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七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七中学2022-2023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富源七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历史答案
1B 2B 3B 4C 5B 6C 7B 8D 9D 10A
11B 12B 13B 14D 15D 16D 17 C 18B 19C 20C
21D 22B 23C 24D 25C
26.(1)唐朝(中国)。(2分)大化改新。(2分)
(2)古代希腊文化无比辉煌,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2分)文学成就:《荷马史诗》。(1分)建筑艺术成就:帕特农神庙。(1分)
(3)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
素。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和保守。(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4)不断学习、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 .(1)①租地农场。(2 分)②新航路的开辟。(2 分)
(2)人文主义。(2 分)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等。(任答1 点)(2 分)
(3)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 分)
28(1)①哥伦布。(2 分)④麦哲伦。(2 分)
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2分)
(2)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2分)
(3)①同意第一种观点:哥伦布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打破了美洲与世隔绝的状态,加快了美洲文明发展的进程。
②同意第二种观点:哥伦布远航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③同意第三种观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但推动了美洲文明发展进程。同时掠夺财富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西欧和整个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任选一种观点论述,4分。)
29(1)《权利法案》。(2分)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2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2分)
(2)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2分)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
(3)法国。(2分)基本原则: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2分)
(4)资本主义制度。(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富源七中
2022

2023
学年

学期期中考试

年级历史答题卡
姓名:
X X X
) (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50
分)
本题请在机读卡上作答
二、非选择题

4

,共
50
分)
26、(共12分)
(1)、答
(4分)(2)、

(4分) (3)、答
(2分)
(4)、答

2
分)
) (
(共
1
6
分)
(1)、答

6
分)
(2)、答

4
分)(3)、答
(4分)
(4)、答
(2分)






) (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座位号
        
密          封          装          订          线
) (




) (




) (




) (
缺考标记
) (
(填涂说明:严禁考生填涂缺考标记。缺考考生由
监考员贴条研。并用2B铅笔填涂左边缺考标记)
) (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清楚,
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试题答案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选择题修改时,用橡皮擦擦干净,其他
试题修改不得使用涂改液和不胶条。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 (
准考证号
) (
准考证号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27
、(共
1
0
分)
(1)、答
(4分)
(2)、答

4
分)
(3)、答
(2分)
28
、(共
12
分)
(1)、答

6
分)

2
)、答
(2分)

3
)、答

4
分)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贴条形码区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框外)
)富源县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C.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班器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2.19世纪后期,德国人施理曼根据一本古代文献,发掘出了特洛伊古城和迈锡尼遗址。这本古代文献最有可能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哈姆雷特》 D.《神曲》
3.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这
A.标志着世界首部成文法诞生 B.有利于遏制贵族滥用法律
C.消除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 D.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
4.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列图片的序号与相关国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选项是
①金字塔 ②帕特农神庙遗址 ③大竞技场遗址
a古代雅典 b 古代罗马 c古代埃及
A.①——a ②——c ③——b B.①——b ②——c ③——a
C.①——c ②——a ③——b D.①——c ②——b ③——a
5.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第一个既举办
过夏奥会又举办了冬奥会的城市。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奥林匹克的故乡是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罗马 D.古印度
6.“他们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有权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定期要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当他们结婚、继承父辈的田产或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到了圣诞节和复活节,也得付些钱款。”根据描述,推断材料中“他们”的身份是
A.古印度的首陀罗阶层 B.古代日本的部民
C.西欧庄园的佃户 D.租地农场的农民
7.“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
发展,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材料反映欧洲城市兴起的主要
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市民阶层壮大 D.城市的自治
8.“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
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
的雇佣关系。"这说明
A.租地农场的出现 B.西欧庄园经济的瓦解
C.工业革命的兴起 D.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9.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
在“兴” 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兴起了一批思想家、艺术家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10.他在长篇诗作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了教会的贪婪
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他”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1.他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芬奇小镇,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
学家、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他的最大成就是绘画,与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被称作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他的作品是
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牡丹亭》 D.《堂吉诃德》
1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人的发财欲望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C.罗盘针的使用 D地圆学说在欧洲的流行
13.“1492年,二位陛下……决意派臣等前往上述印度各地……令臣一反昔日之旧
径……专取海路西行,直至目前臣等尚不知是否有人曾经过此路线航行。"根据以
上呈给西班牙国王王后的奏书(节选),我们可以推断这位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4. 18世纪中期,它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文中的“它”指(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美国 D.英国
15.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人”,一个发现
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6. 17世纪,因海上贸易发达而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西欧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荷兰
17.某法律文献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该文献是
A.《大宪章》 B.《权利请愿书》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18.“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醋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19.“1764年,英国通过‘食糖法’,对输入北美的食糖、糖浆、咖啡等商品课
以重税,同时规定英国需要的木材、皮革商品,殖民地只能输往英国。”这可以
用来分析
A.三角贸易的影响 B.南北战争的背景C.独立战争的原因 D.工业革命的影响
20.1777年的这一战役不仅增强了大陆军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殖民地人民的抗
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成为战争的转折点。这一战役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波士顿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21.下列图示反映的是哪部近代法律文献的内容?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美国宪法
22. 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运动”中宣传
A.人文主义 B.自由、民主、平等 C. 提高工资 D.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3.按照欧洲的传统,人在成为君主之前,只能使用家族姓氏,不称教名,称帝
后才可使用教名。拿破仑这一教名的使用,应该始于他
A.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B.1804年3月颁行《拿破仑法典》
C.1804年12月加冕称帝 D.1812年进军俄国
24.“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
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魔杖点一下似的立即消失。”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B.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 D.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25.下列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拿破仑远征俄罗斯 ②克伦威尔在马斯顿荒原 ③华盛顿指挥军队渡过特拉华河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1)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指哪个国家(2分)?日本向“老师”学习,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材料二:希腊人在区区数百年间,竟然创造了无比辉煌的古代文化,这无疑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希腊的文化成就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合乎历史规律的能动创造。
(2) 根据材料二,人们怎样评价古代希腊文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希腊文学和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各一例。(2分)
材料三: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仍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和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延帝国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最终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2分)。
(4) 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2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意大利新的城市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财富,带来更多享受世间万物的机会,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世俗观念,以及重新看待“人”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勇敢和好奇心被视为美德,海外探险者因此大受赞美。人们希望尽可能知道更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
材料三 15 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 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1)分别填写材料一中①和②的内容。(4分)
(2)材料二中的“观念”反映了哪一思潮?(2分)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些“观念”的影响。(2分)
(3)比较材料二的 “观念”和材料三的历史事件,指出它们的共同作用?(2 分)
28、(12分)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
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神、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观察材料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①、④分别是哪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4分)其中④的航行路线有什么历史地位?(2分)
根据材料二,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因新航路开辟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史学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也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还有人倾向于用“进步”和“罪恶”两条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你的观点是?并说明理由。(4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17世纪后期)整个欧洲都在加强君主的权力,而英国人却在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限制国王的权力”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2分)该法颁行后,国家权力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重大创新”?(2分)
材料二 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2)根据材料二回答,1787年美国宪法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2分)这部宪法的制定有什影响?(2分)
材料三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人权宣言》是哪国革命中通过的重要文献?(2分)它宣告了哪些基本原则?(2分)
(4)综合以上材料,17、18世纪,在欧美确立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2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