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苏美尔人创造的国家模式和管理体制、崇拜仪式和传统、科技成就以及文学经典都是两河流域地区历代临摹、抄写和保存的经典,也被美索不达米亚广大区域的居民接受。据材料可知,苏美尔文明( )
A.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榜样 B.融合了赫梯人的文化遗产
C.受到了伊斯兰教传统的影响 D.具有城邦至上的民族特质
2、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
A.商业征服 B.文化影响 C.神学统治 D.军事控制
3、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D.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4、中国儒学认为,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而武士道则主张即使“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这说明武士道精神( )
A.具有绝对服从色彩 B.比儒学更具开放性
C.受西方文化影响大 D.大力倡导君权神授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条连接的大道。尼罗河上游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而未被损坏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得非洲大陆难以接近。”在此,作者强调( )
A.非洲的落后源于恶劣自然条件 B.非洲未受到到西方侵略的原因
C.交通成为制约非洲发展的主因 D.地理环境影响非洲的历史进程
6、叙利亚和埃及是东西方传统商路的必经之地,奥斯曼人征服这两个地区是在1516-1517年。此时,通往非洲好望角、印度、美洲的新航路已经开通,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正准备出发。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奥斯曼帝国阻断商路缺乏依据 B.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东西方的传统商路已危机四伏 D.新航路开辟导致西亚衰落
7、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商业力量基于利益从事殖民扩张,政府从职责和财政需求出发支持殖民扩张,移民则是受到新世界理想的驱动而参加到殖民扩张者行列的。据此可知该时期的殖民扩张( )
A.源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B.由多种力量的合力推动
C.动力来自于商业资本主义 D.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8、15世纪末,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著作《地理学》被印刷出版,在欧洲广泛传播,“简直就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人心”。托勒密的地理著作引起极大轰动说明( )
A.人们开始怀疑天主教会的地球中心说
B.欧洲人认识未知世界的愿望空前强烈
C.托勒密地图准确预知了新大陆的存在
D.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复兴古代希腊文化
9、近代英国,咖啡馆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场所。人们甚至把咖啡馆称为“一便士大学”,因为当时的咖啡馆消费不高,一杯咖啡只要一便士,而知识上的收获却很多。这一现象反映了近代英国( )
A.饮食习惯发生变化 B.社会开放与活力增强
C.高等教育不断发展 D.阶层之间的流动增多
10、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 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11、早期艺术家笔下的荒野是个恐怖的地方,人们处于自然力的肆虐下期待上帝的垂怜。16世纪初期,一批批尼德兰、德意志地区的画家涌入意大利学习其艺术精华,人们终以自主的姿态走入荒野之中,与自然和上帝分庭抗礼。这反映了( )
A.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城市经济发展推动艺术进步
C.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 D.浪漫主义绘画风格逐渐流行
12、下图为15世纪建成的佛罗伦萨大教堂,该建筑主体由红、白、绿三种颜色的大理石组成,在古典柱式风格上穿插了曲面和椭圆空间,使每一个形体宛若天成,让人产生愉悦之情。该建筑风格(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突出了理性和谐
C.体现了教权至上 D.表达了纷华靡丽
13、如图为某校高三学生在学西方政治制度后,用物理电路知识绘制的图示。由此可知( )
A.内阁受到帝国议会的有效制衡 B.国民在权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
C.联邦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 D.国家元首握有大权议会仅为粉饰
14、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在《公报》中先后公布了361件他们在会议上讨论的不涉及军事秘密的各种问题:此外,各级领导人还积极参加选民大会、群众集会和俱乐部活动,向选民报告工作。这表明巴黎公社( )
A.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B.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C.体现社会公仆的原则 D.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
15、《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表明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
A.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16、1885年2月,美国、比利时等15个国家经过会谈达成了协定,协定中的共识包括:占领非洲沿海新地区的国家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同时保证其他国家的现有各项权利不受损害。这次会议( )
A.促进了非洲地区的发展 B.消除了西方国家的矛盾
C.加速了殖民体系的形成 D.捍卫了自由贸易的原则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获得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 中世纪的城市共同体鼓励了人们“一种自从古希腊和古罗马衰落以来已经不复存在的自信心、权威和作为公民的自豪感”,使城市法得以出现。城市法抛弃了不符合城市生活的封建习惯,重新确立了新的民事财产商业制度。对瓦解封建制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为重新建立社会法则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程化美《简述中世纪城市自治的主要内容》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市自治运动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
材料二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分。它提供了开发和利用热能来驱动机械的手段……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有人认为“没有瓦特,就没有工业革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瓦特贡献的认识。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苏美尔人创造的国家模式和管理体制、崇拜仪式和传统、科技成就以及文学经典都是两河流域地区历代临摹、抄写和保存的经典”可分析出,苏美尔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榜样,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融合了赫梯人的文化遗产,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受到了伊斯兰教传统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苏美尔文明对两河流域地区的影响,体现不出城邦至上,排除D项。故选:A。
2、答案:B
解析:罗马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吸收并发展了希腊文化,“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中“俘虏”是指文化影响,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人俘虏罗马人用的是文化同化而非商业征服,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人是多神教,罗马人的宗教是信仰基督教,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事控制是罗马人俘虏希腊人的方式,而希腊人俘虏罗马人凭借的是文化影响,排除D项。故选:B。
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庄园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段话说明了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排除A项;根据材料“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可知庄园有个体劳作,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国儒学认为如果君主有过错,臣子多次劝谏之后如果君主不听从可以逃走,而武士道强调如果君主暴虑无道,臣子也要必须服从君主,由此可知武士道精神具有绝对服从的色彩,A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武士道精神的开放性,而是武士道精神的绝对服从思想,排除B项: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本土文化,并未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排除C项;题干武士道强调的是在君主暴虐的情况下对君主的态度,没有涉及君权神授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D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B
解析:根据“商业力量基于利益从事殖民扩张,政府从职责和财政需求出发支持殖民扩张,移民则是受到新世界理想的驱动而参加到殖民扩张者行列的。”可得出英国的殖民扩张主要受到商业、政策、移民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多种力量综合的结果,B项正确;“源于”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C项只是一个方面,排除C项;当时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展,排除D项。故选:B。
8、答案:B
解析:15世纪末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材料中“简直就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人心”反映了欧洲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愿望,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托勒密绘制的世界地图并未显示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无法说明人们开始怀疑天主教会的地球中心说,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无法说明托勒密地图准确预知了新大陆的存在,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欧洲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愿望,“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复兴古代希腊文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A
解析:根据“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及所学知识可知,牛顿力学体系第一次把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统一在一个理论体系当中,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大综合,反映了科学理性的精神,A项正确;“反对宗教神学”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伏尔泰是思想家,要借助牛顿力学体系的成果来认识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是推崇牛顿力学体系本身,C项不是题干主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根据“使每一个形体宛若天成,让人产生愉悦之情”可知佛罗伦萨大教堂通过人为的设计表达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令人产生愉悦,说明该建筑的风格突出了理性的和谐,B项正确;材料中的建筑未体现浪漫主义和纷华靡丽,排除AD项;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冲击天主教会权威,排除C项。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为德国君主立宪制,材料表明皇帝为“电源”,四个“开关”合上,则电路就能运转,说明德国君主握有大权,议会仅为粉饰,故D项正确;宰相主持的内阁只对皇帝负责,故排除A项;德国君主立宪制中掌握核心权力的是皇帝和宰相,故排除B项;联邦议会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产生,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为帝国议会.故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巴黎公社坚持对外公布讨论的不涉及军事秘密的问题,各级领导也积极参加选民大会、群众集会和俱乐部活动,这都体现了巴黎公社委员以人民公仆自居的原则,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巴黎公社的社会公仆的原则,维护的是公社内公民的利益,A项说法片面,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不是民主集中制原则,该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原则,排除B项: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排除D项。故选C项。
15、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而不是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故A项错误;据材料“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可知,无产阶级专政只是前提,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夺取资产阶级资本只是革命的一步,故C项错误;据“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得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故D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材料反映的这个协定协调了列强在非洲的利益,有助于它们共同瓜分非洲,从而有利于加速殖民体系的形成,C项正确;这次会议是为了促进列强对非洲的瓜分,并不能促进非洲地区的发展,排除A项;这次会议是暂时缓和了西方国家的矛盾,而非消除,排除B项;这次会议是为了瓜分非洲,并不是在捍卫自由贸易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17、答案:(1)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欧亚非科学文化事业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侵略行为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不同之处:罗马帝国对外交往主动性强,汉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缺乏动力;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需求度较高,而汉朝对罗马帝国物品需求有限;罗马帝国对外武力交往较多,汉朝更倾向于和平交往。
(3)认识: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文化交流中,互相借鉴学习,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可知,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贸易的交流与发展,以欧亚非科学文化事业的交流与发展;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可知,促进了东西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根据材料“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知,侵略行为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不同:根据材料“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可知,罗马帝国对外交往主动性强,汉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缺乏动力;根据材料“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可知,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需求度较高,而汉朝对罗马帝国物品需求有限;根据材料“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可知,罗马帝国对外武力交往较多,汉朝更倾向于和平交往。
(3)认识:根据材料“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文化交流中,互相借鉴学习,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18、答案:(1)条件:行业集中,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市民文化影响;封建势力衰落。
(2)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近代民主、法治的基础;促进封建制度瓦解,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解析:(1)根据材料“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概括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重新确立了新的民事财产商业制度”“对瓦解封建制度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并为重新建立社会法则开辟了道路”分析作答即可。
19、答案:(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海外殖民地广阔等。
(2)瓦特改进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便利了机器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
解析:
20、答案:示例一:论题: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实践中起了引领作用。
阐述: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并通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终在法美两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成美国三权分立和法国共和制的民主政体。
小结:启蒙思想的引领在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示例二:论题: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
阐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美国在独立战争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中央权力的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德国在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德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1875年的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将民主制度法律化,是欧美国家在巩固民主制度中普遍采取的策略。
示例三: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阐述: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先是进行限制王权的议会斗争,后又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经过克伦威尔的护国主独裁统治,1660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才重新掌握政权,并通过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才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在1789年发生大革命,经过三次革命高潮,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拿破仑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的统治。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出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在1871年镇压巴黎公社革命后,于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英国经过半个世纪、法国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反复才确立民主政体。
示例四:论题: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
阐述:英国通过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借助人民的支持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处死国王,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开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美国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于1776年发动独立战争,建立大陆军,最终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国家独立,并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利用巴士底狱起义发动大革命,利用人民革命的三次高潮,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后于1848年利用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直至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借助群众力量进行革命斗争,在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并通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终在法美两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成美国三权分立和法国共和制的民主政体。

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