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答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提出《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3.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4.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动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要改革
A.文化制度 B.政治制度 C.教育制度 D.科举制度
6.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
①辽东半岛 ②澎湖列岛 ③香港岛 ④台湾及附属岛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8.就义前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9.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10.1896年,谭嗣同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加剧,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著名诗句。此时,民族危机加剧是由于
《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的签订
11. 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马关条约》的签订 C.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12.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出自()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严复
D. 谭嗣同
13.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 )
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 他是没地方可逃
C. 慈禧太后杀是贪官
D. 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14. 光绪帝支持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A. 被康有为的言词所打动
B. 要发展资本主义
C. 不愿做亡国之君
D. 慈禧背后主使变法
15. 下列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是()
A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 翻译西方书籍
16.某同学收集了有关“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的资料,这些资料有利于学习(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17.下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18.“戊戌政变”后的第五天,口口口口正心惊胆战地等待噩运降临,不料慈禧太后在谕旨中却说道:“口口口口为培植人才之地,应予以继续兴办……”凭借慈禧太后这一句话,它化险为夷,得以幸免于难,成了“戊戌变法”诸多新政的唯一幸存者。“口口口口”应指的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轮船招商局
19.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建立民主共和国
20.下图漫画中的人物手里拿着一个“创口贴”,上面印着“西方先进技术”。对此漫画正确解读是( )
A.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技术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洋务运动企图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C.洋务运动认识到学习西方技术的重要性
D.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
【历史之痛】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 “往事惊心泪欲潸”中的“往事”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件史事?这一史事对中国有何影响?
【奋起抗争】
材料三
邓世昌 关天培
(3)如图所示的两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请你再举出几例(包括人物名称与主要事迹)。
【忧患意识】
给以上探究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梁启超
材料三 “八国联军最初要求清政府定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十二名官员死罪,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赐令庄王自裁;端王充军新疆;毓贤即行正法。在各省,从判处死刑直到仅仅加以谴责的官员共有119名。” ——《剑桥中国晚清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林则徐的什么决心?能证明他这一决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英国以这一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侵略的什么战争?
(2)清政府“割台湾、偿二百兆”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款,条约里的内容那一点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伤害最大?对中国造成何影响?
(3)八国联军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何人之口?
(2)你认为“贼”是指谁?为什么说“无力回天”?
(3)你认为他“死得其所”吗?
答案
1-5CBBDB 6-10CBCDC 11-15BADCD 16-20CBCDB
21.(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吴淞口誓死抗英、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徐邦道旅顺抗日、左宝贵平壤抗日殉国、丁汝昌威海卫抗日殉国等。
(4)主题:侵略与反抗;感想和看法:落后就要挨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制度的落后;中国人民具有抗争精神;中华民族不可辱;青少年应以史为鉴,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
22.(1)严禁鸦片的决心;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2)《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庭。(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3、( 1)谭嗣同。
(2)“贼”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弱小,所以“无力回天”。
(3)可以有不同看法:认为谭嗣同的献身精神可以激励后人继续变法,认为“死得其所”;可以从保留实力继续斗争等方面考虑,认为死得不值。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