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2022_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 无答案)
(2)【文学之美】文学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请从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两方面分别解读下列文
学作品。(4分)
娥
红携务
冤
图一《窦娥冤》
图二《红楼梦》
(3)【工程之伟】伟大工程建筑是凝固的艺术。简述下列两个伟大工程的共同点。(2分)
多城
图三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图四明代紫禁城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历辉煌,也曾饱经沧桑。阅读下列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
氏、安息等国家,唐王朝也曾与?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
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摘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此相关的重
要历史事件。(1分)
材料二从永乐五年(1407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
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船队用中国的瓷器、
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交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
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国王,甚至亲自来中国进行访问。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根据材料二,说明郑和船队受到各国热情接待的原因,(2分)并简述郑和下西洋的伟大
意义。(2分)
【历史第4页(共6页)】
·23-CZ261a·
材料三
明清朝廷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究全关上中国的大
门…其动机是维扩回上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对外部袭扰,特别是面对西方殖民侵略成胁
时,来取的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因此,我们认为明清两朝中央致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
对外政策。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实行“自主限关”的具体指施,1分
并分析其影响。(2分)
18,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以文成公主
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
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到
达)柏海,亲迎于河源。
一摘编自《旧唐书》
唐朝阎立本《步整图》(局部)
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
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
族却相互交融。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
间呈现出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分裂割据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
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
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出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交融状况。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三
雍正皇帝曾经明确指出:“从俗从宜”“各安其俗”。这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
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摘编自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1分)简述这一史实的历史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3分)
【历史第5页(共6页)】
·23-C7261a·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