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单元测试题(答案)
九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从18世纪后期起,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交通领域创新的国家是
A.英国、美国 B.美国、德国 C.德国、法国 D.美国、日本
2.下列关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能源是煤炭
B.第二次工业革命动力机是蒸汽
C.第一次工业革命动力机是内燃机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能源是水力和核能
3.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1880﹣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趋势与下列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有关
1880﹣192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
A.珍妮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C.火车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A.信息化时代 B.电气时代 C.蒸汽时代 D.智能化时代
5.下列图片所示科技成就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如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开始进行 B.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C.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7.下面的“发明者与成就”不相对应的是
A.斯蒂芬森﹣﹣火车 B.戴姆勒﹣﹣汽油内燃机
C.夏尔多内﹣﹣无烟炸药 D.莱特兄弟﹣﹣飞机
8.下面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13年工业产量排名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排名 1 2 4 5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英法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9.如图是1870年﹣191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世界石油年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使用与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C.电动机的发明创制
D.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加剧
10.1891年日本浓尾大地震的消息传到伦敦仅用1天,消息传送的速度约为每小时394千米。当时传递这个消息的工具是
A.火车 B.汽车 C.轮船 D.电报
11.1914年欧洲大陆的人口是1750年的3倍以上。当时新医药科学的应用,如接种疫苗和对传染病人的隔离,使西欧的死亡率从1800年的至少30%降低到1914年的15%左右。这说明推动欧洲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A.经济的发展 B.营养的改善 C.医学的进步 D.教育的普及
1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A.首发于英国
B.发明来自工匠的经验
C.内燃机的发明
D.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结合
13.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①交通堵塞
②生产力提高
③空气严重污染
④犯罪率上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对表格《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的解读,正确的有
1800 1850 1880 1900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①城市人口逐步上升
②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③城市化进程推动工业革命
④表中城市人口数量差异性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的水被气味难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A.使用手工劳动 B.环境污染严重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6.1905年,莫尼在《富裕与贫困》一书中指出:“英国4300万人口创造的财富为17.1亿英镑,其中25万最富者占有的财富为5.85亿英镑,375万相对富裕者占有财富2.45亿英镑,而380000万贫困者占有财富为8.8亿英镑。”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C.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17.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18.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示意图,其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A.经济发展 B.科技创新 C.社会变化 D.政治制度
19.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据此可知,德法两国建立学校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的迅速增长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 D.极大提高大众文化素质
20.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21.若请你为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音乐家 乐坛雄狮 乐圣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B.“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C.“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不会因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正如牛顿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达尔文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了19世纪的科学”。其中揭示“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的著作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
C.《战争与和平》 D.《神曲》
23.提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中发展的科学家是
A.卢梭 B.牛顿 C.爱迪生 D.达尔文
24.列夫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他一方面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和地主的残酷,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在发表时,得知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他去掉了拿破仑的名字。这段话表明这些作品都
A.寄予了作者的主张 B.抨击了拿破仑战争
C.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D.冲击了神学的束缚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 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 时代。
26.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著作《 》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德国天才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 》是一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
27.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英国科学家 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 (共20分)
28.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农民和工匠……获得了比以前要安定得多的生产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并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王星光《中原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18世纪,英国兴起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德国的工业化进程落后于英国,但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智力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凭借这一资源,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社会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3)根据材料三,归纳德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方式”。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作的努力。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材料二: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材料三: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蒸汽时代的旧技术”的代表是什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显著成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工业革命确立了哪一生产组织制度?这种生产组织制度采取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写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世界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0.工业革命深刻地改造了人类社会。下面以“工业革命”为主题,请你联系所学的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史实回放)
材料二:亨利 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用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
材料三:1800﹣1900年世界主要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千人)
城市年份 1800年 182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2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莫斯科 250 365 612 1000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改变。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福特流水线生产对人民生活出行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一位当时对汽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3)材料三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什么变化?结合所学谈谈当时这些城市的环境问题。
(4)综上所述,请你对“工业化社会”作出客观的评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0 BADBD DCABD
11-20 CDCDB DDCBD
21-24 BBDB
二、填空题
25. 蒸汽;电气。
26. 物种起源;英雄交响曲。
27. 亚里士多德;牛顿。
三、材料题
28.(1)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政府的扶持等。
(2)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俄国、日本通过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的力量进一步增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用廉价的工业品和坚船利炮进行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渐兴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教育的发展为德国培养人才,推动了德国科技的发展;德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4)把科技、创新提高到战略地位;明确科技和创新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等。
29.(1)蒸汽机;电力的应用;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工厂制度;机器大生产。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工业革命引发生产组织制度的变革、工业革命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伴随工业革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等。
30.(1)电力的广泛应用;垄断组织的形成。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2)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人物:卡尔 本茨。
(3)变化:促使了城市人口的增加,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环境问题:城市的环境问题恶化,应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4)工业化社会,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科技能够大大推动生产力发展,在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从此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业革命中发明了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人民出行更加便捷。电灯的发明及电器的使用,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同时,科技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蒸汽机燃烧大量煤炭,汽车燃烧石油等会严重污染环境,还会造成交通堵塞、资源过度开采、核泄漏事故、全球变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等。所以,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