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练习(答案)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跟踪训练--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
A.人类解放
B.社会和谐
C.共同富裕
D.全面发展
2.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优越,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他对形式主义的东西深恶痛绝,呼吁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这说明邓小平注重
A.坚持原则的做法 B.群众路线的方针
C.实干务实的精神 D.艰苦奋斗的作风
5.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A.尼克松访华 B.中日建交
C.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D.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6.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的多边金融机构是
A.“一带一路”发展基金 B.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D.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7.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新的理论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A.“三个有利于”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一国两制”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江泽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9.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全力给与军事及其他援助”。2001年,中俄两国所订立的条约中有“缔约双方扩大和加深军事领域的信任措施,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的表述。比较这两个条约的内容,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俄合作以军事领域为中心 B.中日两国的历史积怨已经化解
C.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大国关系 D.当今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10.山东广饶大王镇保存有一本我国最早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在1920年翻译出版。有人评价该书在中国的出版:“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①三民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体现了
A.民族团结的基本内容 B.民族繁荣的奋斗目标
C.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D.民族互助的基本思想
12.在论述十三大确定的初级阶段发展战略时,邓小平说道:“现在一百年已经过去三十八年,还有六十二年,所以说我们的路还很长。以后的六十二年,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在发展问题上有急躁冒进倾向
B.党正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
C.国际环境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
13.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
A.着力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强调立法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4.1992年春天,邓小平视察南方谈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论断回答了社会主义的
A.根本任务问题 B.发展阶段问题 C.发展动力问题 D.发展道路问题
15.下表为学者对《人民日报》社论高频词的统计分析。这反映出党
时间段 1949年至1956年 1957年至1965年 1977年至1992年 1993年至2012年
高频词 人民、工作、和平 人民、生产、社会主义 人民、发展、改革 人民、发展、市场经济
①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②随时代的变化调整工作重心
③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④确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摘要: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以下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原则。并简要评价《临时约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简称1954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结合材料二,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特点。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简称1982年宪法)内容摘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与1954年宪法相比,1982年宪法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4)由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宪法的制订、修正的认识。
17.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
(4)中国革命和建设在实现了伟大转折后,终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结合你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认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现“两个100年”目标的道路的建议。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共同富裕,C项正确;人类解放、社会和谐和全面发展,都不是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ABD三项错误。
2.D
【详解】根据所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是最新成果,排除。
3.C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为D。A是提出改革开放,排除。B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排除。D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
4.C
【详解】认为经济发展速度和效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首要表现,反对吹牛和形式主义,强调要腾出时间多办实事,说明邓小平注重实干务实的精神,C项正确;坚持原则、群众路线和艰苦朴素等与材料不符,ABD三项错误。
5.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积极倡导和努力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C项正确;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A项;1972年中日建交,排除B项;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它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故选B项。
7.D
【详解】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新的理论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D正确;“三个有利于”重要思想和“一国两制”思想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C;科学发展观是继“三个代表”思想形成之后出现的指导思想,排除B。
8.C
【详解】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项正确;A、B、D所列会议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孤立政策威胁,为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维护独立与主权,中国选择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并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而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强调国与国的关系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而不是以军事领域为中心,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中日两国历史积怨,故B选项与材料无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俄关系是重要的大国关系,但不是“最重要”,故C选项表述错误。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建设实践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正确;三民主义主要是对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思想的借鉴,排除A、C、D。
11.D
【详解】“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说明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因此体系了民族互亲互助的思想,D项正确;“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明显体现的是民族互助的思想,而非民族团结、民族繁荣和民族平等,排除BCD项。故选D项。
12.B
【详解】依据材料“现在一百年已经过去三十八年,还有六十二年,所以说我们的路还很长。以后的六十二年,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可以看出邓小平认识到要坚持"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并认识到战略实施的艰巨性,B项正确;AC两项只是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材料表明邓小平认识到要坚持“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并认识到战略实施的艰巨性,而非对理论内涵的发展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材料意思是:由于法律条文工作量大等问题,所以应该制定过程中要留有余地,随着各种情况的出现,以便能更有宽泛的去补充完善法律,并且有些地方可以先搞试点,不能像以前一样法律条文制定了,就完全照搬执行,所以说材料倡导在立法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立法工作的流程,不是一开始就要建立完整法律体系,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结合,而是要符合地方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故D项错误。
14.A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故A项正确,CD项排除;B项是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排除。
15.A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这些高频词中人民始终占据主要地位,说明一直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①正确;根据部分高频词的变化可知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工作重心,②正确;根据“和平”、“社会主义”等此可知并不是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不符合题意;我国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1)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评价: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性质: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特点: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认识:宪法的制订、修正必须结合国情;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形成的。
【详解】(1)原则: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出主权在民,由“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身体、保有财产及营业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书信秘密、居住、迁徙之自由”等体现了自由平等,由“《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省略到的内容可以推论出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原则也体现了。评价: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从它对中国社会转型和民主制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
(2)题目要求“结合材料二”回答。性质:根据材料二中的“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特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等信息可以得出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3)特点:由“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得出1982年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以得出1982年宪法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认识:主要从宪法修订或者制定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角度思考作答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比如,宪法的制订、修正必须结合国情;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形成的;等等。
【点睛】
17.(1)特点: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共同点:都是变革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2)“借来的东西”是指马克思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或共产主义等皆可);“药方”是指“工农武装割据”(或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者“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等类似的说法亦可)。
(3)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建议: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中完善;加强党的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等。
【详解】(1)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指的是洋务派的自救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救治‘头脑疾病’”指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改革或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进行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所以可以得出特点为: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温药慢治”指的是戊戌变法进行改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猛药重治”指的是辛亥革命进行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故共同点是都是变革制度。
(2)“借来的东西”:根据材料“毛泽东同志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可知“借来的东西”指马克思主义。“药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再结合中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的道路,这个理论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3)失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过程中出现过左倾错误,主要就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根据上述题目的解答以及所学知识可从国情、创新、党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等角度去分析,具体分析如下: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中完善;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等。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同步练习(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