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6月化学期末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化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用酒曲酿酒是利用催化剂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均能形成酸雨
D.冷链运输中可利用干冰、冰块等辅助保冷制冷
【答案】D
2.(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甲酸苯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1mol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NaOH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D.该物质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不能
【答案】D
3.(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2021年10月6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科学家David MacMillan和Benjamin List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该奖项。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B.升高温度,催化剂的活性一定增强
C.相比曲线a,曲线b是使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D.图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答案】C
4.(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在强氧化剂(如浓)存在的条件下,可直接氧化成d
B.b能使酸性溶液、溴水褪色,均体现其还原性
C.c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
D.浓d溶液和e溶液均具有强氧化性
【答案】D
5.(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与X、Y、Z位于不同周期,Y、Z相邻,化合物XZ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调味剂,Y的淡黄色单质常见于火山口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
【答案】B
6.(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以上全部
【答案】A
7.(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产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ERC)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现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象可知,该滴定过程中不需滴加指示剂
B.a点溶液中存在:
C.b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此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答案】C
8.(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下图为镁-次氯酸盐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正极
B.电子由a极流向b极,再经过溶液回到a极
C.电池总反应式为
D.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b极消耗2mol
【答案】C
二、原理综合题
9.(2023·山东)一定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的中间产物是。为探究该反应过程,研究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子反应:
Ⅰ.
Ⅱ.
研究发现,在反应Ⅰ、Ⅱ中,仅对反应Ⅰ有催加速作用;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水电离,其浓度视为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反应Ⅰ、Ⅱ的焓变分别为、,则该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的焓变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Ⅰ正反应速率方程为:,k为反应速率常数。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为,当平衡浓度为时,浓度为 ,此时反应Ⅰ应速率 (用含和k的代数式表示)。
(3)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水溶液,使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时刻测得的浓度分别为,反应Ⅱ达平衡时,测得的浓度为。体系达平衡后 (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 。
相同条件下,若反应起始时溶液中同时还含有盐酸,则图示点中,的浓度峰值点可能是 (填标号)。与不同盐酸相比,达浓度峰值时,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2);
(3);;a;减小;不变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水气变换反应的方程式为CO+H2O CO2+H2,该反应可由反应Ⅱ减去反应Ⅰ得到,结合盖斯定律可得,水气变换反应的反应热ΔH=ΔH2-ΔH1。
(2)HCOOH的电离方程式为HCOOH HCOO-+H+,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COOH)=xmol·L-1,令平衡时c(HCOO-)=c(H+)=a mol·L-1,则可得,解得 a=,所以平衡时溶液中c(H+)=mol·L-1。此时反应速率v=kc(H+)·c(HCOOH)=。
(3)由图可知,t1时刻,c(CO)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则可得
因此t1时刻c(HCOOH)=1.0-0.70-0.16=0.14mol·L-1,此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t1时刻→反应Ⅱ达到平衡过程中,令反应Ⅰ中参与反应的c(HCOOH)=amol·L-1,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c(HCOOH)=bmol·L-1,则可得
则c(H2)=b+0.16=y,所以b=(y-0.16)mol·L-1,c(HCOOH)=0.14-a-b=(0.3-a-y)mol·L-1,c(CO)=(a+0.7)mol·L-1。根据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可得,解得 ,即c(CO)=,c(CO2)=y mol·L-1,所以。所以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加入0.1mol·L-1的盐酸后,H+对反应Ⅰ起到催化加速作用,使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所需的时间减短,因此c(CO)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由于反应时间缩短,使得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c(HCOOH)减小,体系中c(HCOOH)增大,c(CO)大于t1时刻的峰值,所以c(CO)达到峰值最可能在a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因此不变。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2)根据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速率公式进行计算。
(3)结合平衡三段式进行计算。
三、实验题
10.(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由SiO2制备高纯度硅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SiO2转化为Si(粗)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
(2)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图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①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氧气进入烧瓶,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关上止水夹,轻轻摇动烧瓶,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以 Fe 和 Cu 为电极,稀 H2SO4 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H+向 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若有 1 mol 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 g。
③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硝酸,正极电极方程式为: 。
【答案】(1)SiO2+2C Si+2CO;H2、HCl
(2)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正;28g;2H++NO+e-=NO2↑+H2O
四、结构与性质
11.(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铁、铬、铜、锌是形成许多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的重要组成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 。
(2)重铬酸铵[(NH4)2Cr2O7]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的结构如图1。则:(NH4)2Cr2O7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
(3)研究发现,还存在如图2所示微粒。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化学式为
B.所有H-O-H键角都相同
C.氢、氧原子间均以氢键结合
D.氢、氧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4)甘氨酸铜中,与铜配位的四个原子共平面,甘氨酸铜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如下图。
①甘氨酸铜中,铜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选填序号)。
A.sp B.sp2 C.sp3 D.dsp2
②已知:顺式甘氨酸铜能溶于水,反式甘氨酸铜难溶于水。原因可能是 。
(5)许多物质的氧化物固态存在多聚体,例如:五氧化二磷实际的分子式是P4O10。实验测得磷、硫、氯三种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推测固态三氧化硫实际的分子式为 。判断的理由是 。
P4O10 三氧化硫 Cl2O7
熔点 613K 289K 182K
(6)硫化锌是一种优良的宽带隙半导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LiZn(合金相),同时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LixZnyS中,x:y=6:1
B.在ZnS体对角线的一维空间上会出现“ ”的排布规律
C.在充电过程中。每转移6mol电子,生成216gLiZn(合金相)
D.若Li2S的晶胞参数为anm,则EF间的距离为anm
【答案】(1)
(2)4:1
(3)A;D
(4)D;顺式甘氨酸铜分子极性大,反式甘氨酸铜分子极性较小
(5)S3O9或(SO3)3;三氧化硫的熔点大于Cl2O7小于P4O10说明固态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l2O7小于P4O10,即183<固态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284,则固态三氧化硫的分子式为S3O9或(SO3)3
(6)D
五、有机推断题
12.(2022·内江模拟)芳香族化合物A(C9H12O)常用于药物及香料的合成,A有如图转化关系:
已知:
①A是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侧链上有两种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
②+CO2;
③RCOCH3+R′CHORCOCH=CHR′+H2O。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 ,F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由E生成F所需试剂及反应条件为 。
(3)K的结构简式为 。
(4)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6)糠叉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请参考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叔丁醇[(CH3)3COH]和糠醛()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用,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答案】(1)C9H10;羟基、醛基
(2)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Cu/Ag,O2,加热
(3)
(4)n+(n-1)H2O
(5)6;
(6)(CH3)3COH(CH3)2C=CH2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的合成;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取代反应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分子式为C9H10,F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和醛基,故答案为:C9H10;羟基和醛基;
(2)由分析可知,由D生成E即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由E生成F即催化氧化成,则所需试剂及反应条件为Cu/Ag,O2,加热,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Cu/Ag,O2,加热;
(3)由分析可知,K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由分析可知,由H生成I即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1)H2O,故答案为:n+(n-1)H2O;
(5)由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5,故其能同时满足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即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分别为-OH、-CH2CH2CHO或者-OH、-CH(CHO)CH3两种组合,每一种又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故F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
(6)本题采用逆向合成法,即根据已知信息③可知可由和合成得到,根据已知信息②可知可由(CH3)2C=CH2氧化得到,而(CH3)2C=CH2则可以由原料(CH3)3COH通过消去反应制得,依次确定合成路线为:(CH3)3COH(CH3)2C=CH2,故答案为:(CH3)3COH(CH3)2C=CH2。
【分析】A的苯环上支链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的不饱和度==4,侧链没有不饱和键,A为,B能发生加成反应,则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为,B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为,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能和苯甲醛发生信息③的反应,则C为、K为;由F的分子式可知,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为,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为,F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然后酸化得到H为,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I为。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化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
B.用酒曲酿酒是利用催化剂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碳、氮、硫的氧化物溶于雨水均能形成酸雨
D.冷链运输中可利用干冰、冰块等辅助保冷制冷
2.(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甲酸苯酯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1mol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NaOH
C.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均可与Na2CO3溶液反应
D.该物质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不能
3.(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2021年10月6日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科学家David MacMillan和Benjamin List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该奖项。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
B.升高温度,催化剂的活性一定增强
C.相比曲线a,曲线b是使用了催化剂的反应历程
D.图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在强氧化剂(如浓)存在的条件下,可直接氧化成d
B.b能使酸性溶液、溴水褪色,均体现其还原性
C.c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
D.浓d溶液和e溶液均具有强氧化性
5.(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W与X、Y、Z位于不同周期,Y、Z相邻,化合物XZ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调味剂,Y的淡黄色单质常见于火山口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W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
6.(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以上全部
7.(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产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ERC)也产生了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现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碳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图象可知,该滴定过程中不需滴加指示剂
B.a点溶液中存在:
C.b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此时溶液一定呈中性
D.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8.(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下图为镁-次氯酸盐电池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正极
B.电子由a极流向b极,再经过溶液回到a极
C.电池总反应式为
D.外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b极消耗2mol
二、原理综合题
9.(2023·山东)一定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的中间产物是。为探究该反应过程,研究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子反应:
Ⅰ.
Ⅱ.
研究发现,在反应Ⅰ、Ⅱ中,仅对反应Ⅰ有催加速作用;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忽略水电离,其浓度视为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条件下,反应Ⅰ、Ⅱ的焓变分别为、,则该条件下水气变换反应的焓变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Ⅰ正反应速率方程为:,k为反应速率常数。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为,当平衡浓度为时,浓度为 ,此时反应Ⅰ应速率 (用含和k的代数式表示)。
(3)温度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水溶液,使分解,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含碳物种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碳元素的其他存在形式)。时刻测得的浓度分别为,反应Ⅱ达平衡时,测得的浓度为。体系达平衡后 (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 。
相同条件下,若反应起始时溶液中同时还含有盐酸,则图示点中,的浓度峰值点可能是 (填标号)。与不同盐酸相比,达浓度峰值时,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0.(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由SiO2制备高纯度硅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①写出SiO2转化为Si(粗)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
(2)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图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①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氧气进入烧瓶,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关上止水夹,轻轻摇动烧瓶,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3)以 Fe 和 Cu 为电极,稀 H2SO4 为电解质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
①H+向 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若有 1 mol e- 流过导线,则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 g。
③若将稀硫酸换成浓硝酸,正极电极方程式为: 。
四、结构与性质
11.(2023高二下·宜宾期末)铁、铬、铜、锌是形成许多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的重要组成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 。
(2)重铬酸铵[(NH4)2Cr2O7]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的结构如图1。则:(NH4)2Cr2O7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 。
(3)研究发现,还存在如图2所示微粒。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化学式为
B.所有H-O-H键角都相同
C.氢、氧原子间均以氢键结合
D.氢、氧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
(4)甘氨酸铜中,与铜配位的四个原子共平面,甘氨酸铜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如下图。
①甘氨酸铜中,铜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选填序号)。
A.sp B.sp2 C.sp3 D.dsp2
②已知:顺式甘氨酸铜能溶于水,反式甘氨酸铜难溶于水。原因可能是 。
(5)许多物质的氧化物固态存在多聚体,例如:五氧化二磷实际的分子式是P4O10。实验测得磷、硫、氯三种氧化物的熔点如下表,推测固态三氧化硫实际的分子式为 。判断的理由是 。
P4O10 三氧化硫 Cl2O7
熔点 613K 289K 182K
(6)硫化锌是一种优良的宽带隙半导体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发生合金化反应生成LiZn(合金相),同时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LixZnyS中,x:y=6:1
B.在ZnS体对角线的一维空间上会出现“ ”的排布规律
C.在充电过程中。每转移6mol电子,生成216gLiZn(合金相)
D.若Li2S的晶胞参数为anm,则EF间的距离为anm
五、有机推断题
12.(2022·内江模拟)芳香族化合物A(C9H12O)常用于药物及香料的合成,A有如图转化关系:
已知:
①A是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侧链上有两种处于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
②+CO2;
③RCOCH3+R′CHORCOCH=CHR′+H2O。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 ,F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 ,由E生成F所需试剂及反应条件为 。
(3)K的结构简式为 。
(4)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化合物F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6)糠叉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请参考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叔丁醇[(CH3)3COH]和糠醛()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用,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1)-
(2);
(3);;a;减小;不变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水气变换反应的方程式为CO+H2O CO2+H2,该反应可由反应Ⅱ减去反应Ⅰ得到,结合盖斯定律可得,水气变换反应的反应热ΔH=ΔH2-ΔH1。
(2)HCOOH的电离方程式为HCOOH HCOO-+H+,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HCOOH)=xmol·L-1,令平衡时c(HCOO-)=c(H+)=a mol·L-1,则可得,解得 a=,所以平衡时溶液中c(H+)=mol·L-1。此时反应速率v=kc(H+)·c(HCOOH)=。
(3)由图可知,t1时刻,c(CO)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则可得
因此t1时刻c(HCOOH)=1.0-0.70-0.16=0.14mol·L-1,此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t1时刻→反应Ⅱ达到平衡过程中,令反应Ⅰ中参与反应的c(HCOOH)=amol·L-1,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c(HCOOH)=bmol·L-1,则可得
则c(H2)=b+0.16=y,所以b=(y-0.16)mol·L-1,c(HCOOH)=0.14-a-b=(0.3-a-y)mol·L-1,c(CO)=(a+0.7)mol·L-1。根据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可得,解得 ,即c(CO)=,c(CO2)=y mol·L-1,所以。所以反应Ⅱ的平衡常数。加入0.1mol·L-1的盐酸后,H+对反应Ⅰ起到催化加速作用,使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所需的时间减短,因此c(CO)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由于反应时间缩短,使得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c(HCOOH)减小,体系中c(HCOOH)增大,c(CO)大于t1时刻的峰值,所以c(CO)达到峰值最可能在a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因此不变。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目标反应的反应热。
(2)根据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和速率公式进行计算。
(3)结合平衡三段式进行计算。
10.【答案】(1)SiO2+2C Si+2CO;H2、HCl
(2)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2NO+O2=2NO2;3NO2+H2O=2HNO3+NO
(3)正;28g;2H++NO+e-=NO2↑+H2O
11.【答案】(1)
(2)4:1
(3)A;D
(4)D;顺式甘氨酸铜分子极性大,反式甘氨酸铜分子极性较小
(5)S3O9或(SO3)3;三氧化硫的熔点大于Cl2O7小于P4O10说明固态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l2O7小于P4O10,即183<固态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284,则固态三氧化硫的分子式为S3O9或(SO3)3
(6)D
12.【答案】(1)C9H10;羟基、醛基
(2)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Cu/Ag,O2,加热
(3)
(4)n+(n-1)H2O
(5)6;
(6)(CH3)3COH(CH3)2C=CH2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推断;有机物的合成;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取代反应
【解析】【解答】
(1)由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分子式为C9H10,F的结构简式为:,则其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和醛基,故答案为:C9H10;羟基和醛基;
(2)由分析可知,由D生成E即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则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由E生成F即催化氧化成,则所需试剂及反应条件为Cu/Ag,O2,加热,故答案为: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Cu/Ag,O2,加热;
(3)由分析可知,K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4)由分析可知,由H生成I即发生缩聚反应生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n-1)H2O,故答案为:n+(n-1)H2O;
(5)由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9H10O2,不饱和度为:=5,故其能同时满足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即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则分别为-OH、-CH2CH2CHO或者-OH、-CH(CHO)CH3两种组合,每一种又有邻间对三种位置关系,故F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有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1:1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
(6)本题采用逆向合成法,即根据已知信息③可知可由和合成得到,根据已知信息②可知可由(CH3)2C=CH2氧化得到,而(CH3)2C=CH2则可以由原料(CH3)3COH通过消去反应制得,依次确定合成路线为:(CH3)3COH(CH3)2C=CH2,故答案为:(CH3)3COH(CH3)2C=CH2。
【分析】A的苯环上支链上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的不饱和度==4,侧链没有不饱和键,A为,B能发生加成反应,则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为,B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为,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能和苯甲醛发生信息③的反应,则C为、K为;由F的分子式可知,D发生水解反应生成E为,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为,F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然后酸化得到H为,H发生缩聚反应生成I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