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五中学中考第1次诊断化学试卷(无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一诊试卷
九年级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S-32,O-1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兰州牛肉面是甘肃最有知名度的美食之一,其具有“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五大特色,即牛肉面汤色清亮、萝卜洁白、辣椒油鲜红、香菜蒜苗翠绿、面条柔滑透黄。上述食材中萝卜富含的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油脂 D.糖类
2.中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节放烟花 B.端午赛龙舟 C.中秋赏明月 D.重阳插茱萸
3.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C.所有的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浓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5.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A.苛性钠——NaOH——碱 B.纯碱——KOH——盐
C.苏打——Na2CO3——碱 D.熟石灰——CaO——氧化物
6.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7.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那么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镁、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氢气
D.CO2、SO2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CO也一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8.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空气中就可以燃烧,其余金属都无明显现象,后又把甲、乙、丁放入稀盐酸中,乙有气泡放出,最后将丁放入甲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丁表面有甲析出,由以上信息判断四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为( )
A.甲、乙、丙、丁 B.丙、乙、丁、甲
C.乙、甲、丁、丙 D.甲、丁、乙、丙
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为11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区分烧碱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B 比较纯金属和其合金的硬度 相互刻画
C 区分(NH4)2SO4和K2SO4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 加水溶解、过滤、滤渣洗涤、干燥、蒸发滤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2分)
11.(5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建构结构模型: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与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序号)。
(2)熟悉化学用语:图2中④所表示微观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3)感受微观粒子的转化:图3表示锂原子与氯原子形成化合物丙的微观过程;写出该过程形成的化合物丙的化学式: 。(图中微粒大小忽略不计)
12.(5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
(1)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如春节有贴对联的习俗。用墨汁书写的对联,字迹长时间不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单质碳 。
(2)马踏飞燕是我国东汉时期的青铜艺术珍品,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硬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纯铜。
(3)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此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曾青”是指硫酸铜溶液,此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战国《韩非子 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3.(5分)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 ℃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任写一种)。
(3)t2℃时,30g硒酸镉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则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4)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的方法是 。
(5)将t2℃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4(7分)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
(2)上写出E物质的用途 (1种)。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共22分)
15.(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仪器③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B或C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从A~F中选择)。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择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 。
(4)若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
16.(10分)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
猜想Ⅱ:部分变质,固体是 ;
猜想Ⅲ:全部变质,全部是Na2CO3。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6分)
17.(6分)为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分三次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锌粉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m的值为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