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二次(3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至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二次(3月)月考试题(考试范围: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至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二次(3月)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第二节消化和吸收至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时间50分钟,分数5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单选题
1.(2019七下·福清期中)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发现呼出的气体(  )
A.氧气含最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2.(2018七下·东台月考)试管内装有一定量的植物油,加入下列哪组消化液后.充分振荡和适宜条件下的静置,植物油能被彻底分解?(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胆汁、胃液
3.(2019七下·右玉月考)位于人体消化道外的腺体是( )
A.肝脏、胰腺、肠腺 B.肠腺、胰腺、胃腺
C.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 D.唾液腺、肝脏、胰腺
4.(2016七下·通川期中)绿色食品指的是(  )
A.新鲜的食品 B.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C.绿颜色的食品 D.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5.(2016七下·莆田期中)“绿色食品”是指(  )
A.富含叶绿素的食品 B.贴有“绿色”防伪标签的食品
C.新鲜的蔬菜 D.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
6.(2021七下·福田期末)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一餐中营养搭配比较合理的是(  )
A.酸甜排骨、青菜、米饭和苹果
B.椒盐大虾、清蒸螃蟹、沙丁鱼
C.胡萝卜汁、青菜、苹果和百香果
D.小米粥、馒头、炒鸡蛋、咸菜
7.(2011·扬州)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
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C.转基因食品 D.反季节食品
8.(2018七下·通化期中)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有消化酶但具有乳化脂肪的作用的是(  )。
A.胆汁 B.胃液 C.肠液 D.胰液
9.(2021七下·柳州期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肝脏 B.胃
C.胰 D.小肠
10.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后才能吸收的是(  )
①蛋白质 ②无机盐 ③淀粉 ④脂肪 ⑤维生素 ⑥水.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⑥
11.(2015七上·山东期中)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哪一项不是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
A.小肠长5-6米 B.有环形褶皱
C.有小肠绒毛 D.小肠内壁有小肠腺
12.(2022七下·大埔期中)有三种消化液A、B、C.它们都不是唾液和胰液,B消化液和C消化液不能消化淀粉,B消化液能促进A消化液消化脂肪,而A消化液和C消化液都能消化蛋白质,A、B、C三种消化液分别是(  )
A.肠液、胆汁、胃液 B.胆汁、胃液、肠液
C.胆汁、肠液、胃液 D.肠液、胃液、胆汁
13.(2018九下·莱芜会考)食品添加剂可以限量使用,但一些非食用添加物质经常混入其中,容易危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容易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是(  )
A.炒菜时添加少量鸡精 B.腌肉时添加少量防腐剂
C.猪饲料中添加大量瘦肉精 D.果汁中添加胡萝卜汁
14.(2018七下·东台月考)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 B.胆汁 C.胰液 D.胃液
15.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减少 ④氧气含量增加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6.(2018七下·历城期末)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内壁有大量小肠绒毛和环形皱襞
B.小肠绒毛内密布毛细血管
C.胆汁、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D.小肠内壁有肠腺,分泌肠液
17.(2022七下·东平开学考)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过程的是(  )
A.牙齿的咀嚼 B.胃的搅磨
C.胆汁的乳化 D.肠腺分泌肠液
18.(2017七下·龙海期中)“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是因为(  )
A.鼻腔是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门户
B.鼻腔可以清洁、湿润和温暖吸入的气体
C.可以通过鼻腔黏膜感受气味的刺激
D.鼻腔可以多吸入氧气
19.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果食用前用清水适当浸泡
B.买肉类食品时,要查看是否有检疫合格证等
C.买袋装食品时,一定要查看生产日期等信息,判断是否过了保质期
D.发霉变质的食品一定不能食用,但为了不浪费,可以回收给农民喂猪
20.(2019七下·中山期末)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1第10秒时膈在舒张 B.曲线2第10秒时肋间肌在舒张
C.曲线1表示呼吸较快,深度较大 D.曲线2表示呼吸较慢,深度较小
二、读图理解题
21.(2019七下·延边期中)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②代表   ,它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   、和   。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当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人血液时,至少要穿过   层细胞。
(3)图乙中a代表的气体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气体   含量增加。
三、资料分析题
22.(2022七下·郑州期末)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病理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对新冠肺炎病例进行了病理学诊断。
资料一:新冠肺炎病理改变表现为肺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和巨噬细胞;Ⅱ型肺泡上皮增生,后期可有炎症机化和间质纤维化形成。
资料二: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除以肺炎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外,还可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包括肾小管和肾小球坏死、心肌变性坏死、生殖器官(如睾丸)损伤等。
资料三:科研人员根据影像学数据,以水凝胶为材料,成功打印出3D肺部模型,用于指导新冠肺炎临床治疗。该模型是一个包裹着网络管道的囊结构,可模拟肺进行气体交换。在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
(1)由资料一可知,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系统病理改变主要是   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前者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   的气体交换。支气管病变将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   的气体交换。
(2)由资料二可知,新冠肺炎患者会导致全身器官损伤。若病人的肾小球未损伤,肾小管坏死,患者尿液可能会出现   (写具体成分)。心肌变性坏死,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就会   (选填“增加”或“下降”)。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的睾丸损伤,将会影响其分泌   激素和产生   。
(3)由资料三可知,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在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这个网络管道指的是   血管。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   (选填“舒张”或“收缩”),肺泡处于   (选填“扩张”或“收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四、实验探究题
23.(2022七下·大埔期中)请填空回答“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活动的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①首先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三种处理:
A.将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B.将馒头碎屑与2mL,   放入2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C.将馒头块与2mL,   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②然后将处理后的3支试管都同时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同时取出;
(2)实验现象:
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而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最深。
(3)实验结论:
①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   的分泌以及   的搅拌和   的咀嚼都有关;
②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   ,淀粉的消化从   内开始的。
(4)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择哪两支试管作为对照实验?   。
五、综合题
24.“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是2011年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提高生命质量,营养师提供了“膳食宝塔”中各层次各种类食物的摄入量(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在“膳食宝塔”中的位置 食物分类 每天建设摄入量(g)
第五层 油脂类 小于25
第四层 豆、奶类 100~150
第三屋 鱼、肉、蛋类 125~200
第二层 蔬菜、水果类 400~500
第一层 谷类 450~750
(1) 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原因可能是对第   层食物的摄入不足。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它主要从第   层食物中获得;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   内初步消化,然后在   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从而被吸收。
(3)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   类物质,这类物质被消化吸收后在氧气的作用下进行   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   。
(4)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保持合理营养格外重要,你认为该怎样做到健康饮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是在肺内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后的气体,经过了呼吸道的温暖、湿润,正常环境中,(在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的情况下)呼出气要比吸入气的温度较高,水分增加。下表是测得的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2.【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变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C
【分析】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营养物质的种类 消化场所 消化酶或消化液 消化产物
淀粉 口腔、小肠 唾液淀粉酶、肠液、胰液 葡萄糖
蛋白质 胃、小肠 胃液、胰液、肠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肠液、胰液 甘油、脂肪酸
3.【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消化腺可分两类:①壁内腺。分布于消化管壁的粘膜或粘膜下层。分泌物可直接排入消化管腔内。如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②壁外腺。较大,位于消化管壁外,并有导管开口于消化管腔内。腺体外有结缔组织被膜,并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腺体分为若干叶和小叶。腺体由分泌部和排泄部组成。如大唾液腺和胰、肝等是独立的器官。
4.【答案】B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新鲜的、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
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对绿色食品的认识.绿色食品是指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据此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解:绿色食品是在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都没有污染的食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A级 AA级 故选:D.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6.【答案】A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A.米粉主要提供淀粉等,排骨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青菜、苹果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比较合理。
B.虾、螃蟹、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但是缺少糖类、脂肪,缺少维生素和无机盐,不合理。
C.胡萝卜汁、青菜、苹果、百香果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缺少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不合理。
D.小米粥、馒头、炒鸡蛋、咸菜主要提供糖类、蛋白质和少量维生素,缺少脂肪类的食品,不合理。故答案为:A。
【分析】一日膳食中食物构成要多样化,各种营养素应品种齐全,包括供能食物,即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非供能食物,即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粗细混食,荤素混食,合理搭配,从而能供给用膳食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7.【答案】B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解: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
A级 AA级
故选:B
【分析】理解和掌握绿色食品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8.【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重约1.5kg,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能够分泌胆汁,首先将胆汁储存在胆囊内,然后胆汁从胆管进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它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9.【答案】D
【知识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大;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肠腺分泌肠液。小肠内含有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故答案为:D。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10.【答案】B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⑤维生素、⑥水和②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①蛋白质、③糖类、④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故选:B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11.【答案】D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答】。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故答案为:D
【分析】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12.【答案】A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消化酶具有专一性,根据题干所述,B能促进A消化液消化脂肪,可以推测,B消化液为胆汁,A和C都能消化蛋白质,所以,A和C只能为肠液和胃液,故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消化液的基本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肠中的肠液、胰液和胆汁,唾液中只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
13.【答案】C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A、鸡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文献报道,鸡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无害,A不符合题意;
B、防腐剂是用以保持食品原有品质和营养价值为目的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保质期。由于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超标准使用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 B不符合题意;
C、瘦肉精对人体有害,不能作为畜类食品添加剂,C符合题意;
D、果蔬中富含维生素,果汁中添加胡萝卜汁,对人体无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发芽的马铃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
14.【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A不符合题意;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B符合题意;
C、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C不符合题意;
D、胃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胆汁中不含有消化液.
15.【答案】A
【知识点】大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
【解析】【解答】人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是在肺内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后的气体,经过了呼吸道的温暖、湿润,正常环境中,(在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的情况下)呼出气要比吸入气的温度较高,水分增加.
下表是测得的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表.
气体成分 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通过表格直接就看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减少、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故选A.
【分析】在分析气体变化的数据时,除了搞清楚气体一变化外,一定要弄明白气体的含量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16.【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小肠长5~6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A不符合题意;
B、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与消化无关,B符合题意;
C、胆汁、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有利于消化食物,C不符合题意;
D、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17.【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解析】【解答】ABC、牙齿的咀嚼、胃的搅磨以及胆汁的乳化(胆汁中无消化酶)都属于物理性消化,ABC不符合题意。
D、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属于化学性消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可以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通过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称为物理性消化(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酶的作用,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称为化学性消化。
18.【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解析】【解答】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19.【答案】D
【知识点】食品安全
【解析】【解答】解:A、水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喷洒过农药,通过清水浸泡可以减少农药残留物,A正确;
B、购买肉类时,要看它们的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新鲜程度.买肉时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B正确;
C、在购买食品时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QS”质量安全图标以及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C正确.
D、不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这是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D错误;
故选:D.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据此解答.
20.【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A、曲线1第10秒时肺容量减少,肺容积下降到最低点,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舒张,A符合题意;
B、曲线2第10秒时肺容量增加到最高点,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B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1曲线呼吸频率大概是3.33秒,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而曲线2的呼吸频率是2.5秒,因此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是呼吸频率较慢,呼吸深度较小,C不符合题意;
D、由C分析可知曲线2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人在平静状态时,生命活动平缓,消耗的能量相对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增加,呼吸深度增大。
21.【答案】(1)呼吸道;温暖;清洁;湿润
(2)一;两
(3)二氧化碳;氧气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解答】解:(1)2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 清洁、温暖和湿润。(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交换。当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时要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因此至少穿过2层细胞。(3)图乙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气体氧气含量增加。
【分析】识图:①-肺,②-呼吸道,③-膈肌,④-肺动脉,⑤-肺静脉 ,a-二氧化碳,b-氧气。
1、人体呼吸系统的有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由无数个肺泡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图示如下:
22.【答案】(1)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与外界;肺泡与血液
(2)葡萄糖;下降;雄性;精子
(3)毛细;收缩;扩张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男性生殖系统
【解析】【解答】(1)由资料一可知,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系统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上皮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前者肺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导致肺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因此会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支气管病变也会使肺与外界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量异常,从而将影响人体呼吸过程中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由资料二可知,若病人的肾小球未损伤,肾小管坏死,患者尿液可能会出现葡萄糖;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肌变性坏死,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就会下降。新冠肺炎男性患者的睾丸损伤,将会影响其分泌雄性激素和产生精子。
(3)毛细血管数量多,管壁最薄,有利于物质交换,由资料三可知,囊结构相当于人体的肺泡,在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的网络管道,这个网络管道指的是毛细血管。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肺泡处于扩张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分析】(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
(2)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同时也是内分泌腺,分泌雄性激素。
(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3.【答案】(1)清水;唾液
(2)1;2
(3)唾液;舌;牙齿;唾液淀粉酶;口腔
(4)1和2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解答】(1)实验步骤:
①首先我们对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三种处理:
A.将馒头碎屑与2mL,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B.根据题干所述,该实验的变量为唾液,所以,将馒头碎屑与2mL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并充分搅拌:
C.3号试管和1号试管做对照,变量为牙齿,所以,3号试管中,营加入馒头块与2mL唾液,不搅拌。
②然后将处理后的3支试管都同时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同时取出;
(2)、实验现象:
分别往三支试管中各滴入2滴碘液并摇匀,这时可以看到: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而2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蓝色最深,因为1号试管中的唾液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清水而不能消化淀粉,所以,1号试管不变蓝,2号变蓝。
(3)实验结论:
①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舌的搅拌和牙齿的咀嚼都有关;
②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内开始的。
(4)1号滴加的是唾液,2号滴加的是清水,所以,1号和2号做对照,变量为唾液。
故答案为:(1)清水、唾液;(2)1、2;(3)唾液、舌、牙齿、唾液淀粉酶、口腔;(4)1和2。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此实验比较简单,熟记:在探究实验中,要遵循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唯一变量两个原则,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要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所以,滴加了唾液的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滴加碘液不会变蓝。
24.【答案】(1)二
(2)三、四;胃;小肠
(3)糖类;呼吸;能量
(4)不偏食、不挑食、合理膳食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知识点】合理营养
【解析】【解答】(1)第二层食物是果蔬类,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因此,某同学牙龈出血,应多补充第二层食物。(2)第三、四层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从而被吸收。(3)谷类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类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4)健康饮食要注意合理营养,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青少年要保证营养全面合理,不偏食、不挑食,尤其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以及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和吸收、食品安全等内容。结合基础知识,仔细分析,正确解答。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 (www.21cnjy.com)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