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分层选题(答案)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分层选题(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分层选题含答案
人教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重庆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石墨 D.焦炭
2、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是利用了焦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来源广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的元素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4、实验室制取CO2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或依据错误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氧气和二氧化碳: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根据气味不同
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根据颜色不同
7、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
①可以助燃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  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8、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 )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炭层
9、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10、如图中广口瓶里分别装入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滴管分别滴入各组中的液体时,玻璃管下端所系的气球能够鼓起来的是
A.氢气、浓硫酸 B.氮气、苛性钠溶液
C.CO2、稀盐酸 D.CO2、烧碱溶液
11、化学式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冰和干冰 B.双氧水和水
C.金刚石和石墨 D.氧气和臭氧
12、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 D.①③④
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14、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
A.H2 B.CO C.CO2 D.C
15、下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
A.纱布 B.石英砂 C.小卵石 D.活性炭
16、下列气体中,前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A.O2、H2 B.O2 、CO2 C.CO、 CO2 D.CO 、 H2
二、填空题。
17、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18、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式是_______ ;
(3)反应③完全分解后试管内的剩余固体是_______ ;
(4)证明有④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
(5)上述6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填序号)。
19、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通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某同学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22、(1)如何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
(2)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为什么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后,再熄灯?
   。
三、实验探究题。
2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取下双孔橡胶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木炭粉(C)与某红棕色粉末(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铁(Fe)。某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测定红棕色粉末(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纯净而干燥的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 3.2 g 该红棕色粉末与木炭粉充分反应,测得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增重1.32g,反应生成的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5、(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2O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Ⅰ.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Ⅱ.Cu2O+H2SO4=CuSO4+Cu+H2O
小亮取7.2 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分层选题含答案
人教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重庆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救援人员使用了防毒面具,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
A.金刚石 B.活性炭 C.石墨 D.焦炭
【答案】B
2、冶金工业上,用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这是利用了焦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稳定性 D.来源广
【答案】B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物
C.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的元素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答案】C
4、实验室制取CO2一般分为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组装仪器;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④向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⑤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5、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答案】D 
6、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或依据错误的是( )
A.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氧气和二氧化碳: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根据气味不同
D.高锰酸钾和氯酸钾:根据颜色不同
【答案】A
7、下列关于CO2性质的信息,组合正确的是(  )
①可以助燃  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可溶于水,但不能与水反应  ④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答案】A
8、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 )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炭层
【答案】B
9、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D
10、如图中广口瓶里分别装入下列各组中的气体,滴管分别滴入各组中的液体时,玻璃管下端所系的气球能够鼓起来的是
A.氢气、浓硫酸 B.氮气、苛性钠溶液
C.CO2、稀盐酸 D.CO2、烧碱溶液
【答案】D
11、化学式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冰和干冰 B.双氧水和水
C.金刚石和石墨 D.氧气和臭氧
【答案】C
12、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 D.①③④
【答案】A
13、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根据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 根据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根据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
【答案】B
14、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  )
A.H2 B.CO C.CO2 D.C
【答案】D
15、下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
A.纱布 B.石英砂 C.小卵石 D.活性炭
【答案】D
16、下列气体中,前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A.O2、H2 B.O2 、CO2 C.CO、 CO2 D.CO 、 H2
【答案】C
二、填空题。
17、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都能燃烧,一氧化碳燃烧发出________火焰,放热。请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其性质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
【答案】(1)蓝色 2CO+O22CO2 (2)分子的构成不同
18、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结构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参加反应的氧气为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作用;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式是_______ ;
(3)反应③完全分解后试管内的剩余固体是_______ ;
(4)证明有④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
(5)上述6个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填序号)。
【答案】(1)催化
(2) 2KMnO4K2MnO4+MnO2+O2↑
(3)二氧化锰、氯化钾
(4)向装置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有二氧化碳生成
(5)①②③
19、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通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某同学用少量稀盐酸将它清洗掉,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CaCO3: CaCO3+2HCl===CaCl2+CO2↑+H2O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b (4)CO2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O2浓度减小
21、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答案及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来填充口罩;故填:吸附;
(2)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取等体积的样品,都加入相同量的肥皂水,一起振荡,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 产生泡沫少 该水样是硬水
22、(1)如何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
(2)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为什么要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后,再熄灯?
   。
【答案】(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2)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3)防止水沿着导管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三、实验探究题。
2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取下双孔橡胶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c导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B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a(OH)2+CO2===CaCO3↓+H2O
(4)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24、已知木炭粉(C)与某红棕色粉末(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铁(Fe)。某同学设计如下图装置测定红棕色粉末(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实验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纯净而干燥的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 3.2 g 该红棕色粉末与木炭粉充分反应,测得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a(OH)2]增重1.32g,反应生成的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该红棕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 0.96g 30%
四、计算题。
25、(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2O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Ⅰ.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Ⅱ.Cu2O+H2SO4=CuSO4+Cu+H2O
小亮取7.2 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2.8g; (2)Cu2O;8%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