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狗撵兔(细狗撵兔2020的视频)

一九四九年我初到信义时,经常发现一些人骑上自行车,车后栓一条细狗(身瘦、腿长、大耳、长嘴),车头上挂个布袋装点狗食,腰里别一把短把镰刀,从大路上走到河滩寻兔子。务细狗的人,对狗爱的如父母子女一般,有时候宁肯自己舍不得吃,把带的食物给狗吃了,有的专为狗买些腊肉吃,有的人把狗打扮得花枝招展,冬天给狗肚子底下缠一块花布防寒保暖。赶集的时候带上狗去逛街,比赛看谁家的狗打扮的漂亮,有的把狗拉到街外地里赛跑,看谁的狗跑的快且姿势优美。有时他们有意捉一只野兔放了让狗同时起步追赶,看谁家的狗首先赶上叨回来给主人,谁就是这场比赛的优胜者。经过几次较量,能连胜三四次的人便被大家推选为头领,以后的赛狗活动就由头领来组织召集。

>细狗撵兔(细狗撵兔2020的视频)

西板桥村常家是渭北大户,在成都开有“恒丰号”银号和六个分号,同时出租一百多亩水田。每年收租谷几百石,再加上银号生意,收入多达十几万两银子。常家二公子喜好撵兔,成天与几个同伙坐上轿车,装上喂狗的白馍,拉着几条细狗出去撵兔。一次把一只兔子追进一家瓜园,一群狗要进去逮兔,瓜农拦住不让进。老二上前问这块地产多少瓜,能卖多少钱。瓜农答十几亩瓜能卖十几石小麦,二少说:“只要让我撵上这只兔子,你明天套上大车来我家,给你十五石麦!”,并当场立了字据。当时这个故事在渭北各地传开了,“常家二少出十五石麦买了一只兔”。

信义郭仁李的北边有个小村叫骞家,一个叫兔眼的人,看上去其貌不扬,低个子,红眼边子,可是人都称他为狗司令。他不仅务细狗撵兔出了名,而且做兔肉更是一绝,蒸兔肉麦饭非常好吃。另外他还有个绝活,擀细长面。

一九四九年征公粮时由于计算方法复杂,按各户地多少、人均占有量、以常年产量比例累进法计算,张榜公布,三榜定案,工作面宽,量大,难度也大。区上决定把全体区乡干部能写会算的脱产干部,集中组成工作组,逐乡逐村地分批轮着进行,我所在的小组住在李积录家(土改时被订为地主),村干部又找了个闲老头专为我们小组的人熬茶、卷烟,不会写算的干部编为丈量组在地里逐户丈量土地。干一晌回来后,老头和积录都忙给端水倒茶,百般殷勤地把我们当国民党的算粮队招待。

有一天他们专门叫狗司令来给我们擀细面吃,他擀面用的面本来就是细白面,但他还用更细的筛罗再过一遍,面细的像灰尘一样,用指头捻不出微粒。他擀面用面蒲不是一般人用手抓一点给面上撒,而是用细纱布缝个布袋把淀粉面子转进去,用时蹲撒在面上,和面时一碗面打一个鸡蛋,加些盐水,掺的很硬,多揉几遍,擀面时用力连压代堆。擀出的面片薄如纸张,提起来能透过面看见人影。折叠铺平后用刀利成小把,一把一把地下锅,一锅只下一碗面,水煎即捞,浇上哨子,吃起来一筷子挑不到头,口感又薄又劲,不用呀咬呼噜一吸便下喉了,我一口气吃了三小碗,不吃一口馍,只喝了半碗面汤耐到晚上也不感到饿。

细狗撵兔(细狗撵兔2020的视频)

第二天他又给我们蒸兔肉麦饭,麦饭上锅前兔肉用白面、粉条渣子拌好,加入清油和大油,大料调和较多,蒸出来满屋都散发出香味,盛到碗里再调点油泼辣子,我吃了三小碗都不满足。(图片来源网络)本文作者:卢成业【看完记得关注哦!】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