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尚书·大传》卷小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 )
A. 意在防范诸侯的犯罪行为 B. 说明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的地位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紧密
2. 为解决安全困境,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后,开始了大规模经营边疆的活动,采取的措施包括:以战养战以维护边境安全、凿通西域来完善统一格局、修筑防御工事并因塞制险和开发边疆以增强守御之备等。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
A. 彻底解决了边患问题 B. 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
C. 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 D. 增进了民族间的交融
3. 历史人物评价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评价亦是如此。同时代的哲学家杨时称:“今日之祸(金人围城),实安石有以启之”。而近代思想家严复认为:“千古相臣,知财计为国之大命,而有意于理财养民者,荆公一人耳。”对上述说法解读正确的是( )
A. 历史人物评价必须以当前社会文化与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B. 严复对王安石的评价相比杨时更加具有客观、理性特点
C. 历史人物评价应该综合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局限性来分析
D. 历史人物评价应该综合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观点评判
4. 明朝中期以后,将原本只有官品之家才能建立家庙的限定打破,民间开始允许修建宗族祠堂。例如康乾时期直隶总督李线在《穆堂内稿》中评价江西家乡宗族时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宗必有谱”。乾隆年间徽州地区的宗族往往成为国家征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反映了( )
A. 宗族明清时期行使地方行政权 B. 基层治理中出现宗族势力膨胀
C. 宗族逐渐成为社会基层组织形式 D. 基层社会等级观念与阶层固化
5. 有学者对晚清时期选官制度的变革提出以下论述:“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堂、参议及内阁所属成员中,有出国留学经历或参与过考察西洋宪政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西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亦可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励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该学者的叙述意在说明( )
①学堂选官制度带有过渡性质 ②西方文官制度引入结束了留学生毕业即授官途径
③科举制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 ④新官员录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官员结构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 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根据某一历史时期的革命形势图开展历史实践活动,请您帮助我们学校的历史小组将该地图时空对应正确( )
A. 开始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B. 实行各阶级参与民主政权建设
C. 设立了中共军委会管理体制 D. 召开各民主党派的新政协会议
7. 在众多的史料类型中,图像史料往往能够形象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段的社会生活变迁,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是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工人新村》,从图上内容中可以透视出的时代风貌有( )
《工人新村》 (1952 年,孙佳桐、何正慈作)
①人民健康向上、积极奋斗的道德风尚 ②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和谐群众关系
③工业化的开展、创建文明村镇的喜悦 ④热爱和平、拥护党的领导的文化氛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解决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体系建设,下表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的表述,这体现了( )
时间 思想原则
1990年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2003年 “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015年 “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A. 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目标 B.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 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 坚持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 有学者评价伯里克利时说,其伟大之处,并非由于他享有帝王般的权力,而是在于他能够将相对传统和贵族式的政治风格同民主的政治体制统一起来,使二者达到某种平衡,“凭借其名望、才智以及清正廉洁,能够以自由的方式约束人民,不是被人民领导,而是领导人民”。该学者意在说明古雅典
A. 政治体制存有贵族传统 B. 民主原则和实践有偏差
C. 精英政治得到普遍认可 D. 制度设计缺乏理性思考
10. 某罗马历史专家对公元前190-前189年罗马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并绘制了如下表格。据此可以推断( )
机构 执政官 元老院 公民大会
主要活动 1.根据元老院命令抽签分配行省。 2.来利乌斯不仅为克雷莫纳等殖民地征集了足够的殖民者,而且让元老院同意两个殖民地。 1.元老院决定抽签分配执政官行省,并命令征集更多军队,重新装备舰队 2.批准根据指挥官斯奇庇奥提出的条件与安条克签订的条约,并建议公民大会照准。 1.根据元老院的要求,批准对安条克的条约。 2.举行执政官和裁判官选举,只有诺比利阿获得多数票当选。雷必达据说因未得元老院许可私自离开自己管理的西西里行省,不受欢迎而落选。
A. 执政官直接掌管地方行政事务 B. 公民大会是真正意义的权力中心
C. 政体具有明显的贵族寡头色彩 D. 罗马政体分权制衡机制较为明显
11. 根据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的记载,欧洲中世纪世俗工作往往被视为救赎原罪而进行的一种惩罚,有失绅士风范;16世纪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者则支持商人和工匠的努力工作,倡导理性与勤俭,认为工作的目的是为上帝服务,是基督教徒的一项天职。上述转变反映出新教思想( )
A. 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B. 肯定信仰基督教的神圣性
C. 鼓励人们对财富的追求 D. 影响欧洲民众的职业观念
12. 下图所示,1814年10月,欧洲各国君主纷纷沉浸在会战胜利喜悦中,各国派出代表齐聚奥地利,召开了由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持的国际会议,整个会议期间,除讨论《最后总决议》外,从未真正召开过全员大会,一切重要事务皆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英国首相卡斯莱尔、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和普鲁士首相哈登堡在幕后决定,有学者称其为“梅特涅书房里的交易”。由此可见,该会议( )
A. 开创了“大国一致”的外交体系 B. 给欧洲带来了持久的和平局面
C. 近代化的外交制度在欧洲的建立 D. 确立欧洲正统原则与补偿原则
13. 根据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校史记载,1723年毕业生本特利的神学博士学位被取消,本特利却没有获得任何申辩的机会,最后王座法庭裁定恢复了本特利的学位。担任该案件复审的首席法官普拉特评论道:“此次会议在对他进行与之不利的指控、降低其资格的时候,拒绝听取他的申辩,这是与自然法公正原则相违背的。这里“自然法的公正原则”指的是( )
A. 案件审判要遵循证据充足原则 B. 案件审判要遵循无罪推定原则
C. 文艺复兴是自然法原则的起源 D. 程序正义原则要贯穿案件始终
14. 新冠疫情爆发后美国受到极大冲击,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一亿零一百万人次。尽管如此美国却没有官员受到追责,其原因在于,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负面结果也无需担责。材料意在说明( )
A. 西方文官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 B. 美国政治制度尚未稳定成熟
C. 政党分肥制导致美国行政效率低下 D. 缺乏对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
15. 1933年古典金本位体系崩溃后,世界进入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34—1944年)。这段时间美国成立了美元集团,美元集团内所有国家货币都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1939年英国采取了严格外汇管理办法控制汇率,建立英镑区,包括英国和英联邦所有的地区;法国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法郎区。这说明当时( )
A. 西方企图重建古典金本位体系 B. 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出现混乱
C. 西方国家中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D. 国际合作推动货币关系稳定
16. 1965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伟大社会”立法计划,要求“向贫困宣战”,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住房、反贫困和民权等领域采取措施社会保障。约翰逊任内,生活在官方编制“贫困线”以下的人数比例下降了7%,由此得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体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 B. 社会保障制度使民众失去竞争意识
C. 福利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建成 D. 有利于缓和美国社会内的阶级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24分,18题16分,19题1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居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
材料二
文献材料 文献出处
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国朝贡馆设,及互市译语之事。 《宋史·职官》
辽之先,出自炎帝……奇首(辽先祖名)生都奄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朕(金世宗)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直(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金史·世宗纪》
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 (元)许衡《许文正公遗书》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辽宋夏金元时期是由“小中国”向“大中国”转变的关键期。“小中国”指发源于中原农耕地带,以“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汉文化覆盖全部国家疆域作为理想目标,以“外儒内法”的专制君主官僚制作为统治模式的政权;“大中国”则指能对发源于汉地社会边缘的农耕——游牧交界地带的不同民族进行有效治理,并提供多样性发展空间的政权。
——摘编自[日]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材料四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交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映射出对时代主题的分析发生着变化,也反映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以自身古典优秀国家间政治思想资源并伴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观为指导,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建立的国际事务话语机制进行着有益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独立自主前提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开展正常外交这一原则始终未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革命式外交到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引领式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构建稳定有序的和谐世界为目的与宗旨。
——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外交“变”与“不变”的内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的重大历史贡献。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李翀《论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与前景》
材料二
——摘编自宋鸿兵《货币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世界史发展脉络划分“黄金货币地位演变”的发展阶段,并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对欧洲大陆长期奉行“大陆均势政策”,通过尊后策划、出钱和出式器,唆使政洲大脑各国群起反对某个大国。19世纪前中期,英国不但从欧洲大陆均势中获取安全与经济利益,还利用欧洲国家内耗之机在世界其他地区大肆抢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870年之后,欧洲大陆不少国家走上工业化的快库道。虽然欧洲大陆总体上仍然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动态均势,但是这些国家在欧洲大陆难以获取新的发展空间,于是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纷纷向海洋霸权国发起了挑战。
——摘编自竭仁贵《对海洋霜权与大陆均势关系的再探讨》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欧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大国均势和欧洲协调后的第一次大规模金面战争。关于战后签订的《兄尔赛条约》及由其确立的凡尔赛你系,有人评论道:“1919年的和平条约与1815年时的截然不同。《维也纳条的》曾组织起一个欧洲君主的社会,它承认同样的正统和平衡原则(即传统均势外交思维)。与之相反,《见尔赛条约》建立了一个分或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欧洲。大国并不计论一个各自都接受的共同秩序,而战胜国把某种欧洲秩序强加于战败国,”法国要防范德国再次威胁到其自身的安全;英国企图以德国来牵制法国。关国试图以民族自决权原则和一个全球性组织的方式来取代均势外交。
——摘编自宋新宁《探寻和平之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前中期英国能够从欧洲“大陆均势”获益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均势外交”的实质。
六安一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其中17题24分,18题16分,19题12分)
【17题答案】
【答案】(1)论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漫长历史条件下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①从气候条件及其影响的角度作答;如:这一时期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②从政治制度的角度作答;如:辽、西夏、金沿袭汉法、因俗而治等。
③从经济交流的角度作答;如:各民族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密切、互市贸易活跃等。
④从思想观念的角度作答;如:少数民族推崇儒家思想,华夏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等。综上所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互动,促进了“小中国”向“大中国”的转变,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局面。
(2)变化:外交思维的变化(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到领式外交),对时代主题的分析,改造资本主义主导的国际事务话语机制。
不变:独立自主;五项原则;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交等。
(3)革命式外交:巩固新政权,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在两极格局下维护世界和平。参与式外交: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引领式外交: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道路,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全球治理和建立公正国际秩序贡献中国智慧。
【18题答案】
【答案】(1)阶段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期(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英国率先确立了金本位制,随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建立金本位制,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阶段二:经济危机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废除金本位制,黄金退出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阶段三:二战结束后(1944~1970年)。美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恢复,以便对外进行经济扩张,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继续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阶段四:“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受到资本主义“滞胀”危机和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最终失去了国际货币的地位。
(2)变化:美元、日元所占份额略降;欧元成为世界第二储备货币;英镑比较平稳;人民币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储备货币。
原因: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欧盟的成立及欧元的问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题答案】
【答案】(1)历史条件:海外殖民的显著优势;工业革命的率先开展;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国际法和近代外交关系的产生);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大陆国家的严重消耗。(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特点:大国(英.法)主导;具有战后分赃性质(战胜国欺压战败国);大国之间分歧严重;具有不稳定性。(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实质:通过牵制和瓦解对手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政策。

安徽省六安市名校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