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预测卷(十六)(答案)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预测卷(十六)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u-64。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
1、安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徽州砚墨 B.界首彩陶 C.徽州石雕 D.芜湖铁画
2、“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坚持绿色低碳出行 B.就地焚烧枯枝落叶
C.努力减少废气排放 D.积极开发新能源
3、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的研究使稀土元素的分离变得更加简单。镧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镧的原子序数是57
B.镧属于金属元素
C.镧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7
D.镧原子质量是138.9
4、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疫苗,主要原料是胰蛋白酶,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C6H15O12P3,相对分子质量为372。对于该胰蛋白酶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胰蛋白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该胰蛋白酶由36个原子构成
C.该胰蛋白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D.该胰蛋白酶一个分子的质量为372
5、正确的基本操作是形成以实验为主的探究能力的基石。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镁条 B.读取液体体积 C.滴加液体 D.倾倒液体
6、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对下列家务劳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
A 用无磷洗衣粉洗衣服 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B 用洗洁精清洗有油污的碗筷 洗洁精能使油污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C 将洗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 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
D 向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7、在点燃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A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
B.D物质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C.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粒子数比为1:1
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将溶液蒸干停止加热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大
C.用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红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9、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 )
A.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
B.常量元素:钙、硫、铁
C.氮肥:氯化铵、硝酸铵、硝酸钾
D.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纤维、玻璃钢、钢化玻璃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
C.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中和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1、Mg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将t3℃时接近饱和的Mg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可转化为饱和溶液
C.将t1℃时,将30gMgSO4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80g溶液
D.t2℃时,饱和MgSO4溶液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12、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向烧杯中滴加水后白磷燃烧(注射器预装50mL水,导管内的空气体积忽略不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该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C.胶头滴管和注射器中的水的作用不相同
D.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理论上注射器的活塞停留在40mL附近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碳中和”是指将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1)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填选项字母)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2)“碳循环”和“碳中和”中的“碳”,含义 (填”相同”或“不相同”)。后者指的是 。(填选项字母)
A.碳原子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活性炭
(3)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D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3)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或装置C制取氢气,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为了解C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C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E所示),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锌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活塞
15、某科学团队发现氧化镁—蒙脱石复合材料在大规模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现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和其他不溶于酸的杂质)为原料制备氧化镁,其工业流程图如图所示:
(1)菱镁矿中的Mg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检验产生气体的试剂可用 。
(2)“滤液a”中阳离子有Mg2+、Fe2+、 。
(3)如果在实验室进行“操作3”,所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 、泥三角等;“沉淀a”的化学式为 。煅烧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2)取2支试管,分别开展如下实验:
实验Ⅰ: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
实验Ⅱ:在充满CO2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
实验Ⅰ和实验Ⅱ滴入水后的现象为: 。
(3)向盛有Na2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4)结合(2)与(3)中有关的实验与现象,下列有关HCl气体和盐酸中说法正确的是: 。
A.HCl气体和盐酸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B.HCl气体中含有氢离子;
C.向盛有CoCO3固体的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HCl气体和CO2气体通入水后均产生了氢离子。
(5)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17、化肥农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波尔多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农药,由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来生产硫酸铜,化学方程式如下:2Cu+O2+2H2SO42CuSO4+2H2O。
(1)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原因是 。
(2)若制得80kg硫酸铜,恰好消耗稀硫酸400kg,求制得硫酸铜溶液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D 2、B 3、D 4、C 5、D 6、B 7、D 8、C 9、A 10、D
11、B 12、B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1)D;
(2)不相同;C;
(3)CO2+3H2CH3OH+H2O。
14、(1)锥形瓶;
(2)2KMnO4K2MnO4+MnO2+O2;a;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②③。
15、(1)澄清石灰水;
(2)H+;
(3)坩埚钳或酒精灯或三脚架;Mg(OH)2;Mg(OH)2MgO+H2O。
16、(1)H+;Fe2+;
(2)染有石蕊的纸条变红色;
(3)白色粉末溶解,产生气泡;Na2CO3+2HCl=2NaCl+H2O+CO2↑;
(4)CD;
(5)。
17、解:(1)依据题意可知,波尔多液是由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而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腐蚀铁质容器,则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故填:铁与硫酸铜溶液能发生反应,腐蚀铁质容器;
(2)设制得硫酸铜80kg,需要铜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
x=32kg y=8kg
则制得硫酸铜溶液的质量32kg+8kg+400kg=440kg
答:制得硫酸铜溶液的质量440kg。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