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2023年3月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生物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
1. 生物学的不同层次都存在多样性。下列关于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
B. 遗传多样性与DNA分子空间结构有关
C. 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 物种多样性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有关
答案:B
解析: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A正确;
B、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遗传多样性与碱基的组成、数量和排序有关,B错误;
C、细胞分化产生多种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种类的多样性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正确;
D、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可导致多种基因的形成,有利于丰富生物的物种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学生小组利用洋葱鳞片叶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2. 下列对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片时载玻片需一直保持干燥洁净
B. 滴加蔗糖溶液后需用吸水纸吸引
C. 三次观察都能看到水分子过膜运动
D. 三次观察看到的细胞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3. 下图是滴加蔗糖溶液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时间点1细胞液浓度最大
B. 时间点2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C. 时间点3细胞渗透失水速率小于时间点2
D. 时间点4细胞中不存在自由水
答案:2. B 3. C
4. 某海岛上存在一种昆虫(种群A),没有飞行能力。在相邻的大陆上也存在该种昆虫(种群B),具有短距低空飞行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A和种群B之间不存在隔离
B. 基因突变是两个种群基因库存在差异的唯一因素
C. 将陆地上的昆虫个体带入海岛,会极大改变海岛种群的基因库
D. 大陆和海岛上同种昆虫形态差异是趋异进化的结果
答案:D
解析:A、种群A和B之间存在地理隔离,A错误;
B、两个种群基因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不同导致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B错误;
C、陆地上的昆虫不能适应海岛的环境,无法在海岛上存活和繁殖,因此不会改变海岛种群基因库,C错误;
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下进化出不同的症状,属于趋异进化,D正确。
故选D。
5. 在探寻遗传物质是什么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死亡的小鼠体内都能找到活的S型菌
B. 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所有组别的固体培养基上都有粗糙型菌落
C.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分离病毒外壳和细菌
D.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中,失去蛋白质外壳的RNA没有感染能力
答案:D
解析:A、R型菌没有致死性,能引起小鼠死亡的只有S型菌,A正确;
B、在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科学家将S型菌的不同组成部分分别与R型菌混合,得到的所有的组中都有R型菌,B正确;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只有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搅拌的目的是分离病毒外壳和细菌,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中,去除蛋白质的RNA也具有感染能力,D错误。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HIV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研究人员发现被HIV感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可以合成一种蛋白质(A3蛋白),可将HIV病毒RNA上的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
6. 下列关于HIV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后,整体进入宿主细胞
B. HIV病毒的逆转录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中
C. 前病毒以双链环状D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D. 宿主细胞释放的子代病毒中含有宿主细胞的膜成分
7. 下列关于A3蛋白的叙述,正确是的
A. A3蛋白的相关编码基因只存在于辅助性T淋巴细胞中
B. A3蛋白能对HIV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表观修饰
C. A3蛋白不能阻止HIV病毒感染辅助性T细胞
D. A3蛋白抑制病毒增殖属于细胞免疫
答案:6. D 7. C
8. 胰岛素能通过促进细胞合成并呈递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方式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下图是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多饮现象的机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为合成葡萄糖转运载体提供能量
B. 饮水增加是抗利尿激素直接调控的结果
C. 下丘脑能感受内环境渗透压变化
D. 尿量增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答案:C
解析:A、胰岛素是信号分子,提供信号,调节新陈代谢,不提供能量,A错误;
B、饮水增加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抗利尿激素不具有产生渴觉的作用,B错误;
C、下丘脑内有内环境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内环境渗透压变化,C正确;
D、糖尿病患者出现多尿,糖尿病的产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可能是体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D错误。
故选C。
9. 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病原体注入小鼠后,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完成增殖和分化
B. 将骨髓瘤细胞与记忆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C. 使用HAT培养基培养细胞的目的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 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体内,就能在血浆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C
解析:A、将病原体注入小鼠后,特异性免疫发生的场所在淋巴和脾脏中,因此相关淋巴细胞不是在骨髓中完成增殖和分化,A错误;
B、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是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不是记忆B细胞,B错误;
C、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由于脾淋巴细胞具有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化酶,可以通过次黄嘌呤合成DNA,克服氨基喋呤的阻断,因此杂交瘤细胞大量繁殖而被筛选出来,C正确;
D、筛选获得的细胞可以体外培养或注入小鼠腹腔,提取腹水获得单克隆抗体,D错误。
故选C。
10. 谷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赤霉素和淀粉酶的含量都会发生显著变化。研究人员为了探寻两者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小麦种子进行了相关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A B C D
实验步骤 完整种子 纵切后含胚部分 纵切后不含胚部分 纵切后不含胚部分
清水浸种1小时 清水浸种1小时 赤霉素水溶液浸种1小时 清水浸种1小时
检测 在实验的第5小时检测内源赤霉素含量和淀粉酶mRNA含量
内源赤霉素含量 + + - -
淀粉酶mRNA含量 + + + -
备注:“+”表示检测到相应物质存在,“”表示没有检测到相应物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浸种处理后的胚能产生赤霉素
B. 赤霉素能激活细胞内已有的淀粉酶
C. 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能促进种子淀粉的积累
D. 萌发过程中,种子赤霉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
答案:A
解析:A、由题中表格B组实验处理及实验结果可知,胚能产生赤霉素,A正确;
B、由淀粉酶mRNA量的变化可知淀粉酶是重新合成,而不是激活已有的淀粉酶,B错误;
C、淀粉酶的作用是水解淀粉,C错误;
D、在萌发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会先高后低,本实验仅检测了前5小时的赤霉素含量,不能说明萌发过程中,种子赤霉素含量保持较高水平,D错误。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湿地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常年或季节性浅积水的地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蓄水防洪、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污染等功能。研究人员通过对湿地的生态格局进行了多方位的调查,提出了湿地保护的相关建议。
11. 下列功能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是
A. 提供应急水源
B. 提供鱼类资源
C. 调节局部气候
D. 提供旅游资源
12. 研究人员使用渔网对湿地中鱼类资源进行调查时,下列做法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是
A. 两次捕捉间鱼群有迁入迁出
B. 两次捕捉间有标记鱼类死亡
C. 调查过程中进行多次无害重捕
D. 捕捉前在样地投放鱼饲料
13. 下列对湿地生物调查的叙述正确的
A. 通过调查浮游生物的干重,可估算水体中生产者的生物量
B. 通过调查动物的干重,可估算群落的次级生产量
C. 通过调查鱼类的食性,可推测不同鱼类的栖息水层
D. 通过调查岸上植物高度,可推测群落优势种
答案:11. C 12. C 13. ABCD
14. 下图为遗传信息流的过程,即中心法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2和5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细胞质
B. 过程1的进行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增多
C. 被HIV感染的细胞内会发生3、4两个过程
D. 烟草花叶病毒内可能发生过程4
答案:B
解析:A、2为转录,5为翻译,DNA的转录和翻译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A错误;
B、过程1为DNA的复制,DNA复制常发生在细胞分裂时,即过程1的进行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增多,B正确;
C、HIV是逆转录病毒,因此在宿主细胞中能发生3逆转录,但不会发生4RNA的复制,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新陈代谢,寄生在活细胞内,D错误。
故选B。
15. 分离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纸层析法能分离并得到光合色素
B.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混合物仅需离心一次
C. 电泳分离DNA片段中,点样孔在负电极处
D. 划线分离菌群操作前需对菌液进行多次稀释处理
答案:D
解析:A、由于各种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利用纸层析法可以将光合色素进行分离,A正确;
B、密度梯度离心一般是选择一种离心速度将混合物中比重不同的分成进行分层,B正确;
C、做DNA电泳时,加样孔都位于负极,因为DNA样品都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向正极泳动,所以点样端要置于负极,C正确;
D、划线分离前,不需要对菌液进行多次稀释处理,D错误。
故选D。
16.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胎分割的对象只能是卵裂球
B. 体外受精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C. 胚胎移植时,受体必须进行免疫抑制处理
D.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时,受体细胞必须是受精卵
答案:B
解析:A、胚胎分割的对象可以是卵裂球和囊胚,A错误;
B、体外受精技术是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体外受精过程也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
C、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胚胎移植前不需要对受体进行免疫抑制处理,C错误;
D、细胞核移植技术中能用作受体细胞的通常有MII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和受精卵,D错误;
故选B。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甲图为缩手反射简单示意图,装置A能显示神经I的电位变化峰值大小。乙图是装置A的记录数据图。
17.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抑制性神经元自身能产生动作电位
B. 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的峰值
C. 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过膜方式中存在主动转运
D. 静息时神经元细胞膜两侧存在K+浓度差
18. 依据甲乙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刺激强度引发的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不同
B. 神经纤维对刺激的响应存在最小刺激阈值
C. 突触2的作用是使肌肉不响应所有的环境刺激
D.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
答案:17. B 18. B
19. 将核DNA都被32P标记的精原细胞(2n=8)放在31P的环境中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分裂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所有的染色体都有32P标记
B. BC段细胞内中心体数量倍增
C. GH段一个细胞内含有32P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4条
D. IJ段细胞内有4对染色体
答案:A
解析:A、AB段是G1期到有丝分裂中期,DNA分子复制一次,所有DNA分子含有一条32P的脱氧核苷酸链和31P的脱氧核苷酸链,故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32P标记,A正确;
B、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B错误;
C、GH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此时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含有一条32P的脱氧核苷酸链,32P的染色体数量为4,C错误;
D、IJ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20. 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将外源基因A导入到水稻细胞中,然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了含有外源基因A的第一代水稻植株。图为重组Ti质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外源基因A必须整合在T-DNA片段内
B. 培养水稻细胞时需添加潮霉素进行筛选
C. 水稻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调整植物激素的比例
D. 第一代水稻植株中存在不含外源基因A的细胞
答案:B
解析:A、Ti质粒的T-DNA片段可以整合在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中,故外源基因A必须整合在T-DNA片段内,A正确;
B、质粒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用于筛选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故培养水稻细胞时不需要添加潮霉素进行筛选,B错误;
C、水稻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调节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以保证愈伤组织再分化并得到完整的植株,C正确;
D、第一代水稻植株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配子细胞可能不含有外源基因A,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 东湖是某市郊区的一个天然湖泊,风景优美,以“四季不同景”和“一湖三景”(河口、湖心沙岛和湖边芦苇荡)闻名。湖中盛产多种淡水鱼,每年的捕捞量都达到30万斤以上。随着城市的发展,东湖四周的居住人口逐渐增多,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直接排入湖中,但水质检测和生物多样性检测并未发现不良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四季不同景”和“一湖三景”体现了东湖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
(2)为了保持每年的捕捞量,渔民往往采用大网眼渔网捕鱼,目的是__________。同时在每年3、4月份,渔民都向湖中投放大量的淡水鱼苗,但调查发现渔民并不向湖中投放鱼饲料,原因是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回答)
(3)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直接排放湖中,但水质并未恶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时间结构和水平结构
(2) ①. (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使鱼群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保持鱼群的可持续增长 ②. 湖泊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富余量超过捕鱼输出的能量
(3)排放到湖泊中的污水量并未超过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
22. 铁元素含量能影响植物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部分酶活性。调查发现在石灰性土壤上种植花生时,常常出现缺铁性黄化,导致产量降低。研究发现玉米与花生间作可以使花生避免出现缺铁性症状。图示为测定花生在单作和与玉米间作条件下的相关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对花生叶片提取光合色素常使用95%乙醇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单作组花生叶片常出现黄化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花生单作组的单位叶面积光照射量高于玉米、花生间作组,但单作组的光合速率低于间作组,研究发现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提高了光能利用率;②铁元素能促进碳反应过程中对CO2的固定。
(3)为了验证铁元素能提高碳反应中对CO2的固定能力,研究人员使用14CO2进行实验,请完善实验设计:
将单作组和间作组花生放于__________环境下培养,用仪器检测__________含量变化情况。请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实验结果。__________
答案:(1) ①. 光合色素溶于乙醇溶液中或光合色素是有机物,溶解于有机溶剂 ②. 单作花生缺铁元素,叶绿素合成受阻
(2)间作组光合色素含量高于单作组
(3) ①. 缺铁土壤(石灰性土壤)和14CO2 ②. 含14C的三碳化合物或 含14C的有机物 ③.
23. 从性遗传是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表型与性别相关的一种遗传现象。某种蛾类控制翅缘颜色(用R和r表示)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存在从性遗传现象。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判断,F2雌性蛾全为黑翅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通过翅缘颜色对个体进行性别判定,最合适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该种蛾的翅缘颜色表现出从性遗传现象是由于性激素对r基因表达的影响,r基因只在雌性个体细胞内表达,这是由于雌雄个体r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不同,从而影响__________过程,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现象。
(3)为验证该种蛾的翅缘颜色遗传机制,研究人员选取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雌雄个体,提取细胞中的全部__________与r基因特异片段探针杂交。
答案:(1) ①. 翅缘颜色存在从性遗传现象,基因型为rr的雌性个体表现为黑翅,而rr的雄性个体表现为灰翅 ②. rr×rr
(2) ①. 转录 ②. 表观遗传
(3) ①. rr ②. RNA
24. 甲状腺激素是哺乳动物的一种重要的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都会引发相应的病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1)甲亢的小鼠,具有消瘦和亢奋的症状,原因是__________。
(2)对正常饲养条件下出现甲减症状的小鼠进行相关检测,发现血浆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推测该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__________(填“正常”“偏少”或“偏多”)。进一步检测发现甲状腺细胞中碘含量偏低,推测该小鼠出现甲减症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或者是小鼠对碘元素的吸收能力低,无法吸收食物中的碘元素,导致甲状腺细胞缺乏碘元素而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
(3)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探寻该甲减小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偏少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思路:喂食含碘制剂的饲料并饲养,检测小鼠血浆和__________细胞中的碘含量。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与正常小鼠相比,若小鼠血浆中碘含量__________,甲状腺细胞中碘含量__________,则该小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偏少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摄取碘能力不足。
答案:(1)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神经兴奋性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
(2) ①. 偏少 ②. 甲状腺细胞摄取碘能力不足(甲状腺细胞膜上缺乏碘转运载体),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
(3) ①. 甲状腺 ②. 偏高 ③. 偏低
25.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中直链淀粉的含量过多会影响米饭蒸煮时的品质和口感。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一段DNA(片段A)插入淀粉合成酶基因(基因D)中,使之失活(失活的淀粉合成酶基因标记为基因d),从而降低了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尝试通过PCR的方法检测植物中是否导入了片段A。检测结果呈阳性,但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并未显著下降,可能的原因有①引物序列长度__________,导致特异性不强;②插入的片段A不位于基因D中,导致__________。
(2)取基因型为dd的水稻植株(N)与非转基因的水稻A,水稻植株B和近缘杂草C一起种植。
取A、B、C的后代细胞的DNA经酶切、PCR后进行电泳,结果如图所示:
电泳时,点样孔位于__________(填“甲侧”或“乙侧”),B条带与A1、C1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在农科院的户外试验田中种植水稻N,种植方式如图所示。在栽种区域1,应种植__________(填“水稻A”或“水稻B”)。设置空白隔离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试验田周围的农田进行研究,发现农田中存在具有抗虫、抗除草剂等性状的杂草,即“超级杂草”。为了避免超级杂草的出现,在今后的转基因水稻培育过程中,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____
答案:(1) ①. 过短 ②. 基因D未失活
(2) ①. 甲侧 ②. 水稻N与水稻B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水稻N与水稻B之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水稻N的花粉在水稻B的柱头上无活性等(不能答水稻N的花粉无活性)
(3) ①. 水稻B ②. 减少水稻N花粉传播到其他栽种区域的概率
(4)将目的基因转入到植物的叶绿体或线粒体中;培育雄性不育系,使转基因水稻的花粉只能在特定的植株上发挥作用;定点重组,将外源基因与只在叶肉细胞启动表达的启动子结合(只要答出1点,即得2分,答案合理即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