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课时练习题(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课时练习题(答案)

必修2第2章第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课时 练习题
【基础题组】
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下列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B.凡是能量变化一定发生在化学变化中
C.化学反应中同时存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D.能量的释放和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
3.(2024·广东·高考真题)“极地破冰”“太空养鱼”等彰显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龙2”号破冰船极地科考:破冰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成功建造: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C.嫦娥六号的运载火箭助推器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燃烧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神舟十八号乘组带着水和斑马鱼进入空间站进行科学实验:水的电子式为
4.(2012·全国·高考真题)反应 (放热)分两步进行:①A (吸热), ②X→C(放热)。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B.C. D.
5.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断开1 mol氢氧键吸收930 kJ能量
C.相同条件下,1 mol氢原子的能量为E1,1 mol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
D.该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时能量变化为245 kJ
6.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形成了含有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7.NF3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CO2的12 000~20 000倍。已知:断开1 mol N≡N键吸收的能量为946 kJ,断开1 mol F—F键吸收的能量为154.8 kJ,断开1 mol N—F键吸收的能量为283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2(g)―→2N(g)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B.N(g)+3F(g)―→NF3(g)的过程会放出能量
C.N2(g)+3F2(g)===2NF3(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如果NF3吸收能量后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8.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M比生成物N稳定
C.图a可以表示C与CO2反应生成CO的能量变化
D.图a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9.(2022·浙江宁波高一期中)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2)某同学选用装置 Ⅰ 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中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验证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装置 (填装置序号)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脱脂棉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创新题组】
10~16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0.(2021·海南·高考真题)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11.(2021·广东·高考真题)“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嫦娥五号”采回月壤。腾飞中国离不开化学,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和煤油等化学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燃烧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火星陨石中的质量数为20
D.月壤中的与地球上的互为同位素
12.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
B.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断裂能放出x kJ的能量
C.2 mol A—B键断裂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AB的总能量高于1 mol A2和1 mol B2的总能量
13.某反应由两步构成:A+B―→C―→D,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比C稳定 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C.D比A稳定 D.反应A+B―→C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1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15.1 mol H2(g)与1 mol I2(g)反应生成2 mol HI(g)释放出8.7 kJ热量,有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g)和I2(g)的总能量低于HI(g)的能量
B.破坏1 mol H—I键需要吸收的能量是298.7 kJ
C.1 mol HI(g)完全分解生成H2(g)和I2(g)时放出4.35 kJ热量
D.H2(g)中的H—H键比HI(g)中的H—I键牢固
16.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单位: kJ·mol-1):P—P键为198,P—O键为360,O==O键为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放出的能量为(  )
A.126 kJ B.1 268 kJ
C.1 326 kJ D.1 638 kJ
17.(1)很多运载火箭的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过氧化氢,一定量的(N2H4)(l)和H2O2(l)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1 mol气态水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一定量的N2H4(l)与H2O2(l)完全反应生成4 mol H2O(g)时,能量变化情况为 。
③若该反应过程中N2H4中有16 mol极性键发生断裂,则能量变化情况为 。
(2)科学家研究发现NH3也能用作火箭推进剂,已知下列数据:
化学键 H—N H—O N≡N O==O
断键所需能量/(kJ·mol-1) 391 463 942 496
必修1第2章第2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课时 练习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C A D C B B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C A A AC D
9答案 (1)Ⅲ (2)左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放热 (3)① Ⅰ (或 Ⅱ ) ②放热
17答案 (1)①放热 ②放热641.6 kJ ③放热2 566.4 kJ (2)315 000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