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下列节日与此有关的是( )
A. 青年节 B. 建党节 C. 建军节 D. 国庆节
2.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 )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 B. 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
C.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D.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3.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 促进朝鲜统一 B.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为了保家卫国 D.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4. 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5.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梁激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 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6.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A.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7.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 五十年代 B. 六十年代 C. 七十年代 D. 八十年代
8. 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 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 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9.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 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 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10. 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B. ]
C. D.
11.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12.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党籍,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
A. 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 B.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D. 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3. 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 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5. 1983年,经煤炭部和省政府批准,徐州矿务局在全国率先实行5年经济总承包制,允许超产的煤炭实行江苏省内议价自销,后企业效益由亏转盈,这说明( )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 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企业地位
C. 新时期乡镇企业焕发生机 D. 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
16. 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其形成的步骤是( )
A. 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B. 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一内地
D. 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
17. 读题表:《香港转口贸易的主要市场及比率(1971-1991年)》,表中中国内地“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71年(比率) 1981年(比率) 1991年(比率)
日本(11.8%) 中国内地(19.3%) 中国内地(28.7%)
新加坡(11.6%) 美国(11.5%) 美国(20.9%)
印尼(9.1%) 印尼(10.2%) 德国(6%)
A.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B. 改革开放的实施
C.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D. 中国重返联合国
18. 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 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19. 如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民族团结 B. 祖国统一 C. 国防建设 D. 文化繁荣
20. 2014年是中国海军成立6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南海舰队 D. 东海舰队
21. 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为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 B. 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 已被世界各国接受 D. 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22.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农业科学家是( )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王大珩 D. 钱学森
23. 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
A. 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B.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24. 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 重视军事训练 B. 注重国民教育 C. 积极学习西方 D. 提倡“文明开化”
25. 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 生产技术改进 B. 蒸汽机的发明 C. 内燃机的应用 D. 计算机的普及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6. 连线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中共十三大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共十五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十九大 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0分)
27.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3日 傅作义于1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3月5日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完成在新形势下工作重心的转移
4月23日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10月1日 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1) 材料一的大事记中记载发生在北京(北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三件?根据材料一的大事记,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摘自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变革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3) 请你准确的填写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的名称,请将字母所对应的地名填写出来。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你知道“经济特区”特殊在哪里吗?
材料四: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讲话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体现了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什么重大国策?请举出这个重大国策成功实践的两个例子。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前农村实行集体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高兴的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摘自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下册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前农村实行是什么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生产和分配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
--网上资料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材料三: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3) 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感想。
29. 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
(1) 图一是1901年美国等11国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是因为那次战争遭受了失败?该条约的最大危害是什么?
(2) 图二是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果如何?
材料二:图三为中美贸易情况统计图(部分年份)
(3) 根据材料二,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5月13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9年6月1日起,对已实施加征关税的600亿美元清单美国商品中的部分,提高加征关税税率,分别实施25%、20%或10%加征关税。对之前加征5%关税的税目商品,仍继续加征5%关税。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美国的贸易威胁,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的主要原因?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每年10月1日为中国的生日--国庆节。
故选:D。
本题以国庆节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解析】阅读分析题干材料,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藏族歌唱家、百万农奴翻身、驱散乌云见太阳”可知与西藏的史实有关,选项中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相关事件。
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基本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依据“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侵略者打到鸭绿江边,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所以,中国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故C正确。
AB.两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AB错误。
D.当时朝鲜战争已爆发。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可以看出,1948年和1953年李庄农户构成发生巨大变化,雇农、贫农数量减少,富农和地主消失,主要是因为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到1957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1953开始,到1956年基本完成。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从1958年开始。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的准确识记。
注意表格内容与基础知识的整合。
5.【答案】C
【解析】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材料中梁漱溟对土地改革意义重大,但是认为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认为土改工作队的干部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表明对土地改革持支持态度,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梁漱溟和毛泽东的对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有关内容。
6.【答案】C
【解析】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我国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基本任务应当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并正确发挥集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作用。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周恩来提到“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故C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涉及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
重点识记一五计划的成就与影响。
7.【答案】A
【解析】据“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957年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本题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实施的时间、意义。
8.【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时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所以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当时三大改造没有完成,我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所以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相关史实。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相关史实。
9.【答案】A
【解析】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导下,1958年,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本题以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为依托,考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10.【答案】D
【解析】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最合适的是D选项中的《焦裕禄》。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焦裕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模范人物焦裕禄的事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可知反映的内乱是指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是我国的一场内乱,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巨大的危害。
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1966年--1976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12.【答案】C
【解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党籍,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就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的突出表现。
故选:C。
本题以文化大革命为依托,考查刘少奇被迫害致死的认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解析】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本题考查了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的事迹及时代精神。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14.【答案】C
【解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表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以阶级斗争为主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是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的认识。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5.【答案】D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20世纪80年代,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题干内容正是通过改革扩大了国有企业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使企业效益由亏转盈。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国企改革.
本题以徐州矿务局的经济总承包制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国企改革的形式和作用.
16.【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等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后逐步开放内地。现在对外开放区已经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以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首批经济特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经济特区的建立。
17.【答案】B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1年为19.3%.1991年转口贸易比重为28.7%,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香港的发展依靠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重要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18.【答案】A
【解析】“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给出的这两幅图片可知它们反映的是香港、澳门回归,这两个事件洗刷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本题考查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识记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注意灵活运用港澳回归及意义。
2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筹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华东军区海军.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相关知识.
注意中国海军从无到有发展的历程的识记.
21.【答案】A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史实。
22.【答案】B
【解析】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极大地提高粮食产量,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袁隆平的贡献。
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袁隆平的贡献。
23.【答案】D
【解析】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可知,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使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了题干中的流行语言。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改革开放。重点掌握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题干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24.【答案】C
【解析】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材料中提到的国家都属于西方国家,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积极学习西方。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5.【答案】A
【解析】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改进。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 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石油成为新兴燃料。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 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美国人亨利 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
26.【答案】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答案为: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理解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的内容和意义。
本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九大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7.【答案】【小题1】厦门
【小题2】深圳
【小题3】海南岛
【小题4】
【解析】(1)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保护了北平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筹备建国。国民党反动统治已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为筹备建立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充分的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属于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包括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国民党反动派被推翻;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路线和方针的准备;第一届政协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等。
(2)由“1955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根据地理位置可知A是厦门,B是深圳;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据地理位置可知C是海南岛;“经济特区”特殊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由材料四“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可知,这体现了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实行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国策;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指导下,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故答案为:
(1)平津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有:解放战争基本胜利,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政协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等。
(2)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3)A:厦门,B:深圳,C:海南岛;特殊之处: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
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切入点,考查平津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三大改造、我国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国两制及香港、澳门回归等知识。
本题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平津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三大改造、我国对外开放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国两制及香港、澳门回归等知识的掌握。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
28.【答案】【小题1】人民公社制度;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农民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
【小题2】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国有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小题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感想:要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知识。
29.【答案】【小题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小题2】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小题3】中美贸易逐年增加,而且中国对美出口大幅度增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使经济迅速发展。
【小题4】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认识:中美之间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
【解析】本题以“中美两国是当今世界大国,两国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切入点,考查了近代中美关系的相关史实,掌握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结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发生的变化以及原因、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等知识,明确中美之间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美国放弃霸权主义政策,这样中美关系才能健康稳定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结果、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美贸易总额发生的变化以及原因、中美贸易战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等知识。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