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素养检测(含解析)

化学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素养检测(含解析)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下列项目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
A.空间站外部防护材料的研制
B.空间站与梦天实验舱对接角度的确定
C.空间站内部氧气的制造
D.空间站内锂离子蓄电池的研制
2.【教材变式·P13T2改编】小森收拾厨房时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晶体,猜测这可能是食盐,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3.【跨学科·语文】(2022重庆中考B卷)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栗    D.绳锯木断
4.(2023山东淄博临淄期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仪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
5.(2023山东海阳期中)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中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品尝
B.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必须垫陶土网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可以对着自己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伸入试剂中捏瘪橡胶胶帽赶尽气体后再吸液
6.(2022山东淄博张店期中)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电热器取暖    B.蜡烛照明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供热
7.(2023山东新泰期中)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或使用,正确的是 (  )
    
   
8.【课标新增内容·化学科学本质】(2023山东淄博博山期中)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形态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9.(2023山东淄博临淄期中)老师组织同学们到实验室亲身体验一下化学实验的魅力。某同学做完“给固体加热”实验后,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不可能是 (  )
A.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
B.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加热完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10.(2021山东东营河口期中联考)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一定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1.【新题型·数字化实验】(2023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月考)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图1
图2
A.蜡烛熄灭时瓶内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实验后向装置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填空题(共19分)
12.(2023山东乐陵三间堂中学月考)(4分)写出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   ;
(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    ;
(3)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     ;
(4)用嘴吹灭酒精灯:      。
13.(2022山东招远期中)(7分)从微粒的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观察如图微粒模型,用微粒名称填空。
(1)图a中,一杯水是由许多的    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1个   和2个   构成的。
(2)图b中,一瓶氧气是由许多的    聚集而成的,每个该微粒又是由2个    构成的。
(3)图a、图c、图d中的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的原子是   。
(4)由图d可知,1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             
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14.(2022山东阳信期中)(8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可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
(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2)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玻璃仪器是    。
(3)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的玻璃仪器是          。
(4)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37分)
15.【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3山东东平期中)(20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受“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实验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重新进行了一次探究。
   
实验一:探究石蜡的性质。
(1)①将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如图1),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判断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填“大”或“小”)。
②如图2所示,点燃蜡烛,用一根木条横穿火焰三部分,约1~2 s取出观察,火焰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实验二: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发现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
小亮: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小光: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小明: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小颗粒。
(2)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如图3),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
②吹灭蜡烛,立即把一片冷而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小木条去点白烟(如图4,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   的猜想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   和   的假设。
(3)结论与解释:
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     的猜想是正确的。
(4)反思与评价:
①小光同学的反思: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 ℃时其状态呈   ,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
②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小明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一例:      。
16.(2022山东莱州期中)(1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加热蓝色硫酸铜晶体是否会发生化学变化。
【猜想与假设】1.发生物理变化。
2.发生化学变化。
【设计实验】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进行实验】(1)按正确操作向试管中加入药品,其操作方法是先将试管   ,用   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
(2)将装有药品的试管按正确方式固定好,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3)点燃酒精灯加热,加热的方法是              。
(4)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
【获得结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出现了试管破裂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写2条)
答案全解全析
1.B 空间站与梦天实验舱对接角度的确定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范畴。
2.B “猜测这可能是食盐”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3.C 盲人摸象、南辕北辙、绳锯木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中取栗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A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5.B 严禁品尝实验室中的药品;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必须垫陶土网,以防烧杯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橡胶胶帽捏瘪再伸入液体中。
6.B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7.D A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B项,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C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D项,可根据火柴梗变黑的位置,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8.D 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9.A 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可使试管受热均匀,不会使试管破裂。
10.B 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可能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如干冰升华;也可能是固体物质受热分解生成了气体,如碳酸氢铵固体受热分解,故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11.A 蜡烛熄灭时瓶内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氧气、氮气等;反应过程中氧气的含量降低,说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可知,当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实验后向装置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1)打破试管 (2)烧杯炸裂 (3)药液被污染 (4)容易引起火灾
解析 (1)把大块固体垂直投入试管中可能会打破试管。(2)把烧杯放在铁圈上直接加热可能会使烧杯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3)滴管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干净,用同一支滴管取不同药液会污染药液。(4)用嘴吹灭酒精灯,可能会引发火灾。
13.(1)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2)氧分子 氧原子 (3)氢原子 (4)碳
解析 (1)一杯水是由许多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2)一瓶氧气是由许多的氧分子聚集而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3)题图a、题图c、题图d中的三种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4)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14.(1)A (2)C (3)F (4)H
解析 (1)试管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2)量筒可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但不能用作反应容器。(3)集气瓶可用于收集或贮存气体。(4)胶头滴管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药品。
15.(1)①小 ②外焰 (2)①变浑浊 ②水蒸气 ③小明 小亮 小光 (3)小明 (4)①气态 ②灯泡发光(合理即可)
解析 (1)①石蜡浮在水面上,可判断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②温度越高,木条越易被炭化,小木条的外缘处明显变黑,说明外焰的温度最高。(2)①结论认为白烟是二氧化碳,故应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常温下,水是液体,而玻璃片上只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故白烟不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③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小明的猜想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小亮和小光的假设。(4)②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16.【设计实验】铁架台 酒精灯 【进行实验】(1)平放 纸槽(或药匙) (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3)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然后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4)试管内壁上有水雾,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反思评价】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合理即可)
解析 【设计实验】仪器a是铁架台,b 是酒精灯。【进行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晶体时,先将试管平放,用纸槽或药匙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前应先来回移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然后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4)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无水硫酸铜和水,所以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壁上有水雾,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反思评价】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灯芯等。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