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模拟卷(一)(含解析)
2025年贵州高考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文明载体为合金材料的是
A.《论语》竹简 B.春秋楚王孙铜钟
C.元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D.唐代丝织品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丙炔的球棍模型:
B.丙二酸二乙酯的结构简式为CH2(COOC2H5)2
C.OF2的VSEPR模型为
D.p-pπ键的电子云形状:
3.中华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下列劳动项目与所陈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 热的纯碱溶液能促进油脂水解
B 宣传分类回收废旧电池 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水体
C 给自行车掉漆处补油漆 给铁制品刷漆能防生锈
D 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混合施用 铵盐受热易分解
4.3-氨基-1-金刚烷醇可用于合成药物维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O原子和N原子均为杂化 B.3-氨基-1-金刚烷醇可与盐酸反应
C.分子中含有4个手性碳原子 D.第一电离能:
5.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挤压玻璃珠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B.图乙:制备蒸馏水
C.图丙: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
D.图丁:铁制镀件电镀铜
6.解耦电解水可实现用电低谷期的过剩电力向氢能的高效转化,一种以多硫化物离子为介质的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中含有键数目为
B.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小于
C.用电低谷期生成得到电子数目为
D.用电高峰期生成时,发生还原反应的分子数为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向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O2+H2O2
C.少量通入溶液中:
D.用惰性电极电解水溶液:
8.冠醚是一种超分子,它能否适配碱金属离子与其空腔直径和离子直径有关。二苯并-18-冠-6与K+形成的螯合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超分子中碳原子可能共处于同一平面
B.该螯合离子有4种一氯代物
C.含有该螯合离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是离子晶体
D.该螯合离子中C原子杂化方式有2种
9.Na—bfsi是电池中用到的电解质材料之一,其制备前体P和Q的结构如下图,其中、五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基态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只存在离子键 B.分子的极性:
C.键角: D.第一电离能:
10.由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结论
A 把覆铜板放到FeCl3溶液中制作印刷电路板 还原性:Cu>Fe
B 常温下,将打磨过的铝片分别浸入到浓硫酸和稀硫酸中 产生H2的速率:
C 向Na2CO3粉末中加少量H2O,Na2CO3结块且放热 Na2CO3溶于水属于放热反应
D 向新制氯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加入少量NaOH,Cl2+H2O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
11.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为,装充电置如图,在工作时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嵌入和脱出实现电荷转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B.隔膜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C.充电时,电子的流向:b极→外接电源的正极,外接电源的负极极
D.充电时,导线中每通过电子,理论上阴极质量增加
12.碳酸氢盐在工农业生产、化学实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已知:常温下Kb(NH3·H2O)=1.8×10-5,Ka1(H2CO3)=4.3×10-7,Ka2(H2CO3)=5.6×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0.1 mol·L 1 NH4HCO3溶液中:c() < c()
B.NaH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H2OCO+H3O+
C.常温下,0.1 mol·L 1 NH4HCO3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10–7 mol·L 1
D.常温下,pH=10的氨水—NH4HCO3溶液中:c(CO)
“盐浸”过程转化为,并有少量和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浸”过程若浸液下降,需补充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C.“盐浸”过程发生反应
D.应合理控制用量,以便滤液循环使用
14.环状碳酸酯广泛用于极性非质子溶剂、电池的电解质等,离子液体研究团队近期报道了一种环氧乙烷衍生物与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R表示烃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性质不发生变化
B.反应过程键2比1更易断裂,这与R有关
C.的酸性:
D.总反应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氨基磺酸是一种无味、无毒的一元强酸,可用于制备金属清洗剂等,微溶于乙醇,时分解,溶于水时存在反应:。室温下羟胺和反应制备氨基磺酸:。根据下列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性质不稳定,室温下同时吸收水蒸气和时迅速分解,加热时爆炸。
(1)A装置中“橡胶管”的作用是 ;仪器X的名称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过程中,先旋开装置 (填“A”或“C”)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旋开另一个活塞,其目的是 。
(4)该装置还存在一处明显缺陷,改进的办法是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将75%硫酸换成98.3%硫酸,可以加快制取的速率
B.装置C可放在热水浴中加热
C.装置D可吸收尾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和进入C装置中
D.实验完毕后,采用分液操作分离C装置中的混合物
(6)产品纯度测定。取wg氨基磺酸()溶于蒸馏水配制成100mL溶液,准确量取25.00mL配制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溶液,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mL。产品纯度为 (用含w、c、V的代数式表示)。若选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测得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6.(14分)锰酸锂(LiMn2O4)是一种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工业上以方锰矿(主要成分为MnO,还含有少量的Fe3O4、Al2O3、CaO、SiO2))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下:
已知:i.25℃时,相关物质的Ksp或Kb如下表:
物质 Mn(OH)2 Fe(OH)2 Fe(OH)3 Al(OH)3 Ca(OH)2 NH3·H2O
Ksp或Kb 2×10-13 5×10-17 1×10-39 1×10-32 6×10-6 2×10-5
ii.离子浓度低于1x10-5mol·L-1时即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回答下列问题:
(1)能加快步骤①反应速率和提高锰元素浸取率的措施有 (任写一种)。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步骤②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
(3)为了使A13+沉淀完全,步骤③中pH至少调至 ;反应Al3+(aq)+3NH3·H2O(aq)Al(OH)3(s)+3NH(aq)的平衡常数K= 。
(4)步骤④反应未见气体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某铁氮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铁原子距离为ap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体的密度为 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17.(15分)钒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其化合物具有多样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I.工业上常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氮化钒,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平衡常数如下
①
已知反应①经由以下两个基元反应分两步完成:
②
③
(1)反应①的 ,该反应正向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2)若反应①、②、③分别在不同容器中独立发生,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指定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反应①: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时,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
b.反应②: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容积,增大压强,再次平衡时将增大
c.反应③:恒温恒容时,向密闭容器通入,则平衡向正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下降
d.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关系是,且温度升高,K值增大
(3)工业上利用反应①制备时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以和为原料可以生产甲醇,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合成,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前5分钟内, 。
②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
③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此时反应将 (填“向左进行”“向右进行”“达到平衡”或“无法判断”)。
II.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其中在电极上发生反应:。
(4)该电池工作时,正极区的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使用该电池作为直流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当溶液的质量减轻,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18.(15分)辣椒素是辣椒的活性成分,在医学上具有消炎、镇痛、麻醉等功效,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也可用作海洋防污涂料。辣椒素(I)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 。
(2)D的分子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
(3)辣椒素(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和 。
(4)D→E过程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F→G的反应中,不能使用氯水代替,原因是 。
(6)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具有四取代苯结构,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苯环上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红外光谱测得,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和—OH;
③进一步测得,该物质能与NaOH反应,且1mol该物质能消耗2mol NaOH。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异丙醇和必要试剂为原料合成2-异丙基丙二酸()的合成路线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竹简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不是合金材料,A项不符合题意;
B.铜钟的主要成分为铜合金,B项符合题意;
C.青花瓶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是合金材料,C项不符合题意;
D.丝织品主要由蚕丝制成,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不是合金材料,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B
【详解】A.丙炔中三个碳原子共线,其球棍模型错误,A错误;
B.丙二酸二乙酯是HOOCCH2COOH和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为CH2(COOC2H5)2,B正确;
C.OF2中O的价层电子对数=2+=4,孤电子对数为2,则OF2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F原子半径小于氧原子,C错误;
D.p轨道通过“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p-pπ键,则p-pπ键的电子云轮廓图:,D错误;
故答案为:B。
3.D
【详解】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餐具,是因为热的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能促进油脂水解,A正确;
B.电池中重金属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故必须宣传废旧电池分类回收,,B正确;
C.给自行车掉漆处补油漆,是因为给铁制品刷漆能防生锈,C正确;
D.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混合施用,是因为铵盐能与碱性物质(草木灰水解呈碱性)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不是因为铵盐受热易分解,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分子中、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且含有个孤电子对,原子还含有一个孤电子对,二者均为杂化,A正确;
B.氨基中的氮原子具有孤对电子,呈现碱性,能够与氯化氢中的结合,生成铵盐结构 ,B正确;
C.手性碳原子是指一个碳原子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相连,3-氨基-1-金刚烷醇中,其手性碳的位置如图:,含有三个手性碳,C错误;
D.由于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所以其第一电离能比氧、碳大;氧的轨道中存在成对电子,电子间排斥作用削弱了原子稳定性,导致其第一电离能略低于氮,但仍高于氢和碳 。氢虽然原子半径小,但核电荷吸引力强,但氧的核电荷数更高,使其电离能高于氢 ;碳的电子排布为,未达到半充满或全充满的稳定状态,失去电子所需能量最低 ,因此这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为:,D正确;
故选C。
5.C
【详解】A.排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时,碱式滴定管应尖嘴应向上倾斜,挤压玻璃珠快速放液达到排除气泡的目的,A错误;
B.用蒸馏法制蒸馏水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并且冷凝管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B错误;
C.乙酸乙酯和水不互溶,可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物,C正确;
D.要在铁制镀件电镀铜,则铜电极应作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铁制镀件作阴极,连接电源负极,D错误;
故选C。
6.A
【分析】用电低谷期的反应方程式为:,用电高峰期的反应方程式为:。
A.中硫元素之间以单键相连,S-S键个数为x个,则的中含有键数目为,A正确;
B.Na2S溶液中存在,所以1L0.1mol L-1Na2S溶液中含阴离子的数目大于0.lNA,B错误;
C.用电低谷期的反应方程式为:,O元素从-2升到0价,有2个O变价,则生成得到电子数目为2NA,C错误;
D.选项中没有指明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进行计算,D错误;
故选A。
7.A
【详解】A.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Al(OH)3沉淀和,该离子方程式正确,A正确;
B.根据强酸制取弱酸,该离子方程式为:+CO2+H2O→+,B错误;
C.该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该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本题选A。
8.A
【详解】A.螯合离子中,除苯环外,碳原子、氧原子均为sp3杂化,故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
B.螯合离子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只有如图4种等效氢,所以其一氯代物有4种;,故B正确;
C.该螯合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形成离子晶体,故C正确;
D.苯环上碳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亚甲基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的个数是4,前者为sp2杂化、后者为sp3杂化,有2种杂化类型的碳原子;故D正确;
答案选A。
9.B
【分析】由题中“X 元素的基态原子有 3 个未成对电子”可知,X 必为基态 电子构型的典型短周期主族元素――氮或磷。结合图示及“R、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等信息,可推断较合理的一组对应是 R = H (1),X = N (7),Y = O (8),Z = F (9),W = S (16)。
A.若 W = S,则“”中S与S之间是共价键,故A错误;
B.若将 Y 视为氧,则 即(臭氧), 即 (三氧化硫)。分子呈“V”形,具有偶极矩,属于极性分子;分子呈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偶极矩为零,属于非极性分子,故极性大小满足 > ,故 B 正确;
C.P、Q分子中X均为sp3杂化,孤电子对数均为1,由于F的电负性强于H,键角∠ α >∠ β ,故C错误;
D.将 W = S、X = N、Y = O、Z = F 代入其电离能大小次序,实际为 S(1000 kJ·mol-1) < O(1314) < N(1402) < F(1681),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Cu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同一个氧化还原方程式中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即还原性:Cu>Fe2+,A项错误;
B.常温下浓硫酸将铝片钝化,不会有氢气产生,B项错误;
C.向Na2CO3粉末中加少量H2O,Na2CO3与H2O结合成Na2CO3·xH2O,不是溶解,C项错误;
D.新制氯水中存在的平衡,加少量NaOH溶液,c(H+)降低,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根据该电池的工作原理:,,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所以右侧铝箔是负极,左侧的的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左侧铝箔是正极,据此分析作答。
A.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A项正确;
B.放电时铝箔a为正极,正极区正电荷因反应而减少,根据电荷守恒,应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所以隔膜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B项正确;
C.充电时,b极(阴极)接外接电源的负极,a极(阳极)接外接电源的正极,电子的流向为a极外接电源的正极,外接电源的负极极,C项错误;
D.充电时,阴极(右侧铝箔)嵌入钠离子,由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导线中每通过电子理论上阴极质量增加,D项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常温下,0.1 mol·L 1 NH4HCO3溶液中的水解常数Kh==,的水解常数Kh2===,的水解常数更大,故溶液中:c() > c(),故A错误;
B.NaH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2OH2CO3+OH-,故B错误;
C.的水解常数Kh2=,的电离常数Ka2(H2CO3)=5.6×10-11,说明以水解为主,也要水解,故会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产生的c(H+)>1×10–7 mol·L 1,故C错误;
D.pH=10的氨水-NH4HCO3溶液中,,代入 和 ,得:,即 ,故D正确;
答案选D。
13.B
【分析】炼钢粉尘(主要含和)中提取锌的流程为:将炼钢粉尘加入在的溶液中“盐浸”,转化为,发生反应,同时有少量、溶解变为和浸出,然后通入空气将氧化为再转化为沉淀,最后随未溶解的、通过过滤形成滤渣除去;在滤液 中加入进行“沉锌”,发生反应为:,经洗涤干燥后得到产物ZnS及滤液,据此分析解答。
A.反应环境需要,随着反应进行,被消耗,下降,会影响浸出反应的进行,所以需及时补充,A正确;
B.根据分析,滤渣中除了固体外,还有大量未溶解的、也通过过滤存在于滤渣中,B错误;
C.根据题目已知,“盐浸”过程是将转化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沉锌”过滤后滤液中主要含,可以返回到“盐浸”流程中循环使用,如过量,滤液中存在未反应完的会影响循环使用,D正确;
故答案为:B。
14.A
【分析】图像中箭头指向为生成物,箭尾指向为反应物,其余为催化剂或中间产物。
A.由图分析可知,是催化剂,参与了反应,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发生改变,A错误;
B.R是烃基,是推电子基,使得键1电子云密度大,键能大,键2比1更易断裂,B正确;
C.-C4H9是推电子基,Br是吸电子基,推电子效应使酸性减弱,吸电子效应使酸性增强,C正确;
D.由图可知,总反应为: ,属于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D正确;
答案选A。
15.(1) 平衡气压,使硫酸顺利滴下(1分) 三颈烧瓶(1分)
(2)(浓) (2分)
(3) A(1分)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2分)
(4)在装置AC(或AB或BC)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2分)
(5)C(2分)
(6) (或或等合理答案均可) (2分)偏高(1分)
【分析】装置A中,75%的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生成SO2,SO2通过单向阀进入装置C中,打开分液漏斗的塞子和旋塞,加入羟胺的乙醇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氨基磺酸,装置D中盛有碱石灰,吸收未反应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同时,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防止水蒸气和CO2进入装置C中,使羟胺分解,据此分析作答。
(1)A中橡胶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硫酸顺利滴下,仪器X是三颈烧瓶;
(2)装置A中,75%的浓硫酸与亚硫酸钠粉末反应,生成SO2,化学方程式为(浓);
(3)装置C中反应之前要排尽装置内、水蒸气,即先旋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活塞,利用将装置中空气排尽;
(4)氨基磺酸与水要反应,故装置存在的缺陷是SO2没有干燥,改进的措施是在装置AC(或AB或BC)间连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5)A.的浓硫酸中氢离子浓度较小,反应速率较慢,所以不能加快制取的速率,A错误;
B.依题意,羟胺加热时会发生爆炸,因此不能进行热水水浴,B错误;
C.装置D中盛有的碱石灰用于吸收空气中的和水蒸气,防止羟胺吸收和水蒸气而分解,而且也能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C正确;
D.氨基磺酸微溶于乙醇,采用过滤操作分离,D错误;
答案选C;
(6)氨基磺酸是一元强酸,溶于水生成硫酸氢铵溶液,硫酸氢铵与NaOH按1:1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H4HSO4+2NaOH=Na2SO4+(NH4)2SO4+2H2O,根据比例关系,产品纯度为;若用酚酞作指示剂,氢离子反应完后铵根离子继续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消耗氢氧化钠增多,测得结果偏高。
16.(1)粉碎方锰矿(或升温、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 (2分)
(2) SiO2、CaSO4(2分)将Fe2+氧化成Fe3+(2分)
(3)5(2分)8×1017(2分)
(4)2Mn2++3+2H2O=MnCO3·Mn(OH)2↓+2(2分)
(5) (2分)
【分析】将方锰矿进行酸溶,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钙,过滤将二氧化硅、硫酸钙除去;向滤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通入氨气调节pH可将铁离子和铝离子形成沉淀,过滤除去;滤液2经离子交换、淋洗涤液洗脱后,加入碳酸铵与Mn2+形成,与碳酸锂和空气混合,在900℃至1000℃条件下反应生;
(1)能加快步骤①反应速率和提高锰元素浸取率的措施有粉碎方锰矿(或升温、适当提高硫酸浓度等);
(2)将方锰矿进行酸溶,二氧化硅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钙,过滤将二氧化硅、硫酸钙除去;步骤②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将Fe2+氧化成Fe3;
(3)通入氨气是为了将铁离子和铝离子除去,锰离子不形成沉淀,因为氢氧化铁的溶度积常数小于氢氧化铝,所以由氢氧化铝溶度积常数进行计算,,当 时,,溶液pH=5时,,,则锰离子开始沉淀时,pH=8,所以应控制pH范围5~8,pH至少调至5;根据,平衡常数;
(4)步骤④反应未见气体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2++3+2H2O=MnCO3·Mn(OH)2↓+2
(5)由晶胞结构可知Fe位于顶点和面心,个数为:;N位于体心个数为1,则Fe:N=4:1,化学式为:Fe4N;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铁原子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为a pm,则晶胞边长a pm,晶胞的质量=g,晶胞体积=cm3,则晶胞密度=。
17.(1) (2分)(熵增或正向气体增多) (1分)
(2)a(2分)
(3)0.2(2分)增加的物质的量或浓度(2分)向右进行(2分)
(4)变大(2分)0.5(2分)
【详解】(1)①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所以;
②该反应的,在高温时,反应能自发进行。
(2)a.反应①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相等,恒温恒容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说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a正确;
b.反应②平衡常数,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其他条件不变时缩小容积,增大压强,再次平衡时c(CO)不变,b错误;
c.反应③恒温恒容通,反应物浓度增大,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平衡时氮气浓度不变,故转化的氮气浓度增大,故无法判断氮气转化率下降,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 = 反应② + 反应③,平衡常数关系应为,反应①、③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反应②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d错误;
故答案选a。
(3)①前5分钟内,CO浓度变化量为,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反应,10 min时CO浓度继续减小,平衡正向移动,增加的物质的量或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
③时,由图像可知平衡时,起始充入和,容器体积2L,列三段式求出平衡时,,平衡常数。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此时浓度商,所以反应向右进行。
(4)①在碱性硼化钒 - 空气电池中,电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为负极;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由于正极生成了,所以正极区的增大,pH值变大;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总反应为。每转移4mol电子,溶液减少的质量为和的质量之和,即。已知溶液质量减轻7.6g ,设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n ,则,解得n = 0.4mol;用惰性电极电解溶液,总反应为,溶液质量减轻是因为生成了Cu和,设生成Cu的物质的量为,生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可知,n(Cu):n() = 2:1,且溶液减轻的质量为64x + 32y,已知n()=,若完全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为0.05mol,生成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此时溶液减轻的质量为,说明反应完后水还在继续电解反应过程中:
,此过程溶液减轻质量为,水继续电解的质量为7.6g - 4g = 3.6g,,根据反应可知电解水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电解溶液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整个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0.4mol = 0.5mol。
18.(1)取代反应(1分)
(2) (1分)(2分)
(3)醚键(1分) 酰胺基(键) (1分)
(4)+2KOH+2C2H5OH(2分)
(5)氯水可与F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2分)
(6)4(2分)
(7) (3分)
【分析】物质A中的羟基与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物质B,物质B与物质C消去NaBr得到物质D,物质D中的酯基在KOH/溶液中水解后生成,酸化得到物质E,物质E在180℃环境脱一个羧基得到物质F,结构简式为,该羧基与反应得到酰氯基,生成物质G,G进一步与H反应则生成目标产物辣椒素(I)。
(1)由A生成B的反应中,A分子中的羟基被溴原子替代,发生取代反应;
(2)由合成路线分析可知,D的分子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
(3)辣椒素I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羟基、醚键和酰胺基;
(4)由合成路线可知,D→E过程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2C2H5OH;
(5)F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氯水发生加成反应,因此不能使用氯水代替;
(6)分析题目要求可知,符合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分别为、、、;
(7)参照题中所给合成路线,先让羟基与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物质,再加入NaCN(COOC2H5)2反应得到,的酯基在KOH/溶液中水解再酸化得到目标产物,合成路线为。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0 条评论