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练习(答案)

人教版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选择题(共13题)
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气里人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低于氧气含量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时的
C.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D. 颗粒主要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进入血液
现有甲、乙两瓶气体,分别是人体吸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其成分如表,对此说法正确的
A.甲瓶中的气体是呼出的气体
B.人体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发生在组织细胞内
C.甲与乙相比变化最明显的气体是氧气
D.呼出的气体中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
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箭头①表示二氧化碳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B.箭头②表示氧气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C.前头①表示肺泡中的全部氧气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
D.箭头②表示二氧化碳穿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在做胸部 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尽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应处于
A. 处 B. 处 C. 处 D.均有可能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
①温度升高
②水分增加
③氧气含量略增
④氧气含量大增
⑤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如图是在张华同学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准确的是
A.在曲线 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图中能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的点是仅为 点
C.在曲线 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在曲线 段的变化表明,张华同学正在呼气
下图表示某学生在平静和剧烈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 为剧烈运动状态
B.曲线 为平静状态
C.曲线 状态时,呼吸频率更高
D.曲线 状态时,肺泡内气体扩散作用更强
如图表示的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和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和 可以表示二氧化碳
B.图示中气体交换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C. 内流动是动脉血, 内流动是静脉血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应是
A.肺泡 B.血管 C.血管 D.组织细胞
如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 段表示吸气,肺扩张
B.曲线 段表示呼气,膈肌为收缩状态
C.曲线 段表示呼气,胸腔容积变小
D.吸气结束点为 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 、 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 是氧气, 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 的浓度低于②处
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B.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C.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
D.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
如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或气体)含量的变化,如果横坐标上 段为肺部毛细血管, 段为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图中 曲线表示的物质(或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氨基酸
二、综合题(共3题)
如图一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中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图二是某人在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 如图一中,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 ,④模拟的是 。
(2) 图二中曲线 段与图一中的 (选甲或乙)图表示的相同呼吸状态是 ,与该状态有关的呼吸肌的运动状态是 。
(3) 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
(4) 呼吸过程中,体外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最少需经过 层细胞膜。
某同学准备了玻璃钟罩、玻璃管、气球、橡胶膜等材料,实验探究膈肌运动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并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同学制作的实验装置不能同时模拟胸廓在呼吸运动中的变化,原因是 。
(2) 图 中与图 中 段、 段对应的图解分别是 、 ,此时橡胶膜代表的膈肌分别处于 、 状态。
(3) 如果用 、 、 分别表示肺内、胸腔内和外界空气中的气压,则在胸腔上下径增大时,三处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 由图 可知,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特点是 。
如图是模拟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气球代表的是 ,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
(2) 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鼓胀,这表示 的过程。
(3) 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运动实现了 。
(4)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内的 进入血液。
答案
一、选择题(共13题)
1. 【答案】B
【解析】雾霾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有危害,因为雾霾是指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因为受到气压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这些有害物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 颗粒会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每一处,但是其余的和正常天气条件下的呼吸就没有区别,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基本相等非雾霾天气时的含量,故B错误。
故选B。
2. 【答案】B
【解析】据分析和表中数据可知,甲瓶中的气体含氧气较多,乙瓶中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因此甲瓶是吸入的气体,乙瓶是呼出的气体。判断的依据就是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乙瓶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水分增加。
故选B。
3. 【答案】D
4. 【答案】C
5. 【答案】C
6. 【答案】B
7. 【答案】C
【解析】据题图可知,曲线 是平静时的呼吸情况,A错误;曲线 是剧烈运动时的呼吸情况,B错误;曲线 的呼吸频率比曲线 慢,曲线 情况时,气体进出频率快,呼吸频率更高,C正确;曲线 的呼吸深度比曲线 小,肺泡内气体扩散作用弱,D错误。
8. 【答案】D
9. 【答案】D
【解析】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
10. 【答案】B
【解析】图示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频率;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缩小,肺回缩。 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 、 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故选B。
11. 【答案】B
【解析】①和②的成分不同,①中蛋白质含量高,A错误。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血液内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代谢的废物和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 为氧气, 为二氧化碳,B正确。
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此血管为毛细血管,C错误。
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从细胞向外扩散,组织细胞中 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②处,D错误。
12. 【答案】C
【解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正确;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正确;鼻腔内表面的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C错误;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的根本原因是被组织细胞呼吸作用所利用消耗掉了,同时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D正确。故选C。
13. 【答案】B
【解析】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曲线在肺泡处血液中该物质含量下降,在组织细胞处血液中该物质含量上升,可判断此物只是二氧化碳。故选B。
二、综合题(共3题)
14. 【答案】
(1) 清洁、温暖和湿润;膈肌
(2) 甲;吸气;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
(3) ;相等
(4)
【解析】
(1) 图一中,③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③钟罩代表的是胸廓,④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起清洁、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
(2) 在图二中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图一中,甲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
(3) 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图二坐标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
(4) 氧气经呼吸道的温暖和湿润后,首先经过肺泡壁( 层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 层细胞膜)进入血液,再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 层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运输到脑部组织细胞处,氧气从红细胞( 层细胞膜)出来,再经过毛细血管壁( 层细胞膜)进入脑细胞( 细胞膜),被人体组织细胞利用。因此至少经过 层的细胞膜。
15. 【答案】
(1) 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钟罩不能扩大或缩小
(2) ;;舒张;收缩
(3)
(4) 先降低,后升高,直到与外界气压平衡
【解析】
(1) 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钟罩不能扩大或缩小,所以在吸气或是呼气时,无法使得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发生变化,只能使得胸廓的上下径发生变化。因此,该同学制作的实验装置不能同时模拟胸廓在呼吸运动中的变化,原因是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玻璃钟罩不能扩大或缩小。
(2)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图 中 表示吸气, 表示呼气。图 中 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完成呼气的过程。因此,图 中与图 中 段、 段对应的图解分别是 、 ,此时橡胶膜代表的膈肌分别处于舒张,收缩状态。
(3) 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因此“如果 、 、 分别表示肺内、胸廓内和外界空气的气压”,在胸腔上下径增大时,三处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 图中 表示吸气,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入肺。由图可见: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特点是:先降低,后升高,直到与外界气压平衡。
16. 【答案】
(1) 肺;膈肌
(2) 吸气
(3) 肺通气
(4) 二氧化碳;氧气
【解析】
(1) 图中气球代表的是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甲图表示呼气过程,乙图表示吸气过程。
(2) 乙图示表示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收缩,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增大,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气体就被吸入。
(3)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做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人教版七下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练习(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