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粤版九上提升练:4.1 我们的水资源(含解析)
4.1 我们的水资源
一、选择题
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生命之源
B.工业上用水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物质
C.农业上主要用水来灌溉农田,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以上
D.生活中可用水溶解所有物质
2.结合下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
B.随着人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C.哈尔滨靠近松花江,因此永远也不会缺水
D.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污染
3.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这一主题的是( )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和冲厕所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温室效应”会使水不断被蒸发掉
C.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D.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5.建设美丽山城,爱护美好家园,人人有责。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C.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
6.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行为符合保护环境理念的是( )
A.为防止水体污染,禁止化工企业生产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大力发展绿色化学,使化学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水资源极其丰富,不存在水危机
B.江水、湖水、海水等天然水均属于混合物
C.生活中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防止水体污染
D.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8.下列关于净化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明矾作絮凝剂吸附悬浮物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
C.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
D.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步骤Ⅲ发生了化学变化
C.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D.X试剂可能是活性炭
10.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池中可以将硬水软化
B.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C.吸附池中的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经过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11.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③对应的操作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蒸馏
D.杀菌消毒
12.如下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
B.实验时,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b进a出
C.图中所示装置,温度计的位置不对,水银球应该插入液态水中
D.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13.下列有关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不是纯水
B.含有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C.蒸馏水是软水
D.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14.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
二、填空题
15.为了解决人们在野外生活和工作时的饮水问题,小金开展了便携式野外净水器的设计和制作。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预设的水流方向):
为了使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小金选择了三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杂质,三种滤料的用途如下表所示,则滤料甲、乙、丙分别为________(按序填写编号)。
滤料编号 用途
① 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
② 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
③ 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
三、综合题
16.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多种物质,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净化。
(1)装置甲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__和吸附。
(2)实验室常用装置乙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
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________的操作,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
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
(3)装置丙为实验室的蒸馏装置,请你改正其中一处错误:________。
17.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①“水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上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三态变化实现的
B.太阳为水分子提供了能量
C.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D.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_。
A.自身的能量
B.运动速率
C.相互的间隔
D.数目和大小
(2)小亮同学要净化在家收集的雨水,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下图所示,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图是天然水的净化过程,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在图示中的空白处:蒸馏、蒸发、结晶、吸附、过滤。为加速沉降,可在天然水中加入________。
(4)新泰市自来水公司自来水的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步骤④发生了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至底部
D.分解有毒物质
②假如你是水质检验员,用简单的办法检验水样是否是硬水,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若检验后发现水硬度高,你建议生活中在饮用前可采取的处理办法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有的物质难溶于水,不能用水溶解所有物质。
2.答案:C
解析:哈尔滨靠近松花江,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不合理使用也会缺水。
3.答案:B
解析: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害农作物;⑤会浪费水资源。
4.答案:D
解析:地球上水资源丰富,A错误;水在自然界中能循环,不会因为蒸发而缺水,B错误;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变化很小,C错误;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同时由于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受到污染,所以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D正确。
5.答案:A
解析: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A错误。
6.答案:D
解析:为防止水体污染,禁止化工企业生产,不符合实际;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实验后的废液中常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倒入水池中会造成水体污染。
7.答案:A
解析:地球上水资源虽然丰富,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同时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水体污染,使原本紧张的淡水资源更为短缺,因此存在水危机,A错误。
8.答案:D
解析: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而无法除去可溶性杂质,所以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
9.答案:C
解析:经过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
10.答案:B
解析:过滤池可以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除去,不能使硬水软化,A错误;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B正确;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C错误;经过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水,D错误。
11.答案:D
解析:紫外线灯照射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12.答案:C
解析:实验时,冷凝管应该用铁架台夹持固定,A正确;实验时,为增强冷凝效果,下端管口进水,上端管口出水,故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为b进a出,B正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错误;蒸馏时,石棉网的作用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D正确。
13.答案:B
解析:自然界中的水含有杂质,不是纯水;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蒸馏水是软水;在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14.答案:C
解析:生活中常用煮沸法将硬水软化。
二、填空题
15.答案:①②③
解析:净水时,按照杂质颗粒由大到小的顺序除杂,所以滤料甲是为了去除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污染物;滤料乙是为了去除大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细菌等;滤料丙是为了去除残留的细菌、小分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异味等。
三、综合题
16.答案:(1)过滤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防止暴沸
(3)应将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对换
解析:(1)装置甲中的小卵石、石英砂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甲中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2)①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水和沸石进行蒸馏。②在烧瓶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装置丙为实验室的蒸馏装置,为了增强冷凝效果,进出水方向应为下端进,上端出。
17.答案:(1)①ABCD ②D
(2)过滤 吸附
(3)过滤 吸附 蒸馏 明矾
(4)①C 化学 ②肥皂水 煮沸
解析:(1)②在三态变化的过程中,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改变,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间隔会改变。(2)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4)①消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②可用肥皂水来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采取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