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士族(门阀赘婿)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魏蜀吴三足鼎立,最后会三分归晋,由司马氏来一统天下,在他们看来,刘关张何等英雄,曹操何等狡诈,孙权又是如何的善于驾驭臣子,但为什么他们最后都没有笑到最后呢?因为浮在水面上的是这些人,而在水底下的暗涌之中,却是东汉之后便一步步壮大起来的世家大族,在主导着一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世家大族是如何决定了历史的走向的。

>门阀士族(门阀赘婿)

提到世家大族,有人会想到袁绍、袁术为代表的袁氏是“四世三公”,没错,这是他们成为东汉末年最强军阀的重要基础。同样杨修所代表的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名门之后,表面上看他是曹植的幕僚,但曹植并不是个政治家,因此杨修的用心就可以预知了。这和司马懿与曹丕的关系有根本性的不同,因为对于曹丕,司马懿还没有什么出格的想法,包括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司马懿都是毕恭毕敬的恭顺之臣,那是因为曹丕和曹叡比司马懿牛,司马懿因此不敢越界。当你强大时,就是天下大势为我所控,但如果奴大欺主,就变成了傀儡,就像曹芳一样,在曹爽和司马懿眼里,他都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曹操杀死杨修,不仅仅是因为杨修的才华,而是因为杨修控制了曹植,曹植对他言听计从,如果曹植继位,恐怕弘农杨氏就会掌控朝政,这对于曹操来讲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对于世家大族,曹操恨之入骨,袁绍曾经是他最大的对手,而陈宫的背叛,也是他一生中遭遇的最大危机。因为曹操杀死了名士边让,陈宫背叛曹操投靠吕布,几乎让曹操失去立锥之地。经过了这次教训之后,曹操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完全脱离世家大族,而是要把他们纳为己用,曹操手下的“张良”荀彧,就出身于颍川荀氏。大多数人提到荀彧,除了知道他是曹操的“张良”之外,还知道他有一个侄子叫荀攸,也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

门阀士族(门阀赘婿)

曹操认同荀彧的才华,但在自己称魏王进九锡时,荀彧坚决反对,这让曹操意识到荀彧除了是自己的谋主外,还是大汉的忠臣,他并不希望自己将东汉王朝取而代之,而仅仅希望希望自己做那个“治世之能臣”。到了这个地步,曹操与荀彧之间的关系破裂了,曹操借讨伐东吴之机,将荀彧调离了中枢,不久荀彧便郁郁而终。但荀氏家族并没有败落,事实上荀氏是在做投资,荀彧在曹操手下效力,而他的弟弟荀谌则在袁绍手下效力,并作为袁绍的谋主参加了官渡之战。而荀彧为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其中包括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人,这些人的身上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出自于颍川世族。

和荀彧相比,诸葛亮所代表的诸葛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是仅次于袁氏个杨氏的世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葛亮兄长诸葛瑾在东吴担任要职,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更是成为东吴权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成为刘备去世之后,蜀汉实际的掌控者。至于曹魏,还有一个诸葛诞,这位老兄和诸葛亮、诸葛瑾相比也不须多让,因为他不仅和曹爽关系不错,自己的女儿还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可以说诸葛诞是政治上的老油条,他左右逢源,自己不吃一丁点儿的亏。因此在高平陵之变时,他选择不帮助曹爽也不帮助司马懿,采取了静观其变的态度,在司马懿获胜后,他主动投靠司马懿。又帮助司马师多次平定叛乱,成为司马师信任的人。但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并不喜欢诸葛诞,因为诸葛诞这种政治上的墙头草,是司马昭最讨厌的。诸葛诞则意识到了自己的危机,于是他和司马懿学,开始韬光养晦豢养死士,这进一步激化了他和司马昭之间的矛盾。

司马昭派人接替诸葛诞的位置,想把他调到京城,诸葛诞不想坐以待毙,决定先发制人,他联络了东吴的孙权和蜀汉的姜维,共同讨伐司马昭。可惜诸葛诞的军事指挥能力和他的政治能力相比,实在是相距甚远,司马昭亲率大军平定了诸葛诞的叛乱,诸葛诞及其手下的几百死士都被生擒活捉。为了摧毁他们的意志,司马昭命令每杀死一个人,就问其他的人,是否有悔改的表现。结果所有人都说:“我们跟随诸葛诞并不后悔,要杀要剐随你的便!”可见诸葛诞御人有术,可以令手下为其效死命。从个人的角度讲,诸葛氏族人在魏蜀吴均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做到了位极人臣,从家族的角度来看,诸葛氏在魏蜀吴三国都下了重注,这是为了维护门阀利息。

最后说说司马懿。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他们是河内著名的世族,司马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否在曹魏任职,除了司马懿之外,其他七人均担任要职。因此说,司马氏并没有在魏蜀吴三国中均注,而是重注了曹魏,一开始司马懿也尽心尽力,没有丝毫的懈怠,最初时他并不想听从曹操差遣,还故意装病,结果曹操下了死命令,如果司马懿不来就把他抓进大牢。司马懿没有办法,才出山为曹操所用,但曹操对于世家大族是即用且防,因此司马懿一直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一步。曹丕做世子的时候,司马懿倒向了曹丕,成为曹丕身边的“四友”之一,因此曹丕继位后,司马懿开始得到重用。到了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司马懿刻意拉近自己和曹叡的秘书刘放、孙资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曹叡去世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这个时候,就剩下曹爽和司马懿了,魏主曹芳年幼,曹爽又是个志大才疏的人,因此,司马懿就得到了机会。高平陵之变发生后,作为世家大族代表的司马懿走上了前台,以曹爽为代表的宗室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

东汉乱世从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到董卓进京军阀混战,直到魏蜀吴三足鼎立,背后都是门阀世族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从冲到前台的“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兄弟,到为曹操、袁绍出谋划策的荀氏兄弟,东汉末年处处都可以看到门阀世族的影子。曹操重用寒门庶族,但同时也使用了很多世家大族,那是因为曹操有御人之术,可以把他们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刘备死后,蜀汉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家,能够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也是因为诸葛亮合理地处理了蜀汉内部关系,保障了蜀汉门阀世族的利益。至于东吴的孙权,更是平衡利益的行家里手,比如周瑜、鲁肃、陆逊等人,他们既是东吴的大都督,也是东吴门阀世族。

三分归晋,实质是作为门阀世族的司马氏最后获得了胜利,魏蜀吴不过是做了他人的嫁衣,门阀世族从浮出了水面,属于他们的时代拉开了帷幕。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