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卷(二) 含解析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模拟卷(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80厘米。以上材料证明(  )
A.距今约5000年前华夏文明出现 B.河姆渡人处在旧石器时代
C.半坡人会制造精美的陶器 D.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
2.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
3.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下面四副历史文物图片中,能高度反映夏、商、西周时期灿烂文明的是(  )
A B C D
5.《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这反映出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是(  )
A.废井田,确立土地国有制 B.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C.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D.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
6.有学者认为:“北族和中国人的接触,开始于前四世纪秦、赵、燕诸国与北方骑寇相遇,至6世纪末五胡全被中国同化而告终,历时约千余年。”据此可推断(  )
A.民族交融长期发生在北方 B.战国至隋统一民族交融完成
C.民族交融导致了种族同化 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悠久
7.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它不仅记载了很多黄河流域人们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介绍了“甘蔗”“芭蕉”“橄榄”“龙眼”等南方作物的习性和加工、贮藏、食用方法。这反映了(  )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古代科学家注重民生 D.南北各地区物种交流
8.张岂之主编的《中国通史·元明清卷》中讲道:“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材料反映出郑和下西洋(  )
A.意在开发南洋,扩大明朝疆域
B.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D.加速人口迁移,导致南洋地区人口压力增大
9.下面是欣欣历史学习笔记内容,她记录的是新文化运动的(  )
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旧思想和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意义
10.历史学习小组模拟“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各项适用于介绍延安的是(  )
A.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 D.抗战的灯塔——敌后战场总后方
11.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中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西式长裤。这表明该规定(  )
A.打破了着装的等级界限,体现了平等原则
B.限制了着装自由,侵犯人们的着装自主权
C.传播民主科学理念,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D.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12.一位同学绘制了以下示意图。它反映出(  )
A.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B.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D.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
13.下表主要反映了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钢产量 发电量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60% 35.2% 3.7% 4.7%
A.我国建立了比较均衡的工业体系 B.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C.计划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D.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4.大会期间,周恩来作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大会着重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群众路线。此次大会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15.《斯大林、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斯大林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据此可知,斯大林和邓小平(  )
A.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
B.都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
C.都能够辩证科学地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
D.都是从当时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
16.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
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7.导致图中增速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特区设置 B.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C.加入世贸组织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18.“它之所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为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提供了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它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同时也指出了建立美好世界的途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策略
19.历史学家顾准在《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中对“公民”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务,同时有权参加城邦内议事或审判的职能。”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公民行使“议事”权的方式是(  )
A.参与城邦间的战争 B.举行祭祀活动
C.建立津贴制度 D.参加公民大会
20.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颁布了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十二铜表法》。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由此可见,罗马法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制度达到鼎盛 B.古希腊文化广泛传播
C.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D.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21.有着“独立的王国”特点的庄园,客观形成了西欧近代对抗中央王权专制的传统,有助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这表述的是西欧庄园的(  )
A.成立背景 B.建立过程 C.本质特征 D.积极作用
22.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作坊
C.手工工场 D.现代工厂
23.如图表示的是美国18世纪7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示意图。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中动力F1是指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B.图中遇到的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C.图中b处的事件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图中c处《独立宣言》发表,宣告美国的诞
24.在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组,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B.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C.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D.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25.下表为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单位:千万英镑)它说明(  )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B.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D.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26.“1917年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上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光荣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萨拉托加大捷 D.二月革命
27.下图是讽刺苏联经济的一幅漫画。漫画所喻的经济情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8.为解决图反映的严峻形势,美国政府的对策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欧洲复兴计划 C.开展科技革命 D.废除黑奴制度
29.1946年,斯大林在最高苏维埃选举中声称“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在西方领导人眼中,这无异于战争宣言,1949年柏林危机就是苏联向西方挑战的第一步,因此西方国家必须采取措施自卫。材料认为(  )
A.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是“冷战”的根源
B.资本主义是战争发生的根源
C.“冷战”是由柏林危机引起的
D.为对付苏联,西方国家成立了“北约”
30.下图反映了20世纪中叶到90年代初美、日、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此图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
A.西欧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B.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日本工业发展增速显著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2分)交子
材料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此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取款凭据而非货币。后来交子铺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役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货币的符号,真正成为纸币。但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守法经营,一些铺户滥发交子后停止营业,无法兑现“交子”,引发诉讼。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领,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至此,“交子”的发行取得政府认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摘编自秘摔《漫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B”;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涂“C”。(8分)
①纸币出现在北宋时期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②“交子”最早是在民间出现,后由北宋政府设置机构进行管理。
③景德年间,地方官员整顿交子铺户的直接原因是中央集权的需要。
④“交子”的出现影响深远,这种纸币制度在后世延续了下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子”出现的原因和意义。(4分)
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图4
(1)图4中①对应的事件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与。②、③两处对应的事件分别为。(4分)
(2)选择图4中相互关联的两件史事,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分)
33.(14分)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雅典伯里克利改革,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公元前73年 罗马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封形式,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1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上述事件中,哪个事件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2分)
(2)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历史模拟卷(二)
测试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A D D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B D D C B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C B B C B C A A C
1.【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关键信息为“半坡遗址”,“还有粟、菜籽遗存”,“河姆渡遗址”“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由此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出现了原始农业。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村,D符合题意;黄帝炎帝时期华夏文明出现,A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陶器,河姆渡处于新石器时期,B、C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故答案为D。
2.【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炎帝黄帝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选项,传说指民间长期流传下来的对过去事迹的记述和评价等,传说的内容有一定的人工加工的成分。有关黄帝和炎帝的传说并非全部都是真实的历史,也有人工加工的成分。 故答案为C。
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周天子赐予诸侯土地和平民,这是分封制中的授民授疆土,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定期纳贡的义务,这是分封制中规定的诸侯义务,所以图示反映的是分封制,故选C项;禅让制和世袭制是首领继承制度,禅让制的特点是推举贤能的人成为首领继承人,世袭制则是依据血缘关系传承首领之位,均与图示内容无关,排除A、B两项;郡县制是秦朝统一后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地方长官为郡守、县令或县长,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D项。
4.【答案】A【解析】据所学可知,图片A所示为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司母戊鼎,它能够高度反映我国夏商西周时期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也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故选A项;图片B所示为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排除B项;图片C所示为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排除C项;图片D所示为明代青花扁壶,排除D项。
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和“倾邻国而雄诸侯”可知,材料表述的事件是商鞅变法。“商君”是商鞅;据材料“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A、C选项都是商鞅变法的内容。B、D是影响,但是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选项符合题意。
6.【答案】D【解析】据“北族和中国人的接触,开始于前4世纪秦、赵、燕诸国与北方骑寇相遇,至6世纪末五胡全被中国同化而告终,历时约千余年”可知,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的交往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到6世纪末北方少数民族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被同化,可以体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悠久,D符合题意。“民族交融长期发生在北方”这一说法具有片面性,南宋后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其重心的南移也是民族交融的体现,排除A;元明清时期仍然有民族交融,排除B;种族同化是民族交融的一种方式,排除C。故选D。
7.【答案】D【解析】本题以题干材料为依托,考查《齐民要术》。根据“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它不仅记载了很多黄河流域人们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介绍了“甘蔗”“芭蕉”“橄榄”“龙眼”等南方作物的习性和加工、贮藏、食用方法”关键信息“记载了很多黄河流域人们的农业生产经验”、“介绍了‘甘蔗’‘芭蕉’‘橄榄’‘龙眼’等南方作物的习性和加工、贮藏、食用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南北各地区物种的交流。故选D。
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反映了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而不是扩大明朝疆域,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是进行和平交流,更多的形式是赠与,并不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南洋地区人口压力增大,排除D项。
9.【答案】A【解析】提取题干材料有效信息“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可见,材料强调了先进的知识分子思想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对辛亥革命失败根源的清晰认识,是陈独秀等人发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故选A项;材料所述并未具体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发展等史事,不属于过程,排除B项;材料所述也未提及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倡导文学革命等具体内容,排除C项;材料所述没有提及新文化运动具有怎样的意义,排除D项。
10.【答案】D【解析】题目要求找出适用于介绍延安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起到了方向指引的作用,即灯塔,故选D项;红色的小船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红船位于浙江嘉兴南湖,故排除A项;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排除B项;1927年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转战湘南,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
1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分析,民国初年,打破了着装的等级界限,体现了平等原则,故选A项;题干内容没有强调“限制着装自由,侵犯人们的着装自主权”,排除B项;传播民主科学理念,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C项;题干强调“官员不分级别”的平等原则,与冲击传统生活习俗无关,排除D项。
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始;大生纱厂是19世纪末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在一战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挫,开始内迁。所以示意图反映的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的过程,B项示意图中没有体现;C、D项表述错误;A项表述正确。故答案为A。
13.【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表中“钢产量,年增长率是60%,发电量年增长率是35.2%”,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是3.7%,棉花产量年增长率是4.7%”可知,钢产量和发电量年增长率较快,表明一五计划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开始实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B项;我国建立了比较均衡的工业体系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排除D项。
14.【答案】D【解析】《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是周恩来1956年9月16日代表中央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排除A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是2020年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是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排除C项。
15.【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的关键信息为“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否定市场经济,是当时苏联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的;根据材料“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理论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的,故答案为D;根据材料可知斯大林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对立起来,排除A;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特点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错误;斯大林把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面,故C错误。
16.【答案】C【解析】据“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可知,其主要是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上的重要成就,故选C项;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新阶段,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其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
17.【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图中的最快增速出现在1992年到1993年这个阶段,这一时期,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所以出现了外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B项;中国开始设置经济特区的时间是1980年,图表中未体现,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2001年,图表中未体现,排除C项;“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用来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与外商投资关系不大,排除D项。
18.【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各国如何处理相互间关系”“五条切实可行的原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所以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新中国建立后确立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排除C项;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策略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展的全方位外交,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19.【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可见,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公民行使“议事”权的方式是参加公民大会,故选D项;参与城邦间的战争是雅典公民的义务,并非行使权利的方式,排除A项;祭祀活动是古代雅典城邦以成年男性公民为主体举行的重要活动,不属于行使“议事”权,排除B项;建立津贴制度是伯里克利为了让穷人也可以参政议政,排除C项。
20.【答案】C【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罗马帝国时期,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以便实施于分散在帝国各处的各族人民”,结合所学知识,罗马帝国于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统治区域横跨亚欧非三大洲。可见,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主要是因为统治区域不断扩大,便于对征服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故选C项;罗马帝国时期,建立起了君主专制统治,并非民主制度的鼎盛时期,排除A项;罗马继承和创新了古希腊文化,但不是其完善法律体系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突出反映了罗马帝国完善法律体系以实施于帝国各族人民,并未提及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排除D项。
21.【答案】D【解析】“客观形成了西欧近代对抗中央王权专制的传统,有助于近代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这体现了庄园有利的一面,故选D项;西欧庄园成立背景是当时大封建主拥有巨大领地,为保证自身及家庭消费需要,故组织庄园生产,排除A项;从9世纪开始流行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这是其建立过程,排除B项;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这是其本质特征,排除C项。
22.【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11—13世纪西欧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在农业方面,随着垦殖运动的开展,出现租地农场,在手工业方面,出现了手工工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故选C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新中国过渡时期对手工业改造的方式,排除A项;手工业作坊是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排除B项;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排除D项。
23.【答案】B【解析】据“美国18世纪70年代”及示意图中“1776年7月4日”等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1775年开始的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遇到的阻碍因素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故选B项;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晚于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b处是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国诞生,排除C项;战争的转折点是c处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排除D项。
2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在19世纪末”,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走在了前列,经济迅速增长,超过了欧洲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西欧国家产生极大的冲击,因此西欧国家觉得美国的崛起威胁到它们的地位,故选B项;欧洲在19世纪仍然掌握世界经济的领导权,排除A项;欧洲一体化是在二战后才开始的,排除C项;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25.【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表格信息可知,1890年—1914年,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均大幅增加,其中,德国增加最多。结合所学知识,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中,德国于1871年完成统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英国、法国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欧洲列强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以德国最为突出,故选C项;图表中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且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极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20世纪初,英国、法国、俄国建立起三国协约,可见,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促使列强之间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排除B项;据题干图表所示,1914年德国国防预算相比意大利高出3倍多,较其他国家也高出许多,并非相差无几,排除D项。
26.【答案】B【解析】提取题干信息“1917年11月7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结合所学知识,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起义军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此次起义又称“十月革命”,故选B项;“光荣革命”发生于1688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排除A项;萨拉托加大捷发生于1777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排除C项;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3月,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项。
27.【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解读漫画可知,漫画中的杠杆很明显出现了严重的倾斜,这是在讽刺斯大林模式过于偏重军重工业,却忽视了轻工业和民生的发展,故选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面对外敌干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选择,主要特点是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与漫画反映的内容不符,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而进行的改革,给予了私有经济一定的自由空间,与漫画反映的内容不符,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然后是政治方面的改革,均告失败,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与漫画反映的内容不符,排除D项。
2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片可知,图片反映了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导致了美国国民收入锐减,失业率激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项;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提出的,与图片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美国的科技革命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图片内容无关,排除C项;美国废除黑奴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与图片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29.【答案】A【解析】从“斯大林在最高苏维埃选举中声称“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1949年柏林危机就是苏联向西方挑战的第一步”中了解到材料强调的是苏联率先挑起冷战,西方只是对苏联的挑衅进行应战和自卫,即没有苏联挑起战争,冷战也就不会发生,所以苏联的攻势是冷战的根源,故选A项;实际上,冷战的根源是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而不只是某一方的挑起,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柏林危机和北约都是冷战的表现,而材料强调的是冷战爆发的原因,排除C、D项。
30.【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解读图示内容可知,从1950年到1991年,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在逐渐降低,西欧、日本的比重则逐渐上升,这说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多极化还没有完全形成,故C项解读有误,符合题意;从西欧工业占比逐渐提高可知,西欧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从美国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可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从日本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1.6%到1991年的18.2%可知,日本工业发展增速显著,A、B、D三项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①A;②A;③B;④C(每小题2分,共8分)
(2)商品经济的发展:铁钱使用不便(写出一点即可得2分)
意义: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解析】
第(1)小问,从材料“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可判断①符合题意,故涂A;从材料“最初的交子由商人自由发行……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严格其印制过程”可推断②符合题意,故涂A;从材料“一些铺户滥发交子后停止营业……引发诉讼。”可知直接原因是滥发交子,③不符合题意,故涂B;材料强调它是我国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并没有涉及对后世影响,④不符合题意,故涂C。
第(2)小问,从材料“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可归纳出原因有两点,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二是铁钱使用不便。从材料“……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役向市场发行。”可概括其意义是有利于商品流通,这极大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32.【答案】
(1)民主、科学或德先生、赛先生;(2分)五四运动;(1分)中国共产党成立。(1分)
(2)示例: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2分)
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的工作,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革命的知识分子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深人工人群众,参加实际斗争,逐步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阶级觉悟,从中也涌现出―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总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8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所学解读材料图表可知,①这一运动开始于1915年,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思想,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很明显①对应的事件是新文化运动,其标举的两大口号是民主与科学,或陈独秀先生形象化的称呼“德先生与赛先生”。根据所学可知,因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所以②对应的事件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以③对应的事件为中国共产党成立。
(2)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按照要求,选取相互关联的事件,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历史事件,拟定明确的观点,论述时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可以选取图示中的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拟定观点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在论述时,首先说明十月革命的影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接着论述五四运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论述这一影响时,可以具体举例,比如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又比如五四运动后,革命的知识分子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深人工人群众,参加实际斗争,逐步锻炼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与此同时,工人群众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提高阶级觉悟,从中也涌现出―批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最终陈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照应观点: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
33.【答案】
(1)美国独立战争。(2分)
(2)【示例】(12分)
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观点例举】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革命(或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历史发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
【解析】
(1)据所学可知,表格中所示“美国独立战争”既是美国历史上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2)本题为开放性设问,分析问题要求可知,本题需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件并提炼观点加以论述,故答案表述发两部分组成,观点+论述,要求做到观点正确,论述部分紧扣两个所选时间,史论结合,表述合理即可。
示例一:见答案所述。
示例二:观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论述:1640年—1688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成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后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1776年—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并取得成功,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起来,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 综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美国联邦制共和制的确立为英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示例三:观点:古代欧洲奴隶社会的发展与危机。
论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为希腊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民主的政治环境,促进了希腊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公元前73年,罗马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虽然最终遭到血腥镇压,但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可见,古代欧洲希腊的民主政治为希腊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罗马共和国因残暴统治,在斯巴达克奴隶起义的打击下,逐渐走向了衰亡。
第1页

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2—2023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卷(二) 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