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五) 微观反应示意图(含解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五)
微观反应示意图
类型一 前后抵消型
1.(2022山东菏泽中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和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B.和可能是氧化物
C.一个分子中含有一个分子
D.该过程表达的反应可能是2NO+O2 2NO2
2.(2022广东模拟)“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
(1)次氯酸钠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 ,“84”消毒液与厕所清洁剂(俗称“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稀盐酸)可发生反应:NaClO+2HCl NaCl+Cl2↑(有毒)+X,则X的化学式为 。根据上述信息可知,这两种物质 (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2)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将反应后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③反应后的物质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类型二 前后配平型
3.【新特色·清洁环保】(2023福建南平期中)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化学式:HCHO,有毒),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B.甲醛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4.(2022浙江宁波中考)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 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河北保定莲池期末)“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3种氧化物
C.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氢气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 2CH4+4O2
类型三 前后未配平型
6.(2022北京中考)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B.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
7.(2022河北唐山丰南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乙属于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
8.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示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9.【新特色·科技创新】(2022山东东营中考)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
10.(2022陕西西安雁塔模拟)为早日实现碳中和,中国科学院提出了“液态阳光”方案,其中一步是利用新型铂单原子催化剂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液体燃料,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
(2)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图中四种物质均由 (填“原子”或“分子”)构成。
(4)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答案全解全析
1.C 删除反应前后都存在的3个分子,该反应是1个分子和2个分子反应生成2个分子,则和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A正确;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和的分子均由两种原子构成,可能是氧化物,B正确;一个分子中不含分子,C错误;该过程表达的反应可能是2NO+O2 2NO2,D正确。
2.(1)+1 H2O 不能 (2)①2NaClO2+Cl2 2ClO2+2NaCl
②
③混合物
解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NaClO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Cl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0,x=+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确定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84”消毒液与“洁厕灵”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氯气,所以这两种物质不能混合使用。(2)①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2+Cl2 2ClO2+2NaCl。③反应后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
3.B 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CHO+O2 CO2+H2O。该反应将HCHO转化为CO2和H2O,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A正确;甲醛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B不正确;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D正确。
4.C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 H2+CO2,A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正确;在反应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在生成物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改变了,C错误;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D正确。
5.A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H2O CH4+2O2,D错误;CO2、H2O、O2、CH4都由分子构成,A正确;该反应涉及CO2和H2O两种氧化物,B不正确;该反应不能获取氢气,C不正确。
6.D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2H2O+CH4。根据分析可知,乙是二氧化碳,丙是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A错误;丙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B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相等,C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4∶1,D正确。
7.D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 4HF+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A正确;乙是H2O,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B正确;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C正确;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4×(1+19)]∶(16×2)=5∶2,D错误。
8.C 由图可知,甲物质的一个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A错误;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改变,B错误;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甲、丙物质中不含氢元素,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C正确;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D错误。
9.D 由图可知,乙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A错误;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错误;丁是氮气,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C错误;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F3+3Si 3SiF4+2N2,则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微粒数之比为3∶2,D正确。
10.(1)H2O (2)3∶1 (3)分子 (4)3∶1
解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1)由上述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是H2O。(2)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3)由图可知,图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4)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B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1。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