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二十九中学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S-32 Cu-64 Fe-56 C1-35.5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2分)
1. 2月13日,指导“三农”工作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耕地保护是农业的首要问题,下列利用化学知识保护耕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土壤有肥力粮食才高产,农业上需要大量施用化肥
B. 土壤酸化板结,可以施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改良
C.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分,大多以溶液的形式被吸收的
D. 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
2. 化学标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符号,用来表明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要求。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中,错误的是
A. 学校的教学场所 B. 加油站
C. 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D. 公共水房
3. 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化学式:GaAs)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B. 化合物中镓离子的符号为Ga3+
C. 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砷化镓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4. 2023年1月8起,新冠病毒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对于新冠病毒,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有效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塞米松由四种非金属组成
B. 地塞米松由57个原子构成
C.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5.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闻药品气味
C. 取用盐酸 D. 检查气密性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 B. 酸的化学性质模型
C.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7.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是NH3 B. 反应Ⅱ只生成一种物质
C. 催化剂a、b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 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8. 某同学在验证“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发现除了两根石墨电极表面分别产生氢气、氧气外,还出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 电解过程中,溶剂减少,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B. 电解过程中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
C. 氢氧化钙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沉淀
D. 石墨电极被通电时产生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9.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中的苦泉是混合物
B.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中的苦泉变成胆矾,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是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的釜的质量逐渐变小
10.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列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微观模拟图中,能表示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11. 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体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下列对于相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探究CO2的溶解性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镁条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操作
实验分析 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气体能与水反应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该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该实验只能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A B. B C. C D. D
12.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A. 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B. 30℃10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10℃10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
C. 将50g40℃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有20gKNO3晶体析出
D. 将10℃时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8分)
13.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食品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其原理是将食物先冷冻,再在真空条件下加热,使其中的水分直接升华而脱水。
经冻干的食物又称干物料,体积小、质量轻且不易变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保持食物的外观和颜色,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很高的复水比(复水后的质量与干物料的质量之比),加水后可快速恢复成新鲜美味的食物。
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冷冻温度、降温速率、真空度等。如图为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压强越小,真空度越大)。
(1)冻干食品的优点有______(填序号)。
A. 保持食物的颜色 B. 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
C. 不易变质 D. 便于携带、储存和运输
(2)冻干食品具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复水比的原因是______。
(3)除真空度外,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有_____(答1条即可)。
(4)依据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图分析,若要达到最大复水比,压强应为______Pa。
(5)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运用冻干技术加工食品过程中水的变化:_______。
14.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
(2)在制取过程中,某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若用图H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_。
(4)采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5.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煅烧石灰石时,通常要将石灰石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固体甲加水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是因为反应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放出热量。
(3)操作I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有关该工艺流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固体甲、不溶性固体乙和气体X的主要成分均为氧化物
B. 操作Ⅱ和操作I均为过滤
C. 实验室可以利用煅烧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D. 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
16.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气接触。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I.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2)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脱氧剂中含有______。
(3)若用酒精灯(酒精的化学式:C2H5OH)替换电炉重复(2)的实验,虽然出现相同现象,但是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判断,请写出发生干扰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酒精的水溶液是否显碱性?请你帮小芳同学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鉴别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无色酚酞溶液 D.盐酸
II.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4)结合图3分析,判断哪个集气瓶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
(5)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______作用。
III.探究脱氧剂脱氧失效后的成分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可能有氧化铁、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生成。
(6)影响脱氧失效后成分的因素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7)含铁粉5.6g的某种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直至没有气体产生。经测定生成ag铁的氯化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7. 为测定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收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分三次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加入稀盐酸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如图所示。(注: )
诗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
(2)原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S-32 Cu-64 Fe-56 C1-35.5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12分)
1. 2月13日,指导“三农”工作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耕地保护是农业的首要问题,下列利用化学知识保护耕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土壤有肥力粮食才高产,农业上需要大量施用化肥
B. 土壤酸化板结,可以施用适量的熟石灰来进行改良
C. 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分,大多以溶液的形式被吸收的
D. 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大量施用化肥会污染水资源和土壤,所以农业上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合理施用化肥,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将适量熟石灰加入土壤,可以改变土壤酸性情况,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土壤里获得各种养料,必须成为溶液,才能被植物从根部吸收,因此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养分,大多以溶液的形式被吸收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产生烟尘等空气污染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土壤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 化学标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符号,用来表明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要求。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中,错误的是
A. 学校的教学场所 B. 加油站
C. 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D. 公共水房
【答案】B
【解析】
【详解】A、学校教学场所是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需要张贴禁止吸烟标识,正确;
B、加油站中空气中混有易燃的汽油等物质,但不是有毒物质,不用张贴当心中毒,错误;
C、酒精是易燃液体,需要张贴易燃液体标识,正确;
D、公共水房有水的使用,需要张贴节约用水标志,提醒节约水资源,正确;
故选B。
3. 我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化学式:GaAs)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 B. 化合物中镓离子的符号为Ga3+
C. 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 砷化镓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不符合题意;
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31=2+8+18+x,x=3,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形成Ga3+,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符合题意;
D、砷化镓中镓元素显+3价,设砷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3)=0,x=-3,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2023年1月8起,新冠病毒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对于新冠病毒,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有效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塞米松由四种非金属组成
B. 地塞米松由57个原子构成
C.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地塞米松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元素的偏旁是“石字旁”或“气字头”,都是非金属元素,地塞米松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错误;
B、地塞米松由地塞米松分子构成,错误;
C、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22:5,错误;
D、地塞米松中碳、氢、氟、氧的质量比为(12×22):(1×29):(1×19):(16×5),碳元素占比最高,则地塞米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正确;
故选D。
5.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科学探究素养的必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闻药品气味
C. 取用盐酸 D. 检查气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
B、闻气体气味应将装有气体的瓶子打开,放在鼻子前下方约50cm处,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禁止把鼻子放在容器口大量吸入气体。正确;
C、胶头滴管不能胶帽向下放置,以免药品流入胶头腐蚀胶头,污染药品,错误;
D、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错误;
故选B。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 B. 酸的化学性质模型
C. 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错误;
B、酸可以使酸碱指示剂石蕊变色,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和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可以和活动性比氢强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不是和所有金属反应,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氧、硅、铝、铁、其他。错误;
D、空气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占1%,正确;
故选D。
7. 氮是生命的基础,氮的循环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氮气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是NH3 B. 反应Ⅱ只生成一种物质
C. 催化剂a、b在反应前后性质不变 D. 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X的一个分子由1个N和3个H构成,则化学式为NH3,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氢元素而生成物中没有氢元素,所以 反应Ⅱ生成不只一种,错误;
C、催化剂a、b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错误;
D、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则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错误;
故选A。
8. 某同学在验证“氢氧化钙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发现除了两根石墨电极表面分别产生氢气、氧气外,还出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 电解过程中,溶剂减少,使氢氧化钙固体析出
B. 电解过程中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
C. 氢氧化钙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沉淀
D. 石墨电极被通电时产生的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发生的反应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很容易达到饱和,电解过程中,溶剂减少,形成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后继续减少,则氢氧化钙不能全部溶解,部分析出,可看到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
B、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解过程中放热,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后溶解度继续减小,不能继续溶解的氢氧化钙析出,可看到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
C、根据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推测氢氧化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但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氢氧化钙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而产生沉淀的推测不成立,不合理。
D、石墨电极被通电时产生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可看到容器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
故选C。
9.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中的苦泉是混合物
B. “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中的苦泉变成胆矾,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反应是
D.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中的釜的质量逐渐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苦泉熬之则成胆矾,则含有硫酸铜、水等物质,是混合物。正确;
B、苦泉变成胆矾是水蒸发,硫酸铜晶体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则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会生成硫酸铁,错误;
D、根据可知,置换出铜的质量比消耗铁的质量多,则釜的质量逐渐变大。错误;
故选A。
10.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下列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微观模拟图中,能表示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分子,生成物是一种分子,则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1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分子,则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分子,一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是单质。一种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是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由1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单质,一种由分子构成,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2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是2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2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是2种化合物。且反应后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所以该反应是化合物和化合物反应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故选B
11. 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体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下列对于相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探究CO2的溶解性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镁条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操作
实验分析 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气体能与水反应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该实验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该实验只能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压强减小,软塑料瓶变瘪,故该实验不能确定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故A选项错误;
B、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根据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选项正确;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故C选项错误;
D、该实验通过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说明可燃性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B。
12. 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A. 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B. 30℃10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10℃100g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
C. 将50g40℃时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有20gKNO3晶体析出
D. 将10℃时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则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错误;
B、不清楚溶液是否饱,所以无法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情况,错误;
C、4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63.9g,则40℃时5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硝酸钾。则降温到10℃时不可能析出20g硝酸钾晶体。错误;
D、将10℃时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时,硝酸钾溶解度变大,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变,则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8分)
13.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简称“冻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食品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其原理是将食物先冷冻,再在真空条件下加热,使其中的水分直接升华而脱水。
经冻干的食物又称干物料,体积小、质量轻且不易变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保持食物的外观和颜色,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很高的复水比(复水后的质量与干物料的质量之比),加水后可快速恢复成新鲜美味的食物。
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冷冻温度、降温速率、真空度等。如图为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压强越小,真空度越大)。
(1)冻干食品的优点有______(填序号)。
A. 保持食物的颜色 B. 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
C. 不易变质 D. 便于携带、储存和运输
(2)冻干食品具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复水比的原因是______。
(3)除真空度外,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有_____(答1条即可)。
(4)依据真空度对某食品冻干效果的影响图分析,若要达到最大复水比,压强应为______Pa。
(5)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运用冻干技术加工食品过程中水的变化:_______。
【答案】(1)ABCD
(2)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
(3)冷冻温度或降温速率等
(4)65Pa(62Pa~65Pa均可)
(5)开始水分子间隔变小,后水分子间隔快速变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文中“经冻干的食物又称干物料,体积小、质量轻且不易变质。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能保持食物的外观和颜色,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可直接看出冻干食品的优点有保持食物的颜色、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不易变质。根据“体积小、质量轻且不易变质”可推断出便于携带、储存和运输。故选ABCD。
【小问2详解】
根据“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很高的复水比”可知,冻干食品具有很好的速溶性和复水比的原因是冻干食品内部具有海绵多孔性结构。
【小问3详解】
根据“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冷冻温度、降温速率、真空度等。”可知除真空度外,影响冻干效果的因素有冷冻温度、降温速率等。
【小问4详解】
从图像可知,复水比最高的点对应的压强为65Pa,所以若要达到最大复水比,压强应为65Pa(62Pa~65Pa均可)。
【小问5详解】
根据“其原理是将食物先冷冻,再在真空条件下加热,使其中的水分直接升华而脱水。”可知,运用冻干技术加工食品过程中水的变化是开始水分子间隔变小,后水分子间隔快速变大。
14.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_(填仪器字母)进行组装。
(2)在制取过程中,某同学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若用图H所示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______。
(4)采用上述发生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ABCD
(2)药品过少,无法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3) (4)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加热型反应,所以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用于固定试管)D(需要插入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气体始终没有集满,则可能药品过少,无法产生足够的二氧化碳。其他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先集中在H的上部,空气从下部排出,所以气体短进长出。图像为 。
【小问4详解】
给出装置没有酒精灯,没办法组成固体加热型装置,则只能使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制取氧气,则使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15.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某科技小组以石灰石为原料模拟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如图所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含少量SiO2;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
(1)煅烧石灰石时,通常要将石灰石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固体甲加水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是因为反应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放出热量。
(3)操作I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工业制备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有关该工艺流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
A. 固体甲、不溶性固体乙和气体X的主要成分均为氧化物
B. 操作Ⅱ和操作I均为过滤
C. 实验室可以利用煅烧石灰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D. 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漏斗、玻璃棒、烧杯
【答案】(1)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
(3)Ca2+ (4)H2O (5)BC
【解析】
【小问1详解】
将石灰石粉碎可以增加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反应面积,所以目的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小问2详解】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操作Ⅰ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则滤液中的溶质是生成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解离出的阳离子是钙离子,符号为Ca2+。
【小问4详解】
根据流程图可知,煅烧碳酸钙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滤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经过操作Ⅱ除去水得到轻质碳酸钙。而需要向固体甲中加入足量的水,所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化学式H2O。
【小问5详解】
A、固体甲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不溶性固体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气体X是二氧化碳,都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均为氧化物。正确;
B、操作I为过滤,操作Ⅱ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是蒸发。错误;
C、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需要较高温度,实验室不易达到。错误;
D、操作Ⅰ是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操作Ⅱ是蒸发,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酒精灯、玻璃棒。正确。
故选BC。
16. 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气接触。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
I.验证脱氧剂的成分
(1)取脱氧剂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脱氧剂中含有铁粉。
(2)充分反应后,将试管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如图1所示,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上方罩上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脱氧剂中含有______。
(3)若用酒精灯(酒精的化学式:C2H5OH)替换电炉重复(2)的实验,虽然出现相同现象,但是会干扰实验结论的判断,请写出发生干扰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酒精的水溶液是否显碱性?请你帮小芳同学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鉴别______(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无色酚酞溶液 D.盐酸
II.探究脱氧剂发生反应的条件
按图2所示装置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3所示。
(4)结合图3分析,判断哪个集气瓶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并说明理由______。
(5)结合图2和图3可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______作用。
III.探究脱氧剂脱氧失效后的成分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可能有氧化铁、氧化亚铁或四氧化三铁生成。
(6)影响脱氧失效后成分的因素有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7)含铁粉5.6g的某种脱氧剂,脱氧失效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直至没有气体产生。经测定生成ag铁的氯化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1)有气泡冒出
(2)活性炭 (3) ①. ②. C
(4)②发生了脱氧反应,因为②对应的氧气含量出现下降 (5)吸水或干燥
(6) ①. 铁粉颗粒直径的大小 ②. 氧气浓度(合理即可)
(7)12.7g~16.25g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观察到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说明有铁。
【小问2详解】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将固体置于坩埚内,在电炉上灼烧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说明含有活性炭。
【小问3详解】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法判断二氧化碳来源,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溶液酸碱性常使用酸碱指示剂,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选择C。
【小问4详解】
②氧气含量出现下降,所以②个集气瓶中的铁粉发生了脱氧反应。
【小问5详解】
对比①②,①中没有水铁无法和氧气反应,②中有水,铁消耗氧气,所以铁、氧气、水发生了反应,所以脱氧剂除了有脱氧作用外,还有吸水的作用。
【小问6详解】
根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可能发生自燃及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可推测影响脱氧失效后成分的因素有铁粉颗粒直径的大小,氧气浓度等。
【小问7详解】
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亚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所以含铁粉5.6g的某种脱氧剂脱氧失效后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氯化亚铁或氯化铁中铁元素的总质量为5.6g。
如全部生成氯化亚铁,则氯化亚铁的质量为。
如全部生成氯化铁,则氯化铁的质量为。
所以a的范围为12.7g~16.25g。
17. 为测定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收1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分三次加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加入稀盐酸与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如图所示。(注: )
诗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
(2)原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3.3g
(2)解:设参加反应碳酸钠的质量为x
所以原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7.95%。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烧杯内物质减少的质量为逸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50g+50g-50g-246.7g=3.3g。
【小问2详解】
详见答案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