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潮州市2022一2023学年度第二学翔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本试卷分边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针。
注毫事项:1.苍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牛证的钢笔浅签字笔将自己址名和知考号填写在谷题卡上。
2.进择题年小题进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遮涂共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进择题必须用黑色字逐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紫,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
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下列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
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每年的春节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赢政的讳,
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zhng”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B.中央权力高度集中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独断性和随意性
3.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
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A.抑商政策废弃
B.边疆治理加强
C.中外交往频繁
D.商业贸易繁荣
4.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的特
点。众山拱伏主蜂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
情的画面形象。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A.商品经济发展紧荣
C.儒家思想影响绘画
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
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
高二级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议发人今议超清代特有的以“议改”为主的机物。凝限切。八献平均任议致大夜制度
持水、议武大5由架帝从各部院的执人大中门行选:乾隆米期.议玫王大会议救孤箭。
8反胶出
A.君主专脚不海加强
B.统治集内部满族势力渐趋例弱
C罕机处权力的扩大
D.政府强化机构精简提升行政效率
冬1年、徐继窃刻版《离环志略入、首以“绝球平圆全图”为引。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
然后展示“鉴消一统與地金图”。显示中国在亚细亚之东南。当时文人指出徐继布”一意为索
西声势者、轻面失伦,尤伤国体“。这一现象说明了
A“天朝上国”观念亟待突破
B.中国对世界的认知较客观
C.“中体西用”思想付诸实践
D.中华民族的意识开始觉醒
1924年3月8日.广州各界妇女在第一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提出了“反对使中圈成
为半殖民地情形的外国帝国主义”“反对资本家对干妇女的压制”等主张,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兴起
C.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D.北伐战争推动妇女解放
&.《红星照耀中国》(1937年初版)中对某一事件进行了描述:“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
运征…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像一把烈焰,贯穿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
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决不承认失败。”这一事件
A.成为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
B.为中国革命锻炼保存了骨干
C,动摇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一位叫李国芷的女兵脱去旗袍,投身到抗战中,她在后方的伤兵收容所为伤兵们设立俱乐部、
组织春游、办壁报,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换药喂食、整理内务、缝缝补补。据此可知李国芷的
活动
A.促进抗日教亡运动的兴起
B.作为妇女前线参战的史料
C.折射出普通人的家国情怀
D.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10,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艰巨的建设任务,具有调动人民群众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的劳模表彰
活动,受到了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视。1956年10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全国各界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次接见的突出意义是
A,落实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B.弘扬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C.展示了工业建设的辉煌成就
D.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高二级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潮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历史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
1-5:DADCA 6-10:ABBCB 11-15: DCBDC 16、A
二、非选择题 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满分52分)
17.【答案】(14分)
(1)趋势:总体增加。(2分)
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成效;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4分)
(2)粮食供需关系紧张;三大改造的开展;一五计划和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4分)
(3)粮食生产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应该从政策上保障粮食安全;应当不断进行粮食生产的技术研发,走现代化农业道路;(4分)
18、【答案】(14分)
(1)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4分)
(2)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保存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并使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4分)
(3)结果:把世界连结为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整体。(2分)
矛盾:西方列强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4分)
【答案】(12分)
(1)特点:重视法制建设;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6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让各国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加强了国际协作;国际法的完善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保障;大众传媒尤其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20、【答案】(12分)评分标准:
选图 2分 指出所选图片,2分
论题 2分 能够结合图片提炼主题,观点明确,2分,如选择图3、4,论题为“支付方式的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 无法结合图片提炼出主题,观点指向不明确,1分,如“支付方式不断变化”
论证 6分 结合图片和史实进行论证,至少2个论据及以上; 每个论据3分,论证充分得3分,论证不充分得1-2分,论证无关或背离史实则0分
结论 2分 结论重复观点,得1分 结论适当补充、升华,得2分
参考答案1:
图片:图1,3
论题:支付方式的变化折射出古今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
论证: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商品交易量大,原有的金属货币无法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供应不足、粮食等生活资源紧缺的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商品市场也逐渐开始活跃,凭票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第四套人民币应运而生。
结论:综上所述,支付手段的变化折射出古今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纸币的使用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参考答案2:
图片:图2,3
论题:支付方式的变化折射出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变迁。
论证: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较为落后,物资相对匮乏,加上不法商人投机倒把,因此在三大改造后确立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凭票供应、按需分配。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结论:支付手段折射出建国以来经济体制的变迁,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作出的调整。
其他论题举例:
支付方式的变化折射出社会变迁。(图1,2,3,4)
科技的发展推动支付方式的变革。(图1,4)【印刷术;信息技术】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