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神经系统练习题 (附答案)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神经系统练习题 (附答案)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神经系统练习题 (附答案)
一、单选题
1.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其呼吸和心跳正常,能大小便。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2.有关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躯体感觉和内分泌调节的主要中枢
B.下丘脑有冷觉和热觉的最高级中枢
C.下丘脑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间接调节血糖平衡
D.下丘脑分泌促激素,影响内分泌腺功能
3.下列关于脊髓和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髓的灰质中有很多神经中枢
B.脑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
C.脑干中有控制躯体协调与平衡的中枢
D.脊髓参与的反射活动会受到脑的控制
4.关于消化道神经支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支配消化道的自主神经系统不受大脑控制
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C.消化道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D.支配消化道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5.关于反射与反射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2个神经元完成
B.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其中枢均位于脊髓
C.感受器是传入神经纤维的树突,效应器为传出神经纤维的末梢
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肺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且肺泡壁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小于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
C.若出现组织水肿,则可能是血浆渗透压减小或组织液渗透压增大造成的
D.内环境稳态可以保证细胞代谢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C.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K+外流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的主要原因
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9.下列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某种腺体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能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B.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递
C.突触后膜能实现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Na+顺浓度梯度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
10.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分别是(  )
A.脊髓、反射弧 B.反射弧、脊髓
C.神经元、反射弧 D.反射弧、反射弧
11.如图表示人有意识控制排尿的反射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反射弧
B.有意识控制的排尿反射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C.若图中b受损,则人有尿意,但不能有意识地排尿
D.图中的逼尿肌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
12.用火柴棍由脚跟向前轻划新生儿足底外侧缘时,他的大拇趾会缓缓地上跷,其余各趾呈扇形张开,该现象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新生儿完成这些动作属于非条件反射
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该动作完成
C.该现象消失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D.在大脑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
13.根据作用效果,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和抑制性递质(如5-羟色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的合成都必须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B.突触前膜会因为释放神经递质而减小膜面积
C.突触后膜上没有能结合5-羟色胺的特异受体
D.乙酰胆碱能够提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
1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受到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条件反射
B.只有神经元上才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C.抽血时,针刺而不缩手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兴奋区域,由于Na﹢的内流,导致膜内Na﹢的浓度比膜外高
15.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排尿,婴儿却不能.这说明(  )
A.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
B.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C.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
D.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6.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受体被占据后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请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磷农药可使乙酰胆碱失效
B.可根据α﹣银环蛇毒的作用原理研发镇痛类的药物
C.有机磷农药可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α﹣银环蛇毒中毒的典型症状就是肌肉僵直
17.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
B.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
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
1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
B.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都是双向的
D.神经细胞膜外钠离子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缺乏神经递质,反射就不能进行
B.控制咀嚼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
C.在反射弧中只有感受器能产生兴奋
D.某人手受伤后有痛觉,但不能运动,说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受损伤了
20.神经组织局部电镜照片如下图。下列有关突触的结构及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可引起1与突触前膜融合
B.1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后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C.2所示的细胞器可以为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供能
D.2所在的神经元只接受1所在的神经元传来的信息
二、综合题
21.下图甲表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放大的结构模式图。未受到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电 位表现为   。
(2)假设a是一块肌肉,已知刺激 f,b 处会检测到电位的变化,且a会收缩。若刺激b点,在e点   (能/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原因是   。
(3)若使用某种麻醉剂后,刺激f,a不会收缩。请完成实验,证明该麻醉剂是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还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位点可用图中字母表示)。方法设计:将药物放置于某处,刺激f,观察   。 结果分析:
①若将药物置于   处,刺激f处,观察到   ,则该药物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②若将药物置于   处,刺激f处,观察到   ,则该药物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所画人体反射弧由左图中五个部分组成,其中⑤结构的名称是   ,能产生兴奋,并能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
(2)当②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了局部电流,兴奋向前传导,②处恢复   电位.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而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3)如图中能构成内环境的是   (填序号),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网络;与⑥相比,⑦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C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   (填序号).
23.骑行单车出行不仅可以减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为倡导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出了贡献。请回答:
(1)骑行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位于   。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在通过突触时,信号在突触前膜发生了   的转变。
(2)骑行过程中内分泌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相对增加,影响其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胰高血糖素促进的生理过程是   ;同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多并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分泌的调节机制是   。
(3)适度的骑行运动能够提高免疫力,使T细胞更容易发现并消灭衰老或病变的细胞,进行   兔疫(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这也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   的功能。
24.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甲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   ,b是   ,c是   ,d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甲中的   调控。
(3)图甲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乙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①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答案
1.A 2.C 3.C 4.A 5.C 6.B 7.B 8.A 9.B 10.C 11.B 12.B 13.D
14.C 15.B 16.B 17.C 18.B 19.A 20.D
21.(1)d;内负外正
(2)不能;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或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a 是否收缩;d;a 没有收缩;b;a 没有收缩
22.(1)效应器;③;神经中枢
(2)内正外负;静息;相反;相同
(3)⑥⑦⑨;神经﹣体液﹣免疫;蛋白质;⑦
23.(1)小脑;电信号到化学信号
(2)血糖浓度变化;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分级和(负)反馈
(3)细胞免疫;监控和清除
24.(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细胞体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