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答案)
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以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共同见证了( )
A.中原文明的演进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开放的时代 D.早期国家的产生
2.《甲骨文编》收录“家”的甲骨文字形约二十种,其上半部分由房屋之形构成,表明为居住之地;下半部分的抽象写法也多为一身一耳两足(如下图),在古代能够处于“房屋”之下的动物主要为六畜之中的猪、马、牛、羊、狗五种。据此可推知( )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训化“六畜”的国家 B.甲骨文是体系完整的文字
C.“家”观念的形成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 D.中国农耕文明具有独特性
3.诸子百家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被后人凝练为各种成语。如《韩非子》中的“自相矛盾”,《吕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剑”,《孟子》中的“拔苗助长”。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
A.各学派间相互抨击 B.为中华文化发展奠基
C.创造成语宣传主张 D.促进社会的思想解放
4.“步摇”是古人的头饰,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逐渐流行,最初以中原地区的凤鸟、花枝等造型为主。下图这件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金步摇,融入了游牧生活常见的马、鹿等造型。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汉代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B.书法、绘画艺术的发展
C.北魏时期农业技术进步 D.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马头鹿角金步摇
5.某校虚拟现实(VR)社团准备选取以下元素再现中国古代的场景,该VR场景的主题应是( )
A.宋元的都市生活 B.元朝的辽阔疆域 C.宋朝的重文轻武 D.宋元的中外交通
6.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
A.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C.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进程 D.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7.下面示意图反映出( )
A.农产品增多丰富商业活动 B.铁农具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C.大兴水利有助于农业生产 D.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的发展
8.下图所示读书摘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技术。 《天工开物》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
A.注重理论创新 B.注重经验总结 C.注重实验分析 D.全面领先世界
9.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对发生在1860年北京八里桥的一场战役点评道:“中国军队以罕见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他们面对强大的火力,还是宁愿一步不退。”这场战役发生在(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0.从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可以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A.从领导工人运动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国共十年对峙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D.从城市武装起义到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11.以下数据反映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情况,这说明( )
A.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B.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提高
C.中国的抗日战争获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支持
D.抗日战争扭转了中国近代反抗侵略的屡败局面
12.下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颁发的证书。证书边框四角分别印有“渡江光荣”四字,内文竖印“渡江船工光荣证”七个楷体红色大字。这张“证书”说明( )
A.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C.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不全装备落后渡江船工光荣证
D.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反攻
13.“一五”计划时期,工人大力进行全国技术革新运动,农民用努力增加生产、积极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支援工业建设,大批高校毕业生奔赴祖国各地工业建设最前线。这表明“一五”计划的实施( )
A.营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 B.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C.激发了民众的劳动热情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14.“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
A.歼5型歼击机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D.杂交水稻
15.阿里斯托芬为古希腊喜剧作家,他在作品《阿卡奈人》中写道:“诸位观众,请原谅,我,一个穷鬼,写喜剧,想对雅典人谈论国家大事。因为喜剧也懂得正义。我的话会骇人听闻,但却正当。”他这样说是基于( )
A.作者自身成就突出 B.雅典民主政治繁荣
C.希腊文学氛围浓厚 D.希腊民众人人平等
16.“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材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17.1775年4月,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陆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制作“合众国”国旗法案,法案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擦除了英国国旗的图案。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
A.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 B.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C.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18.下面图文信息共同反映出( )
1880年英国《笨拙》杂志发表的漫画《老煤王与雾魔》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A.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口增长 B.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
C.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工业结构 D.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问题
19.下表是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 )
时间 1918年 1921年 1926年 1930年 1936年
探索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 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 形成苏联模式
A.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
C.都以指令性计划来管理经济 D.都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20.某历史论文中呈现了如下“实证图示”。据此推断,此论文的中心论题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加强 B.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现代社会信息化的趋势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能得到关于宋代的哪些信息?(3分)
(2)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陈寅恪的观点提供除材料之外的相关史实,并加以说明。(2分)
22.(6分)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历史的新陈代谢,并不是一下子全部更新,而是局部地更新。他将“新陈代谢”这一自然现象用于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简要论证这一观点。(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此后,中国政府成功地促成了中日、中美建交……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举行,对于美方的“待客之道”,在首次会议的开场白中,杨洁篪严正回应,“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材料三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也面临着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的威胁。中国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新中国各个时期重要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成果,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新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
——摘编自阎德学、华桂萍《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1)据材料一,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如今外交上的“霸气回应”,你认为中国外交底气显著增强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中国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重大事件
1871年 政府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1872年 日本的第一条铁路——横滨到东京的铁路建成通车
1873年 政府颁布地税改革的法令,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1873年 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仿照欧美国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
1894年 日本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
19世纪末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打败了中国清政府,确立了亚洲强国的地位
材料二 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和哪一改革有关?这次改革有哪些特点?(3分)
(2)请从材料一的大事年表中任选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
(3)综上所述,从日本的崛起发展过程中,我们能汲取什么历史智慧?(1分)
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美国的策动下,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从1999年的南联盟到2022年的乌克兰,不难看出,军事手段早已成为北约对外干预的常用手段。这方面,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哪个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张春有《北约又要扩张俄乌局势更趋恶化》
材料三 很多分析指出,通过煽动乌克兰危机,美国再次把盟国绑在北约的战车上。欧洲议会议员赫维·朱文称:“在乌克兰危机中,美国扮演着挑起冲突的角色,希望利用乌克兰危机控制欧洲,并且阻挠欧洲在安全事务上独立自主。”此外,乌克兰危机爆发前,欧盟国家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有约27%和45%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宣布计划于2022年年底前对俄天然气需求量减少三分之二。美国则借机与欧盟达成能源合作计划,扩大其对欧液化天然气出口。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约在不同时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有评论家说:二战后至今,美国始终利用北约维护其霸权私利。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一观点。(3分)
(3)综上所述,指出破坏当今世界和平安全的因素。(1分)
2023年普通高中招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历 史
选择题
1—5:ACBDA 6—10:BDBCD 11—15:ABCDB 16—20:ADDBC
非选择题
21.(1)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品经济发达;市民生活丰富多彩;海外贸易发达。(3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2.【参考范文】 近代化的嬗变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开启了经济近代化,但它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分体现
出中国近代新旧更替、新陈代谢的演变特点。
23.(1)新中国的外交在不断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灵活、主动的外交政策。(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1分)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4.(1)明治维新。(1分)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改革的领域广泛;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封建色彩浓厚。(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示例一: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废除了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示例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挑起了甲午战争,开始侵略中国,“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2分,举例1分,说明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走和平发展之路;要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取长补短。(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5.(1)二战后,推动了两极格局的形成;当今,严重阻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分)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主导成立北约,用其遏制苏联、控制欧洲;冷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北约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干预,如轰炸南联盟、挑起俄乌战争,不仅打击了异己,而且加紧了对欧洲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渗透,推动实现其全球霸权战略。(史实具体、准确,2分,逻辑清晰、论证有力,1分,共3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3)大国霸权。(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