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人体细胞内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必须在下列哪种气体的参与下才能被分解,并释放出贮存在里面的能量(  )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氮气 D. 氧气
2. 睾丸的作用是(  )
A. 输送精子 B. 分泌黏液
C. 分泌雄性激素 D. 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 下列对于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 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 ②能消化蛋白质
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 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4. 在盛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上层呈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  )
A. 红细胞 B. 血清 C. 血小板 D. 血浆
5. 合理膳食是指(  )
A. 多吃肉、蛋、奶 B. 多吃蔬菜、水果
C. 多吃主食 D. 各种营养物质比例适合、能量合理的膳食
6. 某人血型为因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必须输血,此人血型为AB型,他应输(  )
A. O型 B. AB型 C. A型 D. B型
7. 如图是人体膈肌在胸腔内的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 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
C. 膈肌从乙到甲时,吸气 D. 膈肌从乙到甲时,肺扩张
8. 血液的组成是(  )
A. 血浆、血小板 B.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 血浆、血细胞 D. 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9. 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是(  )
A. 输卵管 B. 输精管 C. 卵巢 D. 子宫
10. 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①糖类
②脂肪
③蛋白质
④水
⑤无机盐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⑤
11. 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
A. 红细胞和白细胞 B. 血小板和白细胞 C. 血小板和红细胞 D. 血细胞和红细胞
12. 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
A. a、b、c B. a、c、b C. c、b、a D. c、a、b
13. 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容易患(  )
A. 夜盲症 B. 脚气病 C. 佝偻病 D. 坏血病
14. 下列关于白细胞主要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养料和氧气 B. 对人体起防御、保护作用
C.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D. 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15. 我们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的关系是(  )
A. 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 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 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16. 有的幼儿吃了很多钙片,但仍患佝偻病,其主要原因是缺乏(  )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C
17. 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生理上表现为(  )
A.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B. 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
C.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D. 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改变
18. 在青春期,对自身性器官的变化产生疑惑时,会有矛盾的心理产生:既想明白为什么,又羞于请教.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与同学交流、讨论此类问题 B. 学习科学的生殖知识
C. 抛开顾虑,个别向师长咨询、谈心 D. 回避此类问题
19. 小颖与平平在放学的路上遇到沙尘暴,小颖马上戴上口罩,而平平没戴。请问: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比较,结果为(  )
A. 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与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一样清洁
B. 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清洁
C. 到达小颖肺部的气体比到达平平肺部的气体粉尘多
D. 无法确定谁肺部的气体清洁
20. 2015 年6 月1 日晚,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客轮“东方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1. 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
A. 心室→心房→动脉 B. 静脉→心室→心房 C. 心房→心室→动脉 D. 心房→心室→静脉
22. 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 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B. 小 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 小肠长约5~6米 D.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3.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
A. Ⅳ→Ⅱ→Ⅰ→Ⅲ
B. Ⅳ→Ⅱ→Ⅲ→Ⅰ
C. Ⅰ→Ⅲ→Ⅳ→Ⅱ
D. Ⅰ→Ⅲ→Ⅱ→Ⅳ
24.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 鼻 B. 咽 C. 气管 D. 肺
25. 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下面对静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运输静脉血的血管
B.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C.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D.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0分)
26. 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 ______ 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中血管⑥的名称是 ______ ,里面流的是 ______ 血。
(3)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 ______ 。④和⑦之间有瓣膜,它的作用是防止 ______ 。
(4)实验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静脉血、动脉血以及组织细胞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表所示:
A B C D
氧气 40 100 30 102
二氧化碳 46 42 50 40
据此请你判断出代表组织细胞的字母是 ______ 。
(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 ______ 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
27. 如图表示女性的生殖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 ______ ] ______ 。
(2)受精卵分裂开始于[ ______ ] ______ 。
(3)胎儿在[ ______ ] ______ 内发育,能通过 ______ 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 ______ 和养料;胎儿产生的 ______ 等废物,也经 ______ 随母体排出。
28. 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丙曲线表示 ______的消化过程。
(2)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 ______。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肝脏分泌的 ______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图中的 ______(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9. 如图是血液流经人头部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及交换前后物质变化柱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血管类型是 ______ 。
(2)组织细胞获得氧的主要途径是图中 ______ (填序号)所示;柱形图中A、B物质能表示二氧化碳的是 ______ ,其呼出体外时膈肌处于 ______ 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30. 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按照如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米粉糊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37℃ 0℃ 100℃
保温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 ______ 号试管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选用1号、3号和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对米粉在口腔中变化的影响。
(3)保温10分钟后,向4支试管内滴加碘液预,预计不变蓝的是 ______ 号试管,原因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在细胞里,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必须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蕴藏其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主要用于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人体体温.
故选:D.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据此解答.
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男性的生殖器官包括精囊、输精管、睾丸、阴茎等;如图其中男性主要生殖器官可以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同时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故选:D。
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注意睾丸是男性主要生殖器官又是内分泌器官
3.【答案】A
【解析】解:如图所示,各器官的结构以及功能为:①是肝脏,分泌胆汁,但里面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②是胃,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起到初步消化作用;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④小肠,里面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最终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故选:A。
此题考查消化系统的器官的功能,首先明确各器官的名称。
消化腺的位置和作用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图示掌握。
4.【答案】D
【解析】解:柠檬酸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特性,又叫抗凝剂。因此将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
若不加抗凝剂血细胞凝固成为血块,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故选:D。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
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合理膳食,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
【解答】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地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A、B、C的做法不能做到营养全面均衡,故错误。
故选:D。
6.【答案】B
【解析】解: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输其它血型的血。AB型血的人需要输血,首先考虑输AB型血,在没有AB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O型血的人需要输血,只能输O型血,不能输别的类型的血。也就是说:AB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的人原则上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首先必须明确长件的血型有哪些?以及在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于输血的原则是考察的重点,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理解掌握会更简单一些。
7.【答案】B
【解析】解: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表示吸气;膈肌从乙到甲时,膈肌顶部上升,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内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回缩,表示呼气。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可见B正确。
故选:B。
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如图中乙;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如图中甲.因此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
关键是掌握呼吸运动的呼气过程:
8.【答案】C
【解析】解:血液的组成如图所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故选:C。
新鲜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如柠檬酸钠)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上面的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因此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此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
9.【答案】A
【解析】解:卵巢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是在输卵管。
故选:A。
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熟记受精过程和及其场所是解题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的作用不同,其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据此解答。
知道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对人体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
故选:C。
本题考查血液中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为: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
12.【答案】C
【解析】解: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据此可知,图中的c是动脉,b是静脉,a是毛细血管。
故选:C。
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区分三种血管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表: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 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等
可见,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夜盲症。
故选:A。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可结合上面表格中的内容比较记忆。
14.【答案】B
【解析】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加速血液凝固;
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
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故选:B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关键知道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不要混淆。
15.【答案】C
【解析】解: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膈肌由A→C转换时,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因此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
故选:C。
呼吸运动是由于呼吸肌舒缩而造成胸廓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
16.【答案】A
【解析】解:缺乏维生素D或缺钙,儿童可得佝偻病。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只服钙片,若体内缺乏维生素D,同样会造成佝偻病。
故选:A。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维生素种类 主要功能 缺乏症
维生素A 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 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神经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脚气病
维生素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佝偻病、骨质疏松
服用钙片,应同时加服维生素D。
17.【答案】D
【解析】解: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器官,因此输精管被结扎仅能说明不能排出精子,不会影响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性激素,因此也不会影响男性的第二性征。
故选:D。
精子是由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据此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输精管被结扎仅说明不能排出精子,而第二性征的改变决定于睾丸雄性激素的分泌。
18.【答案】D
【解析】解:在青春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变化,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遗精或月经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产生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不要埋藏在心中,可以通过个别谈心等方式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获得适合自己发育水平的性知识,从而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心变化,求得心理平衡.不要闷在心中,否则时间长了会导致心理疾病,因此选项D的做法错误.
故选:D.
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青春期是决定一个人体质、心理、性格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应及时了解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念.
19.【答案】B
【解析】解:呼吸系统的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戴上口罩以防止颗粒物进入肺部,相当于和过滤一样把可入肺颗粒物过滤在外边,使进入肺的气体更清洁。
故选:B。
此题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较为基础。
此题考查过滤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20.【答案】A
【解析】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的通气,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故选:A
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①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④组织间气体交换,据此解答。
关于呼吸的四个过程是考察的难点,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巩固。
21.【答案】C
【解析】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心脏内的瓣膜有:连接左心室和主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右心室和肺动脉的动脉瓣、连接左心房和左心室的房室瓣和连接右心房和右心室的房室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A
【解析】解:A、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有利于消化,与吸收无关;符合题意;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有利于增大吸收面积;不符合题意;
C、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有利于吸收和消化;不符合题意;
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小肠很长、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应结合者小肠的结构特点理解。
23.【答案】A
【解析】解: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此题中血液循环路线为:右手臂静脉→上腔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病灶。所以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故选:A
心脏包括四个腔:左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为:Ⅰ左心房;Ⅲ左心室;Ⅱ右心室;Ⅳ右心房。
血液循环的路线,多以识图题的形式出现。
24.【答案】D
【解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
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关键点: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5.【答案】C
【解析】解:A:血液名称:根据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血管名称:根据输送血液的方向来判断。因此运输静脉血的血管不一定都是静脉,如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故不符合题意。
B、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是动脉,故不符合题意。
B、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该选项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静脉不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此题考查了静脉血管里的血流方向。
26.【答案】呼吸运动 气体扩散 肺静脉 动脉 体循环 血液倒流 C 2
【解析】解:(1)人体呼吸肌的收缩与舒张使胸廓有节律地扩大或缩小,从而完成呼气和吸气,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人体由于肺泡处氧的浓度高,而周围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是肺泡中的氧气就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扩散进入肺泡,通过气体扩散作用从而完成了肺泡里的气体交换.
(2)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⑥肺静脉粒里流的是动脉血。血管⑤的名称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3)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经过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血液由④射出,流经⑦、⑧到①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血液成分的变化是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④和⑦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它控制血液只能按④→⑦的方向流动。
(4)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组织细胞中氧气含量最少,二氧化碳含量最多即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完成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结果血液由含氧气少、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因此肺泡内氧气含量最多,二氧化碳含量最少即D.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因此动脉血比静脉血氧气含量高,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代表静脉血的是A,代表动脉血的是B.所以判断代表组织细胞的是C。
(5)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到达扁桃体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⑧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⑥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⑦主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因此需两次经过心脏。
故答案为:(1)呼吸运动;气体扩散;
(2)肺静脉;动脉;
(3)体循环;血液倒流;
(4)C;
(5)2。
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肺循环动脉流静脉血,静脉流动脉血,图示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主动脉,⑧上、下腔静脉。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知识点的理解,考查学生识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7.【答案】③ 卵巢 ② 输卵管 ① 子宫 胎盘 氧气 二氧化碳 胎盘
【解析】解:(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③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所以卵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
(2)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里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
(3)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在由母体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
(1)③卵巢;
(2)②输卵管;
(3)①子宫;胎盘;氧气;二氧化碳;胎盘。
此图示是女性生殖系统剖面图:①子宫、②输卵管、③卵巢。
掌握人类的生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蛋白质 葡萄糖 胆汁 D
【解析】解:(1)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图示中丙曲线表示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2)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胃不能消化淀粉,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示中,乙曲线表示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其最终消化产物是葡萄糖。
(3)甲曲线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过程,口腔和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4)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内都被彻底消化,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
故答案为:(1)蛋白质。
(2)葡萄糖。
(3 )胆汁。
(4)D。
图示中,A、B、C、D、E、F表示各段消化道,A是口腔,B是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F是肛门;甲、乙、丙三条曲线表示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
此题考查了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29.【答案】毛细血管 ① B 舒张
【解析】解:(1)图中所示血管类型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因为红细胞单行通过。
(2)动脉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再扩散到组织细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经过这样的气体交换,流经组织的动脉血就变成了含氧气较少的静脉血。故组织细胞获得氧的主要途径是图中①所示,图示②表示营养物质,③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柱形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其呼出体外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肺缩小,气体呼出。
故答案为:
(1)毛细血管;
(2)①;B;舒张。
图示表示血液流经人头部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及交换前后物质变化柱形图: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图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营养物质、③二氧化碳等废物。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了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的特点、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知识,解答时要注意逐题分析。
30.【答案】1 温度 1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
【解析】解:(1)1、2的变量是唾液,为了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 1、2进行对照实验。
(2)选用1号、3号和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米粉在口腔中变化的影响。
(3)保温10分钟后,向4支试管内滴加碘液预计不变蓝的是1号试管,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故答案为:(1)1;
(2)温度;
(3)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
第1页,共1页

2022-2023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