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空3分):1-5 BCCBC 6-10 DCBAC
11-15 BADBC 16-20 BBDCC
21.共12分,除(4)其余都一个空一分
(1)
(2) 4
(3) K F
(4) B (2分)
(5) ①⑤ ② ③ ⑥
共8分,每空1分
(1)1s22s22p63s23p63d24s2
(2)4∶5
(3)O>S>Se
(4) 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 Si
(5) 低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23.共6分,每空1分,最后一个空2分。
(1)3d54s1
(2)>
(3)③>①>②
(4) sp2杂化 吡啶能和水形成氢键
24.共14分(第一问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 第四周期ⅣB族 3s23p63d2 (每空1分)
(2) 正四面体 Mg、Si、S
(3) H>B>Ti sp3 ①④
(4)
1.B
【详解】A.超分子能表现出不同于单个分子的性质,其原因是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A正确;
B.甲烷与水分子之间为分子间作用力,不是氢键,B错误;
C.同主族从上往下碱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冠醚利用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进行“分子识别”,C正确;
D.晶体自范性的本质:晶体中粒子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D正确;
故选B。
2.C
【详解】A.由于碳碳双键两端的甲基分别位于双键平面的两侧,则是反-2-丁烯的球棍模型,A错误;
B.已知CO2是直线形分子,故CO2的空间填充模型为:,B错误;
C.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故C正确;
D.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轨道表示式为:,D错误;
故选C。
3.C
【分析】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X为+1价,原子半径最大,故X为Na,Y为+2价,原子序数最小,Y为Be,Z为+4价,原子半径大于Y,故Z为Si,W为+5价,原子半径小于Y,W为N,P为+6价,则P为S,Q为+7价,则Q为C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Y为Be,故Y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s区,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为Na、Z为Si、P为S、Q为Cl,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第一电离能Cl>S>Si>Na即Q >P> Z>X,B错误;
C.由分析可知,W为N、P为S、Q为Cl,离子半径为S2->Cl->N3-即,C正确;
D.由分析可知,Q为Cl、P为S、Z为Si,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H2SO4>H2SiO3即Q>P>Z,但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则无此规律,如H2SO4>HClO,D错误;
故答案为:C。
4.B
【详解】A.Ge为32号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共占据17个原子轨道,因此有17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A错误;
B.C、Si、Ge三种元素均为第IVA族,其氢化物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受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影响,其摩尔质量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增大,故B正确;
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不含碳元素,所以锗烷不是有机物,不属于烷烃,故C错误;
D.有机锗虽然和草酸一样有两个羧基,但二者并不是相差n个原子团,因此,只是性质相似,并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X、Y、Z、W、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n=2,则X为Be元素;Q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Q为Al元素;Y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Y位于IIA或VA族,且原子序数介于Be,O之间,则Y元素为N元素,W元素基态原子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W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W为Mg元素;Z元素基态原子2p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介于O、Al之间,Z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Z为F元素;
A.金属性:Be
C.F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二周期中稀有气体Ne的第一电离能最大,C项错误;
D.根据对角线规则,Be、Al的性质相似,二者氧化物,氢氧化物都有两性,D项正确;
答案选C。
6.D
【详解】A. NaOH的电子式为 ,故A错误;
B.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7=1-2×2)=4,为sp3杂化,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所以是V型,故B错误
C.中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C错误;
D.中O-O之间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周期表里的第13~18列,即IIIA~VIIA和零族属于p区,组成M的元素有H、C、N、O、Cl、Br,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可知H位于s区,A错误;
B.M中苯环上的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B错误;
C.由图知,M由X的高氯酸盐与18-冠-6通过氢键结合生成,C正确;
D.M的阴离子为正四面体结构,D错误;
答案选C。
8.B
【详解】A.共价晶体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因为C-C键能大于Si-Si键能,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A正确;
B .F2是由两个氟原子未成对的p电子重叠形成的p-pσ键,HF是由氢原子中的s轨道与氟原子中的p轨道形成的s-pσ键,B错误;
C.二氧化硅晶体属于共价晶体,有硅氧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不存在SiO2分子,只有硅、氧原子最简比,即化学式为SiO2,C正确;
D.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能量变高,需要吸收能量,D正确;
故选B。
9.A
【详解】A.SO3中价电子对数为3,形成了三条杂化轨道,即S的杂化类型为sp2,形成3个共用电子对,无孤对电子,为平面正三角形,故A正确;
B.CO2直线形分子键角180°,SO2是V形结构,键角120°,SO2中S原子为sp2杂化,理想状态下为正三角形,但由于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有排斥,所以键角小于120°,SO3中S为sp2杂化,为正三角形结构,键角120°,故SO2的键角比SO3的小,故B错误;
C.SO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2+=3,无孤电子对,S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结构式为O=C=O,直线形结构,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二氧化硫分子V形结构,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A.两个原子间如存在π键,那么这两个原子间形成双键或者三键,双键和三键中都存在一个σ键,A正确;
B.H2O2中O—O键为非极性键,双氧水分子的正负电中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B正确;
C.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沸点逐渐升高,但是H2O存在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C错误;
D.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因此气体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存在σ键和π键,D正确;
故答案选C。
11.B
【详解】A.根据表格数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可能是Q元素,故A正确;
B.R、U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可知R、U都是ⅠA族元素,R、U在同一主族;S的第二电离能与第三电离能相差较大,S是ⅡA族元素,故B错误;
C.U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U是ⅠA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s区,故C正确;
D.T的第三电离能与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T是Ⅲ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1,故D正确;
选B。
12.A
【详解】A.CH4是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所以是非极性分子,CH4中只含C-H极性键,故A正确;
B.NH3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HCN结构式:H-C≡N,HCN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2个π键,键与键的个数比为1:1,故C错误;
D.共价晶体通常具有很高的熔沸点,固态氢气不满足,所以不属于共价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在冰中,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一个水分子周围有4个紧邻的水分子,根据均摊法,1个水分子最多可以形成2个氢键,故水分子最多可以形成氢键,A正确;
B.由图可知,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为六元环,B正确;
C.石墨晶体中存在大π键,碳原子的配位数是3,采取 sp2杂化,C正确;
D.在 NaCl 晶体里,每个 Na+周围有12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Na+,D错误;
故选D。
14.B
【详解】A. C60是分子晶体,故A不符;
B. 碳化硅和水晶均为共价晶体,故B符合;
C. 水银和铝均为金属晶体,故C不符;
D. 硝酸钠是离子晶体,故D不符;
故选B。
15.C
【详解】A.Ar为分子晶体,故A错误;
B.HCl为分子晶体,故B错误;
C.Al为金属晶体,属于盐,为离子晶体,为共价晶体,干冰为分子晶体,故C正确;
D.石墨为混合晶体,玻璃不是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A.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为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较大,A错误;
B.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且含有2个孤电子对,NH3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且含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于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所以NH3的键角比中的大,B正确;
C.能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易溶于水,C错误;
D.已知[Ni(NH3)6]2+中每个NH3与Ni2+形成一个配位键,NH3分子中含有3个N-H键,这些键均为σ键,则1mol [Ni(NH3)6]2+中σ键的数目为3mol×6+6mol=24mol,D错误;
故选B。
17.B
【详解】A.1个铜晶胞中平均含有铜原子的个数为=4,A错误;
B.二氧化碳晶胞中1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CO2分子,B正确;
C.晶胞应该是晶体中最小重复单元,据此判断图c的不是金刚石的晶胞,C错误;
D.形成二氧化碳(CO2)晶体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形成金刚石(C)晶体的作用力为共价键,其作用力类型不同,D错误;
故选B。
18.D
【详解】A.碘是分子晶体,升华时只破坏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故A正确;
B.氯化钠熔化时破坏了离子键,氯化氢溶于水时破坏了共价键,则氯化钠熔化或氯化氢溶于水都要破坏化学键,故B正确;
C.氨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磷化氢分子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氨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磷化氢,沸点高于磷化氢,故C正确;
D.过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不含有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D。
19.C
【详解】A.配合物中Fe2+提供空轨道,NO和H2O提供孤电子对用于形成配位键,故A错误;
B.该配合物中阴离子为SO,价层电子对数为4+=0,且没有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故B错误;
C.配离子为,配体为NO和H2O,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故C正确;
D.H元素元素周期表的s区,故D错误;
故选C。
20.C
【详解】A.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由图2可知,铜原子替代a位置铁型产物能量更低,更稳定,故A错误;
B.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铁原子与位于面心的铁原子的距离最近,则每个铁原子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铁原子共有12个,故B错误;
C.由图2可知,铜原子替代a位置铁型产物能量更低,更稳定,由图2可知,铜原子替代a位置铁型产物能量更低,更稳定,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铜原子个数为8×,位于面心的铁原子个数6×=3,位于体内的氮原子个数为1,则晶胞的化学式为Fe3CuN,故C正确;
D.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铁原子个数为8×+6×=4,位于体内的氮原子个数为1,则晶胞的化学式为Fe4N,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10—30x3d,解得d=,故D错误;
故选C。
21.共12分,除(4)其余都一个空一分
(1)
(2) 4
(3) K F
(4) B (2分)
(5) ①⑤ ② ③ ⑥
【详解】(1)基态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排布式为:;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基态的铁原子电子排布为:,3d轨道上有4个未成对电子;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价电子排布图为:;
(3)根据原子结构,最容易失电子的为,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F吸引电子能力最强,所以电负性最大的是F;
(4)A.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的非金属性:,所以电负性:,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N原子,因为最外层电子为,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比O原子大,所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B错误;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C正确;
D.Mn原子价电子排布为:,未成对电子数为5,S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未成对电子数为2,Cl原子价电子数为:,未成对电子数为1,所以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D正确。
故选B。
(5)①符合原理;
②,电子排完2s轨道,应该排在2p轨道,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③,违背了洪特规则,不符合原理;
④,电子排布不完整,不符合原理;
⑤,符合原理;
⑥,排布在能量相同的电子对,自旋状态相反,不符合泡利原理;
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正确的是①⑤;违反能量最低原理的是②;违反洪特规则的是③;违反泡利原理的是⑥;
共8分,每空1分
(1)1s22s22p63s23p63d24s2
(2)4∶5
(3)O>S>Se
(4) 平面三角形 sp2杂化 Si
(5) 低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详解】(1)Ti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2,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24s2;
(2)基态Fe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基态Fe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得Fe2+,价电子排布为:3d6,基态Fe失去3个电子得Fe3+,价电子排布为:3d5,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d能级有5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Fe2+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有5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4:5;
(3)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降低,所以O、S、Se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Se;
(4)BF3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3-3×1)=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该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
根据对角线规则,周期表中某些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B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Si的相似;
(5)As、N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形成的氢化物结构相似,但由于N元素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所以 NH3 的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而AsH3分子之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因此As 的氢化物沸点比NH3的低。
23.共6分,每空1分,最后一个空2分。
(1)3d54s1
(2)>
(3)③>①>②
(4) sp2杂化 吡啶能和水形成氢键
【详解】(1)确定元素的原子光谱特征是确定的,检验水中痕量铜元素可选择原子光谱,故选A;
(2)基态Cr为24号元素,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1;
(3)中心原子氮形成2个共价键且无孤电子对,为sp杂化,为直线形结构;中心原子氮形成2个共价键且有1对孤电子对,为sp2杂化,为V形结构;故键角:>;
(4)烷基是供电子基团,碳原子数越多,则供电子能力越强,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减弱,不容易电离出氢离子,故乙酸>丙酸;氯的电负性较强,C-Cl键极性较大,使得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增强,容易电离出氢离子,随着氯原子增加,酸性增强,故二氯乙酸>乙酸;故③>①>②;
(5)中N与2个碳结合后还存在1对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sp2;吡啶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苯中的溶解度,可能原因是:①吡啶相水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②吡啶能和水形成氢键导致其溶解度变大。
24.共14分(第一问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 第四周期ⅣB族 3s23p63d2 (每空1分)
(2) 正四面体 Mg、Si、S
(3) H>B>Ti sp3 ①④
(4)
【详解】(1)钛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ⅣB族,是22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s22s22p63s23p63d24s2,电子占据12个轨道,所以有12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Ti2+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所以Ti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2,答案:第四周期ⅣB族;12;3s23p63d2;
(2)PO的σ键电子对为4,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4,PO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第三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介于Al、P有Mg、Si、S三种元素,答案:正四面体;Mg、Si、S;
(3)Ti、B、H中Ti是金属,B、H非金属,电负性最小的为Ti,B的电负性小于H,所以电负性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H>B>Ti,BH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3,BH中含σ键、配位键,答案:H>B>Ti;sp3;①④;
(4)由晶胞结构,根据均摊法计算,1个晶胞中含2个钛离子,4个氧离子,1个晶胞体积,晶体密度g·cm-3,答案:。
24.填空。
(1)N、Al、Si、Zn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如下,则该元素是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电离能 ……
578 1817 2745 11575 ……
(2)请解释的热稳定性高于的原因___________。
(3)基态氮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___________种,的键角约为107°,推测的键角___________107°(填“>,<或=”)。
(4)基态硅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与N-甲基咪唑(分子式为:,结构为)反应可以得到一种功能性螯合物。则:C、N、H三种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1个N-甲基咪唑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个键。
(5)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Be与Al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则化学性质相似,B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Be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4.(1)Al
(2)原子半径氧原子小于硫原子,故H-O的键能大于H-S的键能,则的热稳定性高
(3) 5 <
(4) 12
(5)或
【详解】(1)由电离能数据可知,其价电子数目为3,则该元素为Al;
(2)原子半径氧原子小于硫原子,故H-O的键能大于H-S的键能,键能越大,热稳定性越高,则的热稳定性高;
(3)基态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5种;、中氮原子均为sp3杂化,F的电负性更大,中成键电子对偏向氟,使得N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减小,共价键之间斥力减小,导致键角减小,故的键角<107°;
(4)硅为14号元素,基态硅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C、N、H三种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1个N-甲基咪唑分子中含有12个键。
(5)Be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 Be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和水,化学方程式或。
25.氮、氧、磷、砷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砷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不能写为,是因为该排布方式违背了__________这一原理。
(2)元素第一电离能N______O(填“>”或“<”或“=”,下同),电负性P______。
(3)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等,它的沸点远高于乙烯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尿素()中碳原子杂化类型__________;离子的立体构型(即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5)的熔点为1238℃可作半导体材料;而的熔点为77.9℃。
①预测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
②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则晶胞中每个原子周围有__________个紧邻等距的原子;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5.(1)洪特规则
(2) > >
(3)肼分子间存在氢键,乙烯分子间无氢键
(4) sp2 V形
(5) 分子晶体 4
【详解】(1)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该排布方式违背了洪特规则;
故答案为:洪特规则;
(2)N元素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结构,所以第一电离能N>O;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所以电负性P>As;
故答案为:>;>
(3)N原子电负性大,所以肼分子间存在氢键,乙烯分子间无氢键,导致肼的沸点高于乙烯;
故答案为:肼分子间存在氢键,乙烯分子间无氢键;
(4)尿素中C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形成3个σ键,所以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中孤对电子数,价层电子对数位,故离子空间构型位V形;
故答案为:sp2;V形
(5)①的熔点为77.9℃,熔点较低,应为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分子晶体;
②由晶胞结构可知,每个Ga原子周围有4个紧邻等距离的As原子;晶体中含有As原子的个数为4,含有Ga原子的个数为,晶胞体积为 ,则晶胞密度为 ;
故答案为:4;
答案第1页,共2页高二化学期末考试
满分 100 分,时间 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能表
现出不同于单个分子的性质
B.可燃冰( CH4 8H2O )中甲烷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冠醚利用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进行“分子识别”
D.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顺-2-丁烯的球棍模型:
B.CO2的空间填充模型:
C.CaC2 的电子式:
D.基态氮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3.X、Y、Z、W、P、Q 为短周期元素,其中 Y 的原子序数最小,它们的最高正价与原子
半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p 区 B.第一电离能:Z>P>Q>X
2- -
C.离子半径:P Q W3 D.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P>Z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4.有机锗被称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其主要保健功效包括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调节代
谢性疾病,如图为含锗有机物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e 原子核外有 32 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B.C、Si、Ge 三种元素均为第 IVA 族,其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增大
C.GeH4名叫锗烷,也属于烷烃
D.含锗有机物和草酸( )性质相似,属于同系物
5.X、Y、Z、W、Q 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n-1)snnsn ,Y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Z 元素基态原子 2p
轨道有一个未成对电子,W 元素基态原子 s 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 p 能级上电子总数相等,Q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
C.同周期元素中 Z 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D.X、Q 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都有两性
6.工业上由ClO 、H O 和 NaOH 可制备 NaClO2 2 2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OH 的电子式为 Na:O:H B.ClO2 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
C. NaClO2 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D.H2O2 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7.化合物 M 是一种新型超分子晶体材料,由 X、18-冠-6、HClO4 以 CH3COCH3为溶剂
反应制得(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 M 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 p 区
B.M 中碳、氮、氯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均为 sp3
C.M 由 X 的高氯酸盐与 18-冠-6 通过氢键结合生成
D.M 的阴离子的空间结构为正方形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8.下列叙述中,结论(事实)和对应的解释(事实)均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因为 C-C 键能大于 Si-Si 键能
B.F2 和 HF 分子中形成的共价键,前者为 s-sσ 键,后者为 s-pσ 键
C.二氧化硅晶体中不存在简单的 SiO2 分子,因为其晶体是含有硅氧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
构
D.镁原子由 1s22s22p63s2→1s22s22p63p2 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9.近年来一些近海的煤电厂利用海水微碱性(8.0≤pH≤8.3)开发海水脱硫新工艺。主要原理是:
2
工业烟气中的 SO2与海水生成H2SO3,H2SO3被进一步氧化成 SO 。脱硫后海水酸性增强,4
2
与新鲜海水中的CO 和HCO 反应,最终烟气中的 SO2大部分以硫酸盐的形式排入大海。
3 3
下列有关 SO3、SO2、C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3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B.键角:CO2>SO2>SO3
C.SO2 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sp3
D.CO2、SO2 都是非极性分子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原子之间如含有 π 键,则一定含有 1 个 σ 键
B.H2O2 中含有非极性键,但属于极性分子
C.H O 、H2S、H2Se 、H2 2Te 的沸点逐渐升高
D.气体单质分子中不一定有 σ 键和 π 键
11.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 mol-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I1 I2 I3 I4
Q 2080 4000 6100 9400
R 500 4600 6900 9500
S 740 1500 7700 10500
T 580 1800 2700 11600
U 420 3100 4400 5900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可能是 Q 元素
B.R 和 S 均可能与 U 在同一主族
C.U 元素可能在元素周期表的 s 区
D.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ns2np1 的可能是 T 元素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12.氰化氢 (HCN)主要应用于电镀业,可通过C2H4 + NH3 =HCN +CH4 +H2制备。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CH4 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NH3的电子式为
C.HCN分子中 键与 π键的个数比为1: 3
D.固态H2 属于共价晶体
13.已知有如图晶体结构:
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mol水分子最多可以形成 2mol氢键
B.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为六元环
C.石墨晶体的二维结构,碳原子的配位数是 3
D.在NaCl晶体里,每个Na+周围有 6 个距离最近且相等的Na+
14.氮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耐高温的新型材料。下列各组物质中,晶体类型都与氮化硼
相同的是
A.金刚石和 C60 B.碳化硅和水晶
C.水银和铝 D.硝酸钠和晶体硅
15.下列晶体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A 生铁 CsCl Ar C6H12O6
B Fe HCl Si CH4
C Al CH3COONa SiO2 干冰
D Cu NaOH 石墨 普通玻璃
A.A B.B C.C D.D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16. NH3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某些配合物的制备,如 NiSO4 溶于氨水形成
+
Ni (NH3 ) SO4 。液氨可以微弱的电离产生 NH 和 NH , NH3 中的一个 H 原子若被6 2 4
NH2 取代可形成 N2H4 (联氨),若被 OH 取代可形成 NH2OH (羟胺)。 NH3 经过转化可
形成 N2 、NO 、NO2 、N2O4 (无色) HNO3等。N2H4 与 NO2 反应有气体生成,同时放
出大量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I1 (N)
B. NH3 的键角比 NH 大 2
C. NH2OH 难溶于水
2+
D.1mol Ni (NH ) 中 键的数目为18mol 3 6
17.如图 a、b 和 c 依次为金属铜(Cu)、二氧化碳(CO2)和金刚石(C)晶胞的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1 个铜晶胞中平均含有 14 个铜原子
B.二氧化碳晶胞中 1 个 CO2 分子周围有 12 个紧邻的 CO2 分子
1
C.金刚石晶胞平均分为 8 份,其 也是金刚石的晶胞
8
D.二氧化碳(CO2)和金刚石(C)晶体中,形成晶体的作用力类型相同
18.下列有关微粒间作用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晶体升华只破坏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B.氯化钠熔化或氯化氢溶于水都要破坏化学键
C. NH NH PH3 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导致熔沸点 3 3
D. Na2O2 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19.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氮气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可以合成氨、氮的氧
化物、硝酸等重要的化工原料;NO 能被FeSO4 溶液吸收生成配合物 Fe(NO)(H O) 2 5 SO4 ,
减少环境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2+提供孤电子对用于形成配位键
B.该配合物中阴离子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2+
C.配离子为 Fe(NO)(H O)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 6 2 5
D.该配合物中所含非金属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p 区
20.某Fex Ny 晶体的晶胞如图 1 所示,Cu 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 a 位置 Fe 或者 b 位置 Fe,
形成 Cu 替代型产物Fe( )Cu N Fe Nx n n y , x y 转化为两种 Cu 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 替代 b 位置 Fe 型产物更稳定
B.该Fex Ny 晶体中,每个 Fe 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 Fe 共有 6 个
C.更稳定的 Cu 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Fe3CuN
238 30 3
D.若图 1 晶胞边长为 xpm,则该Fe N 晶体的密度为 10 g cmx y 3 x NA
二、填空题(共 40 分)
21.依据原子结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 12 分,每空 1 分,第(4)问 2 分)
(1)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基态硫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
(2)基态的铁原子有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基态Fe2+ 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3) Cu 、K 、O、F 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
(4)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列顺序错误的是_______。
A.元素的电负性:P
C.离子半径:O Na Mg
D.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Mn Si Cl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5)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或排布图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违反能量
最低原理的是_______;违反洪特规则的是_______;违反泡利原理的是_______。
①Ca2+ :1s2 2s2 2p63s23p6
②F :1s2 2s23p6
③
④Fe :1s2 2s2 2p63s23p6 4s2
2+
⑤Mg :1s2 2s2 2p6
⑥
22.B、N、F、Ti、Fe、As、Se 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对工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回答下
列问题:(共 8 分,每空 1 分)
(1)写出 Ti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
(2)基态 Fe2+与 Fe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
(3)VIA 族元素中 O、S、Se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BF3 的空间构型为_____;其中 B 原子采用_____杂化,根据对角线规则,B 的一些化学性
质与元素_____的相似。
(5)元素 As 与 N 同族。 As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 NH3 的_____(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
_____。
23.根据要求填空:(共 6 分,每空 1 分,最后一个空 2 分)
(1)红宝石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因含微量杂质元素铬(Cr)而呈红色。基态铬原
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 +
(2)铜催化烯烃确化反应时会产生 NO2 ,键角: NO2 ___ NO2 (填“<”或“=”或“>”)
(3)①乙酸;②丙酸;③二氯乙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填序号)。
(4)有机物吡啶(C5H5N),结构简式为 ,其中 N 的杂化方式为____,吡啶在水中的溶解
度远大于在苯中的溶解度,可能原因是:
①吡啶和水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24.金属钛被誉为“二十一世纪金属”,有“生物金属,海洋金属,太空金属”的美称,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共 14 分,第(1)问每空 1 分,其余每空 2 分)
(1)钛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Ti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
(2)磷酸钛铝锂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PO 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第一电离能介
4
于 Al、P 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为_______(填元素符号)。
(3)Ti(BH4)2 是一种储氢材料,其中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_______,B 原子
- -
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其中的 BH 可由 BH3 和 H-结合而成。BH 4 含有_______(填序号) 4
①σ 键②π 键③氢键④配位键 ⑤离子键
(4)TiO2 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同素异形态,即金红石型、锐钛型和斜钛型三种,其中金红石型
是三种变体中最稳定的一种,其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设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值为 NA,用含 a、b、NA 的代数式表示)。
{#{QQABbYIUogAoAAJAAAACQwWCCgGQkhGCCCgGBFAQsEABCRNABAA=}#}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