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洋浦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洋浦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洋浦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分)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象征的是(  )
A.金字塔 B.长城
C.佛教的创立 D.《汉谟拉比法典》
2.(1分)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3.(1分)据如图的示意图推断,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4.(1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5.(1分)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 斯里兰卡岛上的释迦牟尼佛像
A.传承性 B.多元性 C.交互性 D.同一性
6.(1分)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7.(1分)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  )
A.封君封臣制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8.(1分)因地处欧亚之间,他们扮演了文化使者的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数字经他们传入欧洲。“他们”是(  )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阿拉伯人
9.(1分)如图中领主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佃户份地是佃户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这种西欧农业经济组织是(  )
A.庄园 B.城市 C.大学 D.教会
10.(1分)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金钱赎买 B.武力斗争 C.政治协商 D.制定法律
11.(1分)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  )
A.背景 B.过程 C.特点 D.影响
12.(1分)小丽同学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相关的资料,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资料一:珍妮机的故事资料二:蒸汽机的图片资料三:爱迪生的生平介绍
A.思想解放 B.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 D.殖民扩张
13.(1分)老师对《19世纪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这一课做了如图的课堂小结。“?”处的内容应该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14.(1分)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15.(1分)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1687年,牛顿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是(  )
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物种起源》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1分)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下列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的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
17.(1分)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B.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
C.1942年,美、英、苏、中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转变
18.(1分)如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进程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
19.(1分)“……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国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这段宣告出自80年前26个国家为反对共同的敌人而签署的(  )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20.(1分)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定要“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建设 D.垦荒运动
21.(1分)下列图片反映出欧洲的新变化是(  )
A.“华约”成立 B.欧洲联合加强
C.“北约”成立 D.冷战局面形成
22.(1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强调,抵制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
C.德国分裂 D.苏联解体
23.(1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为小爱同学绘制的支撑、协调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两大支柱思维导图。图中的①处应为(  )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盟
C.北约 D.欧洲共同体
24.(1分)“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请问(  )
A.政治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区域集团化
25.(1分)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  )
A.恐怖主义问题 B.环境恶化问题
C.贫富分化问题 D.重大传染病问题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计35分)
26.(19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中,资本主义经历了萌芽、确立、扩展、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其范围也由大西洋沿岸扩展到整个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一一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和作用。(2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2)依据材料二写出制约中世纪文化发展的“枷锁”。结合所学指出“运动”高举的“旗帜”。(2分)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三: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3)结合所学回答,英国通过“革命”确立了怎样的“近代宪政体制”?依据材料三概括该“近代宪政体制”有何作用?(2分)
材料四: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
一一乔治 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4)根据材料四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有哪些影响?并写出拿破仑颁布的法律文献。(2分)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材料五: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斯文 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回答19世纪中期使“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冲突”的根本原因及美国解决此“冲突”的重大事件。(3分)
材料六: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
(6)根据材料六指出当时日本的社会现状。日本为了“弃旧图新、迎头赶上”而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并依据材料概括其影响。(4分)
【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材料七: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7)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中“伤筋动骨”大手术的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教材写出“新政”的作用。(一点即可)(2分)
(8)综合上述材料,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我们能汲取到哪些启示?(2分)
27.(16分)在思想的引领下,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脚步从未停歇。

(1)图示A处,举出一位研究“人”的古希腊哲学家。(2分)
(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以《跨越千年的思想》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14分)
要求:短文内容须包含图示中BCDEF所反映的五个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并谈谈先进的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
【解答】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的知识。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在古印度,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半岛,实行种姓制度,D项正确,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ABC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影响。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解答】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颁布了《十二铜表法》,B符合题意,排除,排除CD。
故选:B。
【点评】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影响。
4.【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的影响。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于古印度,《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
故选:B。
【点评】掌握佛教的诞生、传播及影响。
5.【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文明的特点,重点掌握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不同地区文明特点不同。
【解答】图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文明成就。不同地区文明成就不同,故B项正确,排除A项,不是交互性;三者文明不具有同一性。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文明的特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亚、非三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罗马帝国的建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大化改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地方设国、郡,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一切私地,将土地,成为公地;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不能终生使用;统一赋税。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大化改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要求依据题干史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据所学知,阿拉伯人奔波于亚非欧大陆,还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他们将古希腊古罗马典籍译成自己的文字,欧洲人在他们那里寻找到西方文明的光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阿拉伯人的贡献。
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庄园的相关知识,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解答】根据图片所示内容(领主自营地、佃户份地、秋季耕地、领主的私属之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庄园的土地一部分为耕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A项符合题意、大学和教会与题干图片内容无关。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西欧的庄园的相关史实。
10.【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的相关史实。
1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同时、非洲,往来日益密切,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图片信息“资料一:珍妮机的故事;资料二:蒸汽机的图片,小丽同学研究的主题是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的认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都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印度,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因此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关知识。
14.【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可知,1859年英国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观点,B项正确,排除A项,排除C项,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达尔文的相关史实。
15.【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牛顿。他是英国著名科学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解答】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得成物理学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牛顿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牛顿的成就。
16.【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凡尔登战役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战役。“绞肉机”“地狱”“屠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10个月的阵地战,交战双方死伤70多万人,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BCD项都是二战中发生的战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凡尔登战役的相关史实。
17.【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史实和史论的方法。
【解答】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选项D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属于史论。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史实,什么是史论的相关史实。
18.【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知识,重点掌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相关史实。
【解答】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C项正确,排除A项,排除BD项。
故选:C。
【点评】重点掌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相关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9.【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出自80年前26个国家为反对共同的敌人而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对德、日,相互合作。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相互支援,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是1945年发表的,排除A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实施了工业化建设,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欧盟的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简称欧盟;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学习或居住、优势互补。故图片反映出欧洲的新变化是欧洲联合加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欧盟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开始的标志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冷战政策的内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开始;B项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C项是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D项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冷战开始的标志的相关史实。
23.【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解答】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是以非歧视性、公平为原则,保证就业,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组织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在世贸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据题干小爱同学绘制的支撑,图中的①处应为世界贸易组织;欧盟是西欧的经济共同体,排除B项,排除C项,不是世界组织。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的相关史实。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题干中的“地球村”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受益不均,相互竞争”的经济格局。因而“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故选:B。
【点评】侧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
25.【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解答】根据“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加剧了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材料反映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环境恶化问题;ACD项材料没有涉及。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计35分)
26.【答案】(1)特点: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意义:推动工商业经济发展,瓦解了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市民阶层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2)中世纪封建神学;人文主义思想。
(3)君主立宪制;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4)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拿破仑法典》。
(5)原因: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事件:美国内战。
(6)出现了民族危机;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实现现代化,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7)特点: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式。作用: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8)要解放思想;重视制度和科技创新;要坚持改革,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关注民生等。
【分析】本题以七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以及作用、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作用、拿破仑与《拿破仑法典》、美国内战的背景、明治维新以及意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以及作用、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我们能汲取到的启示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中世纪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它们显得十分独特,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是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根据材料“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是推动工商业经济发展;逐渐形成市民阶层孕育了早期资产阶级。
(2)依据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可知;“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人文主义思想。
(3)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的作用是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4)根据材料四“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概括可知,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拿破仑颁布的法律文献是《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至今仍在法国实施。
(5)根据材料五“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19世纪中期使“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是因为棉纺织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根据材料四“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结合所学可知;为了解决这一“冲突”。
(6)根据材料六“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当时日本的社会现状是出现了民族危机、迎头赶上”而进行的重大改革是明治维新,其影响是使日本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7)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伤筋动骨”大手术指的是罗斯福新政。依据材料“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就业人数逐步增加。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8)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得到的启示是要解放思想;要坚持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故答案为:
(1)特点: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瓦解了封建制度。
(2)中世纪封建神学;人文主义思想。
(3)君主立宪制;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4)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拿破仑法典》。
(5)原因: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事件:美国内战。
(6)出现了民族危机;明治维新,实现现代化。
(7)特点: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式。作用: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就业人数逐步增加。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8)要解放思想;重视制度和科技创新,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关注民生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城市兴起的特点以及作用、文艺复兴运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以及作用、拿破仑与《拿破仑法典》、美国内战的背景、明治维新以及意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以及作用、从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我们能汲取到的启示等知识。
27.【答案】(1)苏格拉底(或亚里士多德)。
(2)题目:跨越千年的思想;论述: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先进的思想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进步的先导和精神内驱力等。
【分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处研究“人”的古希腊哲学家有苏格拉底(或亚里士多德),俯察人生。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美德和幸福等问题,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
(2)本题是小论文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据示意图可拟定题目为跨越千年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文化运动。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先进的思想对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
故答案为:
(1)苏格拉底(或亚里士多德)。
(2)题目:跨越千年的思想;论述: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共产党宣言》发表。从此,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先进的思想对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苏格拉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