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尿的形成和排出素养提升练(含解析)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5.4.1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结构【P21】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5.4.2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P21】
描述汗液的形成及排出过程 5.4.3人体可以通过汗腺排出部分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物质【P21】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泌尿系统的组成
1.【教材变式·P85图片变式】(2022山东临沂期末改编)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尿液在甲处形成
B.泌尿系统由甲、乙、丙、丁组成
C.乙能输送尿液
D.丙排出尿液
2.(2023山东东营实验中学期末)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
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
D.粪便的排出
3.(2022山东邹城期末)肾是主要的排泄器官,肾在人体内的位置是 ( )
A.胸腔中部 B.腹腔后壁、脊柱两侧
C.胸廓内 D.腹腔前面右上部
知识点2 尿的形成
4.(2023山东淄博博山中学期末)肾单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 ( )
①输尿管 ②肾小球 ③肾小囊 ④肾小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2山东东营模拟)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上有许多孔隙,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滤出。在正常人体中,不能透过这些孔隙的是 ( )
A.水分 B.无机盐 C.尿素 D.红细胞
6.(2022河南中考)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健康人的肾小管能够全部重新吸收下列物质中的 ( )
A.水 B.无机盐
C.葡萄糖 D.尿素
7.【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东莱西期末改编)正常情况下,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 )
A.蛋白质和尿素 B.葡萄糖和无机盐
C.葡萄糖和尿素 D.尿素和无机盐
8.【教材变式·P86图片变式】(2022山东成武育青中学开学考)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 (填序号)。
(2)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 升,是由图中标号 所起到的 作用而形成的;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 升,是由图中标号 所起到的 作用而形成的。
知识点3 尿的排出
9.(2023山东泰安泰山外国语学校期末)甜菜红素是红心火龙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但不易被消化分解。在食用大量红心火龙果后,会引起尿液变色,甜菜红素随尿液排出的途径是 ( )
A.肾→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B.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C.肾→尿道→膀胱→输尿管→体外
D.肾→尿道→输尿管→膀胱→体外
10.(2023山东莱州期末)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是排尿,下列有关排尿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B.调节体温
C.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D.排出废物
能力提升全练
11.【识图分析题·结构图】(2022山东烟台中考,18,★☆☆)李奶奶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尿蛋白,推测是肾脏的 发生了病变 ( )
A.[1]收集管 B.[2]肾小管
C.[3]肾小球 D.[4]肾小囊
12.【识图分析题·结构图】(2022山东青岛中考,18,★☆☆)人工肾脏是根据肾脏的工作原理制成的一种医疗仪器,它可以用于血液透析。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脏时,血液透析膜就能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的是图中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2023山东淄博五中期末,18,★☆☆)尿的生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却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
A.肾小球有过滤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储存尿液的作用
D.收集管有收集尿液的作用
14.(2023山东新泰期末,14改编,★★☆)如表为某人的血管、肾小囊、输尿管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根据此表分析,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 ( )
物质 血管 肾小囊 输尿管
甲 0.03% 0.03% 2%
乙 0.1% 0.1% 0
A.葡萄糖、蛋白质
B.葡萄糖、尿素
C.蛋白质、尿素
D.尿素、葡萄糖
15.(2022江苏苏州中考,14,★★☆)正常情况下,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是 ( )
A.二氧化碳 B.尿素
C.血细胞 D.蛋白质
16.【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莱阳期末,22,★★☆)如图表示尿液形成的过程,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液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血液流进肾小球中→甲A→乙B
A.甲是肾小囊,乙是肾小管
B.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减少
C.A、B表示的液体分别为原尿和尿液
D.若乙处发生病变,则B中会有大分子蛋白质
17.【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2山东东营中考,13,★★☆)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4和5构成肾单位
B.2是出球小动脉,内流静脉血
C.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素养探究全练
18.【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1山东周村月考节选)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①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图中的A表示 作用,图中的C表示 作用。
②认真观察图中E和F,小血管E是 ,图中E、F中的血液都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如表是从正常人体不同部位抽取的a、b、c三种液体进行化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单位:克/100毫升)
a b c
蛋白质 7.00 0.00 0.01
葡萄糖 0.10 0.00 0.10
尿素 0.03 1.80 0.03
无机盐 0.90 1.10 0.90
①根据表内数据分析,液体c为 ,存在于图中的[ ] 中。
②液体b是 ,与液体c相比,其中没有葡萄糖是因为 。
③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图中的[ ]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甲是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A正确。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B正确。乙是输尿管,能输送尿液,C正确。丙是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D错误。
2.D 排泄是指人体将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如多余的水、无机盐、尿素、二氧化碳等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不属于排泄。
3.B 肾脏位于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形似蚕豆。
4.D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5.D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所以,选项中不能透过肾小球孔隙的是红细胞。
6.C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就构成了尿液。因此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
7.D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而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形成了尿液。因此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水、尿素、无机盐。
8.(1)①②③ (2)① 过滤 ③ 重吸收
解析 (1)肾单位包括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所以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是由图中标号①肾小球所起到的过滤作用而形成的,而实际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是由图中标号③肾小管所起到的重吸收作用而形成的。
9.B 尿液在肾脏处形成,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甜菜红素也按此途径随着尿液排出体外,B正确。
10.B 排尿对于人体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调节体温不属于排尿的意义。
能力提升全练
11.C 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会进入肾小囊中,若肾小球发生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就会进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李奶奶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尿蛋白,推测是她肾脏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12.B 血液透析膜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没有代谢废物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血液在经过肾小球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中,故血液透析膜模拟的是图中的③肾小球和②肾小囊的内壁。
13.C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脏中形成的尿液会经过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量的尿液后,人就会产生尿意。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14.D 血管中的液体是血液、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输尿管中的液体是尿液。根据血液和原尿中有葡萄糖,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把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吸收回血液,可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因此乙是葡萄糖。血液、原尿、尿液中都有尿素,但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是最高的,由此可判断甲是尿素。
15.B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物质会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这样,从肾静脉中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就大大减少了,无机盐的含量也相对减少了。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也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16.D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会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肾小囊中形成A原尿,所以,甲是肾小囊。A原尿经过乙形成B尿液,所以,乙是肾小管,A、C正确。血液流经肾脏后形成了尿液,部分尿素进入尿液中被排出,因此血液中尿素减少,B正确。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若乙处(肾小管)发生病变,会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但不会有大分子蛋白质,D错误。
17.C 肾单位由4肾小球、5肾小囊、6肾小管组成,A错误。2出球小动脉内流动脉血,B错误。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在形成尿液的过程中,血液中的一部分尿素会进入尿液中被排出体外,因此3肾静脉中的血液比1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C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6中的液体成分不含葡萄糖,D错误。
素养探究全练
18.(1)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 肾小管的重吸收 ②入球小动脉 动脉血 (2)①原尿 B 肾小囊 ②尿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③G 肾小球
解析 (1)①当血液流经G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会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尿素、无机盐和水等构成了尿液。因此,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要经过两个作用,即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②与图中的G肾小球相连的小血管E为入球小动脉,F为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内均流动脉血。(2)①液体c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因此液体c是原尿,存在于图中的B肾小囊中。②液体b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只含有尿素、无机盐等物质,因此液体b为尿液,与液体c相比,b中没有葡萄糖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葡萄糖会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进入血液。③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会让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原尿,若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会使原本不能通过肾小球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导致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人出现血尿和蛋白尿的原因可能是G肾小球发生病变。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