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7金属的化学性质③(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三年(2020-2022)中考化学模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7金属的化学性质③
一、单选题(共0分
1.(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Ni)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①②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iCl2中镍、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9:71
B.反应②和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C.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2.(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室温下,向a克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a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铜
B.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亚铁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
3.(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
C.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到足量稀盐酸中
D.在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锌粉和铁粉
4.(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含Ag、Cu,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B.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Zn,可能有Mg
C.若滤液呈无色,滤渣中最多含有两种固体
D.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阳离子
5.(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铁、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6.(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探究金属活动性实验及其废液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Fe、Cu、Ag
B.废液缸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C.固体B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Fe
D.溶液A不含Ag+,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
7.(2021·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如乙金属为Fe,则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3H2↑
B.金属甲.乙.丙与盐酸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若乙是金属Al,则丙可能是Zn和Fe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甲、乙、丙、丁
8.(2021·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某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9.(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铜丝插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冒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10.(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提示:M、N在化合物中均显+2价)
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
B.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
D.图像表示的反应情况可能是M过量,也可能是N过量,也可能是M、N都过量
11.(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A.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木炭的玻璃管
B.CO2(HCl)——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C.NaCl固体(细沙)——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Na2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12.(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一定没有Fe2+和Ag+
D.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加入锌的质量大
13.(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D.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14.(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2019年12月19日,第二艘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我国开启双航母时代,其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为了探究航母金属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Zn粉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D.相同条件下,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
15.(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溶液)和滤渣。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一定为浅绿色 B.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C.滤液中一定含有Mg2+、Fe2+和Cu2+ D.整个过程中MgSO4的质量一定不变
16.(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下列有关课本图表、数据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某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直接判断金属的物理性质
C.根据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该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7.(2022·山东青岛·统考二模)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
B.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
C.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
D.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和CuCl2
参考答案:
1.B
【详解】A、NiCl2中镍、氯元素的质量比为,故A正确;
B、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则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③不是复分解反应,是因为③的生成物是三种并且其中一种是单质,故B错误;
C、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说明镍的金属性排在氢前,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位于铜之前,故镍能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故C正确;
D、反应①③中Ni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①中镍元素由0价变成+2价,③中镍元素由+4价变成+1价,故D正确;
故选B。
2.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依次发生反应为:Zn+2AgNO3=2Ag+Zn(NO3)2、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根据反应的质量比可知,Zn+2AgNO3=2Ag+Zn(NO3)2反应导致溶液质量减少,Zn+Cu(NO3)2=Zn(NO3)2+Cu、Zn+Fe(NO3)2=Zn(NO3)2+Fe反应都导致溶液质量增多。
【详解】A、反应前后溶液质量不变,说明锌先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可能和硝酸亚铁发生了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铜,可能含有铁及过量的锌,此选项正确;
B、硝酸银一定反应完全,可能含有硝酸铜,此选项错误;
C、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没有反应,所以可能有硝酸亚铁,此选项正确;
D、根据以上发现可知,该过程至少发生了2个化学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3.D
【详解】A、红磷燃烧放热,刚开始气体膨胀,气压增大,待冷却到室温,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度逐渐降低,酸性逐渐减弱,趋向于中性,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未打磨的铝片表面有一层氧化膜氧化铝,放到足量稀盐酸中刚开始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当氧化膜反应光,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图像相符,不符合题意。
D、在等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锌粉和铁粉,刚开始金属不足完全反应,根据金属求生成氢气质量, ,相同质量金属铁生成氢气更多,图像不符,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金属活动性:Mg>Zn>Cu>Ag,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A、若滤渣中含银和铜,说明硝酸铜已经参与反应,故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可能含硝酸铜,不符合题意;
B、若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Zn,一定不含镁,因为锌与硝酸镁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C、若滤液呈无色,则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铜、银,可能含锌,滤渣中最多含三种固体,不符合题意;
D、锌一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锌与硝酸镁不反应,故滤液中至少含锌离子和镁离子两种金属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5.D
【分析】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
【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水时,酸性减弱,pH升高,但不会变成中性或碱性,pH只会接近7,故A不正确;
B、活泼金属和酸接触就会放出氢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起点应该从零开始,故B不正确;
C、一定量的稀盐酸(溶液起始质量不可能为零)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随着氢氧化钙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质量不断增加,故C不正确;
D、稀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
6.C
【分析】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银和稀盐酸不反应。
【详解】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则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Ag、Cu、 Fe,故A不正确;
B、如果①号试管中有铁粉剩余,则会在废液缸中继续发生置换反应,废液缸中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正确;
C、分离出的固体B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粉无剩余,又因为铜比银活泼,所以铜会置换出银,因此固体B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Fe,故C正确;
D、溶液A中是否含有银离子是不确定的,因为不知道加入铜粉的量是否足量,而且A中可能有重金属铜离子,有毒,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和后面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把其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A
【详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A错误;
B、金属甲、乙、丙表面的气泡为三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这些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金属乙表面气泡比金属丙多,说明金属乙与盐酸反应比金属丙剧烈,则金属乙的活动性比丙强;根据金属活动性:铝大于铁、锌,所以若乙为金属铝,丙可能为金属铁和锌,故C正确;
D、金属表面气泡多,反应越剧烈,活动性越强。图中金属甲表面气泡最多,其次为金属乙,最少的为金属丙,金属丁表面无气泡,所以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甲>乙>丙>丁,故D正确。故选A。
8.C
【详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b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加入的铁质量不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也不相等,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A错误;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B错误;
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
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是一种,不可能是三种,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铁丝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B、铜排在氢后不与盐酸反应,因此没有明显现象,选项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为盐酸小液滴,瓶口冒白雾,选项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选项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A、由图像可知,在反应相同的时间内,M生成的氢气比N多,即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M金属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比N快,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该选项正确;
B、由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即消耗的硫酸完全相同,金属是足量的,且不知道消耗金属的质量大小,无法比较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该选项错误;
C、由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同,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氢元素的质量也是相同的,所以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也是相等的,该选项正确;
D、由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即消耗的硫酸完全相同,金属是足量的,所以当M和N的质量相等时,可能是M过量N恰好反应,也可能是N过量M恰好反应,也可能是M、N都过量,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1.C
【详解】A、N2中混有O2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木炭,氧气和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使氮气中混有二氧化碳,应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生成的氧化铜是固体,不会对氮气有影响,A错误,不符合题意;
B、CO2中混有HCl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氢氧化钠会把二氧化碳也吸收,无法得到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不符合题意;
C、 NaCl固体中混有细沙,加足量水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细沙,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C正确,符合题意;
D、 Na2SO4溶液中混有H2SO4,加入过量BaCl2溶液,氯化钡能与稀硫酸和硫酸钠都发生反应,无法得到硫酸钠,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除杂注意根据题目中方案分析是否把能得到想要的物质,注意是否会把物质反应、剩余物质和生成物质会不会变成新的杂质。
12.A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Fe(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依次发生的反应为:Zn+2AgNO3=2Ag+Zn(NO3)2、 Zn+Fe(NO3)2=Zn(NO3)2+Fe。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有Fe。则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硝酸锌,可能有剩余的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滤渣中一定有置换出来的铁和银,可能有剩余的锌。
【详解】A. 滤渣中一定含有生成的银和铁,可能含有剩余的锌,此选项正确;
B. 因为滤渣中一定有铁,所以滤液中无硝酸银,则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此选项错误;
C. 滤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Zn2+,一定没有Ag+,可能含有Fe2+,此选项错误;
D. ,而,所以滤渣的质量不一定比反应前加入锌的质量大,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A、等质量的+2价金属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少,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故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要多,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反应速率快,故图像错误;
B、向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钾反应,后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气体,故图像错误;
C、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时,pH不断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故图像错误;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的质量不再增大,故图像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再加铜粉,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泼性比铁弱,再加入锌粉,固体粉末变成黑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说明锌的活泼性比铁强,则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锌>铁>铜,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Cu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的活泼性比铜强,再加入Zn粉,又生成黑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说明锌的活泼性比铁强,则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锌>铁>铜,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无明显现象,说明说明铜的活泼性比锌弱,再加入铁粉,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的活泼性比锌弱,不能得出铁与铜的活泼性强弱,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锌、铁、铜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锌与铁表面均产生气泡,且锌产生气泡的速度比铁的快,说明锌的金属性比铁强,铜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铜的活泼性比锌、铁弱,则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锌>铁>铜,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5.C
【分析】
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铁粉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Fe>Cu
发生的化学反应
质量变化
【详解】A、由分析可知:加入ag铁粉,铁只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硫酸亚铁的溶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一定为浅绿色,说法正确;
B 、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粉过量,滤渣成分为生成的Cu和过量的Fe;由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反应前固体质量为ag铁粉,所以反应后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MgSO4不发生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有Fe2+;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铁过量,所以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则溶液中一定没有Cu2+,说法不正确;
D、整个过程中MgSO4没有发生反应,所以质量一定不变,说法正确。
故选C。
16.B
【详解】A、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正确;
B、金属活动性顺序体现了金属的活泼性,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错误;
C、复分解反应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根据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正确;
D、溶解度曲线图体现了不同温度时物质的溶解程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该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正确;
故选B。
17.D
【解析】根据图中现象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铁>铜,在进行实验时,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结束后,将烧杯内物质进行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没有剩余,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锌,可能含有氯化铜。
【详解】A、根据铁不能与氯化锌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判断出铁、铜、锌的活动性顺序,故A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所以两支试管混合后,固体总质量一定增加,故B说法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Cu,一定没有Fe和Zn,故C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FeCl2、ZnCl2,可能含有CuCl2,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