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酶的结构和性质

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酶的结构和性质

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酶的结构和性质
一、选择题
1.(2021·金华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不一定生成盐和水
B.化学模拟酶催化技术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
C.研究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推动了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D.天然晶体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其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酶的结构和性质;晶体的定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可能生成盐和水,也可能生产酸式盐,如NaOH+CO2=NaHCO3,A不符合题意;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条件温和性,即酶的催化作用下很多化学反应可以避开高温高压等条件,骨化学模拟酶催化技术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B不符合题意;
C.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或离子的聚集体,故研究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与原子的结构无关,不可能推动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C符合题意;
D.晶体本身具有自范性,故天然晶体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其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主要是用于区分胶体的一种方法,而布朗运动只是分子或者原子的无规则的运动,与原子的结构无关,其他选项均正确
2.(2021·金华模拟)由于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过程: 、 、 ,使血液的pH维持在7.35~7.45.如超出这个范围会造成酸中毒(pH过低)或碱中毒(pH过高),急性中毒时需静脉注射 或 进行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 浓度过高会导致酸中毒,使血液中 的值增大
B.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 浓度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 溶液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水解
【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原理;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血液中 浓度过高,氢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酸中毒,其中 的值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太快、太深地过度呼吸运动使得肺泡内CO2浓度大大降低,从而加快了肺部血液中地CO2过多地扩散进入肺泡,排出体外,所以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 浓度,B符合题意;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 溶液,C不符合题意;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变性而不是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利用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行替换即可判断
B.pH过高导致碱中毒,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消耗氢氧根
C.酸中毒是pH过低,可以注射碱性的碳酸氢钠
D.酶是蛋白质,酸性或者碱性环境易变性失活
3.(2021·张家口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B.酶都是蛋白质,是一种温和高效的催化剂
C.生活中常使用的尼龙绳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糖类、油脂及蛋白质都能水解,从而被人体消化吸收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必需维生素的来源及应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酶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A项不符合题意;
B.多数的酶是蛋白质组成,少数的酶是由核糖核酸组成,B项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常使用的尼龙绳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符合题意;
D.糖类中的单糖不会发生水解,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钙元素的吸收主要是受维生素D的影响
B.不是所有的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
C.尼龙绳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物
D.不是所有的糖否可以水解
4.(2021·梧州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添加碱性蛋白酶能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使用时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杀灭新冠肺炎病毒的原理不同
C.用超临界液态CO2代替有机溶剂萃取大豆油,有利于环保
D.侯氏制碱法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答案】A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分液和萃取
【解析】【解答】A.添加碱性蛋白酶能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温度过高,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用温水洗涤效果越好,故A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是利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消毒,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消毒,原理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超临界液态CO2代替有机溶剂萃取大豆油,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有利于环保,故C不符合题意;
D.侯氏制碱法是将NH3、CO2先后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 + CO2 +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相当于氯化钠和碳酸氢铵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铵,故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考查的是温度对酶的影响,温度升高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B.都是将病菌杀死,但是原理不用,一个是具有氧化性,一个将细菌变性
C.可减少有机物的使用,利于环保
D.考查的是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5.(2020·金山模拟)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A.酒曲捣碎 B.酒曲发酵 C.加热蒸馏 D.泉水勾兑
【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酒曲捣碎过程为物质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酒曲发酵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加热蒸馏是利用酒精和水等其他物质沸点不同从而分离乙醇,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泉水勾兑是酒精和水混合得到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主要是酿酒工艺的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6.(2018·包头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糖类,是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化为易吸收的Fe2+
C.酶是蛋白质水解的催化剂,因此温度越高,越能加快蛋白质水解的速率
D.用于3D 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纯净物
【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选项A不符合题意;
B、Fe3+转变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被还原,Fe3+作氧化剂,所以维生素C作还原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选项B符合题意;
C、酶也是蛋白质,因此温度太高,会使其变性而失去催化效果,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于3D 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高聚物,属于混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酶属于蛋白质,高温使其失去活性;
D.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7.(2022高三上·通州期末)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酶与反应物分子暂时性结合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酶消耗反应中的副产物来促使反应进行完全
C.酶自身分解生成主产物,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酶分解会释放能量,以增加主产物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
【答案】A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反应物分子暂时性结合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符合题意;
B.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大幅增大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程度,B不符合题意;
C. 结合选项A可知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结合选项A可知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了反应的有效碰撞次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反应物分子暂时性结合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能大幅增大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程度。
8.(2021高三上·汕尾期末)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中,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甜味添加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共平面
B.木糖醇的分子式为C5H12O5
C.木糖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木糖醇最多可与5molNaOH反应
【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式;酶的结构和性质;结构式
【解析】【解答】A.木糖醇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和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的分子式为C5H12O5,故B符合题意;
C.由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分子的官能团为羟基,属于多元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碳原子和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因为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
C.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从而褪色。
D.木糖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2021高一下·渭滨期末)下列关于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
C.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D.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单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均为C12H22O11,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含有醛基,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动物脂肪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符合题意;
D、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具有专一性、温和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0.(2021高一下·昆明期末)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B.植物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
D.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酶是特殊蛋白质,温度越高,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故C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二者分子式,其中n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
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式中n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11.(2020高二上·揭东期末)衬衣一般不宜用热水洗,这是因为(  )
A.热水会减弱肥皂或洗衣粉的洗洁效力
B.热水会使衣服不断“缩水”变小
C.热水有可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
D.热水会使汗渍中蛋白质凝固,变成不溶性物质
【答案】D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热水能使肥皂和洗衣粉中的酶活性增强,效率增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热胀冷浓缩,热水不会使衣服缩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在中性条件不会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水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活,变成不容性固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衬衣上的污渍中含有蛋白质,遇热水后会凝固,据此分析。
12.(2020高二上·诸暨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论述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油脂皂化反应中加入95%的乙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
B.我们食用的豆腐主要含有变性的蛋白质
C.加酶洗衣粉不适合用来洗涤真丝衣物
D.糯米中的淀粉经水解反应后就可以直接得到米酒
【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特殊反应;水解反应
【解析】【解答】A.油脂易溶于乙醇,加入95%的乙醇可以溶解油脂,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A项不符合题意;
B.我们所吃的豆腐,是大豆蛋白发生凝聚生成的,主要含有变性的蛋白质,B项不符合题意;
C.真丝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可使蛋白质水解,故加酶洗衣粉不适合用来洗涤真丝衣物,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经过水解得到的是葡萄糖,葡萄糖还需要经过酒化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产生酒精,不符合科学道理,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相似相融乙醇可以溶解油脂;
B.豆腐通过沉降凝聚而成,属于变性的蛋白质;
C.加酶洗衣粉可以溶解蛋白质;
D.淀粉水解后葡萄糖,再经过发酵才能成米酒。
13.(2020高一下·桃江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肥皂
C.淀粉遇到碘盐中的KIO3会变蓝色
D.酶是一种高效催化剂,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催化作用
【答案】B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单糖、二糖和油脂分子量较小,均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碱性条件下水解得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而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的主要成分,故B符合题意;
C.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遇到碘盐中的KIO3不变蓝,故C不符合题意;
D.酶属于蛋白质,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失去活性或活性降低,催化能力减弱或丧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糖类中的多糖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而二糖、单糖以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B.油脂的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可以制取肥皂
C.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色
D.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挥作用,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能发挥作用
14.(2020高二下·十堰期末)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酒酿制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温水中,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更佳
D.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酶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粮食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淀粉和纤维丝的分子式为(C6H10O5)n,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高温下酶的活性会丧失,在温水中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更佳,故C符合题意;
D.涤纶、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米酒酿造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B.均是混合物,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加酶洗衣粉中有酶制剂,酶需要适宜的温度
D.纤维有人工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可以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5.(2020高一下·北海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
B.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相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 蔗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故A不符合题意;
B. 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分子的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均可以表示为(C6H10O5)n,但是分子中的n值不同,故二者分子式不同,则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蔗糖、麦芽糖属于二糖,纤维素和淀粉属于多糖;
B.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动物油一般是饱和的 ;
D.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16.(2019高二上·宿州期末)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气雾型杀虫剂时,勿接近火源,不可朝电器喷射
B.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物质具有一定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C.含氟牙膏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D.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先在70℃以上的热水中溶解洗衣粉
【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使用气雾型杀虫剂时,勿接近火源,不可朝电器喷射,否则会引发火灾,A不符合题意;
B. 染发剂中的染料具有一定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例如,染发剂中普遍含有对苯二胺会使人引起过敏,引发红肿、气喘等,还具有致癌作用,所以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含氟牙膏可以使人牙齿表面产生坚硬的物质,因此有预防龋齿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加酶洗衣粉使用条件温和,但若温度过高,酶会失去催化活性,反而降低了其催化效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气雾杀虫剂易燃烧;
B.对苯二胺有毒;
C.氟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难容于水的氟化钙;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使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变性。
17.(2018高二上·太原期末)某洗衣粉不仅能除去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去血渍、奶渍等污物的能力,这是因为该洗衣粉中加入了(  )
A.食盐 B.淀粉酶 C.蛋白酶 D.酒精
【答案】C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食盐、淀粉酶、酒精不能除去蛋白质;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可以很好地除去血渍、奶渍,所以这种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
故选C.
【分析】血液、奶中含有蛋白质,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从而把血渍、奶渍除去.
18.(2022高二下·赣州期中)第22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冬奥”理念,并将重点着力于做好此次冬奥会的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采用氢燃料电池车,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吉祥物“冰墩墩”以聚乙烯为原材料,聚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冬奥会上可采用苯酚或甲醛稀溶液对场馆进行消毒,这是利用苯酚或甲醛稀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D.北京冬奥会使用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乙烯的化学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会得到电子,则电极反应式为:,A项不符合题意;
B.聚乙烯分子内不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
C.甲醛稀溶液一般不用于环境消毒,C项不符合题意;
D.传统制冷剂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更环保,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原电池“负氧正还”,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
B.聚乙烯是乙烯加聚反应(加成聚合反应)得到的,不含双键
C.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物质,一般不用于环境消毒
D.氟利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从环保角度来说应该减少使用
19.(2022高二下·温州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都属于还原性糖
B.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
C.酶的催化作用在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作用下易失效
D.DNA由两条平行盘绕的多聚核苷酸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成碱基对
【答案】A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蔗糖是二糖,不属于还原性糖,故A符合题意;
B.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能与强酸溶液反应,羧基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所以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通常情况下,强酸、强碱、高温或重金属盐作用条件均可使酶失去活性,故C不符合题意;
D.DNA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其结构由两条平行盘绕的多聚核苷酸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成碱基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点:二糖中具有还原性糖有麦芽糖,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20.(2020高三上·尚义期中)化学与生活、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
A.《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B.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答案】A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焰色反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该方法利用了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可鉴别钾盐和钠盐,故A符合题意;
B.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不是二氧化硅,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浓硫酸不能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应可喝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解毒,和食盐水不能解毒,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利用了元素的颜色反应,钾元素紫色,钠元素黄色
B.电池板材料是单晶硅
C.腐蚀石英用的氢氟酸
D.重金属中毒可服用大量的蛋白质催吐解毒
21.(2018高一上·湛江月考)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H.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P.Smith)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 温特尔(Sir GregoryP.Winter)三位科学家2018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在物质的分类上,酶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答案】C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因此酶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C。
【分析】酶为蛋白质或RNA,而这两者均为有机物均为有机物。
22.(2021高一下·柳林月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
B.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
C.加酶(水解蛋白酶)洗衣粉,洗涤时水温越高,酶的活性也越高
D.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答案】A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植物油含碳碳双键能够被氧气氧化,A符合题意;
B.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引进了新杂质,B不符合题意;C.温度太高时酶会失去活性,C不符合题意;D.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 B:甲烷中混有乙烯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因为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引进了新杂质。但甲烷和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
23.(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属于单糖,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B.蛋白质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也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备
C.植物油通过与氢气的取代反应制备人造奶油
D.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核糖、葡萄糖和果糖不能再被水解,所以都属于单糖;其中枋糖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其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果糖的结构简式为,其中也有两个手性碳原子,A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蛋白质,但是也可通过人工合成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通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制备人造奶油,C符合题意;
D.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还有少数的酶为R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难点分析:A.手性碳原子判断:1、要判断一个碳原子是否为手性碳,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是该碳原子必须为饱和碳,即连接有4个基团;2、其次,若一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那么该碳原子上所连的4个基团必须不一样。
24.(2022高三上·湖北开学考)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的水解产物为核苷酸
B.人体中大多数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C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核酸的水解产物为核苷酸,A不符合题意;
B.人体中大多数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最终水解的产物均为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概念辨析:高分子化合物定义:分子量在几千甚至几十万不等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以及合成高分子,如聚乙烯等。
25.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因而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在下图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度v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适宜的温度下其催化性能很高,但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失去生理活性,其催化性能降低甚至丧失,综合分析只有D曲线符合。
【分析】熟练掌握酶的结构和性质、酶的生物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条件通常比较温和
B.酶在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在高温、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变性失去活性。
【分析】本题考查酶、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与性质,熟练掌握酶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27.近年来克隆技术快速发展,各国先后克隆出了羊、牛、猪、猴等多种动物。克隆技术的关键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能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所以,高温、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等条件能使酶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所以选项中D的描述是错误的。
【分析】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及条件温和等特点。
28.为保证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应注意(  )
A.用沸水冲泡洗衣粉 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
C.室温时,用软水溶解洗衣粉 D.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
【答案】C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信息知,洗衣粉中的酶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水解。毛织品、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该洗衣粉洗涤。
【分析】 本题与生活联系密切,重点考查酶的性质,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和酶的特殊性是解题的关键 。
二、多选题
29.(2018·全国Ⅰ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果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双塘。A项符合题意。
B.部分酶为RNA,B项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或B
【分析】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30.(2020高二下·宣化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符合题意;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B符合题意;
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
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
三、非选择题
31.(2020高二下·桃江期末)我国古代人民学会了利用含淀粉丰富的谷类物质发酵酿酒的方法,其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过程Ⅰ:(C6H10O5)n+nH2O nC6H12O6
过程Ⅱ:C6H12O6 2C2H5OH+2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12O6的名称为   。
(2)为检验过程Ⅰ是否反应完全,可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   ,观察溶液是否变   。
(3)“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窖藏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结果。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酶是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
C.上述过程Ⅰ可以用蛋白酶作催化剂
D.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答案】(1)葡萄糖
(2)碘水;蓝
(3)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 (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6H12O6的名称是葡萄糖;
(2) 淀粉遇碘水变蓝,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碘水,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3)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A正确;
B.酶具有生物活性,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故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水解可以用淀粉酶作催化剂,蛋白质水解用蛋白酶作催化剂,故C不正确;
D.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水解是否完全,主要是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用碘单质进行检验观察颜色是否变蓝色
(3)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最终形成酯基
(4)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有自己的活性温度大概是30℃左右,蛋白酶一般是用于蛋白质水解,淀粉酶主要是用于淀粉水解,生物体内有很多种分解的酶
2023年高考真题变式分类汇编:酶的结构和性质
一、选择题
1.(2021·金华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不一定生成盐和水
B.化学模拟酶催化技术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
C.研究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推动了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D.天然晶体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其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
2.(2021·金华模拟)由于血液中存在如下平衡过程: 、 、 ,使血液的pH维持在7.35~7.45.如超出这个范围会造成酸中毒(pH过低)或碱中毒(pH过高),急性中毒时需静脉注射 或 进行治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中 浓度过高会导致酸中毒,使血液中 的值增大
B.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 浓度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 溶液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水解
3.(2021·张家口模拟)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B.酶都是蛋白质,是一种温和高效的催化剂
C.生活中常使用的尼龙绳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D.糖类、油脂及蛋白质都能水解,从而被人体消化吸收
4.(2021·梧州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添加碱性蛋白酶能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使用时水温越高洗涤效果越好
B.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杀灭新冠肺炎病毒的原理不同
C.用超临界液态CO2代替有机溶剂萃取大豆油,有利于环保
D.侯氏制碱法利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5.(2020·金山模拟)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  )
A.酒曲捣碎 B.酒曲发酵 C.加热蒸馏 D.泉水勾兑
6.(2018·包头模拟)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糖类,是人体中能量的重要来源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化为易吸收的Fe2+
C.酶是蛋白质水解的催化剂,因此温度越高,越能加快蛋白质水解的速率
D.用于3D 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纯净物
7.(2022高三上·通州期末)酶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A.酶与反应物分子暂时性结合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酶消耗反应中的副产物来促使反应进行完全
C.酶自身分解生成主产物,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D.酶分解会释放能量,以增加主产物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
8.(2021高三上·汕尾期末)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中,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甜味添加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共平面
B.木糖醇的分子式为C5H12O5
C.木糖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木糖醇最多可与5molNaOH反应
9.(2021高一下·渭滨期末)下列关于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
C.植物油和动物脂肪中碳原子的连接方式完全相同
D.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10.(2021高一下·昆明期末)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B.植物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也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
D.淀粉、纤维素分子式均为,互为同分异构体
11.(2020高二上·揭东期末)衬衣一般不宜用热水洗,这是因为(  )
A.热水会减弱肥皂或洗衣粉的洗洁效力
B.热水会使衣服不断“缩水”变小
C.热水有可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
D.热水会使汗渍中蛋白质凝固,变成不溶性物质
12.(2020高二上·诸暨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论述不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油脂皂化反应中加入95%的乙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
B.我们食用的豆腐主要含有变性的蛋白质
C.加酶洗衣粉不适合用来洗涤真丝衣物
D.糯米中的淀粉经水解反应后就可以直接得到米酒
13.(2020高一下·桃江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产肥皂
C.淀粉遇到碘盐中的KIO3会变蓝色
D.酶是一种高效催化剂,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挥催化作用
14.(2020高二下·十堰期末)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酒酿制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温水中,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更佳
D.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5.(2020高一下·北海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
B.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与 发生加成反应
D.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相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6.(2019高二上·宿州期末)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气雾型杀虫剂时,勿接近火源,不可朝电器喷射
B.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物质具有一定毒性,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C.含氟牙膏有预防龋齿的作用
D.保护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先在70℃以上的热水中溶解洗衣粉
17.(2018高二上·太原期末)某洗衣粉不仅能除去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去血渍、奶渍等污物的能力,这是因为该洗衣粉中加入了(  )
A.食盐 B.淀粉酶 C.蛋白酶 D.酒精
18.(2022高二下·赣州期中)第22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科技部提出了“科技冬奥”理念,并将重点着力于做好此次冬奥会的科技支撑保障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采用氢燃料电池车,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吉祥物“冰墩墩”以聚乙烯为原材料,聚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冬奥会上可采用苯酚或甲醛稀溶液对场馆进行消毒,这是利用苯酚或甲醛稀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
D.北京冬奥会使用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19.(2022高二下·温州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都属于还原性糖
B.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
C.酶的催化作用在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作用下易失效
D.DNA由两条平行盘绕的多聚核苷酸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成碱基对
20.(2020高三上·尚义期中)化学与生活、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
A.《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B.我国预计2020年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可用浓硫酸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21.(2018高一上·湛江月考)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H.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P.Smith)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 温特尔(Sir GregoryP.Winter)三位科学家2018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在物质的分类上,酶属于(  )
A.单质 B.无机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22.(2021高一下·柳林月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植物油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
B.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杂质
C.加酶(水解蛋白酶)洗衣粉,洗涤时水温越高,酶的活性也越高
D.纤维素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23.(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糖、葡萄糖和果糖都属于单糖,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B.蛋白质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也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备
C.植物油通过与氢气的取代反应制备人造奶油
D.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24.(2022高三上·湖北开学考)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酸的水解产物为核苷酸
B.人体中大多数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25.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因而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在下图表示温度t与反应速度v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  )
A.A B.B C.C D.D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条件通常比较温和
B.酶在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失去活性
C.D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27.近年来克隆技术快速发展,各国先后克隆出了羊、牛、猪、猴等多种动物。克隆技术的关键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这些酶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能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C.高温或重金属盐能降低酶的活性
D.酶只有在强酸或强碱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28.为保证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应注意(  )
A.用沸水冲泡洗衣粉 B.用含氯较高的自来水
C.室温时,用软水溶解洗衣粉 D.和其他洗涤剂混合使用
二、多选题
29.(2018·全国Ⅰ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0.(2020高二下·宣化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 /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三、非选择题
31.(2020高二下·桃江期末)我国古代人民学会了利用含淀粉丰富的谷类物质发酵酿酒的方法,其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过程Ⅰ:(C6H10O5)n+nH2O nC6H12O6
过程Ⅱ:C6H12O6 2C2H5OH+2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6H12O6的名称为   。
(2)为检验过程Ⅰ是否反应完全,可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   ,观察溶液是否变   。
(3)“酒是陈的香”是因为酒在窖藏过程中生成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结果。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酶是一类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B.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
C.上述过程Ⅰ可以用蛋白酶作催化剂
D.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酶的结构和性质;晶体的定义;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可能生成盐和水,也可能生产酸式盐,如NaOH+CO2=NaHCO3,A不符合题意;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条件温和性,即酶的催化作用下很多化学反应可以避开高温高压等条件,骨化学模拟酶催化技术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B不符合题意;
C.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或离子的聚集体,故研究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与原子的结构无关,不可能推动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C符合题意;
D.晶体本身具有自范性,故天然晶体的规则的几何外形是其构成微粒有规则排列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主要是用于区分胶体的一种方法,而布朗运动只是分子或者原子的无规则的运动,与原子的结构无关,其他选项均正确
2.【答案】B
【知识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盐类水解的原理;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血液中 浓度过高,氢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酸中毒,其中 的值减小,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太快、太深地过度呼吸运动使得肺泡内CO2浓度大大降低,从而加快了肺部血液中地CO2过多地扩散进入肺泡,排出体外,所以治疗碱中毒时,患者需降低呼吸频率,以增加血液中 浓度,B符合题意;
C.急性酸中毒时,救治方式是静脉注射 溶液,C不符合题意;
D.酸或碱中毒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酶发生变性而不是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利用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行替换即可判断
B.pH过高导致碱中毒,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消耗氢氧根
C.酸中毒是pH过低,可以注射碱性的碳酸氢钠
D.酶是蛋白质,酸性或者碱性环境易变性失活
3.【答案】C
【知识点】人体必需维生素的来源及应用;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酶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A项不符合题意;
B.多数的酶是蛋白质组成,少数的酶是由核糖核酸组成,B项不符合题意;
C.生活中常使用的尼龙绳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符合题意;
D.糖类中的单糖不会发生水解,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钙元素的吸收主要是受维生素D的影响
B.不是所有的酶都是由蛋白质构成
C.尼龙绳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有机物
D.不是所有的糖否可以水解
4.【答案】A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分液和萃取
【解析】【解答】A.添加碱性蛋白酶能提高洗衣粉的去污能力,温度过高,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用温水洗涤效果越好,故A符合题意;
B.84消毒液是利用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消毒,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消毒,原理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
C.用超临界液态CO2代替有机溶剂萃取大豆油,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有利于环保,故C不符合题意;
D.侯氏制碱法是将NH3、CO2先后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NaCl + CO2 +NH3+H2O=NaHCO3+NH4Cl,该反应相当于氯化钠和碳酸氢铵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氢铵,故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考查的是温度对酶的影响,温度升高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B.都是将病菌杀死,但是原理不用,一个是具有氧化性,一个将细菌变性
C.可减少有机物的使用,利于环保
D.考查的是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5.【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酒曲捣碎过程为物质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酒曲发酵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加热蒸馏是利用酒精和水等其他物质沸点不同从而分离乙醇,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泉水勾兑是酒精和水混合得到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主要是酿酒工艺的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
6.【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纤维素属于糖类,但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选项A不符合题意;
B、Fe3+转变为Fe2+,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被还原,Fe3+作氧化剂,所以维生素C作还原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选项B符合题意;
C、酶也是蛋白质,因此温度太高,会使其变性而失去催化效果,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用于3D 打印材料的光敏树酯是高聚物,属于混合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酶属于蛋白质,高温使其失去活性;
D.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7.【答案】A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 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反应物分子暂时性结合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A符合题意;
B.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大幅增大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程度,B不符合题意;
C. 结合选项A可知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结合选项A可知酶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了反应的有效碰撞次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酶是生物催化剂,酶与反应物分子暂时性结合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能大幅增大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程度。
8.【答案】B
【知识点】有机物的结构式;酶的结构和性质;结构式
【解析】【解答】A.木糖醇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则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和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的分子式为C5H12O5,故B符合题意;
C.由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分子的官能团为羟基,属于多元醇,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A.碳原子和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因为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
C.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从而褪色。
D.木糖醇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单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均为C12H22O11,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含有醛基,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动物脂肪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符合题意;
D、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具有专一性、温和性和选择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依据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酶是特殊蛋白质,温度越高,会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故A不符合题意;
B.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故C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二者分子式,其中n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
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式中n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11.【答案】D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热水能使肥皂和洗衣粉中的酶活性增强,效率增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热胀冷浓缩,热水不会使衣服缩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在中性条件不会水解,故C不符合题意;
D.热水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活,变成不容性固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衬衣上的污渍中含有蛋白质,遇热水后会凝固,据此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特殊反应;水解反应
【解析】【解答】A.油脂易溶于乙醇,加入95%的乙醇可以溶解油脂,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速率,A项不符合题意;
B.我们所吃的豆腐,是大豆蛋白发生凝聚生成的,主要含有变性的蛋白质,B项不符合题意;
C.真丝衣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可使蛋白质水解,故加酶洗衣粉不适合用来洗涤真丝衣物,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经过水解得到的是葡萄糖,葡萄糖还需要经过酒化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产生酒精,不符合科学道理,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根据相似相融乙醇可以溶解油脂;
B.豆腐通过沉降凝聚而成,属于变性的蛋白质;
C.加酶洗衣粉可以溶解蛋白质;
D.淀粉水解后葡萄糖,再经过发酵才能成米酒。
13.【答案】B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单糖、二糖和油脂分子量较小,均属于小分子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碱性条件下水解得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而高级脂肪酸钠为肥皂的主要成分,故B符合题意;
C.淀粉遇到碘单质变蓝色,遇到碘盐中的KIO3不变蓝,故C不符合题意;
D.酶属于蛋白质,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失去活性或活性降低,催化能力减弱或丧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糖类中的多糖和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而二糖、单糖以及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小分子化合物
B.油脂的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可以制取肥皂
C.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色
D.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挥作用,温度过高或过低不能发挥作用
14.【答案】C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酶的结构和性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粮食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淀粉和纤维丝的分子式为(C6H10O5)n,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高温下酶的活性会丧失,在温水中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更佳,故C符合题意;
D.涤纶、锦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米酒酿造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B.均是混合物,故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加酶洗衣粉中有酶制剂,酶需要适宜的温度
D.纤维有人工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可以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5.【答案】D
【知识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单糖的性质和用途;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加成反应
【解析】【解答】A. 蔗糖、麦芽糖属于双糖,葡萄糖、果糖属于单糖,故A不符合题意;
B. 酶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分子的烃基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均可以表示为(C6H10O5)n,但是分子中的n值不同,故二者分子式不同,则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 蔗糖、麦芽糖属于二糖,纤维素和淀粉属于多糖;
B.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
C.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动物油一般是饱和的 ;
D.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
16.【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使用气雾型杀虫剂时,勿接近火源,不可朝电器喷射,否则会引发火灾,A不符合题意;
B. 染发剂中的染料具有一定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例如,染发剂中普遍含有对苯二胺会使人引起过敏,引发红肿、气喘等,还具有致癌作用,所以长期使用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B不符合题意;
C.含氟牙膏可以使人牙齿表面产生坚硬的物质,因此有预防龋齿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加酶洗衣粉使用条件温和,但若温度过高,酶会失去催化活性,反而降低了其催化效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气雾杀虫剂易燃烧;
B.对苯二胺有毒;
C.氟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难容于水的氟化钙;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使蛋白质,温度过高会变性。
17.【答案】C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食盐、淀粉酶、酒精不能除去蛋白质;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可以很好地除去血渍、奶渍,所以这种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
故选C.
【分析】血液、奶中含有蛋白质,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从而把血渍、奶渍除去.
18.【答案】D
【知识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乙烯的化学性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碱性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会得到电子,则电极反应式为:,A项不符合题意;
B.聚乙烯分子内不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
C.甲醛稀溶液一般不用于环境消毒,C项不符合题意;
D.传统制冷剂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更环保,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原电池“负氧正还”,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
B.聚乙烯是乙烯加聚反应(加成聚合反应)得到的,不含双键
C.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物质,一般不用于环境消毒
D.氟利昂会造成臭氧层空洞,从环保角度来说应该减少使用
19.【答案】A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蔗糖是二糖,不属于还原性糖,故A符合题意;
B.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能与强酸溶液反应,羧基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所以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通常情况下,强酸、强碱、高温或重金属盐作用条件均可使酶失去活性,故C不符合题意;
D.DNA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其结构由两条平行盘绕的多聚核苷酸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结合成碱基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点:二糖中具有还原性糖有麦芽糖,蔗糖不具有还原性
20.【答案】A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焰色反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该方法利用了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可鉴别钾盐和钠盐,故A符合题意;
B.火星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硅,不是二氧化硅,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浓硫酸不能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重金属盐引起的人体中毒,应可喝大量的牛奶或鸡蛋清解毒,和食盐水不能解毒,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利用了元素的颜色反应,钾元素紫色,钠元素黄色
B.电池板材料是单晶硅
C.腐蚀石英用的氢氟酸
D.重金属中毒可服用大量的蛋白质催吐解毒
21.【答案】C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因此酶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C。
【分析】酶为蛋白质或RNA,而这两者均为有机物均为有机物。
22.【答案】A
【知识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化学性质;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植物油含碳碳双键能够被氧气氧化,A符合题意;
B. 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引进了新杂质,B不符合题意;C.温度太高时酶会失去活性,C不符合题意;D. 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 B:甲烷中混有乙烯杂质,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因为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二氧化碳,引进了新杂质。但甲烷和乙烯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来鉴别。
23.【答案】C
【知识点】单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核糖、葡萄糖和果糖不能再被水解,所以都属于单糖;其中枋糖的结构简式为
,其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其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果糖的结构简式为,其中也有两个手性碳原子,A不符合题意;
B.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蛋白质,但是也可通过人工合成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通过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制备人造奶油,C符合题意;
D.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绝大多数是蛋白质,还有少数的酶为RNA,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难点分析:A.手性碳原子判断:1、要判断一个碳原子是否为手性碳,首先要满足的条件是该碳原子必须为饱和碳,即连接有4个基团;2、其次,若一个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那么该碳原子上所连的4个基团必须不一样。
24.【答案】C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核酸的水解产物为核苷酸,A不符合题意;
B.人体中大多数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不符合题意;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最终水解的产物均为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概念辨析:高分子化合物定义:分子量在几千甚至几十万不等的有机物,常见的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以及合成高分子,如聚乙烯等。
25.【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适宜的温度下其催化性能很高,但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失去生理活性,其催化性能降低甚至丧失,综合分析只有D曲线符合。
【分析】熟练掌握酶的结构和性质、酶的生物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
26.【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根据DNA提供的信息控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载体、蛋白质合成的模板;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在高温、重金属盐作用下会变性失去活性。
【分析】本题考查酶、核糖和脱氧核糖的结构与性质,熟练掌握酶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27.【答案】D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所以,高温、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等条件能使酶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活性。所以选项中D的描述是错误的。
【分析】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及条件温和等特点。
28.【答案】C
【知识点】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信息知,洗衣粉中的酶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水解。毛织品、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该洗衣粉洗涤。
【分析】 本题与生活联系密切,重点考查酶的性质,熟练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和酶的特殊性是解题的关键 。
29.【答案】A,B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
【解析】【解答】A.果糖是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双塘。A项符合题意。
B.部分酶为RNA,B项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等不饱和结构,能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或B
【分析】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30.【答案】A,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解: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符合题意;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B符合题意;
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
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
31.【答案】(1)葡萄糖
(2)碘水;蓝
(3)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C
【知识点】二糖的性质和用途;酶的结构和性质;酯化反应
【解析】【解答】(1) (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6H12O6的名称是葡萄糖;
(2) 淀粉遇碘水变蓝,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碘水,若观察到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3)乙酸、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4)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A正确;
B.酶具有生物活性,温度为30~50℃时,酶的活性最强,故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水解可以用淀粉酶作催化剂,蛋白质水解用蛋白酶作催化剂,故C不正确;
D.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水解是否完全,主要是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用碘单质进行检验观察颜色是否变蓝色
(3)乙醇脱氢,乙酸脱羟基,最终形成酯基
(4)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有自己的活性温度大概是30℃左右,蛋白酶一般是用于蛋白质水解,淀粉酶主要是用于淀粉水解,生物体内有很多种分解的酶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