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单元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尖子生题
一.选择题
1. 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 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5枚
D.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2. 某菜农种了20株纯种(基因组合是aa)甜味菜椒,其中一株结了一个辣味菜椒。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该菜椒子房壁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 该菜椒子房中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 附近辣味菜椒的花粉传到了该菜椒花的柱头上
D. 该菜椒子房中珠被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3. 在生物园里种植出甲、乙花生,现对甲和乙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结果如表:分析表中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长轴/毫米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26
样本甲数量 0 0 1 3 6 8 10 7 3 2
样本乙数量 3 7 9 11 5 2 2 1 0 0
A. 甲果实的长轴长度都大于乙 B. 甲中长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属于变异
C. 由数据推测甲、乙可能为两个不同品种 D. 两个样本组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引起的
4. 医生在治疗感染H7N9病毒的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7N9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H7N9病毒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的变异
B. 抗病毒药物使有耐药性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
C. H7N9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
D. 抗病毒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5.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搭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漫游后播种,再进行选择,培育成果型大、品质好的太空椒.这是利用太空中的各种射线( )
A. 改变普通甜椒的细胞组成 B. 诱导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C. 改变普通甜椒的不良性状 D. 诱导种子的细胞结构改变
6. 两只纯种白毛bb豚鼠交配后,生下黑毛鼠,其可能理由是( )
A. 染上疾病
B. 营养太好
C. 基因突变
D. 正常的,有四分之一的机会发生
7. 引起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B.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
C. 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
D. 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的结果
8. 人类生产中应用变异原理是( )
A. 培育高产奶牛 B. 培育高产小麦 C. 培育杂交水稻 D. 以上都是
9.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B. 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C. 只有通过杂交的方法才能获得能遗传的变异
D. 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10. 用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进行杂交,得出对植物和人体最不利的品种是( )
A. 高产抗倒伏 B. 高产倒伏 C. 低产抗倒伏 D. 低产倒伏
11. 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这些变异的产生是由( )
A. 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遗传基础的作用大小决定的
C. 环境因素作用大小决定的
D. 多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作用结果
12.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 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 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在任何条件下只要与另一只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13. 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会导致( )
A. 遗传性状改变 B. 遗传密码改变 C. 遗传信息改变 D. 遗传规律改变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 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可培育成太空椒
B. 整容做出来的双眼皮
C. 长期室外工作,皮肤较黑
D. 由于车祸导致的右腿残疾
15.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物性状变异的是( )
A. 种豆得豆 B.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C. 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D. 花生种子有大有小
16. 人们为了培育新的品种,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目的是改变种子里的( )
A. 遗传物质 B. 种皮 C. 细胞 D. 液泡
17. 下列生物的变异,能够遗传的是( )
①水稻种在特别肥沃的稻田里产量增加
②蒜苗用遮光物遮盖几天后叶子变黄
③甜菜幼苗用药剂处理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其含糖量也增加
④普通甜椒被宇宙射线照射后,果实变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⑤主要指亲代与子代的差异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19. 下列变异性状对生物生存有利的是( )
A. 玉米的白化苗 B. 小麦的抗病性状
C. 绵羊的短腿 D. 人的糖尿病
20. 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 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 玉米粒的黄白红
C. ABO血型 D. 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二.解答题
21. 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不同),种在同一块地中,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
(3)你的结论是_____.
(4)通过实验,证明生物的变异分_____的变异和_____的变异,分别由_____和_____的改变引起.
22. 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采取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不同),种在同一块地中,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另一种方法是选取大小相同的同一花生品种(大粒),种在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上(或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收获后观察、比较果实的大小.
(1)方法一中:
①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_____吗?
②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结出的果实比_____结出的果实_____.
③你的结论是_____:花生果实结出的果实要_____些(平均).
(2)方法二中:
①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的果实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_____?
②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的果实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花生果实_____.
③你将得出的结论是:大粒花生果实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_____.
(3)通过实验,证明生物的变异分_____的变异和_____的变异,分别由_____和_____的改变引起.
23. 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相同),种在同一块地中,并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另一种方法是选取大小相同的同一品种的花生(大粒),种在不同肥力的土地上(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收获后观察、比较果实的大小.
(1)方法一: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方法二: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生物的变异有的是由于_____的改变引起的,这样的变异能够_____;有的是由_____引起的,这样的变异不能够_____.
24.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并回答:
(1)5号、6号表现正常,7号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
(2)写出7号的基因组成_____.
(3)11号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
25. 在探索“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
(1)小强从一堆花生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5粒花生果实,逐一进行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图,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A.请你对小强探究结果的可靠性给予评价(回答可靠或不可靠),并分析原因._____.
B.小强使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获取样本,这也是_____取样的一种方式
(2)花生果实有大有小,几位同学进行了测量分析,下表是他们抽样测量的记录.(直径单位:毫米)
直径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个数 4 27 6 3 2 3 4 23 23 5
A.请根据图中数据绘出曲线图
B.根据你的分析,它们可有几个品种?_____.
C.改善栽培条件,直径平均16毫米的花生能否长到直径平均23毫米?为什么?_____.
26. 下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所测得的数据.请回答:
花生种子 吉林品种(外观红色) 山东品种(外观淡粉色)
长轴长度(mm) 随机取样各30粒 14 14 15 15 13 11 19 19 18 18 18 21
11 13 13 15 14 14 16 15 17 19 16 19
15 14 13 13 15 14 15 17 17 18 16 19
11 14 12 15 10 11 21 22 16 18 20 17
13 13 14 13 13 13 14 20 16 14 15 16
(1)生物的变异有两种类型:基因组成相同的山东品种花生种子长轴长度有长有短,这是由_____所引起的变异;吉林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_____(填“大于”或“小于”)山东花生种子,这是由_____的差异所引起的变异.
(2)实验用的30粒花生种子是通过随机取样获得的.以下选项中符合“随机取样”的做法是_____
A.两种品种的花生种子各发30粒
B.各发给足够数量的两品种花生种子,最好都不少于50粒
C.学生取花生种子时,不能用眼睛挑,摸最长的一粒依次测量
D.老师可从一袋花生种子中挑取50粒大的给学生测,获取数据
(3)若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长粒(R)为显性,用纯种长粒与短粒杂交,则F1的性状为_____,基因型为_____.
27. 小刚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奶奶告诉他:花生果实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品种不同.请结合以上回答问题:
(1)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取样方法应该是_____
A、随机
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
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
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
(2)从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下列哪个数量的花生用于实验_____
A、1粒 B、10粒 C、30粒
28. 请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生物现象。
(1)小麦叶片细胞中的突变会传给后代吗?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其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如果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果皮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果皮番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颜色是___________。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5)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普通葡萄枝条,使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多倍体的葡萄。
(6)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以粒大、甜度高、产量高而著称。有人将其引入到衡阳种植,其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前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引起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后者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7)雄性黑色羊提供细胞核,雌性白色羊提供去核细胞,将这两个细胞融合,发育成的克隆羊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尖子生题
一.选择题
1. 某小组在测定花生果实长度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从大花生中取40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40枚较小的
B. 从大花生中取1枚较大的,从小花生中取1枚较小的
C.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35枚
D. 从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1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抽样检测样品数量越多,总体就越接近真实情况.
【详解】A、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A错误。
B、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
C、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C正确。
D、数量太少,偶然性大,影响实验结果,D错误。
【点睛】1粒种子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应多选种子,并取平均值.
2. 某菜农种了20株纯种(基因组合是aa)甜味菜椒,其中一株结了一个辣味菜椒。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该菜椒子房壁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 该菜椒子房中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 附近辣味菜椒的花粉传到了该菜椒花的柱头上
D. 该菜椒子房中珠被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A
【解析】
辣味菜椒的辣味主要在菜椒的果皮,而果皮的遗传物质来自甜味菜椒(aa),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形成的,因此“某菜农种了20株纯种(基因组合是aa)甜味菜椒,其中一株结了一个辣味菜椒”,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该菜椒子房壁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点睛: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 在生物园里种植出甲、乙花生,现对甲和乙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结果如表:分析表中数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长轴/毫米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26
样本甲数量 0 0 1 3 6 8 10 7 3 2
样本乙数量 3 7 9 11 5 2 2 1 0 0
A. 甲果实的长轴长度都大于乙 B. 甲中长轴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属于变异
C. 由数据推测甲、乙可能为两个不同品种 D. 两个样本组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引起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由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甲果实的长轴都大于乙是不能确定的,A错误;生物体子代与亲代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叫变异,B错误;从对甲和乙两个品种的花生种子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的数据来分析,品种甲种子颗粒普遍较品种乙要大,这可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不同而引起的,因此两者可能是不同品种,C正确;甲样本个体间或乙样本个体间性状的差异是由于环境不同而引起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而两个样本组间的差异是遗传物质不同而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点睛】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分析图表及掌握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 医生在治疗感染H7N9病毒的患者过程中,发现抗病毒药物对一些重症患者很难起作用,研究证明H7N9病毒已出现变异.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H7N9病毒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的变异
B. 抗病毒药物使有耐药性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
C. H7N9病毒的繁殖速度越来越快
D. 抗病毒药物的质量越来越差
【答案】B
【解析】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样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了现在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抗病毒药物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H7N9病毒。但少数H7N9病毒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病毒药物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病毒药物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H7N9病毒已不再受其影响了。可见,H7N9病毒出现的变异是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留下来。
故选B。
5. 普通甜椒的种子经过搭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漫游后播种,再进行选择,培育成果型大、品质好的太空椒.这是利用太空中的各种射线( )
A. 改变普通甜椒的细胞组成 B. 诱导种子的基因发生改变
C. 改变普通甜椒的不良性状 D. 诱导种子的细胞结构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普通甜椒经过搭载卫星后播下,培育出太空椒,就是用卫星搭载青椒种子上天,利用太空中特殊的宇宙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条件,使种子在不同于地球上的大气条件和重力条件下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然后返回地面进行培育种植.长出来的辣椒就叫太空椒.
故选B
考点: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
6. 两只纯种白毛bb豚鼠交配后,生下黑毛鼠,其可能理由是( )
A. 染上疾病
B. 营养太好
C. 基因突变
D. 正常的,有四分之一的机会发生
【答案】C
【解析】
因为纯种白鼠的基因组成是bb,所以可知白鼠的隐性性状。两只白鼠交配,后代豚鼠的基因组成全都是bb,所以后代豚鼠只能是白色,不可能出现黑色。如果出现了黑色,其原因只能是基因发生了改变,即基因突变。
故选C。
7. 引起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B.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
C. 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结果
D. 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其本质是基因内部发生了变化,指组成基因的脱氧核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性状也发生了改变。
故选B。
点睛: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8. 人类生产中应用变异原理的是( )
A. 培育高产奶牛 B. 培育高产小麦 C. 培育杂交水稻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详解】AB.高产奶牛和高产小麦是人工选择奶牛和小麦中的有利变异,使其产奶量高、产量高,属于选择育种,运用了变异的原理。
C.杂交水稻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运用了变异的原理。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变异的原因以及遗传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
9.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B. 单纯由环境改变引起、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不会遗传给后代的
C. 只有通过杂交的方法才能获得能遗传的变异
D. 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都源于生物的变异
【答案】C
【解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相对性状体现了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属于变异,A正确;
生物的变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正确;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都能产生能遗传的变异,C错误;
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差异属于性状上的差异性,属于变异,D正确。
10. 用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进行杂交,得出对植物和人体最不利的品种是( )
A. 高产抗倒伏 B. 高产倒伏 C. 低产抗倒伏 D. 低产倒伏
【答案】D
【解析】
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麦的低产对小麦繁殖后代不利,小麦倒伏对小麦生存不利.倒伏的小麦地产,对人类也不利。
故选D。
11. 在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多基因遗传的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这些变异的产生是由( )
A. 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遗传基础的作用大小决定的
C. 环境因素的作用大小决定的
D. 多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作用结果
【答案】A
【解析】
由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多基因极端变异少,中间类型个体多,呈正态分布。但有些生物的性状又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核辐射引起的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因此环境因素也会导致生物变异的产生,所以这些变异是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A。
12.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就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来决定的
C. 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 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任何条件下只要与另一只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没有突变成残翅基因,只是环境影响了果蝇的表现型,A错误;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B错误;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形成的残翅性状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是不能遗传的,C正确;用该未知基因型的残翅果蝇与残翅果蝇vv正常交配,并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在25℃温度条件下培养,后代如果全为长翅果蝇,则该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VV;后代如果全为残翅果蝇,则该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vv,D错误。
故选C。
13. 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这一变化一定会导致( )
A. 遗传性状改变 B. 遗传密码改变 C. 遗传信息改变 D. 遗传规律改变
【答案】B
【解析】
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有3种情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如果在基因中增添或缺失一个碱基,必然会在增添或缺失点的后边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再转录。翻译成蛋白质时,后半部分的氨基酸的种类的排列顺序全部发生改变。但如果是改变一个碱基,由于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即一个氨基酸不一定是一个密码子,有些氨基酸有几个密码子,如亮氨酸有6个密码子)。改变一个碱基,密码子发生了改变,由一个密码子换成了另一个密码子,但经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没有变化。改变了一个碱基,并未引起蛋白质的改变,那么这个碱基的改变也就不能算引起遗传信息的变化。选项中的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不能理解为遗传密码表上的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规则,这个规则是不能改变的。基因突变是不可能改变遗传规律的,基因突变引起的性状改变按照遗传规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故选B。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A. 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可培育成太空椒
B. 整容做出来的双眼皮
C. 长期室外工作,皮肤较黑
D. 由于车祸导致的右腿残疾
【答案】A
【解析】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这种变异叫做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选项中,B、C、D都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而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后,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培育成的太空椒可以遗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15. 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物性状变异的是( )
A. 种豆得豆 B.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
C. 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D. 花生的种子有大有小
【答案】A
【解析】
种豆得豆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A符合题意;果蝇的红眼和白眼,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这种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B不符合题意;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变异现象,C不符合题意;花生的种子有大有小说明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差异,这种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属于变异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人们为了培育新的品种,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目的是改变种子里的( )
A. 遗传物质 B. 种皮 C. 细胞 D. 液泡
【答案】A
【解析】
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化学因素如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的种子,诱导种子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某种要求的植株,进而培育成新的品种的育种方法。它是继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育种技术。
故选A。
17. 下列生物的变异,能够遗传的是( )
①水稻种在特别肥沃的稻田里产量增加
②蒜苗用遮光物遮盖几天后叶子变黄
③甜菜幼苗用药剂处理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其含糖量也增加
④普通甜椒被宇宙射线照射后,果实变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①水稻种在特别肥沃的稻田里产量增加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②蒜苗用遮光物遮盖几天后叶子变黄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可遗传的变异;
③甜菜幼苗用药剂处理后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其含糖量也增加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④普通甜椒被宇宙射线照射后,果实变大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18.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⑤主要指亲代与子代的差异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正确。
②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而不是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错误。
③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正确。
④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而不是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错误。
⑤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正确。
故选D。
19. 下列变异性状对生物生存有利的是( )
A. 玉米的白化苗 B. 小麦的抗病性状
C. 绵羊的短腿 D. 人的糖尿病
【答案】B
【解析】
玉米的白化苗,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对玉米的生长是不利的因此属于不利变异,A不符合题意;小麦的抗病性状,对小麦的生存是有利的,因此属于利变异,B符合题意;绵羊的短腿,运动能力降低,不适应野外环境,是不利的变异,C不符合题意;人的糖尿病,不利于人的生存,属于不利变异,D符合题意。
故选B。
20. 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 )
A. 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 玉米粒的黄白红
C. ABO血型 D. 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答案】D
【解析】
解:人的皮肤的黑黄白,玉米粒的黄白红,ABO血型这些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而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故选D.
二.解答题
21. 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不同),种在同一块地中,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
(1)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
(3)你的结论是_____.
(4)通过实验,证明生物的变异分_____的变异和_____的变异,分别由_____和_____的改变引起.
【答案】 (1).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大些吗 (2).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结出的果实大些 (3).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要大些 (4). 可遗传 (5). 不可遗传 (6). 遗传物质 (7). 环境
【解析】
(1)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此题提出的问题是:大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大些吗?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此题做出的假设是: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结出的果实大些。
(3)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对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大花生结出的果实要大些。
(4)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环境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22. 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采取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不同),种在同一块地中,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另一种方法是选取大小相同的同一花生品种(大粒),种在肥沃程度不同的土地上(或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收获后观察、比较果实的大小.
(1)方法一中:
①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_____吗?
②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结出的果实比_____结出的果实_____.
③你的结论是_____:花生果实结出的果实要_____些(平均).
(2)方法二中:
①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的果实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_____?
②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的果实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花生果实_____.
③你将得出的结论是:大粒花生果实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_____.
(3)通过实验,证明生物的变异分_____的变异和_____的变异,分别由_____和_____的改变引起.
【答案】 (1). 大 (2). 大 (3). 大花生 (4). 小花生 (5). 大 (6). 大 (7). 大 (8). 相同大小的花生 (9). 一样大吗 (10). 相同大小 (11). 大小不同 (12). 不相同 (13). 不可遗传 (14). 可遗传 (15). 环境改变 (16). 遗传物质的改变
【解析】
(1)方法一:
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大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大些吗?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结出的果实大些。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对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2)方法二:
提出问题: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一样大吗?
作出假设: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花生果实大小不同。
得出结论:大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不相同(大小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3)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环境引起的,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为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点睛: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23. 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某同学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的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选取两个不同品种的花生种子(粒数相同,大小相同),种在同一块地中,并且采用同样的管理措施;另一种方法是选取大小相同的同一品种的花生(大粒),种在不同肥力的土地上(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收获后观察、比较果实的大小.
(1)方法一: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方法二:
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
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
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生物的变异有的是由于_____的改变引起的,这样的变异能够_____;有的是由_____引起的,这样的变异不能够_____.
【答案】 (1).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大些吗 (2).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结出的果实大些 (3). 大花生结出的果实要大些(平均) (4). 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一样大吗 (5). 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花生果实大小不同 (6). 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不相同(大小差异很大) (7). 遗传物质 (8). 遗传给后代 (9). 环境 (10). 遗传给后代
【解析】
(1)方法一:
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大花生结出的果实一定大些吗?
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大花生结出的果实比小花生结出的果实大些。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对假设作出肯定或否定: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2)方法二:
提出问题: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一样大吗?
作出假设:相同大小的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花生果实大小不同。
得出结论:大花生在不同的条件下结出的果实不相同(大小差异很大)这主要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3)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环境引起的,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环境引起而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
24.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下面的白化病遗传图解并回答:
(1)5号、6号表现正常,7号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
(2)写出7号的基因组成_____.
(3)11号患病的可能性是_____.
【答案】 (1). 变异 (2). aa (3). 50%
【解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5号、6号表现正常,7号患病,这是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变异.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因此a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7号患病,因此7号的基因组成是aa.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3)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子代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此8号的基因一半于3号,一半于4号;从3号得来的一定是a,而8号正常,因此8号的基因组成是Aa.7号和8号婚配所生子女的基因组成Aa、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因此11号患病的可能性是50%.
故答案为
(1)变异;
(2)aa;
(3)50%.
25. 在探索“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
(1)小强从一堆花生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5粒花生果实,逐一进行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图,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A.请你对小强探究结果的可靠性给予评价(回答可靠或不可靠),并分析原因._____.
B.小强使用分层取样的方法获取样本,这也是_____取样的一种方式
(2)花生果实有大有小,几位同学进行了测量分析,下表是他们抽样测量的记录.(直径单位:毫米)
直径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个数 4 27 6 3 2 3 4 23 23 5
A.请根据图中数据绘出曲线图
B.根据你的分析,它们可有几个品种?_____.
C.改善栽培条件,直径平均16毫米的花生能否长到直径平均23毫米?为什么?_____.
【答案】 (1). 不可靠,小强选取样品的数量太少 (2). 随机 (3). (4). 2种 (5). 不能,小颗花生果面受环境影响会出现直径大的个体,但它的基因不会改变,大小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会长成大颗花生
【解析】
(1)小强从一堆花生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5粒花生果实,逐一进行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我们发现这样做并不可靠,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果抽取元素的方法是使总体中的元素成分不改,所观测到的数值是互相独立的随机变量,并有着和总体一样的分布,这样的样本是一个简单的随机样本,它是总体的最好代表。而取得简单随机样本的过程叫做简单随机取样,并且抽样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
(2)在作图时以直径横坐标,以个数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连线。可得到如图曲线,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种子的直径情况出现两个峰值,可得有两个品种的花生,直径平均16毫米的花生与直径平均23毫米的花生属于两个不同的品种,这有基因决定。如果改善栽培条件,小颗花生果面受环境影响会出现直径大的个体,但大小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会长成大颗花生。
26. 下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所测得的数据.请回答:
花生种子 吉林品种(外观红色) 山东品种(外观淡粉色)
长轴长度(mm) 随机取样各30粒 14 14 15 15 13 11 19 19 18 18 18 21
11 13 13 15 14 14 16 15 17 19 16 19
15 14 13 13 15 14 15 17 17 18 16 19
11 14 12 15 10 11 21 22 16 18 20 17
13 13 14 13 13 13 14 20 16 14 15 16
(1)生物的变异有两种类型:基因组成相同的山东品种花生种子长轴长度有长有短,这是由_____所引起的变异;吉林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_____(填“大于”或“小于”)山东花生种子,这是由_____的差异所引起的变异.
(2)实验用的30粒花生种子是通过随机取样获得的.以下选项中符合“随机取样”的做法是_____
A.两种品种的花生种子各发30粒
B.各发给足够数量的两品种花生种子,最好都不少于50粒
C.学生取花生种子时,不能用眼睛挑,摸最长一粒依次测量
D.老师可从一袋花生种子中挑取50粒大的给学生测,获取数据
(3)若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长粒(R)为显性,用纯种长粒与短粒杂交,则F1的性状为_____,基因型为_____.
【答案】 (1). 环境 (2). 小于 (3). 遗传物质 (4). B (5). 长粒 (6). Rr
【解析】
(1)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基因组成相同的山东品种花生种子长轴长度有长有短,花生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是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吉林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小于山东花生种子,这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而引起的。
(2)种子的萌发率是指萌发的种子占供检测种子的百分率。种子的萌发率只有超过了90%,才能达到播种要求。为了保证种子的萌发率,测定时必须随即抽取种子进行测定,测定的种子数不能太少,否则容易出现偶然性。
(3)生物体的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用纯种长粒(R)与短粒(r)杂交,杂交后基因型为Rr,性状为长粒。
27. 小刚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奶奶告诉他:花生果实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品种不同.请结合以上回答问题:
(1)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取样方法应该是_____
A、随机
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
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
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
(2)从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下列哪个数量的花生用于实验_____
A、1粒 B、10粒 C、30粒
【答案】 (1). A (2). C
【解析】
(1)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抽取一定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的种子作样本。
(2)为了使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应多选种子,并取平均值。因此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
点睛: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28. 请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生物现象。
(1)小麦叶片细胞中的突变会传给后代吗?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其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如果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果皮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果皮番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颜色是___________。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现象。
(5)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普通葡萄枝条,使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多倍体的葡萄。
(6)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以粒大、甜度高、产量高而著称。有人将其引入到衡阳种植,其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大大降低。前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引起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后者涉及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7)雄性黑色羊提供细胞核,雌性白色羊提供去核细胞,将这两个细胞融合,发育成的克隆羊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会传给后代 (2).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 禁止近亲结婚 (4). 进行遗传咨询 (5). 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 (6). rr (7). 黄色 (8). 遗传 (9). 变异 (10). 秋水仙素 (11). 可遗传 (12). 不可遗传 (13). 遗传物质 (14). 黑色 (15). 雄性
【解析】
【分析】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
【详解】(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小麦叶片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会传给后代,因为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2)优生起源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因此为了达到优生的目的,禁止近亲结婚是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其次还有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
(3)番茄果皮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如果把纯合的红色果皮番茄的花粉授到黄色果皮番茄的柱头上,则黄色果皮番茄植株上结出的番茄,果皮的基因组成是,根据遗传学规律,其遗传图解如图:
故种子的基因型为Rr,果皮是由黄色番茄的花中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它的基因组成为rr,故果皮为黄色。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豆的后代是豆,瓜的后代是瓜,指的是生物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表明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5)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普通葡萄枝条,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成多倍体的葡萄植株。
(6)哈密瓜在山东种植甜度降低的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以粒大、甜度高、产量高而著称,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引起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后者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
(7)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克隆羊的遗传物质全部于雄性黑色羊提供的细胞核,该克隆羊的性状和雄性黑色羊的完全相同。因此,克隆羊的颜色是黑色,性别是雄性。
【点睛】生物变异的类型及原因,细胞核的功能,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优生的措施,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