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八高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北京市第八高中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北京市第八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及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
1.下列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用和合成 C.转轮排字 D.用氧化铁治炼铁
A.A B.B C.C D.D
2.下列物质中风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钠 B.铜 C.氢氧化钠溶液 D.三氧化硫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乙醇溶液 B.氢氧化铁胶体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
4.判断下列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B.浊液与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强两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为大小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无电子转移
5.下列关于物质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B
C
D
A.A B.B C.C D.D
6.下列物质只能具有还原性的是( )
A. B. C. D.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B.
C.
D.
8.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与其比学性质无关的是(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浓盐酸需密闭保存
C.石灰水需密闭保存 D.过氧化钠需保持干燥密闭保存
9.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B.
C. D.
10.对下列图片中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溶液导电能力变化 溶液导电 在中燃烧 用刀子切割金属钠
B点时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离方程式: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过程: 金属钠很软
A.A B.B C.C D.D
11.下列变化中,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 B. C. D.
12.已知均为含氯元索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




这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A.G、Y、Q、Z、X B.X、Z、Q、G、Y
C.X、Z、Q、Y、G D.G、Q、Y、Z、X
1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无色溶液中:
B.在含大量的溶液中:
C.在强酸性溶液中:
D.在强碱性溶液中:
14.下列离子方式中,正确的是( )
A.将金属钠放入水中:
B.铁和稀盐酸反应: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D.澄清石灰水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15.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
A.
B.
C.
D.
16.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浴液、碳酸钠溶液、盐酸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B.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丁只能是盐酸
17.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18.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在后续生产过程中经臭氧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下列有关该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臭氧得到电子
B.该过程中溴化物是还原剂,溴酸盐是氧化剂
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氧化
D.该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
19.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③表明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④说明的稳定性强于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上述转化中发生的反应中含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20.是优良的饮用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混合共熔,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该条件下氧化性:
C.每生成1个,转移6个电子 D.是还原产物
21.鉴别和两种白色固体的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分别配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浑浊产生
C.分别配成稀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D.分别配成烯溶液,滴入少量和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2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产物是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酸性溶液中易被氧化成
B.通入溶液中,可存在反应
C.溶液能将溶液中的氧化
D.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将氧化成
23.某离子反应中涉及六种微粒。其中的分子个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B.消耗1个还原剂,转移6个电子
C.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3
24.研究小组探究与水反应。取适量粉末加入到一定量水中,充分反应得溶液A(溶液体积几乎无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操作
现象 溶液变红色,20秒后褪色 ⅰ.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ⅱ.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褪色 ⅰ.溶液变红色,10分钟后溶液褪色 ⅱ.变红色 溶液变红色,2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②中现象ⅰ可知,与水反应有生成
B.由③、④可知,②中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浓度大
C.由②、③、④可知,①中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不是浓度大
D.向①中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5滴浓盐酸,浴液最终变成红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共52分)
25.(1)黄铜矿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冶炼铜的反应为:
若中的化合价为,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过二硫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将裙化为: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对上述反应催化的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和的性质。
【查阅资料】越小,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实验过程】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实验Ⅰ 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Ⅱ 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分析与解释】
(1)实验Ⅰ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
(2)实验Ⅱ中,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
(3)实验Ⅱ中,滴加溶液的变化与滴加浴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有________.
27.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以减少该有害物质向环境排放。例如:
(1)中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2)在上述转化中,元素化合价不变的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3)反应①为:(未配平)
其中还原剂为_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_.
与的反应系数比为________.
(4)完成反应④的配平,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系数若为1也请写出。)
反应④为:
28.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代表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是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曲线②中点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曲线②中c点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曲线①中点导电能力很差,说明生成物不是电解质
B.ac段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C.曲线①、②对应的反应过程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D.c点溶液均显碱性
29.钠是一种非常活泼、具有广泛应用的金属。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钠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2)某汽车安全气褒内含和等物质。
ⅰ.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引发分解:,从而为气囊充气。其中是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ⅱ.产生的立即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ⅲ.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释放的热量。起冷却作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ⅳ.一个安全气囊通常装有,其完全分解所释放的为________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0.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证实了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按触.
【研究对象】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饱和浴液 b.饱和溶液 c.浓
(3)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_____.
【进行实验】
步憏1: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 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处。
步骤1和步骤2中,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步骤________.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是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
(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_____.
31.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和氯气的刷备。
Ⅰ.氯气性质的探究
(1)实验室用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利用了的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②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氯气,可利用方框中的装置代替装置①,请将方框中的收集装置补充完整。
(4)取一支试管,加入①中橙黃色溶液,再滴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通过以上实验,能否得出结论:的氧化性强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Ⅱ.氯气制备的探究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Ⅰ 常温下将和浓盐酸混合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Ⅱ 将Ⅰ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Ⅱ 加热和稀盐酸混合物 无明显现象
资料:表示盐酸的浓度,用符号c表示。数值越大表示浓度越高。
①已知呈弱碱性。Ⅰ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Ⅲ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或较低,设计实验Ⅳ进行探究:
将实验Ⅲ、Ⅳ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将ⅰ、ⅱ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B D D B D B A D A A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C A B A B B C C C C D
二、填空题(共7道大题,共52分。)
25.(6分。每空2分。)
(1)
(2)
26.(4分。每空1分。)
(1)
(2)
滴加溶液的变化曲线与滴加蒸馏水的基本重合
(3)(多写不扣分)
27.(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 ③
(2)②③⑥
(3)还原剂: 还原产物:
(4)反应④为:
28.(4分。每空1分。)
(1)①
(2)
(3)
(4)ABD
29.(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失去
(2)ⅰ.还原产物 ⅱ.
ⅲ. ⅳ.32.3
30.(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研究对象】
【装置分析】(1)
(2)a (3)浓硫酸
【进行实验】2
【实验反思】(1)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反应产生使木条复燃
(2)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合理即给分)
31.(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Ⅰ.(1) 氧化性
(2)
(3)除去尾气氯气
(4)
(5)不能,可能剩余会干扰实验证据
Ⅱ.①

③ⅢI中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较低,需要增大到一定浓度才能被氧化氧化盐酸的反应中变化的影响大于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