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绥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绥江一中2021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A.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池大多是氢氢燃料电池
化学
B.普通锌锰电池是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是二次电池
C.铅酸蓄电池是二次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活性物质储存在电池内部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
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D.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水源及土壤
5.图1是可逆反应X,(g)+3Y(g)一2Z,(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N一140一16Na一23A一27S一32Zn一65Fe一56
述正确的是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图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A.1时刻,vE>0,邀=0
B.t1~2,X2的消耗速率小于X2的生成速率
求的)
C.t2~t,反应不再发生
D.t2~t,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6.图2所示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的是
1
Cu
A.水晶
B.玻璃
C.水泥
D.陶瓷
Cu
Cu
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稀硫骏
4gNO,溶液
生g0溶液
泗精
A.酸雨形成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甲
B.煅烧石灰石产生的C0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
图2
A.只有甲
B.只有乙
C.将燃料脱硫可减少酸雨的产生
C.只有丙
D.除乙均可以
D.酸雨是pH<5.6的雨水,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
7.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3.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A.C和CO2高温下反应
B.2H2+02—2H,0为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或点燃才能发生,所以不能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B.Na和H,0的反应
C.H2、N2、N一H的键能分别为akJ·mol、bkJ·mol、ckJ·mol,则3molH2和1molN2充分反应
C.稀H,SO,与NaOH溶液的反应
放出的能量为(6c-3a-b)kJ
D.水的气化
D.原电池装置不能把所有化学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化学S·第1页(共8页)
化学S·第2页(共8页)绥江一中2021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9
10
答案
B
D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D
D
C
C
【解析】
2.二氧化硫、二氧化氯在空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水吸收溶解而形成硫酸型或硝酸型
酸雨,则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二氧化硫以及氮的氧化物为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而不是二氧化碳,B错误。燃料脱硫后会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C
正确。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危害有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
等腐蚀,D正确
6.装置甲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装置乙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
装置丙满足两个活泼性不同电极,两个电极间接接触,形成了闭合回路,能构成原电池。
装置丁中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选C。
8.HC1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i:,A错误。根据提供的数据,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为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862kJ,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且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形成1molH一Cl键要放出431kJ的能量,C错误。
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679kJ,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862kJ,吸收热量小于放出热量,
D错误。
11.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氯水颜色褪去,体现了二
氧化硫气体的还原性,A正确。二氧化硫通入氢硫酸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
质疏,产生黄色沉淀,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B正确。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中,紫色褪去,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为锰离子,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C错误。二
氧化硫通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即二氧化碳,说明亚硫酸能够制备碳酸,
根据强酸制备弱酸的规律,酸性:H2SO3>HCO3,D正确。
化学S参考答案·第1页(共6页)
12.在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铝、铁等金属钝化,但铝或铁与稀硝酸能持续反应,A错误。在酸
性条件下,NO;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而F2具有还原性,二者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铁与硝酸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稀硝酸不足、稀硝酸过量、常温下F在浓硝酸、浓硫酸
中钝化,加热才能继续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3ol,C错误。浓硝酸不稳定,
见光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溶于浓硝酸使溶液呈黄色,D正确。
15.A项,CO2和NaHCO3不反应,且由于同离子效应,CO2在此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变小,则
二者组合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B项,SO2和NHSO3不反应,且由于同离子效应,SO
在在此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变小,则二者组合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C项,氯气在饱和食
盐水中溶解度很小,则二者组合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D项,HCI气体和NaOH溶液
能反应,且氯化氢气体本身也极易溶于水,则二者组合能形成较大压强差。
16.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能够干燥H2、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还原性的HI、
HS等气体或碱性的NH3,A错误。2H2SO4(浓)+S一3SO2↑+2H2O,该反应中,浓硫
酸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反应中未生成硫酸盐,浓硫酸只表现了强
氧化性,B错误。把足量铜粉投入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中,由于铜只与浓疏酸反应,
与稀硫酸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稀,HSO4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反
应停止,即2 mol H2S04不能完全反应,则得到的气体体积小于22.4L(标准状况下),C
错误。为确认铜和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有CSO4生成,将反应液倒入水中,由于铜离子在
溶液中显蓝色,则观察溶液的颜色即可确定产物中是否有CSO4,D正确。
17.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被碱石灰吸收,水可以被碱石灰吸收,A正确。氯气难溶于饱和食
盐水,HC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I气体,B正确。二氧
化氮与一氧化氮可以一起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错误。SO2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笔
化吸收,而CO2不反应,所以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CO2中的SO2,D正确。
18.X是固体,其浓度不变,因此不能用X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误。反应开始时nY)=3mol,
10min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mol,则△nY)=3mol-2.4mol=0.6mol。根据化学反应速
率定义可知0-l0min内vY)-
0.6mol
=0.03mol/L·min),不能计算l0min时的瞬时反
2L×10min
应速率,B错误。10min内Y改变的物质的量是0.6mol,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
AnX-0.2mol,则10min时,X的转化率为0,2mo×100%-20%,C正确。反应时,向容
1mol
器中通入H ,导致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但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则反应物的浓度不变,
所以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
化学S参考答案·第2页(共6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