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尔扈特人(土尔扈特人现在是什么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纵观我国历史,中华文明之发展,时刻也没能离开过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矛盾。应该说,这个过程十分复杂,是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现而今各民族大团结的欣欣向荣。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之中,从不缺少战争与包容,更不缺少血泪与渴求。
>土尔扈特人(土尔扈特人现在是什么民族)
在大清王朝乾隆时期,有这样一个值得后人赞颂的事件:
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被迫离开家乡,但是这些人民无时无刻不心系祖国,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回归故土。这个故事真心是可歌可泣,堪称伟大之壮举,这就是“土尔扈特人的东归”。
?
上图_土尔扈特东归
土尔扈特本是厄鲁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世代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区。在大清王朝康雍乾三朝时期,西北叛乱层出不穷,这不但给中原内地带来了巨大灾难,更是打破了蒙古部落内部之和谐。伴随着准噶尔汗国的崛起,准噶尔的首领们开始大力打击异己势力,而土尔扈特部正是准噶尔打击的异己对象之一。
土尔扈特人为了避其锋芒,逃离准噶尔汗国之打击,更不愿意与准噶尔汗国背叛中原王朝狼狈为奸,土尔扈特人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向西迁移。土尔扈特人本是游牧民族,对待迁移并不陌生和恐惧,但是这次迁移与以往不同,他们不是在逐草放牧,而是远去他乡。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是高纬度地区,沿途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经过一番周折之后,土尔扈特人终于找到了一个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的一个落脚点,土尔扈特人在这里开始繁衍生息。
本想远离压迫与战乱的土尔扈特人,没想到在他们新的落脚点又遇到了新的“魔爪”,这就是沙皇俄国。
?
上图_清朝初期蒙古各部(察哈尔部、漠西准噶尔部)
其实,西北蒙古之叛乱,至始至终都没少过沙俄的支持。沙俄在我国东北地区没占到便宜(俄国侵略者被康熙皇帝打败,签订尼布楚条约),就转而支持西北一些不安定分子,企图通过分裂清朝而从中攫利,这也正是清王朝几代领导人对西北叛乱不遗余力给予打击的原因之一。尽管有了沙俄的支持,但以准噶尔汗国为首的几次叛乱都以失败告终。在沙俄极度懊恼之情况下,土尔扈特人成了他们送上门的心理安慰剂,将土尔扈特人变成沙皇的奴隶,成了他们的丑陋阴谋。
沙俄先是以“黑社会收取保护费”的方式,对土尔扈特人横征暴敛。而交了“保护费”的土尔扈特人并没有得到保护,沙俄又将归顺而来的哥萨克人,也安排在伏尔加河下流区域居住,这明摆着是有意制造土尔扈特人与哥萨克人之间的矛盾,利用哥萨克人牵制土尔扈特人。更令土尔扈特人难以忍受的是,沙俄在与欧洲其他国家发生战争之时,大量对土尔扈特人征兵,并以其为先锋。土尔扈特人能征善战,为沙皇俄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
上图_土尔扈特人的腰刀
面对着生活压力之窘境,土尔扈特的首领们意识到,回归祖国才是他们生存的最佳选择,所以尽管与祖国相距万里,并且还有俄国人的从中作梗,土尔扈特人一直想方设法与大清政府保持联系,皇帝接见土尔扈特使者之记录在康雍乾三朝史料多处可见。
随着乾隆皇帝彻底征服准噶尔汗国,肃清叛乱分子的消息传来,土尔扈特人终于下定了回归祖国之决心,而回归祖国的总策划人和领导人,正是土尔扈特人年轻有为的领袖渥巴锡。
虽然回归祖国的决心已定,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谈何容易。经过几十年的生活经营,人口增长之同时,经济上也有增长,抛弃这几十年之心血难免不舍,这道还是次要。而沙俄的虎视眈眈,以及“狗腿子”哥萨克人的监视,这才是最大困难。这么大规模的迁移行动,如何做到保密,如何能让计划顺利实施更是难上加难之问题。为了掩人耳目,渥巴锡只好在沙俄面前表现地更加恭顺。
?
上图_渥巴锡(1743-1775)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
土尔扈特人的恭顺并没有获得沙皇俄国政府的一丁点儿同情,在沙皇与土耳其的战争中,土尔扈特人16岁以上男子尽被征兵,土尔扈特人闻之皆惊惧!而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土尔扈特人,凯旋而归之时,得到的只是少的可怜的象征性补偿和俄国人充斥着歧视的冷嘲热讽,这无疑是给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之决心又打了一剂强心剂。
从土耳其战场回来之后,渥巴锡以及土尔扈特的领导层,加快了回归之策划速度。尽管已经十分注重保密,但是回归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哥萨特人得到了风声之后,积极汇报给了沙俄驻土尔扈特大使基申斯科夫。基申斯科夫对待土尔扈特人向来傲慢无礼,也许正是这种傲慢冲昏了他的头脑,或许他本身就是如此愚蠢,他竟然对渥巴锡极具挑衅地说,土尔扈特不可能也没有胆量逃离沙俄,而大汗你本人更是被链锁拴住的大熊。渥巴锡的唯唯诺诺,竟然骗过了基申斯科夫,他并没有将土尔扈特人要逃离的消息当回事。
?
上图_渥巴锡率部东归
事情竟然已经暴露,那就不能再等了。原本计划要带领着伏尔加河对岸的一万多土尔扈特同胞一同东归,但是那一年刚好暖冬,河流迟迟没有结冰。无奈之下,渥巴锡只好带着十七万人先走一步。
土尔扈特人带着对沙俄欺凌的愤恨,怀揣着对家乡的向往,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东归之征程。当俄国人发现这么一大片土尔扈特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的时候,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当即表示这是沙皇王朝的最大耻辱。
俄国人不甘心就此放走土尔扈特人,派出军队前去追缴,哥萨克人也加入了围堵土尔扈特人的行动之中。土尔扈特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一路披荆斩棘,将前来的敌军一波波地击退,护送着自己的人民一步步地回家。而此时又正值严冬,土尔扈特人除了要与追兵顽强抵抗,还要与恶劣的环境进行抗争,这一路土尔扈特人历经的磨难,可想而知。当土尔扈特人来到伊犁,来到家乡之时,剩下不足四分之一的人,而这些活着的人个个衣衫褴褛,其惨状真是催人泪下。
?
上图_乾隆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如何处置归来的土尔扈特人,成了朝廷的一个课题。有些朝臣不同意收留这些土尔扈特人,出发点有三:
1.厄鲁特蒙古人不老实,而且土尔扈特人的队伍中确有当年的准噶尔反叛之人,会破坏边境地区之安定;
2.这些人穷苦潦倒,收留他们只能增加负担;
3.会引起沙俄不满,影响外交关系。
就在决定土尔扈特人命运的关键时刻,作为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这时站了出来,他毅然表态要收留土尔扈特人,而且积极给予物质上支持。
乾隆皇帝认为他们是天朝的子民,那所谓的反叛者,也都是过去的事情,而且仅靠一两个反叛之人是不会闹出什么风波,至于沙俄,通知他们土尔扈特人因不堪你们国家之欺辱已经返回祖国,倘若胆敢出兵来犯,我朝必将以武力还击。面对大清王朝如此强硬之态度,沙俄政府只好狠狠作罢,土尔扈特人终于又在自己的故土上繁衍生息。在对待土尔扈特人的问题上,乾隆皇帝再次体现出一位决策者的应有之英明,这点是应该得到赞颂的。
?
上图_土尔扈特东归纪念碑
英国作家德昆西在他的作品《鞑靼人的反叛》中这样评价土尔扈特人回归:“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与那样激动人心的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事迹确实是可歌可泣,惊天动地之壮举。
我们回望历史,更要展望未来。而今,我们的国家今非昔比,论国力之强盛绝非昔日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肩比;论各名族之间之和谐也可以睥睨历史;论领导人之英明,更不知要高出古代历任明君多少个档次。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我们的祖国明天一定会更好!
在这个建国70周年,普天同庆的日子,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更上一层楼。
文:王金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