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第一次月考 九年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我国古建筑处处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下列古建筑的修复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青砖 B. 擦拭灰尘 C. 镶铺石板 D. 雕刻浮雕
2. 常温下,几种清洁剂近似的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 厕所清洁剂:1 B. 牙膏:8 C. 肥皂:10 D. 炉具清洁剂:13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取用金属颗粒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4.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生铁、熟石灰、液态空气 B. 金刚石、生石灰、大理石
C. 水银、纯碱、冰水共存物 D. 蒸馏水、高锰酸钾、浓硫酸
5. 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从反应类型上分类: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从现象上判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C. 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 从微观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6.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溶液。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 少量面粉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C.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溶液中不可以同时有多种溶质
7. 现有铜、银两种金属片,为了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还需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亚铁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8.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 石灰石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 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 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9.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废物回收,低碳生活 B. 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C. 燃气泄漏,开灯检查 D. 荤素搭配,平衡膳食
10.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放入(或充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变化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的试剂可能是
选项 甲 乙
A 稀盐酸和大理石 浓硫酸和水
B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水和氯化钠固体
C 稀盐酸和锌片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水和氧化钙固体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19实验二(2)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
11. 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氢原子________。
(2)两个氢分子___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___。
12. 根据如图所示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1)A粒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若为原子,则________。
(2)C粒子属于________(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13. 化学源于生活,学好化学能让生活更美好。
(1)家庭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利用食醋的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生活中可用于除水垢。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三种化学肥料:①、②、③,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14.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合金片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会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防锈,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_。
(3)高炉炼铁得到的产品是生铁,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两者的性能不同是因为________。
15.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验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为什么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
(2)生活中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16.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题。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时,将相同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物质。
(3)若将点处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增加溶质 ③恒温蒸发溶剂
(4)将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17.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好化学的保障,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相关实验。
(1)若用装置制取,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
(2)若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反应时倾斜使固液混合),中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将产生的通入装置,观察到热水中的白磷燃烧,白磷燃烧前后的现象对比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若用装置制取,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
18.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
(2)若最终所得氯化钠产率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水的量不足,粗盐未完全溶解
(3)在操作③中,当观察到________现象时,就要停止加热。
(4)继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溶解过程中,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19.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进行实验】
(1)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如图1所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取出一定量反应后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溶液不变色 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反思】
(2)小亮认为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完全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______。
【继续实验】
(3)小亮另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图1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________ 恰好完全中和
________ 第二种可能性成立
实验二:稀盐酸与生锈铁钉反应。
将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4)AB段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BC段密闭容器中压强显著增大原因是________。
三、计算题:共5分。
20. 向盛有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的烧杯中倒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未溶物质量为。计算: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一次月考 九年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19实验二(2)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他每空1分,共35分。
【11题答案】
【答案】(1)H (2)2H2
(3)OH-
【12题答案】
【答案】(1) ①. 8 ②. 2
(2)阴离子
【13题答案】
【答案】(1)
(2)酸性 (3)②
【14题答案】
【答案】(1)大 (2)隔绝氧气和水
(3)含碳量不同
【15题答案】
【答案】(1)稀硫酸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
(2)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有纸燃烧气味的是棉纤维
【16题答案】
【答案】(1)C (2)A
(3)②③ (4)A>C>B
【17题答案】
【答案】(1)酒精灯 (2) ①. 催化作用 ②. 与氧气接触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处,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18题答案】
【答案】(1)BCA (2)BC
(3)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4)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19题答案】
【答案】(1)
(2)稀盐酸过量 (3) ①. 溶液为紫色 ②. 溶液变红色
(4)
(5)反应产生气体,且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三、计算题:共5分。
【20题答案】
【答案】(1)6.5 (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4.5%。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