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2022-202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2022-2023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
说明:1.本试卷共6页(试题卷4页,答题卡2页),满分60分,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号、座号等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③的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多次盛世局面,主要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以下属于唐太宗时期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3.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唐朝在书法艺术方面建树颇丰。下列书法家中都属于唐代名家的一组是
A.钟繇、胡昭B.王羲之、怀素C.颜真卿、柳公权 D.赵孟頫、欧阳询
4.“万国尽征婚,烽火被冈恋。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A.黄巾起义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大泽乡起义
5.“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D.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6.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7."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海外贸易超过前代B.产茶州县有所增加
C.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D.南方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8.“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摘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白话译文)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被关押在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文天祥作此诗时
A.蒙古正和南宋结盟夹击金朝B.元军已经攻占南宋都城临安
C.忽必烈即将把都城定于大都D.南宋与元朝的对峙局面形成
9.右图描绘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该传统节日是
A.重阳节B.中秋节C.端午节D.元宵节
10.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交流的是
A.火药、造纸术B.印刷术、造纸术C.火药、指南针D.指南针、印刷术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D.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12.明朝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他有四重,其中被称为紫禁城的是
A.外城B.内城C.皇城D.宫城
13.如右图的图示,这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
A.皇太极B.阿保机C.努尔哈赤D.成吉思汗
14.与汉代“千里不贩柔”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且出现了诸多商品粮基地。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交子的出现B.市舶司的设置C.商帮的兴起D.十三行的设立
15.清代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说:“《石头记》说梦,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贾宝玉一梦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情痴愈痼。"其评论的作品是
A.《水浒传》B.《红楼梦》C.《西游记》D.《三国演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8分,共3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于任何前近代甚至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一【美】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的“阵图”行军布阵….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三:史料三则
材料四: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这样评价宋朝: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平民最有可能以何种方式实现“社会地位升迁” (1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积极作用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的史料所属的类别(填序号即可。3分),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经济状况。(1分)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朝算得上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的理由有哪些 (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墓的陪葬品
材料二:明朝期间,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了极盛,以15世纪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但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例如,1405到1433年间,……这七次远洋航行规模盛大,功绩卓著,是史无前例的。首次远航28000人,乘船62艘,……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波斯湾和红海海口。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自顺治时期,清朝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御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的陪葬品反映了什么 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是谁率领船队进行了“七次远洋航行” 为什么说这“七次远洋航行”是“史无前例”的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及这一政策带来的影响。(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 (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完成表格,在A、B两处填上适当内容。根据表格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4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4分)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C B A D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D A C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2分,第18小题8分,共30分。)
16.
(1)通过科举考试。(1分)
(2)重文轻武政策;(1分)
积极作用:抑制武将,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 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提升文官地位,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2分)
(3)类别:实物资料:史料1、2;(2分)文献资料:史料3。(1分)
经济状况:宋朝海外贸易繁荣。(1分)
(4)改变了唐未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此后,中国再没有出现大的分裂割 据局面(或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海外 贸易兴盛。(答出两点即可。2分)
17.
(1)唐朝与阿拉伯、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3分)开放的对外政策。(1分)
(2)郑和;(1分)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 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 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答出三点 即可,3分)
(3)政策: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 遇;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答出两点 即可,2分)
(4)认识:开放促进步;封闭致衰落;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加强国际间 的交流与合作等。(答出一点即可,1分)
18.
(1)A:文成公主;B:驻藏大臣;(2分)
方式:与少数民族和亲;设置管理机构;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制定法 律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
(2)示例1观点:新疆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史实:唐太宗时击败东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唐高宗时灭西突厥,中央 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 山南北地区。(答出一点即可。1分);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 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1分)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 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哨所,加强了对 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该部的回归为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答出一点即可。1分)(只要 举出两个朝代,每个朝代一个例子即可。共2分)
结论:综上所述,新疆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 祖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1分)
示例2观点:西藏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
史实:唐太宗时派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通婚;(或唐中宗时派金城公主 入藏与尺带珠丹通婚;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汉藏两族友好关系得到发展。(答出一点即可。1分)元朝时,设立宣慰使 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朝廷在当地设置地方 机构,屯驻军队,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答出一点即 可。1分)清朝时,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 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 管理西藏。(答出一点即可。1 分)(只要举出两个朝代,每个朝代一个例 子即可。共2分)
结论:综上所述,西藏自古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 祖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1分)
示例3观点:唐朝(或元朝或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 要时期。(1分)
史实:(每个朝代举出两个史实,2分。如两个史实都是有关新疆或西藏的, 只能给1分)
结论:综上所述,唐朝(或元朝或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1分)
示例4观点: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1分)
史实:(只要举出两个朝代,每个朝代一个例子即可。共2分)
等级 观点 史实 结论
一等(4分) 观点正确,1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2分。 有总结提升,1分
二等(3分) 观点正确,1分 紧扣观点,两个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2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提升,不赋分
观点正确,1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1分 有总结提升,1分
三等(2分) 观点正确,1分 只有一个史实运用正确,1分 没有总结;或有总结但没有提升,不赋分
观点正确,1分 两个史实运用都不正确,不赋分。 有总结提升,1分
四等(1-0分) 观点、两个史实、结论四个要点中只有一个正确,1分。四个要点都不正确,不赋分。
结论:综上所述,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我们要坚决 维护祖国统一。(1分)
(本题为开放题型,答案符合题意,可根据下列评分标准给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