养蚕和养牛蛙走上了致富之路。家蚕和牛蛙都具有的发育特点是 ( )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③发育过程有蛹期;④变态发育;⑤有性生殖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6、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等技术。家蚕破茧后将发育成 (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7、从动物分类学中可知,跳蚤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跳蚤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B.跳蚤的幼虫与成虫差别很大
C.跳蚤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D.跳蚤发育过程需要脱去外骨骼
8、蝗虫是危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昆虫,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昆虫,下列有关这两种昆虫生殖与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蝗虫和菜粉蝶的生殖都是有性生殖
B.蝗虫的发育过程与蜜蜂相同
C.蝗虫和菜粉蝶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
D.菜粉蝶的一生经历四个发育时期
9、如图示两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对此描述合理的是 ( )
A.与甲图的发育相似的昆虫有蜜蜂、苍蝇等
B.甲图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故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A时期
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
D.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图乙中的d时期
10、关于家蚕和蝗虫的生殖发育,某同学作了如下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B.它们的受精方式相同
C.它们的发育方式相同 D.其成虫都有发育完善的翅,适于飞行
11、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青蛙的发育方式是变态发育
B.雄蛙鸣叫是为了求偶
C.雌蛙产在水中的卵是受精卵
D.成蛙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对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育起点是蝌蚪 B.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C.终生在水中生活 D.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13、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甲、乙两种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征。下列有关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甲是蜜蜂,乙是蝗虫,则可表示为完全变态发育
B.若甲是蜥蜴,乙是家兔,则可表示为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鸽,则可表示为卵生
D.若甲是家蚕,乙是青蛙,则可表示为体内受精
14、凹耳蛙是我国特有物种,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耳部凹陷形成外耳道是其独特的特征。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
A.凹耳蛙属于变温动物,与蛇一样有冬眠行为
B.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成蛙
C.凹耳蛙能营水陆生活,所以属于两栖动物
D.凹耳蛙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15、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受精卵在体内发育 B.蝌蚪先后长出后肢和前肢
C.成蛙形成肺,用肺呼吸 D.发育的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16、将新鲜的鸡蛋敲碎,倒在碗里观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B.胚盘是鸡卵发育的营养物质
C.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卵黄膜 D.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17、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观察鸡卵”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B.②是卵黄,为鸡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C.整个鸡卵就是鸡的一个卵细胞
D.结构⑤起保护作用,还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18、下列关于鸟的生殖与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鸟类都有孵卵和育雏的行为
B.不同的鸟卵大小不一,结构也不相同
C.母鸡产的卵都能孵化出小鸡
D.鸟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胚盘
19、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鹤在全球仅3000只左右,2020年于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发现约有37只。凉山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专门建立了以繁殖、觅食和停歇为主的“黑鹤保护区”―布拖 乐安湿地。图二为黑鹤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
A.①系带 B.②卵黄 C.③胚盘 D.④卵白
20、鹌鹑的卵俗称“鹌鹑蛋”,有“卵中佳品”之称,由鹌鹑(一种鸟类)所产。下列关于鹌鹑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受精的卵中有胚盘,未受精的卵中没有胚盘
B.只要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化,鹌鹑卵都能孵化出小鹌鹑
C.一个鹌鹑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D.鹌鹑卵中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主要是卵黄
21、任何生物体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B.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的特征
C.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也受环境影响 D.孩子的某一性状可以不同于父母双方
2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籽粒大小
C.兔的长毛与短毛 D.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23、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小麦的有芒和无芒 B.番茄的果皮红色和黄色
C.兔的黑毛和白毛 D.小明的双眼皮和大眼睛
24、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
A.张莹同学和王菲同学都有漂亮的双眼皮 B.兔和狗的毛色都是黑的
C.桃花和杏花都是粉红色的 D.妈妈和宝宝的头发都是自然卷曲的
25、下列关于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王长得胖而矮,胖和矮是一对相对性状
B.小鸡的黄色羽毛与家鸽的白色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C.豌豆开白花与结黄色种子是一对相对性状
D.番茄的黄果与红果是一对相对性状
26、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 )
A.染色体 B.DNA C.核酸 D.基因
27、以下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性别外,人的所有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B.生物的一个性状只能由一对基因控制
C.生物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1分)
28、如图表示植物的三种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①表示的生殖方式的应用是________,图①的关键步骤是a和b的________要紧密结合。
(2)上图所示的三种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________(填数字)。
29、如图为家蚕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整个发育过程来看,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_发育。它是通过_____________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的。
(2)家蚕一般每5~6天蜕皮一次,一生需要蜕皮4次。其蜕去的“皮”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
(3)蚕蛾产的卵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纺锤形的,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
30、春未夏初,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规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不久后再来,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 1 ] 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3)青蛙的发育时期可以概括为 受精卵、___________、幼蛙、___________,属于_______发育。
31、生物课上王红小组将鸡卵敲开后倒入培养皿中,对照教材中鸡卵的结构图,认识鸡卵的各部分结构,请根据王红的观察回答问题:
(1)王红按要求将鸡卵钝部的卵壳膜剪破,看到里面有个小空腔,这是图片上的[3]_______是为受精卵发育提供氧气的地方。
(2)她另外再取一个鸡卵,把它放在盛水的小烧杯里,把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在卵壳上有气泡的产生,这证明卵壳上有许多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鸡卵中含营养物质最丰富的结构是[6] _____其次在[4] _____中也有营养物质和水分。
32、如图是三种生物的相对性状,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乙、丙所示的相对性状:甲表示兔的黑毛与白毛;乙表示豌豆种子的圆粒与皱粒;丙表示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2)①兔毛颜色与豌豆种皮颜色之间不构成相对性状,②鸡冠形状和鸡冠大小之间也不构成相对性状,因为①前者是同一性状,但不是__________;②后者是同种生物,但不是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将厚壳品种作为接穗,薄壳品种作为砧木,嫁接后结出的核桃壳是厚壳的,A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①是嫁接,A正确。
B.②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和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B正确。
C.③是种子萌发的过程,C正确。
D.①嫁接、②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③种子繁殖是有性生殖,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用秋海棠的叶繁殖、用甘薯的根繁殖都属于营养繁殖;小麦的种子是传粉受精后形成的。因此用小麦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C符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解析: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5.答案:D
解析:①牛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家蚕的发育不在水中进行,①不符合题意;②家蚕和牛蛙的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②符合题意;③家蚕的发育过程有蛹期,牛蛙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③不符合题意;④牛蛙和家蚕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所以它们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④符合题意;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牛蛙和家蚕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都是有性生殖,⑤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D
解析:家蚕的茧属于蛹,破茧后将发育成成虫。故选D。
7.答案:A
解析:ABC.跳蚤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BC正确。
D.跳蚤属于节肢动物昆虫纲,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会限制其生长发育,所以在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即蜕皮现象,D正确。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蝗虫和菜粉蝶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它们都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C.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菜粉蝶和蜜蜂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它们的发育都是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和蜜蜂相同,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蜜蜂、苍蝇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与图乙相似,错误。
B.甲图蝗虫的成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为幼虫时期,成虫运动能力太强,不易消灭,错误。
C.乙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甲图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是不完全变态发育,正确。
D.若图乙表示家蚕的发育,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则b为卵期,c为幼虫期,d为蛹期,a为成虫期,幼虫吐丝做茧,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c幼虫期,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家蚕和蝗虫它们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为有性生殖。A正确。
B、家蚕和蝗虫都属于昆虫,体内受精,其受精卵发育成幼虫都在母体外完成。B正确。
C、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错误。
D、家蚕和蝗虫的成虫有翅会飞,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A.D.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幼蛙及成蛙,AD不符合题意。
B.C.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因此两栖动物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A、若甲是家蚕,乙是蝗虫,甲是完全变态发育,乙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甲是蜥蜴,乙是家兔,蜥蜴是卵生,家兔是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鸽,两者都为卵生。
D、若甲是家蚕,乙是青蛙,家蚕是体内受精,青蛙是体外受精。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凹耳蛙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与蛇一样有冬眠行为,A正确。
B、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B错误。
C、凹耳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所以属于两栖动物,C错误。
D、凹耳蛙的精子和卵细胞时在水中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即体外受精(水中受精),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D错误。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A.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A错误。
B.青蛙的发展过程为: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可见,蛙在发育过程中,蝌蚪先长出后肢和前肢,B正确。
C.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C正确。
D.青蛙的发育过程: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D正确。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A正确。
B.卵黄是鸡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部分,卵黄是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部位,而不是卵黄上的胚盘,B错误。
C.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三部分,C正确。
D.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为雏鸟,D正确。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A.①是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内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正确。
B.②是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正确。
C.鸟卵的卵细胞由①胚盘、②卵黄、④卵黄膜三部分组成。错误。
D.⑤卵壳起保护作用;防止卵内水分散失,正确。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A、不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有所不同,如杜鹃鸟就不孵卵、不育雏,A错误。
B、鸟卵的结构主要为:卵黄、胚盘、卵白、气室、卵黄膜、卵黄系带、卵壳膜等,其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各种鸟卵大小不一,但结构基本相同,B错误。
C、母鸡产下的卵不一定能孵出小鸡,因为只有受精卵才能孵出小鸡,C错误。
D、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D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解析:鸟卵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卵壳、卵壳膜、气室、系带、卵白、卵黄膜、卵黄、胚盘等。鸟卵的卵壳起保护和防止水分的蒸发;卵壳膜位于卵壳内的薄膜,起保护作用;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系带起固定卵细胞的作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黄上的小白点,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起点。因此黑鹤等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③胚盘。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未受精的鸟卵也有胚盘,A错误。若鹌鹑卵没有受精,即使在适宜的条件下也不能孵化出小鹌鹑,B错误。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组成鸟卵的卵细胞,因此一个鹌鹑卵不是一个卵细胞,C错误。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21.答案:B
解析:A、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正确。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人的ABO血型等是肉眼看不到,错误。
C、生物体的性状既受基因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正确。
D、孩子的某一性状可以不同于父母双方属于变异,正确。
故选:B。
22.答案:C
解析: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是同一性状,身高中的高与矮,体重中的胖与瘦这样的才能构成相对性状,A错误。
B.玉米的白粒与籽粒大小不是同一性状,B错误。
C.兔的长毛应对应短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
D.家兔和北极狐,不是同种生物,所以也构不成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
23.答案:D
解析:ABC.小麦的有芒和无芒、番茄的果皮红色和黄色、兔的黑毛和白毛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都属于相对性状,ABC不符合题意。
D.小明的双眼皮和大眼睛是两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不属于相对性状,D符合题意。
故选D。
24.答案:D
解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妈妈和宝宝的头发都是自然卷曲的,属于遗传现象,故选D。
25.答案:D
解析:A与C中都不是同一性状,B中不是同一物种。
26.答案:D
解析:A.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染色质经过高度螺旋化形成的结构,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个染色体在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A不符合题意。
B.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染色体上的DNA,而DNA是由基因组成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DNA上包含多个基因,可以说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不符合题意。
C.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种,C不符合题意。
D.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多个基因,生物的某个具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D符合题意。
故选D。
27.答案:D
解析:人的性别也受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A错误;生物的一个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控制,B错误;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C错误。
二、填空题
28、答案:(1)嫁接;形成层
(2)①②
解析:(1)在生活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苹果、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嫁接成活率。因此,图①表示的生殖方式的应用是嫁接,图①的关键步聚是接穗和b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
(2)①是嫁接,②是组织培养,③是种子繁殖,所以上题图所示的三种生殖方式中,①嫁接、②组织培养,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发育为新的个体,属于无性生殖,繁殖速度快,遗传稳定性好。
29、答案:(1)完全变态;有性
(2)外骨骼
(3)变异
解析:(1)家蚕的生殖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发育中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2)家蚕的体外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撑体内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由幼虫到成虫一共蜕5~6次皮才发育成成虫。
(3)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图中亲代蚕蛾产生的后代中,有的蚕蛾产的卵是圆形的,有的是纺锤形的,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30、答案:(1)受精卵;尾→后肢→前肢
(2)肺;
(3)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变态
解析:(1)青蛙在繁殖时,雄蛙鸣叫吸引雌蛙前来抱对,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水中慢慢发育成蝌蚪,其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继续发育,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最后尾巴消失,发育成幼蛙,最终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1受精卵;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发育的全过程中,运动器官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尾→后肢→前肢。
(2)7成蛙的呼吸器官是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3)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成体和幼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31、答案:(1)气室;
(2)气孔; 透气
(3)卵黄; 卵白
解析:(1)用剪刀轻轻敲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有个小空腔,这是图片上的③气室,气室内有气体,可为受精卵发育提供氧气。
(2)鸡蛋的外壳是石灰质的硬壳,叫卵壳。在最外层,卵壳上约有7000多个小孔,可通气,使卵细胞内的胚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壳还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壳上有气泡的产生,这证明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其作用是透气。
(3)⑥是卵黄,位于细胞的中央,呈黄色,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④是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
32、答案:(1)白毛;皱粒;单冠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因此图甲中兔的白毛与黑毛,图乙中豌豆的圆粒与皱粒以及图丙中鸡的玫瑰冠与单冠均是相对性状。
(2)兔毛颜色与豌豆种皮颜色之间不构成相对性状,因为兔与豌豆不是同种生物;鸡冠形状和鸡冠大小之间也不构成相对性状,因为鸡冠形状和鸡冠大小不是同一性状。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第六中学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