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密云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 史
2023.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按要求用2B铅笔将其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林则徐愿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下列事件与林则徐密切相关的是
A.抗击洋枪队   B.虎门销烟   C.收复新疆   D.洋务运动
2.右图为南京静海寺警示钟。其铭文曰:“······一八四二,浊浪滔天;英军入侵,扬子江面······胁迫清廷,割地赔款;占我香港,掠我银元······丧权辱国,泣地惊天。”铭文内容和以下不平等条约签订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以上叙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A.产生原因    B.时代背景     C.具体内容     D.历史意义
4.照片是“可视的历史”,下面两幅照片反映洋务运动重视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培养军事人才
C.发展近代民用工业          D.发展交通运输
5.右图是著名历史时事漫画《时局图》,该漫画反映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B.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D.巴黎和会拒绝归还中国山东主权
6.以下历史人物我们可以称他们为
A.维新变法的宣传者        B.维新变法的反对者
C.戊戌政变的发动者        D.戊戌政变的殉难者
7.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发动萍浏醴起义 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 1911年,黄兴率领一百余名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
A.革命派成立革命团体        B.革命派建立了革命政权
C.革命党发动武装起义        D.全国各省陆续宣告独立
8.纪念币通常是为了纪念重大历史事件而发行的。右图纪念币所纪念的历史事件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9.以下是中国近代某一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及其作者,该刊物应是
作者 文章
陈独秀 《敬告青年》
鲁迅 《狂人日记》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A.《申报》   B.《民报》   C.《新青年》 D.《解放日报》
10.右图是1919年5月4日当天北京学生游行的照片。照片反映出
A.学生要求严惩卖国贼
B.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11.“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2.右图中①处应填写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护国战争爆发
C.中国共产党诞生
D.国共两党合作
13.与右侧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4.以下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是
A.金田起义地址           B.遵义会议会址
C.新四军军部旧址          D.冉庄地道战遗址
15.下列有关1933年古北口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长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军队先后毙伤日军5000人以上
C.锻炼了一批抗日将领和抗日军队  D.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6.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指示,主张南京与西安之间应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揭露日寇及亲日派发动内战的阴谋。这一指示的背景是
A.一 二八事变  B.一二 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7.下图为某同学在学习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时,对一次著名会战所做的笔记。这次会战应该是
时间:1938年6月-10月 兵力:日本40多万,中国约100万 著名战役:江西万家岭战役 意义: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失败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
18.以下两幅照片体现出百团大战的作战目标是
①破袭日军的交通线   ②摧毁交通线两侧及深入根据地的日伪据点
③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④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B.1945年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C.重庆谈判为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20.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路线,包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的战役是
A.平型关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平津战役
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10分)海疆 内河 主权
材料一 中国古代经济是以土地为命脉的农本经济,导致中国社会中重陆轻海观念突
出。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因此形成“历代备边,多在西北边陲”的防御战略格局。19世纪初的中国不具备近代工业的基础,没有发展近代海军和海防的能力。近代百余年间中国先后遭到列强从海上入侵几十次。
———摘编自周仕德《近代西方列强屡次从海上侵略中国原因管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两件“列强从海上入侵”的史实。(2分)分析近代
列强主要从海上侵略中国的原因。(2分)
材料二 以下是国家海洋博物馆的3件展品
①1839年,林则徐呈给道光皇帝关于虎门销烟的奏折(复制品)。 ②1869年,福州船政局建造的我国第一艘蒸汽轮船———“万年清”号炮舰模型。 ③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奋勇作战,不幸沉没的“致远”舰的残件(打捞出水)。
(2)依据材料二,写出能直接用于研究北洋水师历史的一件展品。(1分。写序号)概括3件展品反映的共同主题。(2分)
材料三 内河航行权是在本国江、河、湖水道上从事航行、不容任何外国侵犯的主权。
时间 事 件
1858年6月  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946年11月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军舰可以在对方口岸、领水内自由航行。但由于当时中国落后,根本无法与美国对等的实现权利,实际上全中国内河向美国开放。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长江北岸准备发起战役,英国海军“紫石英号”军舰强行闯入长江国共交战区。多次警告无效后,解放军将其击伤搁浅,随后解放军又炮击了赶来支援的英舰。从此再没有外国军舰敢进入中国内河横行霸道。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人民解放军准备发起战役的名称。(1分)分析从1858年到1949年,我国内河航行权发生的变化。(2分)
22.(10分)实体经济是国之命脉,民生之本。材料一
时间 清朝雍正年间 19世纪70年代
内容   各地奏请开矿,清廷下达“严行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允许利用私人资本创办采矿等民用工业,由朝廷委派官员管理,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雍正年间和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在矿业政策上的变化。(2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二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进股份制。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20多家。1877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之先河。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
———摘编自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近代企业对中国经济所起的作用。(2分)
材料三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发展概况
阶段 发展概况
1895~1898年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了对商办企业的限制,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中,张謇多方筹募资本得以开办
1898~1914年 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大生纱厂逐渐获利
1914~1921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货进口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纱厂进入黄金时期
1921~192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商品倾销,大生企业相继停产
23.(10分)抗日战争是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一 不论如何,九月在百余年中日两国关系史上,确实是特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月。
华夏子孙每逢这“九月”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八九四年九月以后,是愤慨痛恨的“苦”滋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后,是忍辱负重咬牙切齿声。一九四五年九月以后,是喜形于色的“甜”在心头的欢呼快乐声音。
———摘编自唐德刚《从甲午到抗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1894年、1931年、1945年三种不同“滋味”直
接相关的史实。(3分)
材料二
  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百人的比赛,向井杀了106人,野田杀了105人,但不知谁先杀到100人,两人胜负难分,重新再赌谁先杀满150名中国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1分)为此,中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设立了国家公祭日,谈谈你的看法。(2分)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本侵略,国共两党提出了抗日战略构想。
党派 抗日战略构想
中国国民党   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杭······越能持久,越是有利······我预料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这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线希望。 ———1933年蒋介石在南昌军事整理会议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决定这个持久性。 ———1935年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依据材料三,说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略构想上的共同点。(1分)结合所学,说出中国共产党实践这一战略构想的做法。(3分)
24.(10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材料一
(1)从材料一图片中任选其一(写序号),依据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二 1931年,一名国民党军官说:“现朱毛黄集中永丰县,他们的行军力和纪律实在很好。①同时他们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呢 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②匪区(这是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污蔑性称呼)的民众都是分了田地。(他们的)战术:一、麻雀阵;二、跳梁阵;三、两手撮合阵;四、钻山阵。”“他们要得我们的军情很容易,我们呢 一到什么地方,什么百姓都没看见”。“③我们走够了路程,然而剿匪(这是国民党对红军的污蔑性称呼)的结果是没打伤朱毛好多(很多)”。“我们不晓得那天能转回武汉”,因为,对朱毛红军,“消灭恐怕无期”。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
材料三
(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类型。(2分)
(3)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印证。材料二中标出了相关历史信息的序号①②③,从材料三中找出可以印证相应历史信息的材料。(只填写字母即可)(3分)
①②③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国民党军官认为“消灭朱毛红军恐怕无期”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
2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2分。答出其中两点)中国传统的重陆轻海观念;中国战略防御重点在西北边陲;清朝海防力量薄弱;中国海岸线漫长等。列强海军强大。(2分)
(2)③(1分)可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海洋权益、维护国家主权等角度概括。(2分)
(3)渡江战役。(1分)1858年后我国内河航行权不断遭到破坏,1949年收回这一主权。(2分。可以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等角度谈认识。)
22.(1)变化:由限制开矿、政府控制到允许开矿、官督商办。(2分)
原因:洋务运动的开展等。(2分)
(2)采用新的经营方式(创办新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等。(2分)
(3)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帝国主义在战争期间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分。写出两项即可)
23.(1)甲午中日战争(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3分)
(2)南京大屠杀。(1分)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表明了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捍卫人类尊严的坚定立场。(2分)
(3)持久战。(1分)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并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写出两点即可)(3分)
24.(1)2分。任选其一作答
①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③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或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材料二:文献史料;(1分)材料三:实物史料(1分)
(3)①C②B③A(3分)
(4)红军纪律严明,军队战斗力强;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完善;战略战术灵活多样(或游击战争);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或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与帮助。(1点2分,2点3分)
2

北京市密云区2022-202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