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江西省吉安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重点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A. 蒸汽机 B. 电灯 C. 飞机 D. 人造卫星
2. 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 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人建立紧密的联系
D. 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3. 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的是( )
A. 战俘是奴隶的重要来源,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B.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C. 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绝对的处置权
D. 《汉谟拉比法典》明确保护奴隶的利益
4. 下列对西欧庄园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农奴和自由民都要向领主缴纳租税
C. 领主自营地由农民代为经营 D. 自由农民可以参加庄园法庭审理案件
5. 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统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
A. 体现共和精神 B. 说明司法权独立 C. 防止专制独裁 D. 凸显行政权至上
6. 有人形容某国的近代政治体制:“(议会)首先是作为特别措施召集的,然后发展为一般惯例,最后变成了一种义务。……大臣在开始是作为书记官或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是以国王的名义作为国王的代表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在必要时才向国王请示。”该国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7. 法国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B. 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 第三共和国的成立 D. 1875年宪法的颁布
8. 戴维 赫尔德在其著作《全球大变革》中说:“……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工业革命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新航路的开辟
9.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
A. 消灭了法国保守势力 B. 保障了选举公平性
C. 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 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10. 造纸术发明后,6世纪传到了朝鲜和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到欧洲,16世纪传到美洲,19世纪传到大洋洲。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A. 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B. 农业文明时代相对闭塞
C. 文明冲突,战争频繁 D. 中国对造纸术专利保护
11.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这一论断( )
A. 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 B. 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处于斗争低潮
C. 表明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D. 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12.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在执政期间,相同的工作重心是( )
A. 摧毁封建制度 B.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C. 反击反法同盟 D. 争夺欧洲霸权
13.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实证古代西亚文明的是( )
①恰塔尔 休于遗址
②《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
③莎草纸残卷
④《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在与蒙古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俄罗斯人的领导者接受了蒙古人在政治制度、军事行政组织,尤其是关于王权无限的教诲,从而才拥有了建立专制国家的种种手段和武器,到16世纪中期,俄罗斯国家开始走向中央集权。此处“16世纪中期的俄罗斯国家”指的是( )
A. 留里克王朝 B. 基辅罗斯 C. 奥列格王朝 D. 莫斯科公国
15.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这有利于( )
A. 价格革命的产生 B. 葡萄牙、西班牙加快资本原始积累
C. 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D. 丰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物质生活
16. 公元212年,卡拉卡拉在《安东尼努斯敕令》发布后表示:“通过这项法令,曾经那些只有罗马公民才能够享受的荣誉,现在将平等地沐浴在每一个国民的身上。”这反映了当时罗马( )
A. 帝国境内居民享有公民权 B. 万民法精神内涵得到扩展
C. 帝国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 D. 社会各阶层之间流动通畅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17. 玛雅人在历法、天文、数学等方面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玛雅人在公元6到7世纪已经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0天,还推算出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2天,仅比现代天文学测定的时间少0.01天。玛雅人对金星的运行周期测定为584天,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纠偏规则。与天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历法也是玛雅文明的重要成果。像宗教、节庆、男娶女嫁、命名成丁等都要根据历法来选择吉日良辰。
--摘编自朱伦《玛雅文明--美洲的希腊》材料二:玛雅人在数学上的早慧,使他们在天文知识、历法系统、农事安排上都表现出一种复杂高妙而又井然有序的从容自信,多种历法并用,丝毫不乱,没有任何特殊仪器,仅靠观星资料每年准确定出春秋分、夏冬至日,以及各种重要会合日的时间。充分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准确计算出雨季、旱季的始终。
--摘编自丁朝阳《玛雅文明》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人在天文研究方面的成就,指出构成玛雅历法的三种体系。
(2)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历法发展的科学基础与作用。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85年,阿维斯骑士团首领诺奥由三级会议推举为国王,称诺奥一世,他创立了葡萄牙阿维斯王朝,葡萄牙国家由此形成。此后,葡萄牙在获取海外资源、黄金和香料以及寻找“教士约翰的基督教王国”的物质和宗教双重驱动下走上海外扩张之路。1415年,葡萄牙国王诺奥一世命亨利王子攻占北非摩洛哥北部商业和军事要地休达城,自此揭开其持续海上扩张的序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葡萄牙开辟了好望角航线,闯入了印度洋。
材料二:16世纪初,葡萄牙人通过武力征服破坏了印度洋原有的贸易秩序。在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洋之前,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商人和商人团体已经在此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贸易体系。印度洋贸易的参与者通过和平的商业竞争控制贸易;印度洋贸易城市的生存依赖自由贸易;贸易商船不装载大炮,自由地航行和停靠。但是在葡萄牙人闯入印度洋后,国王曼努埃尔宣布了对海洋的占有,并以此为根据垄断印度洋的航行和贸易,使要塞成了储存货物的货栈。除非经国王批准,否则商人是不准参与竞争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妹《葡萄牙帝国对邱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葡萄牙人“闯人印度洋”的历史因素。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初期印度洋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发展只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现象的一个方面,必须在经济增长、社会动员、有关正义和合法性的思想威力中,去理解政治制度的变化。发展的六个方面可各自独立地发生变化,也可以多种方式交织在一起经济增长社会动员思想合法性政治发展国家法治民主。
——摘编自弗朗西斯 福山《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的观点,以近现代世界史中某个国家为例,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从材料时间明显可以看出,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展出的成果,只可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只可能有蒸汽机未展出。A是正确的。电灯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人造卫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排除BCD。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发明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这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其具备阶级、社会等条件奠定了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故D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社会实践,和工人建立紧密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这些均不属于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故A、B、C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并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保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奴隶的利益,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其他选项都能说明古巴比伦是奴隶制国家,排除AB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要求学生结合古代文明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4.【答案】B
【解析】西欧庄园,农奴和自由民都要向领主缴纳租税,故选B;
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排除A;
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排除C;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案件,自由农民并不能参加庄园法庭审理案件,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庄园,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西欧封建社会庄园,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A.英国有国王,不是共和政体。
B.材料中体现不出法国,司法是独立的。
C.限制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权力以及法国议会可以修改宪法都是为了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
D.材料中法国的规定看不出行政权的存在。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要求学生结合西方四国民主政治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对英法美三国的近代政体准确把握,其次要搞清楚他们的原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题干中“议会”、“大臣”地位与权力的变化,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由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故A正确;
BC是民主共和制,排除;
D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君主立宪初是资本上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守法律。
君主立宪制特点: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内阁对议会负责;
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宪法的颁布,D符合题干的要求;
ABC选项内容都不是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法国的共和政体,要求学生结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动力应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这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发生在蒸汽机发明与应用之前,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材料中“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的主旨,并正确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9.【答案】D
【解析】“消灭了”表述绝对,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等级制度,体现不出选举的公平,排除B项;
法国总统是参众两院的联席会议选出,故C项错误,排除;
依据材料“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可以看出通过对共和国总统的限定,来巩固法国的共和制,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解答本题根据所学《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以及影响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0.【答案】B
【解析】A.“道路阻隔,交通不便”也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排除A项;
B.根据材料“造纸术发明后,6世纪传到了朝鲜和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到欧洲,16世纪传到美洲,19世纪传到大洋洲”,可知,造纸术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结合所学可知,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接触和交流都十分有限,B项正确;
C.“文明冲突,战争频繁”不是造纸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
D.当时的中国没有专利保护意识,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大发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导致四大发明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四大发明,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和选项设置均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11.【答案】A
【解析】“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表明这一论断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共产党宣言》,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波旁王朝,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在执政期间的工作重心都是为摧毁封建制度,故A项正确;
君主立宪派和吉伦特派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B项;
反击反法同盟不属于工作重点,排除C项;
拿破仑执政时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争夺霸权的性质,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程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考查学生根据掌握并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恰塔尔 休于遗址属于西亚新石器时代遗址;《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具有很高文学和史料价值,不仅是研究古代西亚文学,也是研究古代西亚文化、历史、风俗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据以上分析,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
莎草纸是古埃及成就,排除含有③的ACD三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亚文明,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西亚文明,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4.【答案】D
【解析】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国家指莫斯科公国,D项正确;
留里克王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13世纪中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基辅罗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奥列格王朝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的欧洲,要求学生结合中世纪欧洲的特征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的欧洲,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5.【答案】D
【解析】A.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金银的流入导致欧洲物价上涨,引起了“价格革命”,而题干反映的是“商业革命”。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萄牙、西班牙掠夺的财富主要用于王室消费,并未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正式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路和商贸中心的转移有利于各大洲物种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并正确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6.【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时间“公元212年”可知,处于罗马帝国时期。依据材料“只有罗马公民才能够享受的荣誉,现在将平等地沐浴在每一个国民的身上”可知,罗马法律覆盖的范围扩大了,说明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精神内涵得出扩展,故B项正确。
罗马帝国的公民享有公民权,奴隶没有公民权,故A项错误。
材料不能的罗马疆域的扩大,故C项错误。
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罗马法。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判断出处于罗马帝国时期,正确分析材料“只有罗马公民才能够享受的荣誉,现在将平等地沐浴在每一个国民的身上”的主旨,分析得出罗马法的覆盖范围扩大,进而分析得出万民法精神内涵得到扩展。
本题考查万民法的发展,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
17.【答案】【小题1】(1)成就通过材料“算出地球公转一年为365.2420天,还推算出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2天,仅比现代天文学测定的时间少0.01天。玛雅人对金星的运行周期测定为584天”可以概括得出准确推算出地球,月亮,金星的运行周期;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建立了大量的天文观测点。体系通过材料“与天文学有着密切关系的历法也是玛雅文明的重要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的历法体系包括神历,太阳历,长纪念历。
(2)基础通过材料一可以概括得出重视天文监测,通过材料二可以概括得出数学知识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最早采用了20进位法。作用通过材料“像宗教、节庆、男娶女嫁、命名成丁等都要根据历法来选择吉日良辰”可以概括得出应用于日常生活;通过材料“农事安排”可以概括得出,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历法主要服务于宗教活动。
故答案为:
(1)成就:准确推算出地球,月亮,金星的运行周期;建立大量天文观测点。
体系:神历,太阳历,长纪年历。
(2)基础:重视天文观测;在数学上使用“0”;采用20进位法。
作用:应用于日常生活;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服务于宗教祭祀活动。
【小题2】
【解析】(1)本题考查玛雅文明。主要考查玛雅文明在天文历法方面的主要内容。
(2)本题考查玛雅文明。主要考查玛雅历法发展的基础与作用。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其历法作用。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和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18.【答案】【小题1】历史因素:葡萄牙民族国家的形成;葡萄牙人在北非殖民活动经验的积累;对海外财富的渴望;宗教传教的热情;好望角航线的开辟。
【小题2】变化:由阿拉伯、印度、中国商人主导到被葡萄牙国家掌控;由自由贸易到垄断贸易;由和平竞争到武装支配。
影响:破坏了印度洋原有贸易秩序;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使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作答本题第一问结合推动葡萄牙人“闯人印度洋”的历史因素分析;第二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9.【答案】根据材料“政治发展只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现象的一个方面,必须在经济增长、社会动员、有关正义和合法性的思想威力中,去理解政治制度的变化。发展的六个方面可各自独立地发生变化,也可以多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再结合某一个国家的具体事例展开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论题:英国社会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完善。
阐述:18世纪 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工业革命的腾飞使英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进一步刺激了劳动分工的扩大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社会新群体要求参政,进而形成社会动员,促动政治变革,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工人开始加工会,追求经济和政治上的权利,英国的政治权利逐渐下移,并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现代民主制度。
由此可见,英国可谓是现代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的典范,英国发展模式也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