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答案)

2025年山东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答案)

山东省2025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
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境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立竿见影 D.杯弓蛇影
2.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氮气 B.干冰 C.碘酒 D.甲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霉变食物含有黄曲霉毒素,蒸煮后可以食用
B.多食用含钙丰富的牛奶、虾皮等食物可预防贫血
C.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应多食用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中起特殊作用,每天应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和粗粮等食物
4.下列粗盐提纯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粗盐 B.溶解粗盐
C.除去不溶物 D.蒸发结晶
5.铷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领域,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C.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
6.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
B.黄铜比纯铜硬度小
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
C.三个氯原子:3Cl D.中氧元素显价:
8.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汽油要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慢——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D.吹灭蜡烛——隔绝了氧气
9.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与本主题不相符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
10.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不同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C.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所以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农业生产中要大量使用化肥
11.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I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I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反应Ⅱ为置换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D.反应Ⅱ中,参与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2.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①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
B.烧杯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20%
C.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少
D.时,将3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25g溶液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硝酸铵和硝酸钾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D 从KCl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入过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4.分离提纯是获取物质的重要方法,其思路有两种:一是除去杂质,二是提取目标产物。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操作已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该粗盐中含泥沙、、、等杂质。
A.流程Ⅰ中X、Y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
B.流程Ⅱ中的石灰乳可用生石灰替代
C.流程Ⅱ中提纯氯化镁是通过“提取目标产物”的思路实现的
D.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差异决定的
15.某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对“和溶液是否反应”进行数字化实验再探究。实验1:在盛满的烧瓶中滴加80mL蒸馏水;实验2:在同样的烧瓶中滴加溶液。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1得到的图像是A曲线
B.A曲线中ab段上升是因为加液体使烧瓶内分子数增多
C.该实验能证明与溶液发生了反应
D.通过此实验说明,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由定性到定量的研究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5分。
16.(11分)(1)溶液配制是化学实验室的常见操作,要把50g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20%的硫酸,则需要加水的体积 mL(水的密度为1g/cm3),将稀硫酸滴入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洁净铁片无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请写出上述反应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纯碱(Na2CO3)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实验小组同学称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过量,测得加入氯化钙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①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②若要计算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如果利用上图中的a、b、c三个数据,其中不能用作计算的是 (填标号)所对应的数据。
17.(8分)助力“碳中和”,CO2的产生、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
(1)CO2的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CO2。
①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
②大气中CO2的含量过高,会造成 (填环境问题)。
(2)CO2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K2CO3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CO2。
氨水捕集CO2的实验流程如下。
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 。
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 。
(3)CO2的利用:CO2和H2在Ni/CaO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H4的原理如图所示。
①整个转化过程中Ni/CaO的作用为 。
②生成CH4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8.(10分)“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从不同角度完成对NaHCO3性质的学习。
(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填“碱”“盐”“氧化物”)。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根据图1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2)图2是向NaHCO3溶液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并推测;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3)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Na2CO3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下列物质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食醋 B.纯碱 C.食盐
19.(12分)请根据下列各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用C装置制取,要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 ,该操作后,C中多孔隔板处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用字母a、b、c对如图进行排序)。
(3)若用G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从 端(填“c”或“d”)进入。
(4)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主要成分为)与水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经实验发现,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控制反应的速率以得到平稳的气流,可选用上述发生装置 ,有同学提出下列改进方法可行的是 。
A.将电石研成粉末 B.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 C.加热
20.(10分)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O、Fe2O3、Al2O3)为原料制备MgCO3。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①在溶液中,pH=5.0时AlCl3完全转化为Al(OH)3沉淀,pH=8.5时MgCl2开始生成Mg(OH)2沉淀。
②MgCl2在过量Na2CO3溶液中会生成Mg(OH)2沉淀。
(1)“酸溶”时,Mg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氧化”时发生的反应为2FeCl2+2HCl+H2O2═2FeCl3+2H2O。
①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O、 。
②“酸溶”时需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
(3)“调pH”时,需控制溶液pH为 。
(4)“沉镁”时,为提高MgCO3的纯度,试剂加入顺序为 (填“a”或“b”)。
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MgCl2溶液 b.向Mg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21.(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研学期间,发现路边栅栏和工厂内有些钢铁部件有锈蚀现象,同学们想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除锈和防锈的方案。
任务一、除锈剂的选择
【提出问题】
盐酸和硫酸都可以作为除锈剂,相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除锈效果一样吗?
【实验探究】
(1)完善下列表格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加入5mL的稀盐酸,加热 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铁锈少量剥落,溶液迅速变黄,铁锈很快消失 两者除锈效果几乎相同。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 取与实验1相同的一枚生锈铁钉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5mL同浓度的稀硫酸,加热 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铁锈少量剥落,溶液呈浅棕色,铁锈很快消失
【反思评价】
(2)酸除铁锈时有产生,这说明除锈的同时会造成钢铁的 ,产生的氢气也会渗透进金属中引起“氢脆”现象,影响钢铁强度。为了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任务二、除锈防锈方案的制定
同学们发现工厂内许多锈蚀的钢铁表面有很多油污,于是又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 取与以上相同的一枚生锈铁钉,沾满油污,放入试管中,加入5mL与实验1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加热 铁锈没有明显变化 油污影响除锈
【观察分析】①结合以上实验和所学知识,同学们一致认为锈蚀钢铁如果表面有油污,应先选择碱性油污清洁剂“碱洗”去油污,再进行“酸洗”除锈。
②同学们发现从实验1中取出的铁钉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又发生锈蚀。
【论证完善】
(3)实际除锈防锈方案中主要涉及到以下操作:a.酸洗b.烘干c.水洗d.碱洗e.刷漆或涂油。结合实验探究和分析,方案中合理的操作顺序应为d→a→ → → (用字母填写)。
【反思评价】
(4)①除锈后的废液呈酸性,该如何处理 。
②钢铁生锈会造成很大损失,但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服务于生活。请举出铁生锈原理应用于生活的一个实例 。
任务三、除锈防锈方案的评价
除上述方法除锈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除锈的方法还有多种。比如:
1.人工除锈 用砂纸、钢丝球等工具,打磨铁锈。适合小型、少量钢铁零件除锈。
2.机械除锈 利用高速石英砂流的冲击力打磨铁锈。适合于大面积除锈。
【整合归纳】
(5)结合实际,你认为设计一个除锈防锈方案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
参考答案
1-15
【答案】B
【答案】A
【答案】D
【答案】D
【答案】C
【答案】A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B
【答案】D
【答案】C
【答案】D
【答案】A
【答案】B
16.【答案】 195 FeSO4 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 88.3% c
17.【答案】(1)煤 温室效应
(2)NH3 氨水易分解,温度过高,氨水又分解成氨气
(3)催化
18【答案】(1)盐
(2)产生白色沉淀
(3)
(4)C
19.【答案】(1)
(2)关闭弹簧夹 cba
(3)c
(4)B B
20.【答案】(1)MgCO3+2HCl=MgCl2+CO2↑+H2O;
(2)Fe 废渣溶解充分,提高原料的浸出率
(3)5.0≤pH<8.5
(4)b
21.【答案】(1)
(2)损耗 采用喷淋方式,用酸液冲洗铁锈器件
(3)c 、b、e
(4)用熟石灰与酸性废液反应 食品的保鲜剂
(5)操作难易、工作效率、经济成本、效果如何、是否环保等
PAGE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