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 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
2023
文科综合(历史)冲刺(一)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
部分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为了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开展了项目化学习。下面是某组同学收集
到的相关图片。据此可知,其学习主题是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贾湖骨笛
猪纹陶钵
大禹治水像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8原始农耕生活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远古的传说
2.“文景之治”的和平繁荣景象下潜藏着一系列巨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风险,其中就有“未统一”
与“伪统一”。汉武帝为解决“伪统一”的风险问题而采取的举措是
A修建长城
B.尊崇儒术
C.实行盐铁官营
D.颁布“推恩令”
3.根据下列表格中的图片及文字摘录,可归纳出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汉)灵帝好胡服、
据《魏书》记载,拓跋
胡帐、胡床、胡坐、胡饭、
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
胡箜篌、胡笛、胡舞,京
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
都贵戚皆竞为之。
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
一《后汉书》
汉人胡食图
少数民族牛耕图
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A.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
B.尊宗敬祖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的理念
C.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D.民族文化的互补与多元一体的认同
4,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唐
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的第一手史料是
A.《送子天王图》B.《凉州行》
C.《弈棋仕女图》D.《步辇图》
5,英国使臣马嘎尔尼在致英国女王的信中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
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
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这时的“中华帝国”
【山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冲刺(一)第1页(共6页)】
A.开创了科举制度
B.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设置了澎湖巡检司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右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
改革开放和社会中国特色杜会主义
程。开启第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时代
社会主义革命
新时期
A.新文化运动
第四阶段
B.五四运动
和建设时期
第三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
C.中国共产党成立
时期
第二阶段
丑红军长征胜利
第一阶段
7.1938年,各地青年纷纷涌向延安,形成了“天下归心于延安”的趋势。这种情形的出现主要是
基于中共
A.重视教育的发展
B.注重文化艺术
C.倡导全民族抗战
D.开展土地改革
8.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人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
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下列史事属于第三个阶段的是
A.兴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9.重现历史场景,彰显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下面两份报纸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共同意义在于
距
中爽致权文仪新
寿A品及
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显示了周恩来杰出的外交智慧
D.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10.某校历史兴趣班排演历史短剧,一位同学扮演18世纪时英国的一位首相。他在议会演讲中
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
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
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阻挡国王踏进这所房子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11.瓦特在取得专利的说明书中,把他的蒸汽机说成是大工业普遍适用的发动机。与当时使用
其他动力来源的机器相比,它的普遍适用性体现在
A突破地理条件限制
B.机器简单,易于制造
C.能源清洁更加环保
D.可用能源丰富多样
12.有人说右图中这“一束光”撕破了冬宫的雾霭;这“一声炮响”惊醒了
彼得格勒的民众,惊醒了俄国。图片反映的这件大事
A推翻了沙皇政权的专制统治
B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3.有学者提出,世界正迎来非西方大国和非西方世界的“群体性崛起”和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失
序”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此观点认为
A.西方国家已无法影响世界
B.美国综合国力迅速衰落
C.非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秩序
D.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杨老师设计了“我爱家乡”的主题式作业。请完成第
14~15小题。
【山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冲刺(一)第2页(共6页)】山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若试
文科综合(历史)冲刺(一)参考答案
1.A2.D3.D4.C5.D6.B7.C8.D9.B10.A11.A12.C13.D14.A
15.B
16.(1)图一:对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
谊。(1分)
图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促进了美洲的近代化;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
形成;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
(2)同:中日闭关锁国的大门都被打开;都促进了两个国家的社会转型;中日两国都被迫签订
了不平等条约;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共2分)
异: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B.让日本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从而全
方位学习西方,进行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分)
(3)背景:三大战役的胜利,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
百万大军发起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1分)影响: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
党在大陆的统治。(1分)
史事: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人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
太空行走。(1分,其他相关史事也可得分)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
工程技术的国家;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对增强国威和军威、振兴中华都有
重大意义;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
17.(1)概况:图一,从西汉到北宋,北方人口逐渐减少,南宋时有所增长;西汉至南宋,南方人口
呈增长态势。(1分)图二,康熙至乾隆年间,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1分)
原因:图一,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南方经济发展,社会较为安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等等。
(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图二,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使经
济发展,国力增长,社会安定,人口增长迅速。(1分)》
(2)F1:祥务运动兴起;“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
展实业的法令;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F2: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打击;日本帝国主
义的侵略;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
因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行改革开放,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开
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中国早期建设的积累和经验教训,等
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1分,共2分)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利用美国的援助,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可得
1分,共2分)
18.(1)时代背景:图一,徐悲鸿创作此画时,正值中国政局动荡,日寇开始在中国横行。(1分)
【山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冲刺(一)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