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下·银川期末)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共同点是(  )
A.具有传染性 B.都是针对自身的细胞和器官
C.属于免疫过强 D.都是针对体外物质的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A、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不具有传染性,A错误;
B、自身免疫病针对自身的细胞和器官,但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针对过敏原,B错误;
C、两者都属于免疫过强造成的免疫异常,C正确;
D、自身免疫病并没有针对体外物质,而是在攻击自身的细胞和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产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将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当做抗原来攻击,两者都属于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导致的免疫异常。
2.(2019高二上·武邑月考)能够在机体内识别“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能够识别“非己”的细胞有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⑥效应T细胞,而⑤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故答案为:D。
【分析】“非己”属于抗原成分,特异性免疫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唯一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3.(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在制备抗眼镜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眼镜蛇毒素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题中已明确交代,将减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蛇毒就是抗原;蛇毒对于家兔是过去从没有接触过的外源性物质,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2.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和第二道防线(由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白细胞等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则是机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防御功能。
4.(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受过敏原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①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①正确;
②未免疫的机体不会产生过敏反应,②错误;
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产生过敏反应,③正确;
④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
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2019高二上·拉萨期中)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和泪液的杀菌作用,在生物学上叫做(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答案】A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泪液、胃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选A。
【分析】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其中溶菌酶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二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应答。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应答。
6.(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抗原刺激后,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A错误;
B、浆细胞分泌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具有更丰富发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来满足蛋白质的加工,B正确;
C、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降低抗原黏着性,C正确;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
7.(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细胞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b、d
C.d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图中免疫过程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T细胞,A正确;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
C、图中d为抗体,分布在血液或内环境中,不能在细胞内起作用,C错误;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浆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据图可知,a为T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d为抗体。
8.(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艾滋病(AIDS)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只会影响细胞免疫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C.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答案】C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解析】【解答】A、HIV感染人体时主要攻击T细胞,而体液免疫中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细胞,因此也会影响体液免疫,A错误;
B、存在潜伏期是因为病毒的数量尚未达到致病量,但是潜伏期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B错误;
C、艾滋病患者最终免疫功能丧失,其他病原体等乘虚而入,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C正确;
D、HIV破坏免疫系统,但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因此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9.(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效应B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选择,A错误;
B、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
D、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图中获得信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具体表现在: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和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
10.(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A错误;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错误;
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在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11.(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
②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③由脑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④O2从红细胞内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需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⑤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
⑥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但不会引起基因组表达的改变。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A.有1项说法正确 B.有3项说法正确
C.有2项说法不正确 D.没有正确的
【答案】A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抗体作用于特定的抗原,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特定的化学反应,但激素只是调节而不是参与代谢,①错误;
②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②错误;
③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注射生长激素无法治疗,③错误;
④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④正确;
⑤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但皮肤荨麻疹与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⑤错误;
⑥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表达进行调节,⑥错误。即只有一项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
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的。
12.(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下列有关HIV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被HIV入侵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
B.T淋巴细胞受HIV刺激会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C.效应T细胞可以与HIV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D.人体在对抗HIV感染时,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答案】B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解析】【解答】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T细胞表面的受体,侵入T细胞,A正确;T淋巴细胞受HIV刺激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与HIV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C正确;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抗HIV,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使病毒能逃避效应T细胞对它的识别和攻击,导致HIV数量逐渐增加和大量的T细胞被破坏,最后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导致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
13.(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艾滋病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当麻风杆菌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抗体进入细胞内将其消灭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自身免疫病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等特点
【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艾滋病患者会引起免疫排斥,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A错误;
B、当麻风杆菌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起作用将其消灭,而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将其消灭,抗体只能作用于体液中的抗原,B错误;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形成的,如淋巴因子和抗体,和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C正确;
D、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等特点,D错误;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前两者是免疫功能过强,后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弱引起。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4.(2020高二上·兰考月考)如图表示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获得免疫比较好
B.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采用方法①可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应注射抗体比较好;A错误。
B、医学上一般通过接种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疫苗属于抗原;B正确。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
D、接种疫苗比注射抗体更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试题:方法①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方法②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常,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
15.(2020高二上·兰考月考)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侵入人体对⑤⑥有破坏作用
B.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B、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HIV侵入人体对⑤⑥有破坏作用,A正确,B错误,
C、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据图可判断细胞a-g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HIV主要侵染T细胞,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16.(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A、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外源供皮在受皮鼠上的存活率最终降为零,说明发生了免疫排斥反应,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确;
BC、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究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B错误,C正确;
D、对人体器官移植患者使用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免疫与免疫排斥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对甲、乙两组小鼠处理的异同”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
17.(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的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
【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A正确;
B、由图可知,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B正确;
C、由图可知,T细胞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C正确;
D、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且抗体不是淋巴因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①表示T细胞识别抗原;②③④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⑤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18.(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下图为巨噬细胞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注: VEGFR-3表示受体,VEGF-C表示其信号分子
A.VEGFR-3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
B.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κB 的作用来实现
C.TLR4的内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若该细胞通过产生的溶菌酶直接杀死细菌,则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A、依题意和图示可知:VEGFR-3表示受体,其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A正确;
B、过度或持续性的 TLR4 活化会引起过度炎症反应或败血症,在 VEGF-C 的刺激下,通过活化 PI3K-Akt1 通路,促进TLR4内吞,从而抑制 NF-kB 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可见,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κB 的作用来实现的,B正确;
C、TLR4的内吞,是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正确;
D、吞噬细胞通过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细菌,该过程对所有病原体均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图为巨噬细胞避兔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后, 促进VEGFR- 3基因和信号分子VEGF-C基因的表达。最终可以实现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
19.(2020高二上·大庆开学考)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答案】B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C.由于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作用直接刺激B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吞噬细胞或T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AC错误;
B. B细胞缺陷小鼠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菌产生免疫作用,B正确;
D.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处理没有特异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
20.(2020高二上·长沙开学考)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重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体液免疫
B.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并无限增殖
C.雾霾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微粒再次接触机体时才会产生免疫应答
D.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导致靶细胞凋亡
【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因此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不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不是无限增殖的原因,B错误;
C、初次接触雾霾中的微粒时,机体也会产生免疫应答,C错误;
D、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形成靶细胞,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21.(2020高二下·安徽期末)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形成较深的伤口,及时清理伤口后常用透气纱布进行包扎。一般情况下还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能分别起到预防和清除破伤风毒素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B.用透气纱布包扎是防止伤口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有害物质
C.注射破伤风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
D.用透气纱布包裹可推测出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A、疫苗属于抗原,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为抗体,A正确;
B、用透气纱布包扎的目的是使伤口处于富氧状态,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繁殖,而不是“防止伤口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若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会发生更迅速、强烈的免疫反应,C正确;
D、用透气纱布包裹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繁殖,推测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因此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22.(2020高二上·扬州期末)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
B.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
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和消灭HPV
D.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C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病毒为专性寄生,根据“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可知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正确;抗原具有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根据“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说明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B正确;效应T细胞可识别抗原,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HPV),C错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对较少,而二次免疫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故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专性寄生,注射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发挥作用,而细胞免疫则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23.(2020高二上·天津期末)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将病毒消灭
B.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中,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等多种症状
C.流感病毒能够在动物身上进行基因突变、重组,然后传染给人。所以,当病毒变异后再次传染给人时,原来的抗体便无法起作用
D.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解:A、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将病毒消灭,A错误;
B、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中,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但由于一般市民接触家禽概率低,则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很小,B正确;
C、流感病毒能够在动物身上进行基因突变、重组,然后传染给人;当病毒变异后再次传染给人时,由于抗原的特异性,则原来的抗体便无法起作用,C正确;
D、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引起人们恐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24.(2020高二上·攀枝花期末)下图是某人的体检化验单,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人可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被免疫系统清除
B.此人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
C.上表中免疫活性物质是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
D.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能发生特异性结合
【答案】C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此人的体内存在乙肝抗体,可能是之前感染过乙肝抗原,体内产生了免疫调节已经将其清除,A正确;
B、该个体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了相关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正确;
C、抗原属于引起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
D、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干可以分析得出该个体不存在乙肝抗原,但存在乙肝抗体,表明该个体中发生过对乙肝病毒抗原的免疫调节,可能是接触过该抗原但被清除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
25.(2019高二上·南充期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答案】C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免疫功能异常;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抗原都是外来异物或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所以C正确。
【分析】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第二道防线是由吞噬细胞、杀菌物质等组成,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第三道防线。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二、综合题
26.(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A.正常免疫 B. 自身免疫病 C.
免疫缺陷 D.
过敏反应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答案】(1)D
(2)C
(3)B
(4)B
(5)A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这是由于海鲜中存在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故答案为:D;(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这可能是免疫功能缺陷,如先天胸腺发育不良,属于免疫缺陷,故答案为:C;(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细胞裂解,这属于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B;(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B;(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正常免疫,故答案为:A。
【分析】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自身免疫病: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免疫缺陷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使得人免疫功能低下。
27.(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狂犬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它侵入人体后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如果人被狗咬伤,轻者需按狂犬病疫苗的使用方法进行接种,重者需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特别严重的病人,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淋巴因子)。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干扰素由图中细胞   (填字母)产生,促进免疫效应。
(2)图中无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填字母),无特异性识别的免疫细胞是
   (填字母)
(3)图中细胞g发挥“H效应”指的是   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
(4)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如果感染狂犬病毒,能最快产生浆细胞的免疫过程是   (填序号)。图中过程⑦是指   。
(5)既能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的免疫细胞   (填字母)。
(6)效应T细胞由   、   (填细胞)分化而来。
【答案】(1)e
(2)d;a
(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⑧⑤(或856);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5)a
(6)记忆细胞;T细胞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干扰素由图中细胞e产生一种淋巴因子,能促进免疫效应。(2)图中无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即图中的d,无特异性识别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即图中的细胞a。(3)图中细胞g发挥“H效应”指的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4)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如果感染狂犬病毒,由于接种了狂犬疫苗,因此体内存在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但由于抗体保持活性时间较短,所有疫苗的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此时能最快产生浆细胞的免疫过程是二次免疫,即图中的⑧⑤(或856),即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图中过程⑦是指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5)既能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即图中的a细胞。(6)效应T细胞由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即图中的细胞e和细胞f。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题图分析,a是吞噬细胞,e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记忆B细胞,d是浆细胞,f是记忆T细胞,g是效应T细胞。
28.(2020高二下·盐城期末)今年年初,爆发了全球性新型肺炎疫情。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相互识别,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为   剌激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   性免疫反应,人细胞膜上的ACE2的化学本质是   。
(2)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对肺细胞强烈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   对病人进行治疗,使其免疫功能下降,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
(3)科学家采集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相关抗体的水平,结果如图1。据此分析,应选取   的B淋巴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4)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结果如图2。据此分析,对病毒抑制效果最好的单抗是   号。
(5)患者康复后一段时间,若再次受到该病毒的攻击,机体内相应的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答案】(1)抗原;特异;糖蛋白(或蛋白质)
(2)免疫抑制剂
(3)甲
(4)Ⅲ
(5)记忆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人细胞膜上的ACE2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免疫系统对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细胞强烈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病人进行治疗,使其免疫功能下降,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3)由图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故答案为:取甲的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4)由图2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单抗是Ⅲ。(5)患者康复后一段时间,若再次受到该病毒的攻击,机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分析】分析图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的水平。根据曲线图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
分析图2:表示单抗与病毒混合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柱形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别。
29.(2019高二上·连平期中)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方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图中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   、   。B的本质是   。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   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   清除。
(4)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是   。
(5)与过程⑦有关的细胞器有   。
【答案】(1)②③;③⑤⑦;吞噬细胞
(2)效应T细胞;抗体;蛋白质
(3)细胞免疫;抗体;吞噬细胞
(4)④⑤;反应快且强
(5)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图中①吞噬细胞杀灭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②属于细胞免疫,③过程中产生浆细胞,属于体液免疫,则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③,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2)A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则A表示效应T细胞。B为浆细胞的产物,故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4)二次免疫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的免疫,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⑤;由于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进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表现的特点是:反应快而强。(5)过程⑦为浆细胞分泌抗体,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结合分析可知,与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表示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③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④和⑤表示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⑥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将靶细胞裂解死亡;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A为效应T细胞;B为抗体。
30.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在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致敏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致敏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致敏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淋巴细胞分泌的   。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其在效应T细胞内的具体合成部位是   。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图2中的FasL称“死亡因子”,Fas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合成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合成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 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Fas和FasL存在于不同的细胞表面体现了基因的   。
② 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 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
(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致敏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答案】(1)T细胞或记忆细胞;抗体
(2)核糖体;流出;能;信息交流;选择性表达;降低;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3)A;B;C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1)效应T细胞即可来源于T细胞,也可来源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人体内出细胞免疫外,还有体液免疫,该种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杀伤病原体。(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其在效应T细胞内的具体合成部位是核糖体;由题意可知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 K+和蛋白质主要在细胞内,因此是流出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3)①由图可知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内表达,说明两种基因可以在同一细胞内存在,只是选择性表达而已;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控制它们的基因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因为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都含有全套基因。②既然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Fas基因是死亡因子,其表达肯定是降低了。③降低免疫排斥主要用一些免疫抑制剂,根据题意Fas基因表达水平低后免疫功能减弱。(3)本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其中脾脏是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效应细胞即效应T淋巴细胞。根据实验组处理方式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肺癌细胞抗原激发机体产生了细胞免疫;脾脏中的M细胞为吞噬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进而有部分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淋巴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以增强其对靶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力。细胞免疫过程中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所以ABC正确,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免疫调节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高二下·银川期末)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共同点是(  )
A.具有传染性 B.都是针对自身的细胞和器官
C.属于免疫过强 D.都是针对体外物质的反应
2.(2019高二上·武邑月考)能够在机体内识别“非己”成分功能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⑥
3.(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在制备抗眼镜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眼镜蛇毒素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4.(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
①已免疫的机体 ②未免疫的机体 ③接受相同的过敏原 ④接受过敏原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5.(2019高二上·拉萨期中)胃酸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和泪液的杀菌作用,在生物学上叫做(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非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
6.(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7.(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如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细胞a是T细胞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a、b、d
C.d可在细胞内外起作用,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
8.(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艾滋病(AIDS)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只会影响细胞免疫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C.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9.(2020高二上·响水月考)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效应B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10.(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A.只有体液免疫才需要抗体的参与,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内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第三道防线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D.在抗病毒感染中,往往经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过程
11.(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
②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③由脑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④O2从红细胞内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需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
⑤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
⑥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但不会引起基因组表达的改变。因此,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A.有1项说法正确 B.有3项说法正确
C.有2项说法不正确 D.没有正确的
12.(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下列有关HIV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被HIV入侵的宿主细胞是T细胞
B.T淋巴细胞受HIV刺激会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C.效应T细胞可以与HIV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
D.人体在对抗HIV感染时,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13.(2020高二上·绥化月考)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艾滋病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当麻风杆菌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抗体进入细胞内将其消灭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D.自身免疫病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等特点
14.(2020高二上·兰考月考)如图表示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获得免疫比较好
B.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采用方法①可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
15.(2020高二上·兰考月考)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侵入人体对⑤⑥有破坏作用
B.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16.(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
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
C.环孢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
D.使用环孢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17.(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
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
C.T细胞的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
D.T细胞的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
18.(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下图为巨噬细胞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注: VEGFR-3表示受体,VEGF-C表示其信号分子
A.VEGFR-3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
B.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κB 的作用来实现
C.TLR4的内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若该细胞通过产生的溶菌酶直接杀死细菌,则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19.(2020高二上·大庆开学考)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20.(2020高二上·长沙开学考)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重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成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体液免疫
B.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并无限增殖
C.雾霾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微粒再次接触机体时才会产生免疫应答
D.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导致靶细胞凋亡
21.(2020高二下·安徽期末)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形成较深的伤口,及时清理伤口后常用透气纱布进行包扎。一般情况下还要注射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能分别起到预防和清除破伤风毒素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看,疫苗和破伤风抗毒血清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
B.用透气纱布包扎是防止伤口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有害物质
C.注射破伤风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
D.用透气纱布包裹可推测出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22.(2020高二上·扬州期末)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2018年4月九价HPV疫苗批准进入我国,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建议接种年龄在16至26岁,半年内需进行3次注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
B.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
C.注射疫苗后产生的效应T细胞能识别和消灭HPV
D.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3.(2020高二上·天津期末)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
A.人体感染禽流感病毒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的抗体,将病毒消灭
B.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中,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等多种症状
C.流感病毒能够在动物身上进行基因突变、重组,然后传染给人。所以,当病毒变异后再次传染给人时,原来的抗体便无法起作用
D.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4.(2020高二上·攀枝花期末)下图是某人的体检化验单,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人可能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被免疫系统清除
B.此人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
C.上表中免疫活性物质是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
D.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能发生特异性结合
25.(2019高二上·南充期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二、综合题
26.(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A.正常免疫 B. 自身免疫病 C.
免疫缺陷 D.
过敏反应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27.(2020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狂犬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它侵入人体后可导致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如果人被狗咬伤,轻者需按狂犬病疫苗的使用方法进行接种,重者需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特别严重的病人,建议联合使用干扰素(淋巴因子)。结合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干扰素由图中细胞   (填字母)产生,促进免疫效应。
(2)图中无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填字母),无特异性识别的免疫细胞是
   (填字母)
(3)图中细胞g发挥“H效应”指的是   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
(4)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如果感染狂犬病毒,能最快产生浆细胞的免疫过程是   (填序号)。图中过程⑦是指   。
(5)既能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的免疫细胞   (填字母)。
(6)效应T细胞由   、   (填细胞)分化而来。
28.(2020高二下·盐城期末)今年年初,爆发了全球性新型肺炎疫情。初步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表面的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相互识别,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为   剌激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   性免疫反应,人细胞膜上的ACE2的化学本质是   。
(2)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对肺细胞强烈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   对病人进行治疗,使其免疫功能下降,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
(3)科学家采集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相关抗体的水平,结果如图1。据此分析,应选取   的B淋巴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4)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结果如图2。据此分析,对病毒抑制效果最好的单抗是   号。
(5)患者康复后一段时间,若再次受到该病毒的攻击,机体内相应的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29.(2019高二上·连平期中)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方括号中填图中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图中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   、   。B的本质是   。
(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   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最后由   清除。
(4)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   ,其特点是   。
(5)与过程⑦有关的细胞器有   。
30.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
在细胞免疫中,致敏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致敏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致敏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
(1)人体内的致敏T细胞可以来自   的增殖、分化,细胞免疫就是依靠致敏T细胞来杀伤靶细胞。人体的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在杀伤病原体时,主要依靠淋巴细胞分泌的   。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其在效应T细胞内的具体合成部位是   。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图2中的FasL称“死亡因子”,Fas称“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合成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合成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
① 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   (能/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中,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Fas和FasL存在于不同的细胞表面体现了基因的   。
② 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使自己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③ 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目前,应对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剂。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   。
(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致敏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A、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不具有传染性,A错误;
B、自身免疫病针对自身的细胞和器官,但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针对过敏原,B错误;
C、两者都属于免疫过强造成的免疫异常,C正确;
D、自身免疫病并没有针对体外物质,而是在攻击自身的细胞和器官,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产生的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将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当做抗原来攻击,两者都属于免疫系统过于灵敏导致的免疫异常。
2.【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能够识别“非己”的细胞有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⑥效应T细胞,而⑤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故答案为:D。
【分析】“非己”属于抗原成分,特异性免疫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唯一不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3.【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题中已明确交代,将减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蛇毒就是抗原;蛇毒对于家兔是过去从没有接触过的外源性物质,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2.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和第二道防线(由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白细胞等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则是机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防御功能。
4.【答案】A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①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①正确;
②未免疫的机体不会产生过敏反应,②错误;
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产生过敏反应,③正确;
④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
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答案】A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泪液、胃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选A。
【分析】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其中溶菌酶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二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应答。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应答。
6.【答案】A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抗原刺激后,T细胞和B细胞增殖分化,A错误;
B、浆细胞分泌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具有更丰富发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来满足蛋白质的加工,B正确;
C、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降低抗原黏着性,C正确;
D、效应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抗原刺激机体后,T细胞和B细胞会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由于要形成分泌蛋白——抗体,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靶细胞的死亡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
7.【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图中免疫过程表示的是体液免疫过程,且细胞a是T细胞,A正确;
B、图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或物质有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正确;
C、图中d为抗体,分布在血液或内环境中,不能在细胞内起作用,C错误;
D、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b记忆细胞能大量分化成细胞c浆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据图可知,a为T细胞,b为记忆细胞,c为浆细胞,d为抗体。
8.【答案】C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解析】【解答】A、HIV感染人体时主要攻击T细胞,而体液免疫中绝大多数抗原需要T细胞呈递给B细胞,因此也会影响体液免疫,A错误;
B、存在潜伏期是因为病毒的数量尚未达到致病量,但是潜伏期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B错误;
C、艾滋病患者最终免疫功能丧失,其他病原体等乘虚而入,故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C正确;
D、HIV破坏免疫系统,但机体仍存在部分体液免疫应答,因此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9.【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选择,A错误;
B、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
D、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从图中获得信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具体表现在: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和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
10.【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A错误;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构成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效应,C错误;
D、病毒属于寄生在细胞内的生物,病毒在进入细胞之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进行细胞内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病毒,再由体液免疫将病毒消灭,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
11.【答案】A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抗体作用于特定的抗原,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特定的化学反应,但激素只是调节而不是参与代谢,①错误;
②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②错误;
③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注射生长激素无法治疗,③错误;
④红细胞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共6层生物膜,即12层磷脂分子层,④正确;
⑤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但皮肤荨麻疹与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⑤错误;
⑥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表达进行调节,⑥错误。即只有一项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
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的。
12.【答案】B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解析】【解答】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它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T细胞表面的受体,侵入T细胞,A正确;T淋巴细胞受HIV刺激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与HIV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死亡,C正确;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抗HIV,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摧毁大多数HIV,但不能将其彻底消灭。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使病毒能逃避效应T细胞对它的识别和攻击,导致HIV数量逐渐增加和大量的T细胞被破坏,最后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导致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
13.【答案】C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艾滋病患者会引起免疫排斥,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A错误;
B、当麻风杆菌寄生于宿主细胞内,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起作用将其消灭,而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将其消灭,抗体只能作用于体液中的抗原,B错误;
C、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形成的,如淋巴因子和抗体,和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溶菌酶,C正确;
D、过敏反应具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等特点,D错误;
【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有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前两者是免疫功能过强,后者是由于免疫功能过弱引起。
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
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4.【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A、当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应注射抗体比较好;A错误。
B、医学上一般通过接种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疫苗属于抗原;B正确。
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
D、接种疫苗比注射抗体更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试题:方法①注射抗体,抗体可以直接清除病毒,发挥作用快,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一般使用于紧急治疗,此法缺点是抗体存活时间比较短,没有长期预防的作用。方法②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常,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此法可用于免疫预防,不适合用于紧急治疗。
15.【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B、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HIV侵入人体对⑤⑥有破坏作用,A正确,B错误,
C、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错误,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据图可判断细胞a-g分别为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HIV主要侵染T细胞,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
16.【答案】B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A、依题意并分析图示可知:外源供皮在受皮鼠上的存活率最终降为零,说明发生了免疫排斥反应,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A正确;
BC、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究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B错误,C正确;
D、对人体器官移植患者使用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免疫与免疫排斥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对甲、乙两组小鼠处理的异同”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
17.【答案】D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A正确;
B、由图可知,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B正确;
C、由图可知,T细胞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C正确;
D、只有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且抗体不是淋巴因子,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①表示T细胞识别抗原;②③④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⑤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18.【答案】D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A、依题意和图示可知:VEGFR-3表示受体,其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A正确;
B、过度或持续性的 TLR4 活化会引起过度炎症反应或败血症,在 VEGF-C 的刺激下,通过活化 PI3K-Akt1 通路,促进TLR4内吞,从而抑制 NF-kB 活性,降低败血症的发生,可见,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是通过抑制NF-κB 的作用来实现的,B正确;
C、TLR4的内吞,是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正确;
D、吞噬细胞通过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细菌,该过程对所有病原体均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图分析可知:图为巨噬细胞避兔过度炎症反应的机制,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后, 促进VEGFR- 3基因和信号分子VEGF-C基因的表达。最终可以实现抑制TLR4-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降低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的发生。
19.【答案】B
【知识点】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C.由于侵入机体的少数抗原可以不经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作用直接刺激B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所以吞噬细胞或T细胞缺陷小鼠仍保留少部分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AC错误;
B. B细胞缺陷小鼠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菌产生免疫作用,B正确;
D.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处理没有特异性,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
20.【答案】D
【知识点】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因此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不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使得细胞容易扩散,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减少不是无限增殖的原因,B错误;
C、初次接触雾霾中的微粒时,机体也会产生免疫应答,C错误;
D、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形成靶细胞,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21.【答案】B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A、疫苗属于抗原,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为抗体,A正确;
B、用透气纱布包扎的目的是使伤口处于富氧状态,从而抑制厌氧菌的繁殖,而不是“防止伤口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
C、注射疫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较多的记忆细胞,若同种抗原再次侵入,会发生更迅速、强烈的免疫反应,C正确;
D、用透气纱布包裹可抑制破伤风芽孢杆菌繁殖,推测破伤风芽孢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破伤风芽孢杆菌属于厌氧菌,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因此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22.【答案】C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病毒为专性寄生,根据“宫颈癌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可知HPV侵入人体宫颈等细胞内才能增殖,A正确;抗原具有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记忆细胞或效应T细胞,根据“该疫苗能预防9种类型的HPV”,说明九价HPV疫苗具有与9种HPV相似的抗原结构,B正确;效应T细胞可识别抗原,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消灭抗原(HPV),C错误;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相对较少,而二次免疫可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故3次注射可获得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专性寄生,注射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发挥作用,而细胞免疫则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
23.【答案】A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解:A、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将病毒消灭,A错误;
B、禽流感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中,引起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但由于一般市民接触家禽概率低,则感染禽流感的几率很小,B正确;
C、流感病毒能够在动物身上进行基因突变、重组,然后传染给人;当病毒变异后再次传染给人时,由于抗原的特异性,则原来的抗体便无法起作用,C正确;
D、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引起人们恐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24.【答案】C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A、此人的体内存在乙肝抗体,可能是之前感染过乙肝抗原,体内产生了免疫调节已经将其清除,A正确;
B、该个体可能接种过乙肝疫苗使体内产生了相关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正确;
C、抗原属于引起特异性免疫的物质,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
D、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干可以分析得出该个体不存在乙肝抗原,但存在乙肝抗体,表明该个体中发生过对乙肝病毒抗原的免疫调节,可能是接触过该抗原但被清除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
25.【答案】C
【知识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免疫功能异常;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解: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抗原都是外来异物或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所以C正确。
【分析】1、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第二道防线是由吞噬细胞、杀菌物质等组成,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第三道防线。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6.【答案】(1)D
(2)C
(3)B
(4)B
(5)A
【知识点】免疫功能异常
【解析】【解答】(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这是由于海鲜中存在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故答案为:D;(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这可能是免疫功能缺陷,如先天胸腺发育不良,属于免疫缺陷,故答案为:C;(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细胞裂解,这属于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B;(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属于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B;(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正常免疫,故答案为:A。
【分析】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自身免疫病: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免疫缺陷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使得人免疫功能低下。
27.【答案】(1)e
(2)d;a
(3)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⑧⑤(或856);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5)a
(6)记忆细胞;T细胞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干扰素由图中细胞e产生一种淋巴因子,能促进免疫效应。(2)图中无识别作用的免疫细胞是浆细胞,即图中的d,无特异性识别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即图中的细胞a。(3)图中细胞g发挥“H效应”指的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4)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如果感染狂犬病毒,由于接种了狂犬疫苗,因此体内存在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但由于抗体保持活性时间较短,所有疫苗的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此时能最快产生浆细胞的免疫过程是二次免疫,即图中的⑧⑤(或856),即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图中过程⑦是指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5)既能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即图中的a细胞。(6)效应T细胞由T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即图中的细胞e和细胞f。
【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题图分析,a是吞噬细胞,e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记忆B细胞,d是浆细胞,f是记忆T细胞,g是效应T细胞。
28.【答案】(1)抗原;特异;糖蛋白(或蛋白质)
(2)免疫抑制剂
(3)甲
(4)Ⅲ
(5)记忆
【知识点】免疫学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新型冠状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人细胞膜上的ACE2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2)免疫系统对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肺细胞强烈攻击引发肺炎,此时可通过适度使用免疫抑制剂对病人进行治疗,使其免疫功能下降,以避免肺部严重受损。(3)由图1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故答案为:取甲的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4)由图2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较低。因此抑制效果最好的单抗是Ⅲ。(5)患者康复后一段时间,若再次受到该病毒的攻击,机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分析】分析图1:表示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的水平。根据曲线图可知,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的血液中抗EV-GP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乙和对照组。
分析图2:表示单抗与病毒混合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根据柱形图可知,单克隆抗体和病毒混合,加入单抗Ⅲ、Ⅴ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组别。
29.【答案】(1)②③;③⑤⑦;吞噬细胞
(2)效应T细胞;抗体;蛋白质
(3)细胞免疫;抗体;吞噬细胞
(4)④⑤;反应快且强
(5)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知识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解析】【解答】(1)图中①吞噬细胞杀灭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②属于细胞免疫,③过程中产生浆细胞,属于体液免疫,则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②③,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2)A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则A表示效应T细胞。B为浆细胞的产物,故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3)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过程发挥免疫作用。将结核杆菌释放到体液中,通过与抗体特异性结合而被灭活形成细胞团或沉淀,最后由吞噬细胞清除。(4)二次免疫主要是记忆细胞参与的免疫,图中属于二次免疫反应的过程是④⑤;由于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进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表现的特点是:反应快而强。(5)过程⑦为浆细胞分泌抗体,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结合分析可知,与其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吞噬细胞消灭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表示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③表示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④和⑤表示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⑥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将靶细胞裂解死亡;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A为效应T细胞;B为抗体。
30.【答案】(1)T细胞或记忆细胞;抗体
(2)核糖体;流出;能;信息交流;选择性表达;降低;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达水平
(3)A;B;C
【知识点】细胞免疫
【解析】【解答】(1)效应T细胞即可来源于T细胞,也可来源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人体内出细胞免疫外,还有体液免疫,该种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杀伤病原体。(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其在效应T细胞内的具体合成部位是核糖体;由题意可知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 K+和蛋白质主要在细胞内,因此是流出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3)①由图可知FasL的基因只在致敏T细胞和某些肿瘤内表达,说明两种基因可以在同一细胞内存在,只是选择性表达而已;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控制它们的基因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因为所有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都含有全套基因。②既然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Fas基因是死亡因子,其表达肯定是降低了。③降低免疫排斥主要用一些免疫抑制剂,根据题意Fas基因表达水平低后免疫功能减弱。(3)本实验的目的是“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其中脾脏是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效应细胞即效应T淋巴细胞。根据实验组处理方式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肺癌细胞抗原激发机体产生了细胞免疫;脾脏中的M细胞为吞噬细胞,能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进而有部分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淋巴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以增强其对靶细胞(肺癌细胞)的杀伤力。细胞免疫过程中不会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所以ABC正确,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