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八) 跨学科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练习(八)
跨学科试题
类型一 跨学科·语文
1.(2022甘肃武威中考)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2.(2023重庆南开中学期中)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S的化合价是-2价,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砒霜中的砷(As)元素与雌黄中的砷元素呈现相同的化合价,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 )
A.AsO B.AsO2 C.As3O2 D.As2O3
3.(2022河北定州期末)了解中国化学史,增强文化自信,彰显家国情怀。我国古代掌握了多种金属冶炼技术。
(1)《天工开物·燔石》中介绍了“煤饼烧石成灰”的方法:“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西汉时期,刘安《淮南万毕术》记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含义是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表面有绿色的铜锈。铜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试推测铜生锈是铜与氧气、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
类型二 跨学科·物理
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5.(2023江苏无锡月考节选)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贝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①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贝壳中的其他杂质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探究实验一】贝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探究
如图1所示,分别取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的贝壳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在三颈烧瓶中反应,采集数据,其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和图3所示。
(1)图1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根据图2回答:对比分析可知,曲线 (填“①”或“②”)表示粉末状贝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
(3)据图3分析,贝壳与盐酸反应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探究实验二】发生装置的优化
(4)用图4装置制二氧化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为了解该装置的特点,他们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5),其中曲线ab段对应的现象是 。
类型三 跨学科·生物
6.(2022台湾省中考)一氧化二氮无色、无味,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它会吸收地表辐射,也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作用,常在医疗上作为麻醉剂使用。根据上述介绍,可知一氧化二氮会造成温室效应,其原因最可能是上述提到的何种特性 ( )
A.无色、无味
B.会吸收地表辐射
C.常温常压下为气态
D.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作用
7.(2022浙江杭州中考)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8.【新独家原创】我国南方水乡的“桑基鱼塘”生产模式是利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1)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状丝素蛋白质,甘氨酸和丙氨酸是这种蛋白质水解的两种主要产物。在甘氨酸(化学式为C2H5O2N)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在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中,碳、氮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 转化为化学能。
(3)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原因是 。
答案全解全析
1.C “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A正确;“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带有香味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B正确;“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C错误;“火要虚”是指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烧得更旺,D正确。
2.D As2S3中S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砒霜的化学式为As2O3。
3.(1)分解反应 (2)Fe+CuSO4 FeSO4+Cu (3)CO2
解析 (1)碳酸钙在高温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断铜生锈应该与二氧化碳有关。
4.D 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A错误;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应用坩埚钳夹取,B错误;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末端不能碰到容器底,C错误;用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张开,说明物体带电,D正确。
5.(1)CaCO3+2HCl CaCl2+H2O+CO2↑ (2)① (3)放出 (4)试管中液面下降至多孔塑料片以下
解析 (1)贝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由于反应物间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图2中曲线①气压变化比曲线②快,则曲线①表示粉末状贝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3)由图3可知,装置中的温度升高,说明贝壳与盐酸反应放热。(4)ab段,活塞关闭,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试管中的压强变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试管中液面下降至多孔塑料片以下后,反应停止。
6.B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二氮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最可能是它会吸收地表辐射。
7.A 汽油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人体呼吸作用发生的是缓慢氧化,A错误。
8.(1)2∶5 18∶7 (2)太阳能 (3)它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解析 (1)在C2H5O2N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2∶5;在C3H7O2N中,碳、氮元素质量之比为(12×3)∶14=18∶7。(2)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