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人类与环境(有答案)

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人类与环境(有答案)

2025高考倒计时生物大突破:人类与环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科学家通过对化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一共发生五次大灭绝。第六次大灭绝开始于三万年前,持续到现在。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间接价值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C. 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
D. 人类活动总是使生物群落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的方向发展
2.某地湖泊由于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导致每年5、6月份浮游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水华”现象。科研人员利用甲,乙两种本地沉水植物进行了相关修复实验,测量水样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总氮(mg/L) 总磷(mg/L) 叶绿素a(mg/L)
对照水样 1.73 0.071 22
甲 1.25 0.051 3
乙 1.41 0.039 12
A. 选择本地物种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
B. 甲、乙植物减弱“水华”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该湖泊中总磷的含量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更大
D. 叶绿素a含量越多说明生产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3.近年来我省各地农村规模化养殖发展很快,但规模化养殖场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图为集污水净化、养鱼、休闲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流经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人工湿地具有美化环境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
C. 人工湿地主要利用了芦苇吸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了污水净化
D. 少量的污水流入湿地不会造成明显影响,说明湿地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4.升金湖有着“中国鹤湖”之称,平水期至枯水期的升金湖主要湿地可划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系统,12种类型。每年到升金湖越冬、停歇补食、繁殖和栖息的水禽多达8~10万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建造人工湿地可以改善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使其环境容纳量增大
C. 在鸟类到升金湖越冬期间,人为提供鸟食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 设计人工湿地时要遵循自生、协调、整体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微山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一度遭到严重污染。近几年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湖、生态补水、清淤等措施,使水质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微山湖再现草长莺飞的景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护微山湖湿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微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B. 退耕还湖、生态补水、清淤等措施提高了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 投放化学杀藻剂杀死浮游藻类可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水体富营养化
D. 微山湖湿地在蓄洪防旱、旅游观光等方面体现的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
6.重庆市曾推广“稻+N”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将单一的农田变成了复合式的绿色生态田。“稻+N”就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生存环境。让鸭、鱼、泥鳅、小龙虾、蛙等物种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殖模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仅在稻、鸭、鱼等生物构成的群落内不能完成物质循环
B. 此生态模式通过延长食物链的方法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C. “稻+N”生态模式可以提高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D. 此生态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和协调等原理
7.研究者探究本土植物对外来物种紫茎泽兰入侵的抗性,结果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NRI指数值越大,表示本地物种与紫茎泽兰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A. 提高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可显著抑制紫茎泽兰的入侵
B. 群落物种多样性越高,入侵物种可利用资源越少
C. NRI指数越大,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抵抗入侵能力越强
D. 应从其他地区引入紫茎泽兰的近缘物种,来防控其入侵
8.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保存了地球同纬度地带唯一完好的北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的避难所和众多珍稀濒危、特有生物的栖息地,有珙桐、金丝猴等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植物13种,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对该公园生态系统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立神农架国家森林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B. 涵养水源和绿色屏障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可布置多个红外相机来调查某区域金丝猴的个体数量
D.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禁止开发和利用森林公园中的各种资源
9.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数量减少到维持种群繁衍所需的最小值以下时,灭绝几乎是笃定的结局,这种状态称为物种的功能性灭绝。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的生物,通过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使种群数量逐步恢复,如朱鹦、大熊猫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功能性灭绝的朱鹦种群已丧失其生态功能,不具有间接价值
B. 处于功能性灭绝的大熊猫种群内信息传递成本增大,自然繁殖成功率低
C. 保护朱鹦栖息地、建设大熊猫人工繁育基地属于不同的保护措施
D. 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及人类猎杀是生物出现功能性灭绝的主要原因
10.海水长期冲蚀作用是造成海岸崩塌的原因之一,生态护坡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海岸崩塌。生态护坡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护坡应选择本地物种植被,依据的是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B. 生态坡地同时种植草本和灌木,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 进行生态护坡建设时,将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此遵循了循环原理
D. 生态坡地不同地段中植物种类的分布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1.《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有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会使部分个体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变
B. “竭泽而渔”使鱼虾数量大幅度低于 K/2,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 对于自然资源,我们应反对掠夺式开发利用,而不是禁止开发利用
D. 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选择
12.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通过“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的方式设计的稻鱼共生系统,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科研人员进行了稻鱼共作模式和水稻单作模式的比较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杂草存量(kg/亩) 化肥施用量(kg/亩) 农药(kg/亩) 玉米饲料(kg/亩) 水稻产量(kg/亩)
稻鱼共作模式 5 32.4 23.2 65 640.8
水稻单作模式 250 82.9 61.5 0 477.8
A. 水稻单作系统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均更高,会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B. 稻鱼共生系统增强了土壤肥力,其设计体现了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C. 相比水稻单作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投入的饲料增加,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 相比稻鱼共生系统,水稻单作系统没有消费者,自我调节能力差,抵抗力稳定性低
13.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某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各区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空心莲子草在入侵初期,种群数量可能呈现“J”形增长
B. 空心莲子草入侵后能够增加本地物种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本地植物与空心莲子草的竞争可缓解入侵,植物功能群越丰富的群落越不容易被入侵
D. 功能群数目相同时,物种数目对空心莲子草的入侵无明显影响
1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鱼的国家,一般认为池塘养鱼始于商代末年。《诗经·大雅·灵台》记载“王在灵沼,于物鱼跃”,这是关于池塘养鱼的最早记录。《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用密网捕捞鱼类,鱼鳖之类的水产品就会吃不完。体现了鱼类捕捞的策略。下列有关池塘渔业养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B. 将不同鱼类进行混养,使其置于各自的生态位以充分利用资源
C. 池塘渔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来自池塘内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D. 可以将渔业养殖和作物种植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15.从泰山景区管委会获悉,随着今年以来新发现了北短翅蝗莺、高原岩鹦等珍稀野生鸟类,目前泰山野生鸟类记录已达342种。泰山已经成功申报成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鸟类)项目最终目标是构建布局合理、覆盖所有动物地理单元的鸟类观测网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泰山鸟类资源丰富,其间接价值大于直接价值
B. 北短翅蝗莺栖息于泰山上形成了北短翅蝗莺群落
C. 高原岩鹨等珍稀野生鸟类可能是从其他地区迁徙来的
D. 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鸟类示范观测样区可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农民用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养鱼、塘泥肥桑,桑茂蚕肥,三者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东顺德就有一片蕴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智慧的桑基鱼塘,如图为其中的能量流动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给鱼食用,蚕沙的能量属于第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鱼属于_________________。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和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某同学认为鱼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人工生态系统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这主要应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_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垃圾分类是最近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有多个城市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框架。城市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即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重建,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
(2)城市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偏高从而形成______________效应。科研人员通过研制和开发新能源代替煤能源,其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设“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回收利用雨水,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___________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原理。
(4)城市中的垃圾经过降解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能降解垃圾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填组成成分)。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内容,请你列举出一种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打造“蓝色粮仓”,近年来我国自主设计并应用深海智能网箱进行水产养殖。单体网箱有效养殖容积达,仅由几名工作人员就可完成饲料投放、智能检测等工作。网箱置于水流快、水质好的深海水下,配以丰富的人工和天然双重饵料,可为鱼类营造出类似野生的生长环境,适合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大黄鱼、石斑鱼等鱼类。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大黄鱼同化量有两个去向,分别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 。尽管流动的海水能为大黄鱼带来小鱼、小虾等天然饵料,但其数量明显不及人工饲料投放量大,故深海智能网箱中的生物量金字塔呈 的形状。
(2)为探究气候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者将20个网箱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保持环境温度,实验组始终比对照组高4°C(利用温控装置)。检测发现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变化(单位体积水体中生物体的质量)如下图所示,该图结果说明的结论是 。碳在该海域生物群落中主要以 的形式传递,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主要原因是 。

(3)为充分利用海洋的空间和资源,请根据立体化养殖模式,提出一条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 。
19.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口,每年冬季有大量的越冬水鸟在此栖息。现有一种叫互花米草的外来植物在崇明东滩的滩涂湿地快速扩展,排斥鸟类的主要食源植物海三棱藨草(也是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重要食物来源)及芦苇;互花米草植株密度非常高,鸟类无法栖息。入侵植物形成的这种生物多样性匮乏的区域,被形象地称为“绿色沙漠”。
(1)崇明东滩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上述材料中提及的动植物外,还应有的生物成分是 ,越冬水鸟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图1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则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填图1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 (用图1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3)崇明东滩鸟类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 。为恢复当地生物多样性,最好种植海三棱藨草和芦苇等,芦苇还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植物,采取此项措施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4)以“海三棱藨草”为例,探究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功能,据图2分析,海三棱藨草能净化水质的原因是 。
20.空心莲子草为一种多年生簇生草本植物,由于其繁殖能力强、可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属于恶性入侵杂草。为保护本地多样性,科研人员研究了物种多样性对空心莲子草盖度(茂密程度)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心莲子草入侵某地区后,其种群数量通常呈“______”型增长,导致当地动物多样性降低,其原因是______。
(2)调查空心莲子草时一般统计盖度而不是统计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物种多样性高可______空心莲子草的入侵优势。
(3)研究表明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进一步探究物种多样性对空心莲子草盖度影响的机制,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生产实践中,人们采用人工、机械铲除、打捞或喷洒使它隆(一种农药)的方法去除空心莲子草,属于______防治;此类方法难以长时间将空心莲子草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的原因是______。科研人员提出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空心莲子草的入侵,请提出合理建议:______。(至少答出 2点)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1)一 消费者和分解者 鱼饲料等中的化学能和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生产者或桑、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 鱼塘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3)循环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17.【答案】(1)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2)温室 减少了污染
(3)协调 整体
(4)分解者 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燃烧发电等(合理即可)

18.【答案】(1)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 上宽下窄(或倒金字塔)
(2)温度升高,浮游动、植物的生物量降低 含碳有机物 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大气中 能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3)海面养殖藻类植物(如紫菜等)或海底养殖贝类或螺类(如扇贝、牡蛎等)

19.【答案】(1)分解者 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c a-b
(3)某些鸟类的栖息地丧失或碎片化 协调和整体
(4)海三棱藨草具有吸附氮磷的作用,使水体中氮磷含量减少,从而净化水质

20.【答案】(1)J 空心莲子草迅速繁殖,对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动物食物来源减少
(2)空心莲子草簇生,从地面上难以辨别个体数量 降低
(3)①c ②本地植物的竞争能减缓空心莲子草入侵 ③植物功能群丰富的群落不易被入侵;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而物种数目不同,则被入侵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4)机械防治后空心莲子草还会迅速繁殖,化学防治会是生物产生抗药性 引入空心莲子草的天敌,利用微生物制剂
第1页,共1页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