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黄炎培先生在《天安门歌》中写道:“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 新化县某校某班的黑板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 设置驻藏大臣 B. 西藏和平解放 C. 新中国成立 D. 西藏民主改革
3.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4. 读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  )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南地区
5.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1955年9-10月,毛泽东主编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他为此书写了2篇序言和104篇按语.毛泽东此举的目的是(  )
A. 推进土地改革运动 B. 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C. 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 D. 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7. 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C. 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D. 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8. “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10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迎来多么欣喜的未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材料中“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  )
A. 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做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 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情景反映了(  )
A. 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实践 B. 人民迫切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10. 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五大
1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突出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深化改革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从严治党
12. 针对当今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回答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  )
A. “五大发展理论” B. “四个全面”
C. “三步走”战略布属 D. 全面深化改革
13. 如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  )
A. 我国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B.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 我国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首位 D.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14. 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 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15.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 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B.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 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
16. “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
A. 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B. 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C. 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D. 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7. 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
A. 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 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 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 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18. 如图反映的主题是(  )
A. 祖国统一 B. 鹰击长空 C. 科技强军 D. 和谐发展
19. 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  )
A. 邓稼先 B. 华罗庚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20. 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B.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C. 人们的购物方式发生了变化 D. 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0分)
21.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千克 7.15千克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1) 材料一中,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深圳、珠海是在哪个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22. 请依据如图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说:“美国把国防线放到了台湾海峡,嘴里还说不侵略不干涉。它侵略朝鲜,我们出兵去管……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
材料二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 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1) 材料一中周恩来说“我们是有理的,它是无理的”的证据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高级将领”是谁?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试举两个英雄人物的名字,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什么样的崇高品质?
(3) 新中国为了维护新生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 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材料二我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工商业改造的伟大创举是什么?该事件的实质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伟大成就?请举出其中一例成就。这推动当时我国逐步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联系是什么?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智利一位代表描述当时的情景,中国人来到联合国就好像他们从月球上或火星上来的--是素不相识或神话般的人物。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在国际上有何深远影响?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3) 材料三反映的我国的外交成就有何重大意义?在这项成就取得的第二年,在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与美国有关的“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依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因此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意义。
2.【答案】B
【解析】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以新化县某校某班的黑板报上的文字为切入点,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解析】从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可以看出,1950到1952年粮食、棉花产量逐年大幅度提升,结合所学,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三亿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得了土地。所以表格内容说明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故选A。
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重大历史意义是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掌握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答案】B
【解析】读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如“长春第一汽车制作厂”、“沈阳第一机械厂”等主要集中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的东北地区。
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重点掌握课本上的“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本题检查学生对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要熟记课本上“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5.【答案】C
【解析】在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选:C。
题干里的“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准确识记能力。
6.【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提到“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可以看出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关。根据所学知识,1953-1956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题目中毛泽东写作时间为1955年,正好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因此毛泽东写作文章的目的是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在1952年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
故选:B。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掌握三大改造的内容及意义.
7.【答案】B
【解析】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是创业时代的英模人物,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
故选:B。
本题考查英模人物.
掌握各个时期的英模人物及成就.
8.【答案】C
【解析】由“没有人会预料到,当一个刚刚饱经10年文革摧残的国家复苏起来的时候,会爆发多么剧烈的能量,迎来多么欣喜的未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可知这一年中国站上了希望的新起点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这一次会议上,我国做出了把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故选:C。
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9.【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有一幅醒目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由此判断这一情景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特区的口号,折射出“发展就是硬道理”“追求效率”的理念,是经济特区突破重重阻力、杀出一条血路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的表现。
故选:D。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要结合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0.【答案】C
【解析】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故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1987年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表明我国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十三大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解析】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突出反映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从严治党。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关史实。
12.【答案】A
【解析】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论”。它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新发展理念。它是2015年10月,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发展理念的内容。
13.【答案】B
【解析】仔细观察图表数字变化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4.【答案】A
【解析】“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在“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香港稳定持续发展,充分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因此,题干中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的繁荣,故B正确。
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错误。
C.题干中这一转变的原因不是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故C错误。
D.题干中这一转变与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题干顺口溜中,厦门属大陆、金门属台湾地区;“三通”指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两制”指大陆提出的实现两岸统一的“一国两制”方针。由此可见,该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故选:D。
本题考查海峡两岸的交往。
重点识记海峡两岸的交往的背景、表现与影响。
17.【答案】C
【解析】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AD都只涉及几个国家,而B存在知识性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我国原子弹实验成功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18.【答案】C
【解析】据图中的核潜艇、“辽宁舰”舰载飞机、歼-20战机和地空导弹可知,这些武器装备都是我国在军队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科技强军。ABD三项与图片无关。
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掌握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19.【答案】C
【解析】“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因产量高被称为“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故选:C。
本题以《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为依托,考查袁隆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的科教成就.
20.【答案】A
【解析】自1978年以来,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相继被取消,这些票证的实行是由于物资匮乏,需要凭票供应,它们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注意票据的作用.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21.【答案】
【小题1】(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出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粮食取得大丰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结合所学可知,深圳、珠海是在广东省设立的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中“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信息可以概括出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的主要原因即为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3)根据材料中“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的信息可知其反映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结合所学,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的姓“资”姓“社”的困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发展理念,进一步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保障。
故答案为:
(1)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获得大丰收。
(2)广东省,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台湾,便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3)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题2】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本题考查对外开放。
(3)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讲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掌握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主要表现与过程,并对邓小平的贡献进行正确认识。
22.【答案】观察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澳门回归。题目可以拟定为民族富强的逐步实现。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长,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于1999年中国收复澳门,这标志着祖国在完成统一的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正逐步实现民族富强。
故答案为:
题目:民族富强的逐步实现。
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逐步增长,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于1999年中国收复澳门,这标志着祖国在完成统一的大业上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正逐步实现民族富强。
【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
注意对图片信息的分析与解读,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
23.【答案】
【小题1】(1)1950年夏,朝鲜内战爆发,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由此我国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抗美援朝.
(2)根据所学可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期间涌现的英雄人物有勇堵枪眼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邱少云等.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一系列问题,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我国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
故答案为:
(1)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入侵台湾海峡,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
(2)彭德怀,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热爱祖国,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等精神(言之成理也可).
(3)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等.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巩固新中国采取的措施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我国为巩固新中国采取的措施,要理解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的影响.
24.【答案】【小题1】赎买政策实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小题2】“一五”计划时期。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成就:新建宝成、宁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推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小题3】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对“一五”计划的完成起了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知识点,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意义。
25.【答案】【小题1】(1)据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可知,“这些原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由材料“……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可知,当时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不承认的外交政策。
(3)据材料三“1971年,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代表大会,引起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的轰动。”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外交史上的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取得这一成就的第二年,中国外交史上另一件改变世界形势的重大外交成就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由对抗到缓和,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综合以上材料,可知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相互存重主权,不干涉内政。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外交孤立政策(不承认新中国,不与中国建交)。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相互存重主权,不干涉内政。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第1页,共1页

2018-2019河南省安阳市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